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横架式自走金针菇抑制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李玉;郭倩;王瑞娟

专利号: CN200920071317.9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横架式自走金针菇抑制装置,其包括移动系统、光抑制系统、风抑制系统、支撑架、固定杆和控制系统。该装置根据所需设定条件设定风速、光照、以及风机和灯管的工作时间间隔,可以对金针菇的生长进行合理的抑制。且成本低、设定条件后可以自动运行,无需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 相关文献

[1]一种简易液体菌种生产装置在金针菇菌种生产中的应用. 高君辉,陈辉,冯志勇,唐利华. 2010

[2]简易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效果. 陈辉,赵静,张津京,高君辉,冯志勇,鄢桂生. 2015

[3]外源苯丙烯酸抑制连作黄瓜生长的机制初探. 吕卫光,张春兰,彭宇,袁飞. 2001

[4]利用RNAi抑制口蹄疫病毒的复制(英文). 任武泽,潘洁,孙世铎,庄娟,徐泉兴,饶忠,尤永进. 2004

[5]瓶栽金针菇现蕾期的几个问题. 程继红,冯志勇,曹晖. 2001

[6]金针菇非食用部位水提物的膜分离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朱忠敏,周岩飞,李晔,姚渭溪. 2016

[7]3株金针菇菌株孢子同核体后代生物学性状的分化. 秦娟,尚晓冬,谭琦,徐珍,杨慧,张旬旬,张红敏. 2013

[8]采用木屑培养基传代的金针菇菌种稳定性. 张丹,朱爱莲,赵静,周敏,张引芳,尚晓冬,王瑞娟,谭琦. 2018

[9]金针菇气生菌丝缺陷型突变株疏水蛋白基因表达分析. 黄千慧,姚森,魏仲阳,仝宗军,张烨琳,邓优锦,谢宝贵. 2021

[10]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MeJA对金针菇菌丝体次级代谢的影响. 崔海洋,蒋佩钰,徐珍,李巧珍,李玉,周峰,尚晓冬,孙伟明,刘建雨,张丹. 2020

[11]杂交技术培育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体菌株. 鲍大鹏,万佳宁,卢绪志,余养朝,张光忠,茅文俊,王莹,周陈力. 2020

[12]金针菇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张引芳. 1990

[13]中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用种SSR和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陆欢,章炉军,张丹,李开盛,尚晓冬,谭琦. 2014

[14]金针菇tps1基因序列分析及不同温度下tps1、tps2基因定量表达研究. 刘建辉,张俊玲,李亮,尚晓冬,谭琦. 2015

[15]金针菇品种DUS测试性状的分级与评价. 徐珍,章炉军,尚晓冬,刘建雨,张丹,杨慧,于海龙,张美彦,王瑞娟. 2019

[16]生产用金针菇菌种退化的快速判断. 马丹丹,余昌霞,陈辉,赵楚楚,于海龙,曹晖. 2012

[17]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金针菇不同受体的效率比较. 刘建雨,徐珍,张丹,王瑞娟,谭琦,尚晓冬. 2015

[18]利用转录组分析蓝光对金针菇原基形成的影响. 刘建雨,王瑞娟,张丹,徐珍,陆欢,宋春艳,尚晓冬,于海龙. 2021

[19]金针菇杂交新品种‘金针菇G1’. 徐珍,尚晓冬,谭琦. 2011

[20]利用转录组分析茉莉酸甲酯对金针菇原基生长的影响. 李玉,朱秋瑾,李巧珍,陆欢,王瑞娟,杨慧,尚晓冬,刘建雨.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