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微卫星多重PCR体系的建立及其在家系亲权鉴定中的应用

渔业科学进展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在遗传分析研究中提高效率并节约成本,本研究从已报道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微卫星位点中选取多态性较高的位点,基于各位点的扩增片段大小及退火温度等因素进行微卫星位点的组合。通过不断优化位点组合、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成功建立了1个五重、2个四重和1个三重PCR反应体系,并将其应用于11个凡纳滨对虾家系的亲权鉴定。结果显示,四组多重PCR体系中的16个微卫星位点在11个凡纳滨对虾家系中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813,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513,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36。利用Cervus3.0软件,对已知系谱关系的11个凡纳滨对虾家系进行亲权分析,其第一亲本累积排除率(CE-1P)、第二亲本累积排除率(CE-2P)和双亲累积排除率(CE-PP)分别为0.99525487、0.99990862和0.99999986。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同时使用四组多重PCR体系进行亲权分析时,其模拟配对率和亲权鉴定准确率均为100%,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鉴别效果良好,表现出准确的鉴别能力。本研究所建立的四组凡纳滨对虾微卫星多重PCR体系均可为后续的凡纳滨对虾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权鉴定提供高效、准确的检测手段。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微卫星多重PCR 亲权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候变化对长江口鱼类资源密度分布的重塑作用

渔业科学进展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2012-2013年长江口鱼类资源密度分布为基础,通过动态生物气候分室模型(DBEM)预估了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IPCC,RCP2.6、RCP6.0和RCP8.5)长江口鱼类资源密度增量分布的变化。在RCP2.6、RCP6.0和RCPS.5这3种气候变化情景下,鱼类资源密度增量、底层鱼类资源密度增量随着时间推移均呈递增趋势,且递增程度和增量重心分布范围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而扩大(RCP8.5>RCP6.0>RCP2.6)。鱼类资源密度增量重心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崇明岛沿岸水域,长江口外侧水域资源密度增量相对较低,并且资源密度增量重心有向南迁移的趋势。

关键词: 长江口 鱼类资源密度分布 气候变化情景 动态生物气候分室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近海棱梭拉丁名的更正

中国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我国棱梭(原定名为Liza carinata)命名的问题,本研究采集了中国近海7个地理群体的棱梭样品,并进行形态特征分析和DNA条形码研究。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近海棱梭样品的胸鳍长度/体长、头长/体长的比值分别为15.0%~18.3%、22.5%~25.1%,与前人记录的Liza affinis的胸鳍长度/体长(14.5%~18.4%)、头长/体长比值(22.1%~26.9%)相吻合,而与Liza carinata胸鳍长度/体长(19.8%~23.9%)、头长/体长比值(27.0%~31.3%)范围不相符。DNA条形码分析结果表明,Gen Bank中Liza carinata和Liza affinis的COI基因同源序列遗传距离为13.11%,而本研究所采集样品种内差异为0.08%。NJ邻接关系树显示,本研究所使用样品与Liza affinis聚为一支,遗传距离为0.08%,而与Liza carinata的遗传距离为13.06%,已达到种以上水平。综上,本研究认为中国近海棱梭的拉丁名应为Liza affinis,我国近海是否存在真正的Liza carinata尚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棱梭 形态学 遗传学 拉丁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与海表温度的关系

