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口恶)唑菌酮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农药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研究(口恶)唑菌酮在葡萄园施用后在葡萄和土壤环境中的消解情况,建立了葡萄和土壤中(口恶)唑菌酮的残留检测方法并进行降解动态研究.[方法]样品以乙腈作为提取剂,经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外标法定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通过持续2年在2地葡萄园施用后进行降解动态检测,研究其在葡萄和土壤环境中的降解规律.[结果]葡萄和土壤基质中(口恶)唑菌酮在0.02~2.5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2>0.99);在0.05~2.5 mg/kg加标水平范围内葡萄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2.0%~98.8%,相对标准偏差为2.3%~11.9%,定量限(LOQ)均为0.05 mg/kg.葡萄和土壤中(口恶)唑菌酮的消解可采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半衰期为分别在2.89~4.39 d和4.27~6.30 d之间.[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靠、成本低廉和准确度高等优点,适用于葡萄和土壤中(口恶)唑菌酮残留的快速分析,基本明确了(口恶)唑菌酮在葡萄园使用后的消解规律为消解较快,属于易降解农药.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口恶)唑菌酮;葡萄;土壤;消解动态


贵州省鲟鱼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科学养鱼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一、贵州省冷水资源概况贵州省冷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大部分水温保持在16℃左右,加上全省众多水库深层水、河道水水温常年保持在l5~25℃,水质、水温均适宜鲟鱼生长,发展鲟鱼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二、贵州省鲟鱼产业发展现状1.养殖产量保持高速增长自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在1998年将鲟鱼引进贵州并开展技术推广以来,目前全省鲟鱼养殖已取得较大成效。养殖品种主要为西伯利亚鲟、施氏鲟、西伯利亚鲟与施氏鲟杂交种、施氏鲟和鳇鱼杂交种、匙吻鲟等。


不同玉米材料及生长期玉米须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比较贵州不同材料玉米须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筛选出优质玉米须及对应的最佳采收时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贵州常用的8个骨干玉米材料的玉米须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分3个不同生长时期(吐丝未授粉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相同玉米材料不同生长期时,8个材料总黄酮含量从未授粉期到成熟期整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除4号材料在未授粉期和灌浆期时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材料均在未授粉期时显著高于其他2个生长时期(P<0.05);除2号、3号和5号材料未授粉期与成熟期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材料均在成熟期时显著低于未授粉期.不同材料相同生长期时,各个材料在同一生长期总黄酮和多糖含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未授粉期时,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6号材料,多糖含量最高的是2号材料;灌浆期时,5号材料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但与6号材料含量差异不显著,此生长期时多糖含量最高的也是2号材料,但与8号材料之间含量差异不显著;成熟期时5号材料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多糖含量最高的还是2号材料.依据不同玉米材料玉米须3个生长时期总黄酮和多糖含量聚类分析和估算均值的综合结果,可将玉米须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分为低、中、高3个不同的含量水平,其中总黄酮含量较高的是5号和6号材料,多糖含量较高的是2号和8号材料.本研究结果对今后试验和应用优质材料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根据不同材料和不同生长时期之间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差异是否显著,从相似材料中进行选择.
关键词: 玉米须;生长期;总黄酮;多糖;聚类分析


间种白三叶草和覆盖防草布对猕猴桃园杂草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果园种草和防草布覆盖对猕猴桃园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减少或避免果园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风险以及实现果园生态控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生态位竞争原理和植物光合作用原理,以清耕为对照(CK),采用大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猕猴桃园行间间种白三叶草和覆盖防草布对杂草的生态防控效果.[结果]间种白三叶草对猕猴桃园杂草平均抑制效果达78%以上,能显著降低一年生杂草的发生,但对野艾蒿、皱叶酸模和龙葵等多年生或植株高大的杂草抑制效果较差;覆盖防草布对杂草生长的抑制效果达100%.[结论]间种白三叶草和覆盖防草布均能有效抑制猕猴桃园杂草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猕猴桃园;杂草;白三叶草;防草布


烯效唑对甘薯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农技服务 》 2022
摘要:为提高甘薯产量,在甘薯封垄期喷施不同浓度(100 mg/kg、200 mg/kg)烯效唑,观察其对甘薯蔓长、分枝、地表上部产量、薯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00 mg/kg的烯效唑溶液2次可显著提高茎叶产量15.23%,茎叶产量为1332.2 kg/667m2;喷施100 mg/kg的烯效唑溶液2次可明显提高薯块产量11.33%,产量为1621.37 kg/667m2.喷施200 mg/kg的烯效唑溶液,可满足茎叶产量最大化的生产需求;喷施100 mg/kg的烯效唑溶液,可满足薯块产量最大化的生产需求.可根据生产需求选择施药剂量.


