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黑莓果酒中蛋白质提取方法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实验室自酿的黑莓果酒为原料,采用无水乙醇沉淀法、透析冻干法和KDS法分别提取黑莓果酒中的总蛋白质,利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以及SDS-PAGE检测蛋白质的纯度,并比较3种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无水乙醇沉淀法的蛋白质提取率较高,SDS-PAGE图谱显示条带最多、最清晰;透析冻干法的蛋白质提取率最高,但SDS-PAGE图谱中呈现的条带较无水乙醇沉淀法少,条带不清晰,背景颜色较深;KDS沉淀法的蛋白质提取率最低,SDS-PAGE图谱中呈现的条带最少、最不清晰。3种方法中无水乙醇沉淀法最适于黑莓果酒中总蛋白质的提取。

关键词: 黑莓果酒 蛋白质 提取方法 SDS-PA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物联网猪舍氨气浓度与环境数据的关系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由于猪舍温湿度及氨气浓度是影响猪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建立了1个多种物联网传感器的猪舍环境参数监控系统,通过对环境数据持续检测采集与回溯分析,得出物联网猪舍温、湿度与氨气浓度的昼夜变化关系,依托这些数据分析更加科学地调控猪舍的温湿度与空气,为猪创造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实现更加科学化养猪。

关键词: 物联网 温度 湿度 氨气 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_(51-17)株ompA基因表达与免疫原性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研究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_(51-17)株omp A基因表达与蛋白免疫原性鉴定。[方法]根据Gen Bank公布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序列AE004439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出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 A基因,开放阅读框包含1 062 bp碱基,插入到p GEX-6p-1质粒,构建成功重组表达载体p GEX-domp A,转入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高效表达出多杀性巴氏杆菌成熟重组外膜蛋白omp A。[结果]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重组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 A分子量在63 ku,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能与兔抗多杀性巴氏杆菌高免血清呈现免疫反应,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结论]获得的重组蛋白为家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诊断试剂盒和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 omp A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室内大量饲养灰飞虱的方法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灰飞虱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和病毒传播介体,为给相关研究提供足够的活体材料,建立了一种室内灰飞虱规模化饲养的方法,笔者经一系列生物学试验,对温度、光强、饲养密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产卵和换苗时间进行了规定。试验表明饲养温度24~28℃,光照强度5000~7000 lx,不同龄期虫的饲养密度分别为300~400头/杯(若虫)、200~300头/杯(3~4龄虫)、100~200头/杯(成虫)适合各自饲养时水稻苗的生长、灰飞虱的发育繁殖、卵的孵化等。为保证同批次虫龄的一致性,规定产卵时间和换苗时间分别为48 h和8~10天。此方法条件因素明确,可操作性强,不受场地、时间、环境等自然条件限制;可随时提供足量试验用龄次标准试虫。

关键词: 灰飞虱 水稻条纹叶枯病 水稻黑条矮缩病 玉米粗缩病 饲养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凤眼莲净化塘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养殖尾水的净化效能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凤眼莲净化塘和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净化规模化池塘养殖尾水,以实现水体循环再利用和减少入太湖污染负荷。试验共设置6组"净化塘+人工湿地",每组由凤眼莲净化塘与茭草上行流湿地组成,净化塘内凤眼莲的覆盖度分别是0、45%、65%,初始凤眼莲放养量分别为0、40、60 kg,每个处理设2个重复,水力负荷为800 mm/d。结果证明,65%覆盖度净化塘与湿地共同作用下,进水时总氮(TN)、总磷(TP)浓度分别为9.92、0.06 mg/L,出水时分别降至4.12、0.02 mg/L,分别下降5.80、0.04 mg/L,去除率分别为55.6%、63.1%,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覆盖度凤眼莲的出水TN浓度均达到了SC/T 9101—2007《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的二级标准;运用该循环模式不仅不会降低鱼塘的经济收益,而且可以实现水体的循环再利用,可有效缓解太湖的入湖污染负荷。

