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贵州省泥炭藓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南方农业 2023

摘要:20世纪80年代,贵州省开始经营、种植泥炭藓,从自然条件、种植历史、种植规模来看,对国内外泥炭藓市场、蝴蝶兰产业有直接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蝴蝶兰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其对泥炭藓产业的需求和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推动贵州省泥炭藓产业的发展,对其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并详细分析种植、销售、科技支撑等环节,找出贵州省泥炭藓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蝴蝶兰产业的发展需求,提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泥炭藓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贵州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溃疡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农业与技术 2023

摘要:对贵阳市乌当区猕猴桃溃疡病典型发病组织进行了病原菌的鉴定及 14 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结合病原菌PCR特异性检测及序列分析确定猕猴桃溃疡病菌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以平板菌落计数法对 14 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抑菌作用和EC50 值依次为 0.3%四霉素水剂(0.0928mg-1)>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1044mg-1)>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2.2965mg-1)>78%波尔锌(5.228mg-1)>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6.9524mg-1)>80%乙蒜素水剂(20.1025mg-1).其中 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的EC50 值在 100mg-1左右,52%氯溴异氰尿酸酸铜可溶粉剂、20%噻唑锌悬浮剂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没有抑菌效果.其他 5 种杀菌剂的EC50 值均大于 300mg-1.

关键词: 猕猴桃 溃疡病 杀菌剂 毒力测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方都市农业发展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现代园艺 2023

摘要: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都市农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很多城市将农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并建立了一系列的政策体系.基于国内外都市农业文献分析基础上,对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近 30 多年来,在国际机构、社会团体、倡议者和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下,西方都市农业发展非常迅速,朝着制度化方向发展,形成类型多样的发展格局,但也存在资源约束、社会不平等、发展盲目等问题.西方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可为中国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发展实践 西方国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对贵州肉牛的免疫效果监测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3

摘要:为研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接种不同月龄肉犊牛后的免疫效果,对2月龄、3月龄犊牛进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疫接种实验,监测免疫抗体消长情况.实验结果显示:2月龄犊牛首次免疫后第20天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中和抗体可达较高水平(平均抗体滴度分别达5.80和9.37);二免后第30天时中和抗体达到峰值(平均抗体滴度分别达8.20和11.50);3月龄犊牛首次免疫后第20天时,IBRV和BVDV中和抗体水平均较高(平均抗体滴度分别达5.91和6.80),二免后第30天时平均中和抗体滴度达到最高值(平均抗体滴度分别达7.20和11.80);随时间推移抗体滴度逐步下降,到二免后第210天时,80%牛只的IBRV中和抗体滴度不低于5.5,所有牛只的BVDV中和抗体滴度不低于7.0.实验结果表明:该疫苗两次免疫后肉牛体内BVDV、IBRV中和抗体免疫保护期可达210 d以上.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疫苗 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山羊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现代畜牧科技 2023

