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遵义市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业科技通讯 》 2022
摘要:遵义市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气候适宜,有技术基础,蚕桑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农民增收.笔者理清了遵义蚕桑产业的现状,详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遵义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进一步发展壮大遵义蚕桑产业,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 蚕桑;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对策;遵义市


薏苡秸秆与紫花苜蓿及甜象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料的品质
《农技服务 》 2022
摘要:薏苡秸秆的饲料化利用是有效开发薏苡秸秆资源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实现薏苡秸秆资源的饲料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探索黔西南地区薏苡秸秆与甜象草及紫花苜蓿的混合青贮方法,在紫花苜蓿添加量占比20%条件下,将薏苡秸秆和甜象草分别按0:80、20:60、30:50、40:40、50:30比例进行混合青贮,经60 d发酵后取样进行感观评定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薏苡秸秆添加量超过30%后,随着薏苡秸秆比例的增加,混合青贮料的感观品质下降,pH显著升高(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等其他养分变化差异不显著.紫花苜蓿和甜象草混合青贮时添加薏苡秸秆,可有利于提高青贮料的发酵品质.采用开花期紫花苜蓿和150 cm株高甜象草混合青贮时,薏苡秸秆添加量为原料的20%~30%较为适宜.


甘蓝型油菜莫利CMS(Moricandia CMS)的种质创制
《种子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莫利CMS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在印度的芥菜型油菜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将莫利CMS引入甘蓝型油菜,本研究通过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莫利CMS材料进行杂交、多代回交自交获得莫利CMS的甘蓝型油菜材料。根据莫利不育胞质相关分子标记orf 108-O检测、花粉活力鉴定及自交结实情况进行选择,最终选出连续2代花粉活力低于3%且自交不结实的CGZ 909作为候选不育系材料;连续2代花粉活力大于90%且自交结实正常的CGZ 924、CGZ 925作为候选恢复系材料。候选恢复系材料给候选不育系材料授粉所得F1代自交结实正常,实现了莫利CMS在甘蓝型油菜中的三系配套。本研究为下一步基于莫利CMS的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


不同大豆类群种质叶柄角和分枝角的遗传解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解析不同大豆类群种质叶柄角和分枝角的遗传规律,为大豆遗传位点的挖掘及大豆理想株型的培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401份来源广泛、基因型丰富的大豆种质所组成的关联群体为材料,对大豆叶柄角和分枝角表型性状进行评价.[结果]叶柄角和分枝角均存在显著变异,多个部位叶柄角和分枝角的峰度和偏度的绝对值均小于1,呈近似正态分布;叶柄角与分枝角间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绝对值接近于0;401份来自不同生态地区的大豆种质按分枝角大小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大部分种质在株型上一致.[结论]供试材料间的遗传变异丰富,可进行遗传位点挖掘,解析叶柄角和分枝角的遗传规律;分枝角可作为大豆株型分类的重要评价指标,为大豆株型评定及理想株型培育提供一定指导.
关键词: 大豆;叶柄角;分枝角;理想株型


施钾对甘薯贮藏期腐烂率及碳水化合物变化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甘薯最宜施钾浓度以期延长甘薯贮藏和保持较好的营养品质,以'商薯19'和'心香,2个品种为材料,设置 0 kg/hm2(K0)、75 kg/hm2(K1)、150 kg/hm2(K2)、225 kg/hm2(K3)和 300 kg/hm2(K4)5 个钾肥(K2O)浓度在扦插及扦插30 d后施用.甘薯块根收获、愈伤后贮藏于14℃、相对湿度为85%的环境中,测定贮藏0、15、30、60和90 d的腐烂率、营养品质以及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K2处理的'商薯19'和K3处理的'心香'耐贮性较好,腐烂率最低,分别为18.25%和23.00%;'商薯19'和'心香'在贮藏期内二者淀粉含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K2 处理的'商薯19'淀粉含量最高,为82.05%.K3处理的'心香'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在甘薯生长过程中,施用150 kg/hm2浓度的钾肥(K2O)能有效降低其在贮藏期内的腐烂率,保持较好的营养品质.


贵州韭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农技服务 》 2022
摘要:为促进贵州韭黄产业提质增效,从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播种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软化栽培、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贵州韭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韭黄;高产高效;栽培;贵州


26份玉米材料灰斑病抗性鉴定及分子标记检测
《种子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灰斑病抗性位点分布,探索利用分子标记筛选玉米灰斑病抗性种质,本研究以26份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按照国家标准(NY/T 1248.11-2016)进行人工接种鉴定,选用6个与抗灰斑病主效QTL(或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经接种鉴定,抗性级别表现为中抗及以上的有15份,其中高抗有4份;表现感病的有11份.结合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检测表明,供试材料抗病位点主要集中在KHB5、qRgls2.04、qR-gls1.06、qRgls2.07和qRgls3.02等5个位点.标记umc 2614和TID 5306可以检测与齐319(高抗)一致的抗病位点(KHB5和 qRgls2.04);umc 1972、umc 1042和 bnlg 1523可以检测与 T 32(高抗)一致的抗病位点(qRgls1.06、qRgls2.07和qRgls3.02),接种鉴定与分子检测的结果总体表现一致.研究表明,利用分子标记检测,能有效辅助筛选玉米抗灰斑病种质,对玉米的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玉米;种质;灰斑病;分子检测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辣椒中6种农药残留
《农药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检测鲜食辣椒中啶虫脒、吡虫啉、乙草胺、噻虫嗪、毒死蜱和氯虫苯甲酰胺6种农药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方法.[方法]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样品经2.0%乙酸乙腈提取,50 mg C18和20 mg GCB净化,采用UHPLC-MS/MS检测,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6种农药在质量浓度为0.01~1.00 mg/L范围内峰面积与对应的质量浓度间呈现出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种农药在0.01、0.1、1.0mg/kg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1%~107%,相对标准偏差为1.46%~7.79%(n=5),方法定量限均为0.01 mg/kg.[结论]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均满足农药残留在农作物中检测分析要求,适用于6种农药在鲜食辣椒中的多残留同时检测、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市场监督抽查等.实际样品检测显示6种农药在贵州辣椒上的使用是安全的,不会产生相关的膳食风险和危害.
关键词: QuEChERS;辣椒;残留;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