关键词: 凤眼莲 人工湿地 养殖尾水 净化效能 覆盖度 放养量 水力负荷 去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花瓣脱落对果实灰霉病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衰老花瓣在草莓果实灰霉病中的作用以及草莓花瓣脱落早晚与果实灰霉病发病的关系,为果实灰霉病的防控和抗(耐)灰霉病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1:以草莓品种‘甜查理’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摘除至少2 000个果实表面的衰老花瓣,以不摘除花瓣的处理为对照。保持塑料棚内高湿度8 d后,调查不同处理草莓果实灰霉病发病率。试验2:分别在2013、2014和2015年3月草莓盛花期,对11个草莓品种的田间花瓣脱落动态进行调查,每个品种选择20朵刚现蕾的花,记录现蕾后第7、14、21和28天果实上残留的花瓣数量,计算花瓣脱落率;于果实灰霉病发病高峰期,调查不同草莓品种果实灰霉病的发病率,分析现蕾后第7天花瓣脱落率与果实灰霉病发病率的相关性。试验3:对33个草莓品种现蕾后不同天数的花瓣脱落率与果实上残留花瓣数量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试验开始前棚内的草莓果实灰霉病发病率为4.2%;利用自然雨雪天气保持塑料棚内高湿度8 d后,摘除果实上残留衰败花瓣的处理,果实灰霉病的平均发病率为7.3%,对照小区果实灰霉病的平均发病率为25.3%,大部分果实均从与花瓣接触的地方开始感染。在不同试验年份,草莓品种之间的花瓣脱落趋势始终一致。所有草莓品种在花朵现蕾后,随时间延长,花瓣脱落率不断提高,但是不同草莓品种的花瓣脱落速度却有显著差异。不同年份草莓品种‘晶瑶’在现蕾后7 d的花瓣脱落率分别为99.0%、79.8%和94.4%,显著高于‘晶玉’(61.0%、24.0%和62.5%)和‘甜查理’(26.0%、3.8%和31.9%)。2013年调查的5个草莓品种的果实灰霉病发病率与花朵现蕾后第7天花瓣脱落率显著负相关(P<0.05);2014年调查的6个草莓品种,2015年调查的11个草莓品种的果实灰霉病发病率与花朵现蕾后第7天花瓣脱落率都显著负相关(P<0.01)。对33个草莓品种的调查发现,不同草莓品种现蕾后第7天花瓣脱落率与果实上残留花瓣数量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衰老花瓣是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侵染果实的主要途径,摘除草莓果实上衰老花瓣可显著降低果实灰霉病的发病率。现蕾后第7天的草莓花瓣脱落率与果实灰霉病的发生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利用这种避病性,在选育抗灰霉病草莓品种时可优先考虑花瓣脱落早的材料。

关键词: 草莓 果实灰霉病 避病性 花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园风送式喷雾机防治效果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风送条件下不同农药制剂浓度对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影响,以虫口减退率和病情指数为指标,测试2种农药对梨蚜虫、梨黑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同时利用荧光试剂研究雾滴在冠层内的沉积分布,提出适应风送式施药的药液质量浓度范围。结果表明:果园风送喷雾机行驶速度1 m/s、风机转速1 200 r/min、单侧流量7.2 L/min工作条件下,喷施药液量为0.24 L/棵,比人工喷施减少药量33.3%。风送式喷施0.4 g/L的10%吡虫啉防治梨蚜虫,14 d后防效可以达到人工喷施0.8 g/L农药防治效果,药剂质量为0.096 g/棵,为人工施药的1/3。风送式喷雾防治效果随药液质量浓度增加而提高。风送式喷施0.75 g/L、1.0 g/L、1.5 g/L 3种质量浓度的75%百菌清防治梨黑斑病,第14天防效为46.52%、44.46%、55.63%,防效均显著优于人工喷施1.0 g/L质量浓度的农药。喷施0.75 g/L农药的药剂用量为0.18 g/棵,为人工施药时的1/2。风送式施药雾滴空间分布情况更好,可以参考人工作业减少1/3药液喷施量,同时适当增加药液质量浓度以求达到更好防效,实际喷施药剂量建议为人工作业的1/3~1/2。

关键词: 果园喷雾机 风送 药液浓度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探索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阳性猪场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对猪场实际临床生产中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遂将某规模化猪场的一栋存在PCV-2感染的150头产房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头,试验组在14日龄免疫某进口PCV-2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对照组不免疫,并分别在PCV-2疫苗免疫前和猪瘟疫苗二免后30天每组随机采血18头仔猪检测猪瘟抗体。结果显示:PCV-2疫苗免疫前两组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猪瘟疫苗二免后30天,试验组的猪瘟抗体平均值和猪瘟抗体离散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表明,PCV-2的感染会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从而抑制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在PCV-2阳性猪场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能够显著增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瘟抗体 跟踪监测 强化免疫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抗条纹叶枯病水稻新品种南粳52的选育与利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南粳52是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以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粳13为母本进行杂交,经多代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条纹叶枯病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1~158 d。该品种株高95~101 cm,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叶色淡绿,后期转色好,灌浆速度快;产量一般在9 000 kg/hm2以上,有效穗315万/hm2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95%,千粒质量28 g左右;抗条纹叶枯病,感穗颈瘟和纹枯病,中抗白叶枯病;稻米品质优,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南粳52于201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和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抗条纹叶枯病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生凝结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对益生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试验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对芽孢形成和抑菌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研究,结合Plackett-Burman设计结果,选取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Mn2+、Ca2+五个因素。结果表明,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对凝结芽孢形成和抑菌率影响显著。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发酵 优化 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