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病毒病与籽粒褐斑率关系的研究
《大豆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我院经作所保存的 248份大豆种质资源在田间的种植表现,来研究我省夏大豆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感染程度,再通过观察其相应品种籽粒的褐斑粒率来研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花叶病发病程度与籽粒褐斑粒率的相关系数为0.1869,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在褐斑率低的品种中,一级病害的发生率明显多于三级;在褐斑率高的品种中,三级病害的明显多于一级病害的发生率。这说明病毒病的发生与褐斑率的高低可能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试验还选出启东八月白、苏豆 4号、南农 88-31等病害程度轻、褐斑率低的品种,可供杂交时做亲本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评价与利用
《中国水稻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稻田土壤、纹枯菌菌核、病斑和水稻植株上共分离获得 1 4 37个细菌分离物。在离体条件下测定它们对水稻纹枯菌的拮抗能力。其中拮抗能力强的菌株 6 1个 ,占 4.8% ;没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有 486个 ,占 38.1 % ;其余 5 7%的菌株是略有拮抗作用。 2 4个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的盆栽生物测定表明 ,其中有 9个菌株的防效在 6 0 %以上。挑选了 6个菌株在田间进一步测试其防效 ,结果证实了B 91 6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1 994~ 1 997年连续 4年在姜堰、吴江和句容 3个基点示范推广使用B 91 6发酵液防治水稻纹枯病 ,累计面积为 2 0 0 0hm2 以上。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 ,拮抗菌B 91 6发酵液能够有效地控制水稻纹枯病的为害 ,防效为 5 0 .0 %~81 .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尿素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机理
《江苏农业学报 》 2000 CSCD
摘要:利用室内氨挥发模拟系统和同位素 1 5 N示踪技术 ,研究高效尿素对氨挥发损失和氮素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普通尿素相比 ,高效尿素在供试的 3种土壤中能推迟氨挥发开始时间和氨挥发高峰值出现的时间 ,降低氨挥发速率高峰值 ,减少氨挥发损失 1 8.9%~ 44 .1 %。高效尿素使水稻植株中来自肥料和土壤中的氮显著增多 ,当季氮素利用率增加 6 .3~ 7.1个百分点 ,土壤残留量增加 5 .3%~ 1 2 .0 % ,减少氮素损失 1 7.0 %~ 1 9.3%。施用高效尿素的水稻产量比施用等氮量普通尿素增产 2 7.0 %~ 2 9.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