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香菇中蕈糖

食用菌 1987

摘要:蕈糖又名海藻糖,存在于藻类及高等真菌中。有关香菇中的蕈糖含量,国内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香菇中的蕈糖进行分离分析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花粉的细胞学观察

上海农业学报 1987

摘要:花粉粒发育处于单细胞期、两细胞期的小麦穗子,在低温(2℃)条件下,其花粉粒发育速度迟缓,单细胞期花粉粒不能发育成为三核期花粉粒。许多单细胞期、两细胞期花粉粒在低温(2℃)下,其细胞核中核仁的体积明显膨大。花粉粒发育处于单细胞期、两细胞期的小麦穗子,在室温(10-20℃)条件下,其花粉粒发育速度较快:经过5天处理,大部分单细胞期花粉粒可以发育成为三核期的花粉粒。通过7个小麦供试材料的观察,发现这些材料中普遍存在两个萌发孔的花粉粒,数量大约为0.1—1.0%。

关键词: 小麦 花粉 核仁 萌发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P.4毛木耳的栽培技术

食用菌 1987

摘要:我所于1986年筛选出的AP.4毛木耳优良菌株,其菌种特性已在《食用菌》第4期上作了报道,本文主要介绍其栽培技术。一、菌种制作(一)母种采用PDA 培养基。由于AP.4菌种不适于低温保存,母种要通过组织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显性核不育油菜的遗传性

上海农业学报 1987

摘要:我们以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23AB为材料,采用成对兄妹交和相应可育株自交的方法,研究核不育性的遗传规律,结果发现:育性是由二对显性基因Ms_和Rf_互作控制的。其中Ms是显性不育基因,Rf是显性上位基因,它能抑制Ms不育基因不育性的表达,从而使育性恢复可育。随后又对其遗传规律进行了充分的验证。本文着重论述从23AB核不育系选育出来的有实用价值的杂合两型系9AB和纯合两型系6AB的遗传稳定性;同时阐述了纯合型不育株怎样变为余合型不育株的遗传变化过程;从而提出了核不育系可以用纯合两型系、临保系(双隐性可育株)、恢复系三系配套生产杂交种子的理论根据。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核雄性不育 显性上位 二系制种法 三系制种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地区正常猪带无害密螺旋体的调查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1987

摘要:调查了上海地区156头临床正常猪只,有36.5(7.1-80.0)%带弱β溶血的无害密螺旋体(Ti),断奶后不久的小猪带菌率最高。这类Ti产生弱或中度β溶血,有一部分在初分离时不见明显溶血。培养法的检出率约为涂片法的3倍,但也有一些涂片法阳性而培养法却阴性。分离培养的时间,6—7天双4天的检出率提高约1/3。由于Ti在形态上与猪痢疾密螺旋体相似,且有一部分能产生中度β溶血,易误认为强β溶血,因而在猪痢疾的诊断工作中应加以注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朝鲜蓟的开发利用及其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1987

