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温泉水驯养大鳍鳠技术
《农技服务 》 2022
摘要:大鳍鳠(Mystusmacropterus)为鲿科(Bagridae)鳠属(Mystus)鱼类,因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导致被过度捕捞,其自然资源量逐渐减少.为大鳍鳠规模化养殖及人工繁殖提供技术支撑,从驯养池准备、苗种准备、鱼种驯食、日常管理4个方面介绍温泉水驯养大鳍鳠技术.
关键词: 大鳍鳠;驯养;温泉水


贵州15份野生桑果实的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农技服务 》 2022
摘要:为有效多元化开发贵州果桑产业提供科学依据,筛选优良果桑资源,以贵州省收集的15份野生桑果实为试材,对其物候期和4个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测定8个营养品质,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果实经济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份供试材料的经济性状和果实营养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品质最佳的5份资源依次为果15、果14、果3、果9、果12.其中,果15、果14形状表现相似,单果偏重、果实出汁率高、产果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偏甜,适合作为鲜食和深加工材料利用;果3、果9,单果重中等偏轻,产果量中等,但其营养成分含量高,适合作为品质育种基础材料;果12单果最重,产果量中等,鲜果酸甜适中,适合作为鲜食资源.
关键词: 野生桑;经济性状;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阿朴酯颗粒剂对小鼠肝肾组织毒性、血清炎性因子及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观察长期添加阿朴酯颗粒剂对昆明小鼠肝脏、肾脏组织结构与功能及其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系统评价其安全性,为阿朴酯在畜禽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测定阿朴酯颗粒剂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然后设50%LD50(1.4 g/kg)和80%LD50(2.2 g/kg)作剂量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单次灌胃1.4 g/kg阿朴酯悬浊液后,于灌胃后第4、12、36和60 h及第7和14 d进行眼球采血,用于测定血常规指标;按1.4和2.2 g/kg的剂量分别连续灌胃阿朴酯悬浊液21 d后,分析小鼠体重增重、血清生化指标、尿常规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集小鼠肝脏和肾脏制作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阿朴酯颗粒剂对昆明小鼠的LD50为2.74 g/kg,95%置信限为2.69~3.41 g/kg.依据WHO毒性分级标准,阿朴酯颗粒剂属低毒级物质.按1.4 g/kg的剂量单次灌胃阿朴酯悬浊液后,昆明小鼠血液中性粒细胞数量在灌胃后第4 h显著升高(P<0.05,下同),白细胞总数在灌胃后第12和36 h显著升高,淋巴细胞数量在灌胃后第4和12 h极显著升高(P<0.01,下同),红细胞总数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灌胃后第36 h显著升高.以2.2 g/kg的剂量连续灌胃阿朴酯悬浊液21 d后,昆明小鼠的体重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降低,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尿素含量极显著升高、而谷草转移酶活性和肌酐含量极显著降低;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及蛋白、微白蛋白和酮体含量显著上升;肝脏黄染、淤血,肝索与肝窦紊乱不清,肝细胞碎裂溶解,发生肿胀或坏死;肾脏明显肿大、黄染,肾小体破损消亡,髓质部呈弥漫性出血;血清免疫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10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而免疫球蛋白IgM和SIgA浓度显著下降.[结论]阿朴酯颗粒剂属低毒级物质,但高剂量使用可快速升高血细胞数量,破坏小鼠肝肾组织结构并引起功能障碍,且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因此,建议在家禽生产中不可超量或长期添加,尤其拌料时需保证均匀,避免误食高剂量阿朴酯而造成肝肾功能损伤.
关键词: 阿朴酯颗粒剂;小鼠;肝肾毒性;血清炎性因子;体液免疫


烤烟感病苗与健康苗根围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了解烤烟感病苗与健康烟苗根围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为指导烟草苗期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感病与健康烟苗根围基质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结果]感病与健康烟苗根围基质优势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共性与差异.感病与健康烟苗根围基质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罗兹菌门;优势细菌属均为未分类的蓝细菌、德沃斯氏菌属、假单胞菌属、鞘脂单胞菌属、寡养单胞菌属、柄杆菌属、罗河杆菌属、Pseudolabrys、噬氢菌属和Reyranella,优势真菌属均为金孢子菌属和假裸囊菌属.感病烟苗基质特有优势细菌属为Dongia、慢生根瘤菌属和纤维菌属,特有优势真菌属为锥毛壳属、螺菌属、丝衣霉属、曲霉属和Pseudeurotium,其中感病样品(JZT2)中亡革菌属含量最高.健康烟苗根围基质特有的优势细菌属为Terrimonas、地杆菌属和Romboutsia,特有优势真菌属为节丛孢属.健康烟苗根围基质真菌和细菌的Alpha多样性指数(Shannon、Chao1、ACE)均高于感病烟苗根围基质.经功能预测,感病与健康烟苗根围基质细菌主要分布于代谢通路;真菌主要分布于未定义腐生菌和植物病原菌这2个生态功能群,其中感病烟苗根围基质的植物病原菌类群较健康烟苗多.[结论]烟苗根围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复杂,其类群组成与烟苗感病密切相关.健康烟苗根围基质真菌和细菌的Alpha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感病烟苗根围基质;感病烟苗根围基质的植物病原菌类群较健康烟苗多.
关键词: 根围基质 微生物群落结构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技术 烟苗


不同栽培基质和培养周期对蛹虫草菌株QC04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 2022
摘要:本研究以燕麦、大米和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对蛹虫草菌株QC04进行栽培,比较不同栽培基质和栽培周期对蛹虫草子实体生物量和活性成分的影响,以期为蛹虫草菌株QC04的生产及充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栽培时间为35~55 d时,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子实体干重不断增加且同一时期子实体干重由高到低为小麦培养基>燕麦培养基>大米培养基,燕麦培养基和大米培养基的剩余栽培料干重大于小麦培养基且剩余栽培料干重均大于子实体干重;燕麦和小麦培养基的子实体和栽培剩余物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均高于大米培养基;55 d时子实体和栽培剩余物中虫草酸和腺苷含量达到最高;同一时期同一种培养基虫草素在子实体中的含量低于栽培剩余物,腺苷则相反;大米培养基的虫草酸含量普遍高于燕麦和小麦培养基,子实体后期生物量衰退时,子实体虫草酸含量有少量增加且在65 d时大米培养基的子实体虫草酸含量达到最大值,为195.18 mg/100g.