海洋渔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得到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渔场最适宜栖息海表温度(SST)范围,基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气候预测中心月平均海表温度(SST)资料,结合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发布的南海及临近海域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绘制了月平均SST和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空间叠加图,用于分析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渔场CPUE时空分布和SST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CPUE在16℃~31℃均有分布。在春季和夏季(3~8月),位于10°~20°N的大部分渔区CPUE较高,其南北侧CPUE较低;而到了秋季和冬季(9月到次年2月),高产渔场区域会向南拓宽。CPUE在各SST区间的散点图呈现出明显的负偏态分布,高CPUE主要集中在26℃~30℃,最高值出现在29℃附近;在22℃~26℃范围内CPUE散点分布较为零散,但在这个范围也会出现相当数量的高CPUE;在22℃以下的CPUE几乎属于低CPUE和零CPUE;零CPUE的平均SST为26.7℃(±3.2℃),低CPUE的平均SST为27.8℃(±2.1℃),高CPUE的平均SST为28.4℃(±1.5℃),高CPUE在各SST区间的分布要比零CPUE和低CPUE更为集中。采用频次分析和经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最适SST范围,得到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最适SST为26.9℃~29.4℃。本研究初步得到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中心渔场时空分布特征及SST适宜分布区间,可为开展南海及临近海域金枪鱼渔情预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南海及临近海域 黄鳍金枪鱼 海表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獐子岛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獐子岛海域扇贝底播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的周年变化特征,于2011—2012年对该水域浮游植物及其理化环境进行了12个航次的逐月调查。结果表明:利用采水样品的Utermhl倒置显微镜分析方法,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3属119种,夏、秋季物种组成以甲藻和金藻为主,冬、春季以硅藻为主,裸藻、甲藻次之;各月平均细胞丰度变化为(17~312)×103cells/L,年平均为77×103cells/L,在春季(3、4月)和秋季(9、10、11月)出现两个丰度高峰;物种多样性程度在秋季较好,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柔弱几内亚藻Guinardia delicatula、太平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acifica等硅藻物种在全年保持优势,梭状角藻Ceratium fusus、小等刺硅鞭藻Dictyocha fibula、运动异双鞭藻Eutreptiella gymnastica分别在夏、秋、春季形成优势;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和冗余分析显示,水温和溶解氧是调查区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溶解态无机N、P营养盐对细胞的丰度分布、优势种演替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獐子岛海域浮游植物饵料丰富、丰度水平稳定,适宜扇贝生长和可持续的底播养殖;具槽帕拉藻、太平洋海链藻、梭状角藻等物种皆可以作为养殖区的饵料指示种。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 周年变化 獐子岛 多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倍体虹鳟卵巢发育中细胞凋亡与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三倍体雌性虹鳟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性腺发育停滞、卵原细胞发育异常的原因,试验采集180~300 dpf时期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的性腺组织,利用光镜、电镜切片和TUNEL染色进行组织与细胞学对比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对卵巢发育和配子发生过程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二、三倍体相同时期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80~300 dpf虹鳟三倍体卵巢中的卵原细胞发生凋亡,除240 dpf三倍体虹鳟BMP4表达量显著高于二倍体外,三倍体虹鳟中GDF9、BMP4和BMP7表达量显著低于同时期二倍体。说明三倍体虹鳟卵原细胞发育异常,最终发生凋亡,可能与GDF9、BMP4和BMP7的低表达有关,BMP4在调节卵母细胞发育的同时可能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关键词: 虹鳟三倍体 卵原细胞 细胞凋亡 GDF9 BMP4 BMP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萝中抗紫外辐射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类菌胞素氨基酸(MAAs)是具有抗紫外辐射功能的小分子水溶性活性化合物。为了最大程度提取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中MAAs成分,采用甲醇溶剂超声提取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液料比、甲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的最佳范围,并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提取海萝中MAAs的工艺参数。经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为41℃,超声时间为81 min,液料比为67 m L·g-1,甲醇体积分数为12%。在此条件下预测MAAs的提取率为1.311 5 mg·g-1,实际提取率为1.306 4 mg·g-1。

关键词: 海萝 类菌胞素氨基酸 超声提取 提取条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次投喂法与传统投喂法对青虾养殖商品率的影响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针对池塘秋季青虾养殖中普遍存在个体出现分化严重及大量秋繁苗等问题,对饲料投喂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二次投喂法,并与传统投喂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次投喂法满足了小虾的营养需求,适口性好,促进了小虾生长,提高了大规格虾比例,增加了商品虾的产量。

关键词: 青虾 二次投喂法 传统投喂法 商品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中国市场 2016

摘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下,如何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话题。文章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由来、构成要素、思路与举措、有效途径的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本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走向成熟,建立长期而有效的竞争优势提供思路。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构成要素 思路与举措 有效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特征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分析了中国东海28个表层沉积物和7个柱状沉积物.结果表明,东海表层沉积物中除BDE-209外∑PBDEs的浓度范围为0.20~2.09ng/g dw,BDE-209的浓度范围为0.57~2.87ng/g dw,在总PBDEs中所占浓度百分比为57.9%~76.7%;接下来分别是BDE-99和BDE-47,所占比例分别为11.7%~21.5%和7.1%~17.4%.表层沉积物中PBDEs分布呈现出(离海岸线)由近及远浓度越来越低的趋势,由北到南浓度上升的趋势.东海柱状沉积物中PBDEs浓度随着深度加深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很好的反映出了PBDEs在中国大陆的使用历史和现状.表层沉积物TOC含量在0.54%~0.88%之间,柱状沉积物TOC的含量在0.62%~0.88%之间,而且不管是表层沉积物(R2=0.723,P<0.01)还是柱状沉积物(R2=0.595,P<0.01),PBDEs浓度和TOC含量之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表明沉积物中TOC含量是影响PBDEs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东海 沉积物 分布 TO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