摘要:朝鲜蓟(Cynare scolymus L.)又名洋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菊科。原产地为欧洲的地中海地区,传入上海已有百余年历史,上海地区栽培的老品种最初来自法国。 一、开发利用 朝鲜蓟有多方面用途,主要是作蔬菜食用,其食用的部位是苞片基部肥厚而幼嫩的部分以及多肉质的整个花托。据EdwaraJ.Ryder等人的报道,朝鲜蓟可食部分的营养价值较高。在水果和蔬菜中,以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价值来看,也属上乘。比人们喜食的番茄更富养分(见下表)。另外,据上海医学工业研究院测定,朝鲜蓟还含有菜蓟素,黄酮类化合物及天门冬酰胺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朝鲜蓟是欧美人喜欢食用的蔬菜,食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大致有以下两种; 1.鲜食菜用:(1)煮食:把花苞洗净,然后放水中煮或隔水蒸20分钟左右,待花托变酥时即可取下,剥去外边4—5层老苞片,剩下鲜嫩的苞片及花托方可食用.此时可据各人的爱好选用鲜辣酱油或番茄沙司等调味品同时佐食。(2)单用花托去掉苞片:即把花托外皮去干净,切片后放在用面粉、鸡蛋、牛奶调制成的面糊中蘸一下,油炸后食用.(3)把整只花托削干净后,放在沸水中煮一下,其后在花托上放置由奶油、鸡蛋、方火腿肉丁调和好的馅子,经烤箱烤制后当点心食用.这种吃法其味喷香诱人,十分可口。(4)也有把花托洗净切片后,直接作为肉食的底莱生吃,朝鲜菌生吃,十分清香宜人,而且回味无穷,可与檀香橄榄媲美。此外,也可以把新鲜朝鲜蓟的苞片的肥嫩部位或花托切削干净后切成薄片放在鲜汤里作配料,这种吃&更是锦上添花,妙不可言! 2.加工后食用:(1)食品工业利用朝鲜蓟的鲜嫩小花苞制成的罐头产品,最多的一种就是酷渍朝鲜蓟,这是西餐冷盘中的开胃菜肴。意大再u、西班牙等国生产很多,每年都有大量产品输送国外。我国几乎没有,现今在上海市园艺所与上海梅林罐头食品厂合作下,醋渍朝鲜前已试制成功,业开始由上海食品进出口公司对外批量销售。(2)加工业的另一大项目是利用朝鲜蓟的繁茂叶片制作开胃酒。国外,朝鲜前的种植以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为多,在意大利就有利用叶片制酒向外销售的,在我国尚属空白。在上海园艺所主持下,上海七宝酒厂根据意大利生产的样酒,试制成了一个新型的花色酒一中国开胃酒.这种酒是利用了朝鲜前的叶片的浸出液,经科学工艺流程精心提炼而成,其酒的特点外观褐红、清澈,上口清香柔绵,苦而略带甜味,口感极其清新爽口,回味悠长.酒度20度,含糖量12畅。用朝鲜前制成的开胃酒酒度低,且富含朝鲜蓟的有益成分,能开胃健脾,促进氨基酸代谢,降胆固醇,有益于人体健康.今后我国将有朝鲜蓟开胃酒的系列产品问世。叶片制酒的关键在于采用新鲜的叶片,当天收割后当天加工,而且要在花艺出现前采割,否则叶片中就没有什么有益成分了. 朝鲜药是一个大有开发前途的蔬菜,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朝鲜前的食用将会愈来愈普及,朝鲜前的系列产品也将越来越多,鼓且,也会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 二、栽培技术 上海地区,朝鲜蓟品种单一,虽然植株能开花但不结种籽,故历年行无性繁殖。当然,通过一定的处理,如授粉杂交等还是可获得种子的。采用无性繁殖法,在上海,为在每年的十月中旬左右,选健壮植株,在植株茎基部将分枝连根切下,留下7—8寸长的枝条行扦插繁殖,兹切去叶片的顶部.一年失或多年生枝条均可用于扦插繁殖;为了保证扦插成活率,以侧枝粗壮、根系发达者为上品.在繁殖及栽培方法上,收花苞者和收叶子的二者无异。 朝鲜药也可以用种籽繁殖,近年引入的商品朝鲜蓟品种大多用种籽繁殖。由于种子是异质型,用种子播种后,田间的性状变异很大,故绝大多数仍用无性繁殖。 朝鲜前的种植密度为宽1.67米蛙种1行,株距1米,每亩株数在550--400株.朝鲜蓟一旦栽植成功,可连续收获!0—15年,但上海地区一般种植4--5年就得重新换地再种,以保持花艺的高产.栽培朝鲜前以收叶片为产品的,只要肥料充足,管理适时,一旦种植,占地时间更长,但根据需要,也可以每年换茬,问题是仅能收秋茬,全年总产量就低了. 朝鲜蓟是肥料需求量比较高的作物,除基肥施足以外,还需追肥2—3次,追肥宜在植株的根部附近环施大粪稀为好。 栽培朝鲜蓟要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块,一般田块须开深沟作高畦,保证田间排水通畅,以免积水造成植株患根腐病而倒伏缺棵. 10月中旬栽植的朝鲜蓟到翌年5月中旬始收花苞,采收花苞可维持一个月,采收的标准是花苞已生长充分而花瓣尚未开展时为最佳.外形的标准是花苞不开裂,群状苞片排列紧密抱合成心脏形或拳形.花苞的大小因用途而异.作为鲜食上市的花苞,小者重200--250克,大者重400—450克.加工罐头的花苞一般50—ID0克,因为制造朝鲜蓟花苞罐头,对花艺的要求是苞片多,苞片排列密集,质地鲜嫩,小花苞相对而言较鲜嫩.但制造花托的罐头’,因仅利用花托,花艺即使采得大些,但只要肉质嫩,也是很好的.花苞一般田块的亩产量在200—400公斤。 朝鲜前花苞,在上海地区一年只收一次。收割茎叶制酒,一年可收二次.叶片的采收高峰,上半年4月底到5月初,下半年11月到12月上旬。叶片亩产量最高可达2000一26.00公斤,平产年份1000—1500公斤;叶片的产量以上半年为高。叶片收割完毕后,要培土越冬。越冬关一过,只要不缺株,丰产就有基础,因为朝鲜蓟的栽培管理比较简单,主要有蚜虫为害,其他病害少有发现。朝鲜蓟的开发利用及其栽培技术@姜淑敏$上海农科院园艺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涂片法和培养法检出猪痢疾密螺旋体的比较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1987