外源Ca2+对淹水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 2022
摘要:以番茄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淹水胁迫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CaCl2对番茄幼苗的影响,为科学合理使用CaCl2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CaCl2对番茄幼苗淹水胁迫的缓解程度存在差异,浓度过低或过高均无显著变化,10 mmol/L CaCl2显著提高淹水胁迫下番茄幼苗的生物量、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维持较高水平的可溶性蛋白,降低膜脂过氧化伤害,说明浓度为10 mmol/L的外源Ca2+能够提高番茄幼苗淹水耐性.
关键词: 番茄;淹水;钙


冠突曲霉flbD基因功能研究
《农业工程 》 2022
摘要:冠突曲霉是茯砖茶上的优势菌,可通过渗透压调控获得纯的无性和有性阶段,是研究真菌产孢的好材料.flbD基因广泛存在于丝状真菌中,是调控丝状真菌无性孢子形成的关键基因.为了探究flbD基因在冠突曲霉(Aspergillus cristatus)发育阶段的功能,以冠突曲霉为试验材料,构建flbD基因敲除载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筛选得到flbD基因敲除菌株.通过对△flbD敲除株和野生型菌株的比较观察发现:野生型的分生孢子数量是敲除株的4.7倍,而子囊孢子数量相差不大;在不同渗透压培养基上,△flbD突变株的菌丝生长速率与野生型的没有明显差异,但是突变株会产生大量"棉花"状的气生菌丝;在高渗条件下,△flbD突变株分生孢子的产生有延迟现象.运用基因敲除技术检验了flbD基因在冠突曲霉的功能,结果显示flbD对冠突曲霉的无性产孢起正调控作用,敲除flbD基因将减少无性孢子的形成.此研究对开展冠突曲霉无性产孢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 flbD基因;基因敲除;冠突曲霉


生物农药对万寿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筛选促进万寿菊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高效生物农药,为万寿菊的高效及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试验测定10种生物农药、1种生防菌对万寿菊种子萌发及盆栽万寿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哈茨木霉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推进万寿菊种子的萌发进程并提高种子萌发率,处理1 d后种子均开始萌发,而清水处理(CK)4 d后种子才开始萌发;哈茨木霉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处理7 d时萌发率分别为54.67%和52.00%,较CK(4.00%)分别提高50.67百分点和48.00百分点.沃丰康-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盆栽万寿菊植株促生作用最显著,株高、茎粗、根长、总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和地下部分鲜重分别为22.43 cm、1.67 cm、16.50 cm、8.16 g、6.95 g和1.21 g,除地下部分鲜重低于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处理(1.53 g)外,其余各生长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土传三号悬浮剂、土壤调理剂和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各生长指标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哈茨木霉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可促进万寿菊种子萌发并提高种子萌发率,沃丰康-复合微生物菌剂和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可促进万寿菊植株生长.


不同比例金荞麦与甜象草混合的青贮饲料品质
《农技服务 》 2022
摘要:为提高金荞麦和甜象草牧草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解决饲草收贮效率低,供给不平衡的问题,探究中低海拔区甜象草和金荞麦混合青贮方法,将甜象草与金荞麦分别按8:2、7:3、6:4、5:5、4:6进行混合,测定其饲料品质.结果表明:随着金荞麦添加比例的增加感观品质逐渐下降,单纯金荞麦或其占比达50%以上青贮后无芳香味,嗅味浓,茎叶结构保持较差,呈墨绿色,感观品质较差.随金荞麦添加量增加营养品质越好,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钙、总可消化养分逐渐增加,粗脂肪、纤维含量逐渐降低.综合而言,甜象草与金荞麦混合青贮比例为6:4时感观品质优,青贮饲料芳香味浓,茎叶结构保持良好,淡黄色略带褐色,粗蛋白12.33%、粗脂肪1.35%、总可消化养分含量58.79%,营养成分含量适中,适合饲喂育肥牛、羊.
关键词: 金荞麦;甜象草;混合;青贮;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