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桑黄Zn(Ⅱ)2Cys6锌簇蛋白转录因子及其在不同碳氮源条件下的表达

菌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Zn(Ⅱ)2Cys6锌簇蛋白转录因子(C6zinc)在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首先利用本地BLAST,从桑黄Sanghuangporussanghuang全基因组中获得Zn(Ⅱ)2Cys6锌簇蛋白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编码蛋白保守结构域、一级结构及二级结构,构建蛋白系统发育树,最后利用半定量PCR对它们在不同碳源和氮源培养条件下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从桑黄基因组中分析获得的11个Zn(Ⅱ)2Cys6锌簇蛋白均具有Cy6型锌指基序,属于GAL4型锌簇蛋白转录因子;它们均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具磷酸化修饰位点,糖基化修饰位点较少或没有,定位于细胞核中;其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卷曲和α螺旋为主;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桑黄Zn(Ⅱ)2Cys6锌簇蛋白分为2个大分支,其中Ⅰ类分支转录因子的保守结构域分布于蛋白N-端,Ⅱ类分支转录因子的保守结构域则分布于蛋白C-端;11个桑黄Zn(Ⅱ)2Cys6锌簇蛋白转录因子在不同培养基培养的菌丝体中呈现差异化表达,其中,肌醇培养基和乳糖培养基能够有效促进大部分锌簇蛋白转录因子的表达;另外,基因簇分析显示桑黄锌簇蛋白SHCZ4可能是NRPS-PKS杂合基因簇体系的途经特异性转录因子。该结果将为桑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调控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以及潜在次生代谢相关基因簇的挖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桑黄 Zn(Ⅱ)2Cys6锌簇蛋白转录因子 次生代谢产物 基因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压均质鸡蛋卵黄对猪冷冻精子凋亡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高压均质鸡蛋卵黄对猪冷冻精子凋亡的影响,本试验采集5头健康状态良好的杜洛克公猪精液,以普通鸡蛋卵黄+Tris-柠檬酸-葡萄糖(TCG)冷冻基础稀释液为对照组,以添加高压均质处理的鸡蛋卵黄+Tris-柠檬酸-葡萄糖(TCG)冷冻基础稀释液为试验组;精液冷冻-解冻后观察精子活力、DNA完整性、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细胞凋亡率、多种Caspase活性;同时利用qRT-PCR检测相关凋亡功能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经高压均质处理后,猪精子冻后活力、活率和顶体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为87.64%、87.14%和66.61%,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58%、5.82%和12.48%;线粒体膜电位和DNA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为0.74和61.76%;精子凋亡水平显著减少(P<0.05),为37.74%;试验组的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为17.15、11.19和15.18,较对照组分别减少了6.17、2.18和3.51(P<0.05);对照组的Bax、TNF-α、Caspase-9基因表达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Bcl-2基因表达量较试验组降低(P>0.05)。综上,高压均质鸡蛋卵黄能提高猪精子冻后质量,促进线粒体功能完整性、降低精子细胞早期凋亡水平和细胞内Caspase活性,同时降低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

关键词: 高压均质 鸡蛋卵黄 精子冷冻 细胞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菜型油菜开花时间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定位白菜型油菜开花时间相关的候选基因,为白菜型油菜抽薹和开花时间遗传改良提供依据,以110份白菜型油菜组成的自然群体为研究材料,对它们进行花期调查和重测序分析。利用重测序获得的高质量的SNP集合对110份材料进行群体进化树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花期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地理位置的白菜型油菜在开花时间上存在广泛差异。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110份材料可分为2个亚群,亚群内部分布较为集中,2个亚群之间的分布与白菜型油菜材料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对开花时间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白菜型油菜全基因组衰减平均LD为19 kb,并获得了4个与开花时间表型显著关联的信号位点。对4个关联候选位点所在物理位置上下游一定区域内的相关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筛选得到白菜型油菜开花时间相关候选转录本9个,进一步分析发现9个转录本中一共包含4个候选基因,它们是拟南芥LOL1、CAT5和FAD8等的同源基因。本研究结果为获得白菜型油菜开花时间相关的候选基因,并利用候选基因进行花期调控和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和线索。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开花时间 连锁不平衡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三角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模式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一块地缘相近、经济和文化联系较紧密的区域,历史以来这里形成了典型的江南农耕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是其中重要内容.从不同角度调研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乡村文化建设主要包含文化遗产建设、文化展馆建设、历史文化聚落建设、公共空间建设、示范村建设、社会资本投入建设6种模式,其中每种模式各有优点和不足.笔者认为,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与本源相关的几种文化遗产建设模式,同与载体相关的几种公共空间建设模式以及与经济基础相关的社会资本建设模式,必须有机结合在一起,而示范村建设模式往往是这些模式的最佳综合.