摘要:为分离贵州山羊大肠杆菌和了解其耐药情况,通过对贵州贵阳、晴隆、纳雍、威宁和兴仁山羊场进行无菌采集肛门拭子、病死山羊的肝等347份样品,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24种生化试验反应、16S rDNA PCR鉴定和21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等,分离、生化和16S rDNA PCR鉴定出264株山羊大肠杆菌,贵州每个山羊场对氨苄西林和头孢硫脒产生高度耐药,对复方新诺明、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和米诺环素耐药,其他抗生素药敏感,这为贵州省控制和预防山羊大肠杆菌病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山羊 大肠杆菌 PCR 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科绿肥还田及氮肥减施对黄壤玉米生长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氮肥减施情况下绿肥还田对贵州黄壤玉米产量、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设置不同处理[不施氮肥(0%N)、单施氮肥(100%N)、90%氮肥(90%N)、80%氮肥+绿肥(80%NM)、70%氮肥+绿肥(70%NM)、60%氮肥+绿肥(60%NM)和50%氮肥+绿肥(50%NM)],于2018—2019年连续2 a在贵州省黔西市定位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0%N处理相比,施氮能显著增加玉米产量、生物量和养分累积量。氮肥减施20%配合绿肥还田能起到稳产或小幅增产的效果,80%NM处理玉米产量2018、2019年分别为10 437、10 554 kg/hm~2,比100%N处理高54、55 kg/hm~2,但差异不显著;能维持或略微提高玉米生物量,80%NM处理玉米生物量2018、2019年分别为18 083、18 239 kg/hm~2,比100%N处理高153、187 kg/hm~2,但差异不显著。2018、2019年氮、磷和钾累积量均以80%NM处理为最高,分别为161.05、37.40、144.54kg/hm~2以及165.79、38.58、149.45 kg/hm~2。氮素农学效率(AEN)、氮素偏生产力(PEPN)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REN)2018、2019年均分别以80%NM、50%NM和80%NM处理最大,分别为21.18、85.33 kg/kg和50.45%以及24.72、82.89 kg/kg和57.86%。当氮肥减施超过30%后,绿肥还田后玉米产量、生物量、养分累积均低于100%N处理,但70%NM处理玉米产量和90%N处理相当。综合来看,豆科绿肥还田替代20%的化学氮肥,可维持玉米较高产量,在豆科绿肥还田基础上,推荐正常氮肥用量的80%即120 kg/hm~2为贵州黄壤玉米的最适氮肥施用量。

关键词: 绿肥 氮肥减施 黄壤 玉米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翻压绿肥减施化肥下贵州猕猴桃果实快速增长期的叶片性状与土壤养分特征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贵州优质猕猴桃园的绿肥利用技术提供支撑。设置等量的不同品种绿肥翻压(毛叶苕子G1、箭筈豌豆G2、黑麦草G3),分别配合不同的化肥减量梯度(100%F、85%F、70%F、55%F、0%F),以不施肥为对照,共设置16个处理,在猕猴桃果实快速增长期,调查测定叶面积、重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土壤养分等,研究施肥处理对猕猴桃生长及园地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翻压毛苕、箭碗减施化肥可显著促进猕猴桃的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磷含量,G1+70%F、G2+85%F的叶面积分别增加了117.33%、110.65%,G1+70%F、G2+85%F的比叶面积分别增加了85.31%、73.10%,G1+85%F、G2+100%F的叶片磷含量分别提高了23.21%、17.86%;翻压毛苕、黑麦草减施化肥可显著促进猕猴桃的百叶重,G1+55%F、G3+55%F分别增加了40.31%、33.77%;翻压这3种绿肥减施化肥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各组含量最高的G1+70%F、G2+100%F、G3+70%F处理分别提高了104%、108%、104%;翻压箭碗减施化肥可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G2+100%F提高了57.6%;翻压黑麦草减施化肥的土壤pH值显著增高,G3+70%F提高了7.17%。双因素方差分析翻压绿肥品种与化肥减量梯度,化肥减施条件下,翻压毛苕处理的猕猴桃最大叶宽、叶面积、比叶面积显著高于翻压黑麦草处理,翻压毛苕处理和翻压黑麦草处理的土壤pH值显著高于翻压箭碗处理;翻压绿肥条件下,55%F处理的猕猴桃叶片氮含量显著高于100%F和85%F,且55%F处理的猕猴桃百叶重显著高于85%F、0%F,100%F和85%F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猕猴桃叶片磷含量显著高于70%F;翻压绿肥与化肥减施的交互作用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49.84%~80.73%。翻压绿肥减施化肥对猕猴桃果实快速增长期的比叶面积有显著提升作用,有利于提高叶片的氮、磷、钾含量向丰产优质的养分范围发展,尤其对叶片磷含量的提升作用明显,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也有显著增高的作用,翻压绿肥条件下减少15%化肥有利于平衡土壤养分,在促进猕猴桃吸收利用的同时保障土壤速效养分,使猕猴桃园向优质方向发展。