贵州省雅水镇水头水库冬、春两季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调查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贵州省雅水镇水头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演替特征及水质状况,于2018年12月(冬)、2019年3月(春)对水头水库开展水质与浮游生物综合性调查。调查期间,共检出浮游藻类7门57属69种(包括变种),其中冬季检测到浮游藻类7门46属49种,春季检测到浮游藻类5门29属34种,调查期间绿藻门(Chlor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为优势类群。冬季浮游藻类平均密度与平均生物量分别为5.98×10~4 ind/L和83.32×10-3 mg/L;春季浮游藻类平均密度与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4.39×10~4 ind/L和64.70×10-3 mg/L。共检出浮游动物3门26种,其中轮虫(rotifer)8种、枝角类(cladoceran)11种以及桡足类(copepod)7种。冬季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与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4.40×102 ind/L和62.20 mg/L;春季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与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7.55×10~2ind/L和55.55 mg/L。浮游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水头水库在调查期间属于中度污染类型,且部分采样点水质有劣化趋势,浮游生物水质分析结果与水体理化特征评价结果相对一致。本研究通过揭示雅水镇水头水库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并评价其水质状况,从而为该地区的水域生态环境现状和水源地保护措施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水头水库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分析 水质评价


红茶菌发酵玫瑰花醋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利用红茶菌以紫枝玫瑰花瓣和白砂糖为原料,进行玫瑰花醋饮料发酵工艺研究,为红茶菌及玫瑰花的优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针对不同玫瑰花瓣添加量(0、2%、5%、8%、11%)、糖添加量(0、4%、7%、10%、14%)、菌液量(5%、10%、15%、20%、25%)及发酵温度(25℃、28℃、30℃、32℃、35℃),进行 7 d发酵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L9(34)的正交试验,根据产品的感官评价选出最优组合,对最优组合产品进行不同发酵时间的香气成分、总酚和总酸含量检测;最后筛选产品的最适灭菌温度.[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玫瑰花瓣添加量5%、菌液添加量15%、白砂糖添加量10%、发酵温度30℃的玫瑰醋发酵液的感官质量评分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玫瑰花醋饮料发酵最优工艺组合为玫瑰花瓣添加量5%、菌液添加量15%、白砂糖添加量10%、发酵温度30℃,发酵7 d的口感最佳.玫瑰醋发酵液中香气中主要成分为醇类、酯类和酸类;根据总酚含量和总酸含量的变化,以发酵7 d时样品感官评价最佳.80℃灭菌15 min能够保持发酵液风味不被破坏,保留部分益生菌,室温放置38 d感官不发生明显变化和产生沉淀.[结论]红茶菌发酵玫瑰花醋的最优工艺为玫瑰花瓣添加量5%、菌液添加量15%、白砂糖添加量10%、30℃发酵7 d,产品80℃灭菌15 min.


贵州不同地区奈李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建立贵州奈李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为贵州奈李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12个种植区的成熟奈李果实为试材,测定果皮色泽、果形指数和硬度等8个外观品质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等16个营养成分指标,在此基础上对24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到3个外观品质主成分(X1~X3),累积贡献率达81.74%,外观品质评价模型X=0.408X1+0.230X2+0.180X3;提取到5个营养指标主成分(Y1~Y5),累积贡献率达 86.81%,其评价模型 Y=0.284Y1+0.240Y2+0.146Y3+0.110Y4+0.089Y5;综合分析 24 个指标提取到6个主成分(Z1~Z6),累积贡献率达89.94%,奈李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Z=0.240Z1+0.227Z2+0.147Z3+0.121Z4+0.091Z5+0.073Z6;在类间距离为15时,12份奈李被聚为4类,4号、5号、3号、7号和8号聚为第1类,第2类包括1号、2号、9号、10号和12号,6号和11号分别归入第3类和第4类;第1类外观品质较优,第3类和第4类营养品质较优.[结论]12份奈李综合品质依次为3号>8号>5号>6号>4号>11号>7号>9号>10号>2号>1号>12号.
关键词: 奈李 外观品质 营养指标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贵州


利用SSR标记分析贵州中晚熟李资源遗传多样性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16份中晚熟李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为贵州中晚熟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亲缘关系分析、种质保存与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16对SSR引物共扩增得到11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18条,占总带数的99.16%,各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483~0.876;16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以及Shannon's多样性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7.44、4.47、0.73、0.61和1.59,表明贵州中晚熟李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资源8460和3450A的相似系数最小,为0.113,5886和2553的相似系数最大,为0.941;在遗传相似系数0.328处,UPGMA聚类分析将供试的贵州中晚熟李资源划分为了四大类:7661单独为一类,1699、5206A为一类,3450A和3450B为一类,其余11份资源归为一类.结果表明,供试的16份贵州中晚熟李资源中,5886与2553遗传背景最为相似、亲缘关系最近,8460和3450A的亲缘关系最远.本研究基于SSR的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揭示贵州中晚熟李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为贵州中晚熟李种子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晚熟李资源;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