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基于神经网络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预报

海洋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点捕捞对象,对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进行准确的渔场预报,可以提高捕捞效率,提高渔业的生产能力。本研究根据1993-2010年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延绳钓生产数据以及海洋卫星遥感数据(海水表面温度,SST;海面高度,SSH)和ENSO(ElNinoSouthern Oscillation)指标,采用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数据处理系统中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渔获产量(单位时间的渔获尾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Catch per unit of effort)分别作为中心渔场的表征因子,并作为BP模型的输出因子,以月、经度、纬度、SST、SSH和ENSO指标等作为输入因子,分别构建4-3-1,5-4-1,5-3-1,6-5-1,6-4-1,6-3-1等BP模型结构,比较渔场预报模型优劣。研究结果表明,以CPUE作为输出因子的BP人工神经网络结构总体上较优,其中以6-4-1模型结构为最优,相对误差只有0.006 41。研究认为,以CPUE为输出因子的6-4-1结构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准确预报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渔场位置。

关键词: 长鳍金枪鱼 神经网络 CPUE 中心渔场 南太平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农技服务 2016

摘要:目前对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价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增殖放流规格偏小,对放流后资源增殖作用也缺乏有效的技术评价手段与装备。今后应在人工增殖放流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如采取合适的标志放流技术,持续深入开展放流效果的评价研究。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增殖 渔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溯河鳗苗开发率估算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利用长江口南支上段东风西沙调查站位(121°15′45′′E;31°40′18′′N)2015年度鳗苗捕捞数据,通过CPUE波动趋势分析,确定当年日本鳗鲡鳗苗溯河汛期特征;进而采用Leslie和Delury两种方法估算东风西沙站位鳗苗资源指标。结果显示,2015年度东风西沙站位出现6个明显的鳗苗补充汛期,两种方法估算的汛期波动规律一致。各汛期捕捞持续时间5~27 d,平均为10.17 d。Leslie法估算的各汛期捕捞开发率43.38%~96.30%,平均77.14%;Delury法估算结果为43.36%~105.37%,平均81.43%;均为较高水平。高开发率表明东风西沙水域樯张网作业方式致使溯河迁移鳗苗处于高度开发状态,减少溯河鳗苗数量,影响长江流域成鳗资源。Leslie法估算日捕捞死亡系数和日捕捞死亡率平均值分别为0.23和20.02%,均分别低于De Lury法估算平均值0.27和22.79%;捕捞死亡系数将为采用年渔获量估算鳗苗资源量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日本鳗鲡鳗苗 溯河洄游 鳗苗汛期 初始资源量 开发率 捕捞死亡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冰藏过程中罗非鱼鱼片肌肉蛋白质变化

南方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冰藏过程中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肌肉蛋白质的变化,提取了冰藏罗非鱼鱼片肌肉中的不同溶解性蛋白质与不同结构蛋白质,并分析其在贮藏期间含量的变化,对总可溶性、水溶性、高盐溶性和低盐溶性蛋白质分别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考察蛋白质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冰藏期间高盐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由84.99 mg·g-1下降至49.47 mg·g-1,降低了41.79%;水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由72.27 mg·g-1下降至18.37 mg·g-1,降低了74.58%;低盐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分数由11.15 mg·g-1下降至3.39 mg·g-1,降低了69.60%。3种不同结构蛋白质中,肌原纤维蛋白质量分数下降最为明显(由122.10 mg·g-1下降至48.65 mg·g-1,P<0.05),肌浆蛋白质量分数也持续降低(由37.79 mg·g-1下降至26.57 mg·g-1,P<0.05),肌基质蛋白质量分数无明显变化(P>0.05)。SDS-PAGE图谱显示,肌球蛋白重链、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及其他一些蛋白质条带逐渐减弱,在贮藏末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条带。

