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数字化技术促进广东柚果优质优价的路径研究

中国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广东柚果品质参差不齐和难以优质优价的难题,提出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柚果供应链进行升级.首先从产业概况、产品流通模式、加工流程3个方面调研分析了当前广东柚果的供应链业务场景,明确了广东柚果的优质优价制约因素:一是种植端优果产出率低;二是加工流通端缺少优果识别设备;三是消费端难以认知优果.其次从物联网设施设备应用情况、信息需求与获取渠道、信息基础设施状况等3个方面分析了广东柚果产地端的数字化现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柚果产业数字化平台理论框架,并提出促进广东柚果优质优价的数字化提升路径:一是开展线上业务模式,推动"双流"信息统一;二是开发无损检测设备,实现品质数字分级;三是集成专业技术知识,开展智慧农技服务;四是构建可信溯源模型,提升产业品牌价值;五是建立产业大数据库,推动数据价值共享.对促进广东柚果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优质优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关键词: 数字化 柚果产业 供应链 优质优价 物联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肉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形成机制及脂质调控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影响鸡肉风味的重要因素,其形成与鸡肉脂肪酸组成以及鸡体内的脂质代谢有着密切联系。本文总结了鸡肉中主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醛类、醇类、烷烃类、酮类、酯类和杂环化合物的风味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饲粮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代谢对鸡肉风味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通过脂质调控的方法改善鸡肉风味提供参考。

关键词: 鸡肉 风味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脂质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耦合膜技术在甜菜制糖工艺中的应用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当前的甜菜制糖工艺存在环境污染大、能耗高、产品质量低等问题,该研究将一种新型卷式膜应用于甜菜制糖中,对甜菜浸出汁预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并探究膜工艺应用于甜菜制糖工业的可行性,开发一种新型甜菜膜法制糖工艺。结果表明:经过该新工艺处理得到的产品与传统工艺相比悬浮物更少;该工艺能够杀菌,同时可有效降低65%~69%的色值。通过纳滤浓缩可将稀汁锤度由12°BX提升至30°BX,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蒸发浓缩的能耗,产品纯度得到提高。膜工艺总体收率在95%以上,相比于传统工艺91.5%的收率有很大的提升,且在品质、能耗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应用于甜菜糖的生产。

关键词: 甜菜 制糖 膜法分离 超滤膜 纳滤浓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果袋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23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5种不同果袋处理的‘翠冠’梨果实品质,选出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并对果实内在品质影响较小的果袋,为生产上‘翠冠’梨套袋种类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选用5种不同的果袋对‘翠冠’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作对照,分析5种不同果袋处理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5种不同果袋处理对‘翠冠’梨果实的单果质量、横径、纵径、果形指数、硬度、果皮L*值、果皮b*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较小,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但套袋可使‘翠冠’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21.9%和23.9%,对果实的内在品质产生负面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套袋后‘翠冠’梨果实的叶绿素含量下降73.6%,果面的绿色度降低导致果面颜色变浅,L*值上升20.6%,显著提高果面的亮度和光洁度,使其外观品质与商品价值提高。套袋会影响‘翠冠’梨果皮中的香气物质含量,使果皮中α-法尼烯、正己醛、乙酸乙酯的含量上升,2-己烯醛含量降低,香气更加浓郁。【结论】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性分析表明,外黄内白双层纸袋可增加‘翠冠’梨果皮L*值和果皮a*值使果面的光洁度上升,提高‘翠冠’梨果实的外观品质,综合排名较高,可在提升果实外观品质的同时减小套袋对其内在品质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翠冠’梨 套袋 果实品质 显著性分析 香气组分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叶生产加工集成化技术示范效益分析

中国茶叶 2023

摘要:为了评估茶叶生产加工集成化技术实施效果,进一步推广绿色高效生产加工技术,对集成化技术示范茶场生产经营数据分别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来看,示范茶场栽培管理成本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示范期内示范茶场年均收益为5.37万元/hm2,比示范前增加了 0.62万元/hm2;示范期内示范茶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单位面积收益3年平均分别为174.44 kg/人、802.90 kg/hm2、5.37万元/hm2,分别比示范前增长了 12.89%、44.35%、13.05%.数据分析显示,技术示范后示范茶场的经济效益高于技术示范前,茶叶生产加工集成化技术的实施有利于提高茶场收益,并能维持利润稳定增长.本研究通过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对示范茶场的技术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为未来本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济效益分析 茶叶 技术效益评价 广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籼稻品种苗期耐热性评价及分子机理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4种不同籼稻品种苗期耐热性差异,为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水稻基因组重测序、表型鉴定结合转录水平分析综合评价华南地区高产常规水稻品种‘南秀美占’、杂交稻恢复系‘R5518’及香稻品种‘九里香’和‘南晶香占’的苗期耐热性。【结果】‘南晶香占’苗期耐热性相对较弱,‘R5518’耐热性中等,‘九里香’和‘南秀美占’表现出苗期耐热性强于另外2个品种;通过比较水稻抗热相关基因在这4个品种的单倍型、荧光定量数据与表型数据,发现‘九里香’在OsTT1表现出较多的变异,而其他水稻耐热QTLs上,4个品种单倍型较为一致,可能OsTT1贡献了‘九里香’部分耐热性;表达模式上,OsHSF7、OsHSP71.1和OsHTS1基因表达趋势与水稻耐热性评价比较一致,表明这3个基因可能参与该研究中的4个籼稻品种耐热性调控。【结论】由于一些耐热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基因移码、剪切转录本出错,造成基因失活,导致不同籼稻品种的苗期耐热性差异。该项研究结果可为水稻耐热性育种全基因组选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水稻品种 耐热性 苗期 重测序 分子机理 基因组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拉枝对仙进奉荔枝枝梢生长和成花坐果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仙进奉荔枝是近年推出的优质晚熟新品种,在中晚熟荔枝产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其高效丰产栽培技术有待研发。拉枝是一种重要的果树整形修剪手段,能有效削弱顶端优势,利于开花结果。探究不同拉枝处理对仙进奉荔枝的影响,为仙进奉荔枝拉枝技术的应用和稳产丰产技术建立提供参考。【方法】以4年生仙进奉荔枝为材料,设置直立(不拉枝,CK)、水平(90°)和下垂(110°)3个处理,统计处理后枝梢生长量、成花率和座果率等指标。【结果】与直立处理(CK)相比,下垂和水平拉枝处理对第1次、第2次梢营养生长影响有限,但能延迟第3次梢(末次秋梢)萌芽7 d以上,同时显著减少末次秋梢萌芽数目,且以下垂处理的抑制效果最强。末次秋梢老熟时,拉枝处理枝条直径略低于直立处理(CK),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下垂和水平拉枝处理均可有效将末次秋梢长度控制在15 cm左右,促生中短枝,利于开花坐果。翌年春季,下垂和水平处理枝组的成花率和座果率显著高于直立处理(CK),其中下垂处理枝组成花率达到100%,且全部为纯花穗、花穗质量高;直立处理(CK)枝组产生较多带叶花穗。各处理枝组的花穗长度无显著差异,但拉枝处理可显著降低花穗基部直径、抑制花穗旺长。雌花盛开后50 d,下垂和水平处理枝组座果率分别为9.81%和7.61%,显著高于直立处理(CK,5.54%)。【结论】下垂和水平拉枝可有效控制仙进奉荔枝结果母枝徒长,改善成花质量,显著提高座果率,以110°下垂拉枝效果最佳。

