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秋霜
作者: 王秋霜 1 ; 陈栋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广东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0
关键词: 红茶;香气成分;化学分析;生态环境;加工工艺
会议名称: 2011中国红茶高峰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茶叶学会
页码: 52-55
摘要: 红茶具有与其他茶类不同的独特品质,尤其是红茶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甜香、果香、花香等是红茶香气的独有特征。本文简要介绍了红茶香气成分的一般分析方法,香气成分鉴定,探讨了生态环境及加工操作对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红茶香气形成机理——生物合成、酶促作用、氧化作用、高温裂解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红茶香气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入。
分类号: TS272.52
- 相关文献
[1]广东地方茶树群体种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王秋霜,陈栋. 2011
[2]阿根廷马黛茶与广东红茶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乔小燕,马棉霞,陈维,马成英,陈栋. 2020
[3]红茶品质及其相关生化因子研究进展. 范捷,王秋霜,秦丹丹,方开星,朱海燕,姜晓辉,陈栋,吴华玲. 2020
[4]黄化英红九号红茶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乔小燕,李波,何梓卿,陈海强,操君喜,黄华林. 2018
[5]黄化变异对英红九号红茶香气的影响. 陈维,祁丹丹,王雯雯,苗爱清,庞式,马成英. 2018
[6]不同水质对英红九号红茶茶汤主要理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周巧仪,凌彩金,林威鹏,刘淑媚,关洁婷,郜礼阳. 2020
[7]花香型红茶红螺春加工新技术研究. 赖兆祥,苗爱清,孙世利,庞式,黄国资,吴家尧. 2010
[8]红茶香气研究进展. 王秋霜,陈栋,吴华玲. 2011
[9]英红九号红茶保健功效研究进展. 孙世利,操君喜,赖幸菲,潘顺顺. 2015
[10]基于超高频RFID红茶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 凌彩金,刘锦新,吴家尧,王秋霜,刘淑媚,陈海强,赵超艺. 2013
[11]云大淡绿红碎茶香气化合物组成研究. 李家贤,何玉媚,黄华林,苗爱清. 2008
[12]英红九号红茶茶汤色泽与感官评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关洁婷,谢郁超,周巧仪,凌彩金. 2020
[13]不同季节翠玉品种3大茶类生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潘顺顺,赖幸菲,孙伶俐,黎秋华,向丽敏,孙世利. 2017
[14]红茶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 孙世利,苗爱清,凌彩金,潘顺顺,庞式,赖兆祥,曾文伟,赵超艺. 2010
[15]不同萎凋工艺加工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研究. 赖兆祥,苗爱清,庞式,孙世利,曾琼. 2011
[16]英红6号红茶香气成分的研究. 李家贤,何玉媚,黄华林,卓敏,晏嫦妤,乔小燕. 2009
[17]从我国红茶产业数百年兴衰的启示试论中国红茶的发展思路. 陈栋,刘军,吴华玲,王秋霜,乔小燕,李家贤. 2011
[18]金萱品种夏暑茶类的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赖幸菲,孙世利,李裕南,庞式,李振声,潘顺顺. 2015
[19]不同萎凋方式和碰青工艺对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操君喜,吴华玲,黄华林,李波,陈栋. 2017
[20]国内外红茶重金属及稀土元素的安全性评价. 王秋霜,陈栋,操君喜,吴华玲.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植物花青素修饰相关UDP-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
作者:王青;倪尔冬;王秋霜;秦丹丹;方开星;李红建;姜晓辉;李波;潘晨东;吴华玲
关键词:植物;花青素;UDP-糖基转移酶;修饰
-
高香型茶树新品种'粤茗2号'
作者:潘晨东;李红建;秦丹丹;姜晓辉;方开星;王秋霜;倪尔冬;王青;李波;吴华玲
关键词:茶树;高香;品种
-
高花青素茶树新品种'丹妃'
作者:王青;倪尔冬;方开星;秦丹丹;潘晨东;王秋霜;李红建;姜晓辉;李波;吴华玲
关键词:茶;花青素;品种
-
高茶氨酸茶树新品种'粤茗5号'
作者:方开星;秦丹丹;潘晨东;姜晓辉;李波;王秋霜;倪尔冬;李红建;王青;吴华玲
关键词:茶;茶氨酸;品种
-
高香型茶树新品种'粤茗4号'
作者:潘晨东;秦丹丹;方开星;姜晓辉;王秋霜;倪尔冬;李红建;王青;李波;吴华玲
关键词:茶;高香;品种
-
茶树新品种'粤茗1号'
作者:潘晨东;方开星;秦丹丹;姜晓辉;李波;李红建;王秋霜;倪尔冬;王青;吴华玲
关键词: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品种
-
高苦茶碱茶树新品系‘苦茶6号’茶类适制性研究
作者:秦丹丹;陈俊丽;李波;潘晨东;王秋霜;方开星;李红建;倪尔冬;姜晓辉;王青;吴华玲
关键词:苦茶;苦茶碱;适制性;感官审评;品质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