关键词: 冰藏 罗非鱼鱼片 蛋白质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体中地克珠利残留量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体中地克珠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无水硫酸钠脱水,乙腈超声提取并减压浓缩,正己烷去脂,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模式进行质谱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地克珠利在1~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地克珠利添加水平为1.00~50.0μg/kg时,平均回收率在95.4%~108%之间,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地克珠利的检出限为0.50μg/kg。本方法灵敏、高效、简单、重复性好,能满足鱼体中地克珠利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地克珠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间信息技术在河口潮间带栖息地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海洋渔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intertidal benthic habitat)变化,能为河口湿地生物的保护、底栖环境质量的评价、受损生境的生态恢复提供的科学依据和管理建议。本文从关注空间和时间尺度的研究出发,对河口潮间带栖息地监测、分类与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分为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论述: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的时空新特征、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特征参数、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特征获取方式、数据处理、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分类模型选择、多时空尺度分析。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特征的分类方式由于考虑生态过程和格局中所涉及的空间生态学问题(边界分割、尺度效应、分类精度、动态变化等),模拟底栖物种及群落分布更为便捷,最终使物种/群落栖息地分类结果更加精确、真实、全面。最后,本文提出利用SIT对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进行分类将对底栖生态系统评价及研究生态功能机制带来新的视角,同时也需注意一些问题。例如,潮间带生境特征参数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在不同的尺度上进行甄别和筛选,以期有效提高指示参数在研究尺度上的解释度。

关键词: 空间信息技术 河口潮间带 底栖生境 分类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壳结构nano-CaCO_3/POE复配体系改性渔用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海洋渔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纳米碳酸钙/乙烯辛烯共聚物(nano-CaCO_3/POE)复配体系为改性剂,采用两种共混工艺,调节nano-CaCO_3/POE复配体系在渔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基体中的含量,制备了核壳结构nano-CaCO_3/POE复配体系改性渔用聚乙烯三元复合材料(nano-CaCO_3/POE/HDPE),研究了共混工艺、复配体系配比及其含量对nano-CaCO_3/POE/HDPE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微观形态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配体系中nano-CaCO_3和POE质量比为1∶4时,两步法共混工艺可使nano-CaCO_3与POE在聚乙烯基体中形成nanoCaCO_3为核、POE为壳的核壳结构,且该核壳结构由POE包裹2~3颗nano-CaCO_3粒子组成,尺寸为100~200 nm,均匀分散于聚乙烯基体中。此外,当核壳结构nano-CaCO_3/POE复配体系的含量为5%时,所制备的nano-CaCO_3/POE/HDPE三元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与纯HDPE相比,其断裂强度、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37.2%、5.1%和27.0%。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渔用聚乙烯 纳米碳酸钙 乙烯辛烯共聚物 力学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水产养殖业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历程及现实考证

中国水产 2016

摘要:渔业是大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和完善渔业基本经营制度是新时期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水产养殖业基本经营制是"以养为主"的我国渔业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产养殖业经济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吃大锅饭"和搞平均主义的经营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uthorware软件的图书推荐手册的设计与实现

电脑迷 2016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社会已经成功地从工业化时代过渡到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不断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在计算机技术的带动下,图书管理从思想、模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各个层次都在顺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档案管理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白刺参不同组织基因组DNA的MSAP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分别以普通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白刺参基因组DNA为实验材料,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对刺参体壁、呼吸树和消化道3个组织的DNA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模式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DNA甲基化对刺参组织间基因特异性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9对引物组合能够在普通刺参和白刺参两个群体中得到稳定扩增,在两群体刺参中分别检测到5932和5208个位点,均以未甲基化位点为主,普通刺参和白刺参未甲基化位点数分别为4317和3944,分别占总扩增条带数的72.78%和75.73%。普通刺参体壁的甲基化水平为31.07%,呼吸树为23.36%,消化道为26.34%;白刺参中体壁的甲基化水平为29.88%,呼吸树为23.25%,消化道为19.45%,由此可见,体壁的甲基化率在两群体中是最高的。普通刺参和白刺参同一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模式不同,同一群体体壁、呼吸树和消化道不同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和模式也不同。甲基化在普通刺参和白刺参组织分化和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检测的3个组织中,CCGG序列的全甲基化位点较半甲基化位点多。

关键词: 刺参 MSAP CCGG位点 甲基化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