关键词: 乡村振兴;长三角地区;乡村文化;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长期施用对设施土壤全镉和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长期田间定位试验方法,比较研究了长期有机肥不同施肥方式(不施肥、有机肥常量、有机肥减量及有机肥减量配施化肥)对设施土壤镉(Cd)全量及有效态含量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其对土壤特性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的设施土壤(对照)相比,长期定量施用有机肥土壤表层(0~20cm)Cd全量显著降低,且随着施用量下降,该效果更显著,但对亚表层(20~40 cm)Cd全量无显著影响。长期施用有机肥会提高设施土壤表层Cd有效态含量,特别是0~10 cm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与有机肥常量处理相比,有机肥减量和有机肥减量配施化肥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7.56%和14.04%;同时,有机肥减量配施化肥对设施土壤有机质、全氮、表层有效磷均有大幅提升,且pH偏高于有机肥常量。相关分析表明,设施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均与土壤Cd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氮含量与Cd有效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H与有效态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有机肥适当减施,同时辅以适量化肥,可进一步改善设施土壤特性,进而控制设施土壤表层Cd累积。

关键词: 设施土壤 长期施有机肥 土壤特性 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工作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落实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研讨会工作部署,考察评价上海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水平,采用Z-score法对上海市9个涉农区2018年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发展环境、基础支撑、信息消费、生产信息化等7项基础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评价水平为62.2%,总体处于全国领先;2018年上海市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5542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9.8%,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县均财政投入346万元,与全国平均投入额616万元尚有较大差距.

关键词: 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上海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缓释肥对蔬菜地氮素流失和重金属镉迁移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受镉污染的菜田为供试土壤,研究硫、磷和矿石粉包衣缓释肥对土壤氮素流失和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硫包衣、磷包衣和矿石粉包衣缓释肥处理的土壤中硝态氮(NO3--N)和水溶性总氮(dissolved nitrogen, DN)含量分别增加5.6%~22.2%和29.6%~50.6%;淋出液中的NO3--N和DN含量分别降低9.4%~17.4%和22.8%~31.8%,表明缓释肥处理减少了土壤中氮素流失。土壤电导率、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33.5%~41.6%、63.1%~100.0%和27.3%~42.7%。与试验初期的土壤相比,3种缓释肥处理的土壤总镉和有效态镉含量分别降低了13.5%~16.4%和37.6%~48.0%。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中轻度镉污染的土壤,包衣缓释肥可以实现受镉污染菜地的安全利用。这为科学利用缓释肥从源头削减面源污染和重金属累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蔬菜 包衣 面源污染 土壤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污染评价中采用光谱分析法对农药风险分析研究-评《农药残留检测与安全性评价》

环境工程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如何有效地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是长期以来困扰全球学者与研究人员的难题,常见的措施之一就是环境污染评价。其中,采用正确的农药风险分析方法是研究重难点,而采用光谱分析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对此,《农药残留检测与安全性评价》一书针对农产品农药残留及食品安全现状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并深入的阐述了农药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相关新技术,其中就包括光谱分析法。同时,本书对农药生物安全性评价技术作较详细的介绍,这是本书的主要特色,也为环境污染评价中采用光谱分析法对农药风险进行分析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RISPR-Cas系统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RISPR-Cas系统是一种高效、实用的基因编辑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编辑和调控机制研究。目前发现的Cas系列核酸酶工具为开发用于各种目的的不同类型核酸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CRISPR-Cas系统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使其在病原体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以及基因突变检测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另外,CRISPR-Cas系统在核酸检测领域的精确、高效性,间接推动了基础生物学和应用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概述了不同类型的靶向特定核酸检测的CRISPR-Cas系统的最新进展和用途,以及与之对应的新一代的体外检测平台,旨为核酸检测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基因编辑 CRISPR-Cas系统 Cas蛋白核酸酶 核酸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份枇杷品种(系)的抗寒性生理评价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个枇杷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探索低温胁迫(-5℃)对枇杷不同器官(叶片、茎、轴及果实)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同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枇杷品种(系)及器官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枇杷品种(系)的抗寒能力表现为:'火炬'>'大五星'>28东>'白玉'>'宁海白';各器官的抗寒能力排序为:轴>叶片>茎>果实.研究结果可为上海地区不同枇杷品种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基础及其抗寒性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枇杷;低温胁迫;抗寒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