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双孢蘑菇子实体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廖剑华

作者: 廖剑华 1 ; 陈美元 1 ; 卢政辉 1 ; 郭仲杰 1 ; 李洪荣 1 ; 王泽生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福州 350014

关键词: 双孢蘑菇;棕色子实体;白色子实体;杂交育种;等位基因;遗传规律

会议名称: 第八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暨新产品新技术交流会

主办单位: 中国菌物学会;菌物学报编辑部

页码: 138-140

摘要: 以双孢蘑菇白色菌株AS2796和棕色菌株ARP159为亲本,通过单孢分离获得双亲的不育菌株,配对杂交获得6株杂种子一代(F1),从Fl的子实体分离单孢不育菌株,与两亲本的不育菌株进行回交配对,获得杂交菌株,出菇观察杂交菌株子实体的颜色,分析菇体颜色的分离比例。结果表明,菇体颜色受一对基因控制,棕色为显性、白色为稳性。

分类号: S646.11`S334

  • 相关文献

[1]双孢蘑菇新品种'福蘑52'. 陈美元,廖剑华,蔡志欣,郭仲杰,卢园萍,王泽生. 2022

[2]双孢蘑菇新品种'福蘑48'. 陈美元,廖剑华,郭仲杰,蔡志欣,卢园萍,吴少聪,王泽生. 2023

[3]福建漳浦太平洋牡蛎微卫星等位基因比较. 黄勤,陈曦. 2011

[4]莆田黑鸭青壳蛋遗传规律的研究. 陈晖,檀俊秩,曾安庆. 1991

[5]枇杷果实育种目标性状在杂种后代中的表现. 余东,许家辉,魏秀清,许玲,黄金松. 2008

[6]19个枇杷杂交新品种(系)的SSR鉴定和指纹图谱构建. 胡文舜,邓朝军,许奇志,蒋际谋,姜帆,陈秀萍,郑少泉. 2020

[7]姬松茸育种研究进展. 黄在兴,王义祥,赵光辉,翁伯琦,杨丽萍,刘朋虎. 2020

[8]优质大果晚熟枇杷新品种‘艳红’的选育研究. 黄金松,郑少泉,许家辉,许玲,刘惠玉,姜帆,蒋际谋,李韬,黄爱萍,陈志峰,陈秀萍,邓朝军,张立杰,张小艳,章希娟,郑姗. 2009

[9]特晚熟大果型优质杂交龙眼新株系——冬宝9号. 郑少泉,许家辉,许秀淡,蒋际谋,刘友接,张泽煌,刘惠玉,陈秀萍,黄金松. 2001

[10]特晚熟大果型优势杂交龙眼新株系―冬宝9号. 郑少泉,许家辉. 2001

[11]石斛兰杂交结实性研究. 叶秀仙,陈艺荃,林榕燕,樊荣辉,林兵,钟淮钦. 2021

[12]铁观音和黄棪杂交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志辉,林郑和,游小妹,钟秋生,单睿阳,陈常颂,余文权. 2018

[13]泰国龙眼品种的引进与研究. 黄金松,郑少泉,许家辉,蒋际谋,张泽煌,许玲. 2008

[14]双孢蘑菇SCAR标记的建立及在菌株群鉴定中的应用. 张静,陈文炳,邵碧英,王泽生,廖剑华,江树勋,李寿崧. 2011

[15]双孢蘑菇W192菌株液体发酵培养的研究. 曾志恒,程翊,曾辉,丁中文,戴建清. 2013

[16]双孢蘑菇栽培菌株遗传多样性的DNA指纹分析. 陈美元,廖剑华,李洪荣,郭仲杰,卢政辉,蔡丹凤,王泽生. 2009

[17]双孢蘑菇SRAP、ISSR、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和菌群分类研究. 张静,陈文炳,邵碧英,王泽生,廖剑华,李寿崧,江树勋. 2010

[18]姬松茸与双孢蘑菇不同菌株的RAPD扩增研究. 李三暑,林新坚,陈惠成,雷锦桂,林勇,江枝和. 2002

[19]双孢蘑菇三次发酵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蔡开地,黄梅卿,郑羡清,江枝和. 2014

[20]添加茭白鞘叶栽培双孢蘑菇初探. 蔡志英,卢政辉,丁中文,曾辉.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