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所
发明人: 李红梅;陕方;边俊生;李云龙;胡俊君;孙秋雁;邓晓燕
专利号: CN200710062025.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氧化杂粮营养配方面粉,是由70~85%高筋小麦面粉、10~25%杂粮面粉、0.1~0.5%苦荞黄酮提取物与3~8%燕麦麸皮超细粉混合在一起制成,其中的杂粮面粉是荞麦、燕麦、高粱、玉米、杂豆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本发明在小麦面粉中合理调配一定比例的杂粮面粉,并适当添加苦荞黄酮提取物,得到的纯天然杂粮营养配方面粉既改善了口感、提高了加工品质,又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经检测,抗氧化杂粮营养配方面粉系列产品的自由基清除率IC50<1.0×10-2g,总抗氧化能力>100mmol/g,与普通高筋小麦面粉相比,两项抗氧化指标分别提高了15倍和5.95倍以上,抗氧化活性效果十分显著。
- 相关文献
[1]山西主要杂粮淀粉的理化特性研究. 丁卫英,张玲,张江宁,韩基明,杨春. 2019
[2]中国谷物真菌毒素污染研究现状. 李雅静,秦曙,杨艳梅,孙红霞,乔雄梧,李晋栋. 2020
[3]5种杂粮粉的粉质特性研究. 闫美姣,李云龙,何永吉,仪鑫,孙元琳,赵琳. 2020
[4]杂粮保鲜湿面的配料优化技术研究. 卢健鸣,孟婷婷,周柏玲,李云龙,杨春. 2008
[5]不同播种机具对杂粮生产的影响. 张未芳,栗利元,张志杰,皇甫美玲. 2013
[6]杂粮深加工科技支持对策探讨. 李萍. 2011
[7]山西杂粮产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董良利. 2008
[8]山西省杂粮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思路探讨. 闫玄梅,杨钰画,聂建军. 2005
[9]杂粮无糖月饼的研制. 卢智,朱俊玲,柳青山. 2018
[10]功能性杂粮膨化食品的研制. 许光映. 2005
[11]论山西杂粮产业化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志玲,刘双. 2011
[12]晋西北小杂粮发展研究. 张志琴,贺文杰,殷海善. 2005
[13]陵川县发展杂粮生产的现状与建议. 张春明,闫虎斌,张泽燕,朱慧珺. 2018
[14]幼令树行间间作杂粮研究. 张文兴. 2010
[15]发展现代杂粮生产 推动杂粮产业化进程. 马宏斌. 2008
[16]促进山西杂粮产业化发展策略探讨. 李萍. 2011
[17]五谷杂粮锅巴工艺技术研究. 孟晶岩,刘森,安鸣. 2014
[18]抓住特色发展山西杂粮产业. 陈稳良,李秀莲,史兴海,梁改梅,王定仙. 2018
[19]山西省小杂粮比较优势研究. 闫玄梅,李建军. 2006
[20]杂粮鲜湿面保鲜试验研究. 周柏玲,石磊,孟婷婷,王海平,陕方,边俊生,田志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电解水对荞麦芽酚酸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瑞;于章龙;孙元琳;王慧;李云龙;周素梅
关键词:电解水;荞麦芽;发芽;酚酸;抗氧化能力
-
高静水压和热处理对荞麦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作者:周一鸣;杜丽娜;李云龙;周小理;陈智东
关键词:高静水压处理;热处理;荞麦蛋白;功能性质
-
苦荞-小麦混合粉面团特性及其鲜湿面条的研制
作者:周小理;马思佳;朱思怡;姜玥;李云龙;周一鸣
关键词:苦荞;鲜湿面条;流变学特性;加工品质;质构特性
-
杂豆主食化研究进展
作者:杜亚军;李红梅;李云龙
关键词:杂豆;营养特性;加工特性;加工工艺;主食化产品
-
5种不同品种苦荞的易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作者:李云龙;赵琳;何永吉;程哲;吕慧卿;李红梅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质联用(GC-MS);苦荞;易挥发性成分
-
甜荞米中叶绿素、总酚、PPO与褐变的关系
作者:程哲;郭洪;胡俊君;何永吉;李红梅;李云龙
关键词:甜荞米;储藏;褐变;叶绿素;总酚;PPO
-
三种荞麦米储藏期品质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程哲;李云龙;胡红娟;胡俊君;何永吉;李红梅;郭洪
关键词:荞麦米;储藏;品质;动态变化;总黄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