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波浪作用下一种鲆鲽类方形网箱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鲆鲽类方形重力式网箱在纯波浪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鲆鲽类方形深水重力式网箱的主要部件——浮架系统、配重系统、锚碇系统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表明,数模与物模各量值吻合良好,平均相对误差均不超过9%,表明数值模拟的方法能较好地模拟鲆鲽类方形深水重力式网箱的水动力特性。在此基础上,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底框质量和网衣高度的改变对网箱各参数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底框质量改变主要影响锚绳受力和底框倾角,底框质量从80 g升至100 g再升至140 g的过程中,锚绳受力平均增幅分别为13%和19%,同时增大底框质量有助于减小底框运动倾角,其平均降幅分别为8.8%和9.3%;网衣高度由20 cm增至30 cm后,锚绳受力平均增加15%,同时网衣的增高导致对浮架和底框的牵制作用加大,使得浮架和底框的运动幅度有所减小,降幅不超过10%。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鲆鲽类网箱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考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州湾大沽河口潮滩水体N、P营养盐的时空分布
《海洋湖沼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9年2、5,8和11月对大沽河口潮滩水体N、P营养盐浓度、盐度、溶解氧含量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了大沽河口潮滩N、P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DIN在冬、春,秋季以NO3-N为主,其次为NO2-N和NH4-N。在夏季,NO3-N、NO2-N和NH4-N在DIN中所占比重相当。N/P比值在夏季接近Redfield比值,在其它季节偏高。NO3-N浓度在冬季较高、夏季偏低;NO2-N浓度的季节变化不明显;NH4-N浓度在夏季较高、冬季偏低;PO4-P浓度在夏季较高、秋季偏低。NO3-N、NO2-N和PO4-P浓度主要自河道向东西潮滩递减,从近岸向湾内递减;NH4-N浓度无显著平面分布趋势,但在夏、秋季的西潮滩较高。NO3-N、NO2-N和PO4-P的分布主要受大沽河淡水注入的影响,同时在夏季受到浮游植物的吸收作用的显著影响,而NH4-N的分布则可能主要受到潮滩贝类等底栖动物NH4-N排泄作用的影响。潮滩在冬、春季为P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在夏季为中等营养,在秋季为P限制潜在性富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江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生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连江梯级开发至12级,为了解梯级开发后连江鱼类群落状况,于2009年3月和2010年4月对连江上、中、下游7个代表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以及环境因子分别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98种,分属于9目20科75属。海南墨头鱼Garra pingi hainanensis、南方长须鳅鮀Gobiobtia longibarba meridionalis为连江新纪录种。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小鳈Sarcocheilichthys parvus、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餐Hemiculter lecuisculus等小型鱼类在鱼类群落结构中占优势地位。对鱼类群落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分析结果表明连江鱼类被划分为3个类群,即下游河口类群、中下游类群及中上游类群;S2、S3两个站位鱼类物种多样性(H')、丰富度(D')和均匀度(J')均高于其他站位。通过对连江各站位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型对应分析发现:河宽、温度、海拔、pH值和水坝之间的距离5个因子与鱼类群落相关性较强(P<0.05)。与历史资料对比后发现,连江鱼类种类、分布、生态类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短凯伦藻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短凯伦藻(Karenia brevis)是一种有毒赤潮微藻,所产生的短藻毒素对海洋生物乃至人类都有毒害作用,为加强对短凯伦藻赤潮的监控,建立了稳定的短凯伦藻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鉴定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性验证.特异性实验结果显示只有短凯伦藻或者含短凯伦藻的模板呈现阳性反应,其他微藻为阴性反应,从而验证了该LAMP方法的特异性;同时,对短凯伦藻的基因组DNA进行一系列10倍稀释作为敏感度实验的模板,并与常规PCR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短凯伦藻的LAMP方法最低检测限度为50 pg,敏感度比常规PCR高10倍.LAMP产物鉴定不需要常规的胶电泳过程,直接采用肉眼观察的方法,在含有短凯伦藻的阳性反应管中会出现白色混浊,加入SYBRòGreen I染料呈现绿色,而未含有短凯伦藻的阴性管为澄清,染色后仍为原来的橙色.因此,该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而成本低,在赤潮原因种检测监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短凯伦藻 环介导恒温扩增 特异性 灵敏性 赤潮微藻 短藻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力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体内外释药特性
《水产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强力霉素原料药与强力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体内外释药特性。结果表明:强力霉素原料药在人工胃液、肠液和pH7.4磷酸缓冲液中的体外释放均可用零级动力学方程拟合,释放较快,在1h内能完全溶出;强力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具有显著的缓释特性,在各介质中的体外释放均可用双相动力学方程拟合,前期表现为快速释放,后期为缓慢释放,冻干粉在各介质中的释药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pH2.0人工胃液>pH3.0人工胃液>pH4.0人工胃液>人工肠液>pH7.4磷酸盐缓冲液。强力霉素原料药包裹成强力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后,经(25±1)℃20mg/kg单剂量口灌,在斑点叉尾的药—时曲线由双峰变为单峰,在血浆中的血药峰浓度(Cmax)减小,峰值时间(Tmax)和消除半衰期(T1/2β)明显延长,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变大,是一种理想的强力霉素新剂型。
关键词: 斑点叉尾 强力霉素 纳米粒 冻干粉 体外释药 药代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温度下养殖大黄鱼货架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农业工程学报 》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温度范围内导致产品腐败的原因和开发货架期预测模型,通过对低温(0~10℃)、室温(25℃)和变温贮藏下养殖大黄鱼感官、理化和微生物质量指标和细菌种群的研究,确定上述温度条件下的货架期和特定腐败菌,开发出3种货架期预测模型,并用恒温和波动温度下的货架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养殖大黄鱼低温下的货架期为5.4~17.8d,特定腐败菌为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室温下货架期仅1.1d,特定腐败菌为弧菌和肠杆菌。依据相对腐败速率与温度的相关性,开发出Exponential、School-field和Square-root货架期预测模型,模型参数表观活化能Ea、最小温度Tmin和温度特性系数a分别为74kJ/mol、-10℃和0.11,并用3、7、10℃恒温和变温下的货架期对模型进行验证,相对误差分别为0%~13.8%、-0.9%~9.8%和-0.2%~-22.1%,表明School-field和Exponential货架期模型性能优于Square-root货架期模型,能快速有效预测0~25℃范围的大黄鱼品质。该文将为进一步研发集包装、贮藏和流通等为一体的水产品品质智能化预警系统提供依据。
关键词: 贮藏 温度 预测 货架期 特定腐败菌 预测建模 养殖大黄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