关键词: 仙进奉 荔枝 拉枝 成花率 座果率 控梢促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木瓜两性株高温条件下花性转变的转录组分析

果树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番木瓜两性株高温条件下花性转变的分子机制,筛选花性调控相关基因,为培育耐高温番木瓜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高温环境(39~40℃)下采集的番木瓜两性株的雄花(雌蕊退化)和两性花(完全花)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者内源激素含量,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两者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qRTPCR进行验证,用Plant CARE在线软件分析花发育相关基因启动子顺式元件。【结果】两性花乙烯合成前体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吲哚-3-乙酸(IAA)、反式玉米素(tZ)、水杨酸(SA)、茉莉酸(JA)含量显著高于雄花,两者脱落酸(ABA)和赤霉素A3(GA3)含量无显著差异。从转录组数据中共获得27 793个表达基因,筛选到51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其中214个基因在雄花中上调表达,303个基因下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转录与调控、植物激素响应与信号转导、细胞分化与器官生长调控、质膜组分、氧化应激等GO条目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KEGG通路上。通过基因功能注释,筛选到70个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响应、生物合成及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2个基因在雄花中下调表达,18个基因上调表达。鉴定到ANT、ANT2、CIB1、HHO5、ZIP21、SAP等6个花发育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均在雄花中下调表达,其中SAP基因在两性花中特异表达。除ANT2未查找到相应启动子序列外,ANT、CIB1、HHO5、SAP、ZIP21启动子含植物激素和逆境相关顺式作用元件。选取17个花发育和植物激素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分析,结果与转录组数据一致。【结论】番木瓜两性株在高温条件下花性转变可能与花芽ACC、IAA、tZ、SA、JA含量下降及ANT、ANT2、CIB1、HHO5、SAP基因下调表达有关。

关键词: 番木瓜 两性株 高温 性别转变 基因差异表达 植物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作为一种RNA病毒,PRRSV的基因组存在广泛变异,其中以NSP2和ORF5基因变异为主。由于不同谱系毒株的ORF5有特征性的核苷酸序列,因此ORF5可用于PRRSV的分型。ORF5编码GP5蛋白,GP5蛋白含有多个表位,可与细胞受体作用,从而影响病毒的感染、复制。近年来,关于PRRS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倾向于揭示不同毒株所特有的氨基酸突变。这些突变通常发生在GP5蛋白的信号肽编码区、非中和表位、中和表位和跨膜区。因此有研究将这些突变数据与病毒的毒力强弱、中和能力关联起来。而研究者尝试通过突变来推测GP5蛋白的构象或功能改变,从蛋白互作的结构基础层面来解释这种联系。由于GP5的三级结构并不能用传统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以及X射线晶体学方法观测,因此生物信息学方法成为相关研究的唯一选择。此外,GP5可用于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综述了近年来关于GP5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并总结了GP5蛋白对病毒感染、复制、毒力、中和的影响,汇总了基于GP5的基因工程疫苗性能评测。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GP5 生物信息学 感染与复制 毒力与中和 基因工程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药三桠苦研究进展

农业与技术 2023

摘要:三桠苦为芸香科蜜茱萸属植物,分布广泛,是岭南地区重要的传统特色药材,其干燥茎和带叶嫩枝为多种中成药材原料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等功效.三桠苦中富含生物碱类、香豆素类和黄酮类等生物活性物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降尿酸、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和抑菌等作用.目前已开发出感冒灵、三九胃泰、三金片等30多种药剂.近年来,随着三桠苦药用需求量的日益增大,野生三桠苦的资源量不断减少,且其来源较为混乱,药材质量参差不齐,面对中药质量控制标准的不断提高,为满足用药需求,三桠苦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三桠苦在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以期为三桠苦的开发使用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三桠苦 分子生药学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