关键词: 猕猴桃 绿肥 快速增长期 叶片 化肥减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高产淀粉酶乳杆菌的筛选及其安全性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到可高效降解淀粉且安全的乳杆菌菌株,本研究首先对5株供试菌株(植物乳杆菌JYI-3913和AS1.555、食淀粉乳杆菌CGMCC1.3395、嗜淀粉乳杆菌CGMCC1.3394和副干酪乳杆菌CGMCC1.12731)开展了产淀粉酶能力初筛、复筛及产酶曲线与生长曲线测定实验,以挑选出产淀粉酶能力最佳的菌株,随后对该菌进行了详细的安全性评价,包括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检测、质粒检测、溶血试验、产硝基还原酶、产偶氮还原酶及产生物胺能力检测与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等.结果表明:相同培养条件下,食淀粉乳杆菌CGMCC1.3395的淀粉降解透明圈明显,淀粉降解率可达 97.28%,淀粉酶活性大小为 36.94 U/mL,且该菌株的生长延滞期短而对数期和稳定期长,在供试菌中其综合产淀粉酶能力最佳.该菌株对 22种参试抗生素多表现为敏感或中介,仅对其中氨苄西林、卡那霉素及 4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不含相关耐药基因,不含质粒,因此不具有转移抗生素耐药性基因风险;无溶血性,不产硝基还原酶、偶氮还原酶、组胺和酪胺等有害代谢物;小鼠在 14 d喂养期间,正常生长、体重增加,该菌株为无毒级.综上,食淀粉乳杆菌CGMCC1.3395具有极强的产淀粉酶能力和良好的安全性,本研究可为该菌株在富淀粉类食品发酵上的安全应用奠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 乳杆菌 淀粉酶 抗生素耐药性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安全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多酚的理化特性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茶多酚是茶叶中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抗氧化剂、降低血糖血脂和极强的杀菌和抗病毒作用。总结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活性、理化特性以及茶多酚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现状。针对茶多酚在水产养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茶多酚所作用的鱼类生长发育、烹饪加工及免疫调节的具体作用机制及使用策略研究,以期为茶多酚在水产养殖中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茶多酚 水产养殖 免疫调节 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抗茎倒材料的筛选与候选基因挖掘

西北植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采用茎秆抗折力指标评价了20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抗茎倒伏能力,据此筛选出极端抗茎倒材料和不抗茎倒材料各1份,随后测定了2份材料成熟期茎秆的理化组分含量,并对2份极端抗茎倒差异材料蕾苔期、盛花期茎秆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为甘蓝型油菜抗茎倒伏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20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茎秆抗折力和茎粗均为正态分布,均属于数量遗传性状,并依据茎秆抗折力和农艺性状筛选出生育期相近,株型相似,茎秆粗度差异不显著,但茎秆抗折力差异显著的极端不抗茎倒材料GY172和抗茎倒材料GY199。(2)GY199的韧皮部比GY172更加致密,而GY172成熟期茎秆中的半纤维素、木质素、中性洗涤纤维及总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GY199,而其纤维素含量极显著低于GY199,即成熟期茎秆纤维素含量与这2个材料的茎秆抗折力呈正相关。(3)蕾苔期、盛花期茎秆转录组测序发现,碳代谢、碳固定、磷酸戊糖途径、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糖酵解/糖异生等途径的14个基因(BnaA10G0056100ZS、BnaC08G0455100ZS、BnaA08G0262400ZS、BnaC08G0239700ZS、BnaA07G0362300ZS、BnaC02G0081300ZS、BnaC04G0273000ZS等)以及纤维素合成相关的9个基因(BnaA05G0152200ZS、BnaA01G0411100ZS、BnaA03G0018900ZS、BnaA03G0037800ZS等)在抗茎倒材料GY199中显著上调表达,这些基因可能参与调控了茎秆强度性状,可作为油菜抗茎倒候选基因。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茎秆抗倒伏 转录组 基因挖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