摘要:对90份猪痢疾(SD)粪样或肛拭作涂片来检查猪痢疾密螺旋体(Th),阳性71%,只有27%每油镜视野见到3条以上Th。对91份SD病猪或康复猪粪样或肛拭同时用涂片法和培养法检查,Th检出率涂片法47%,培养法79%,两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涂片法阳性的培养法98%符合,涂片法阴性的培养法有63%呈阳性。对SD康复猪粪样或肛拭,涂片法仅检出17%,而培养法能检出65%,两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涂片法不能区别无害密螺旋体,而培养法可依据溶血型而加以区别。认为在SD的诊断中,培养法优于涂片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米粉和石膏对香菇的增产作用

食用菌 1987

摘要:硫酸钙(即石膏)是食用菌培养基中常用的添加物,主要提供钙和硫元素,栽培香菇一般添加量为1%。据报道,钙和硫有促进菌丝生长和抑制子实体形成的作用。为了扬长避短,达到增产目的。为此,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鉴定及其增殖特性

上海农业学报 1987

摘要:通过鸡胚和鸡胚细胞分离到 Q 株和 N 株病毒,经血清学试验,各毒株与 IBD 的 D_(78)有相同的抗原性。电镜形态学观察,病毒直径60nm,球形颗粒,在每个颗粒的衣壳上均见形态学亚单位——壳粒。病毒粒子无囊膜。免疫电镜观察,病毒和 IBD 的 D_(78)株免疫血清有亲和性。结果证实 Q 株、J 株和 N 株均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鸡胚细胞增殖后,病毒可释放于培养液中,TCID_(50)达10~(15)/0.1毫升。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鸡新城疫病病毒 免疫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郊区蕃茄品种的抗早疫病性鉴定

上海农业学报 1987

摘要:蕃茄早疫病是我国蕃茄的重要病害之一,并在我国十几个省市内发生。它能使蕃茄产量损失20-30%。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蕃茄早疫病的一个有效途径。1983—1985年间,我们对上海郊区50个蕃茄品种抗早疫病性进行了鉴定,通过室内与田间测定,结果表明:其中三个品种(强力米寿、日本8号、矮黄×满斯)呈现较好的抗病性,其余属中度感病或感病品种。在有些品种中,茎与果实的发病较重,但它们的严重度未必与叶片的病斑数量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番茄 抗病性 早疫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