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设施土壤磷素淋失环境阈值及防控措施

华北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施蔬菜生产受管理技术水平所限导致养分投入量远远大于作物需求量,其中过量磷素投入不仅无法提高产量,大量磷素在土壤积累反而容易引发磷素向水体迁移,进而威胁水环境安全。通过调查和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土壤磷素淋溶阈值、不同肥料投入量、投入方式及灌水模式下设施土壤磷素淋失风险及淋失量,评价了不同水分、养分管理对磷素淋失的阻控效果。结果表明,北方设施蔬菜石灰性土壤中存在2个Olsen-P和CaCl_2-P的拐点,分别为58. 39,257. 45 mg/kg。该地区使用土壤Olsen-P 60 mg/kg作为淋溶阈值,260 mg/kg的土壤Olsen-P作为磷肥投入控制阈值对现阶段推荐施肥依据更为合理。以该阈值为评价标准,传统施肥灌溉模式磷素淋失风险极大,西红柿-甜瓜轮作周年磷素淋失量可达4. 91 kg/hm~2。仅降低磷肥投入25%,只能降低磷素淋失18. 11%;配合水分管理则可降低磷素淋失34. 47%~44. 07%;或调整有机无机磷投入比例为3/4有机肥配合1/4无机肥比传统施肥也可降低磷素淋失39. 66%。在此基础上,提出设施土壤基于磷素淋溶阈值和投入控制阈值的有机肥安全施用技术,对达到蔬菜生产和环保双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设施土壤 磷素淋失 环境阈值 防控技术 面源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TRAP标记的苹果属种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果树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苹果属资源遗传多样性,以期为种间亲缘关系分析提供分子水平上的可靠依据。【方法】利用TRAP(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对苹果属30个种和梨属3个种共33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6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407条有效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04条,多态性百分率达99.26%。UPGMA聚类结果显示,当遗传相似系数GS=0.666时能很好地区分苹果属与梨属材料,当GS=0.680时可将苹果属30个种分为Ⅰ和Ⅱ两个亚类。主坐标分析中材料所属类群同UPGMA聚类结果有较高的符合度,基本与传统系谱一致。但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同UPGMA聚类和主坐标聚类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23份材料的协变量Q值≥0.6,亲缘关系相对单一。【结论】开发出TRAP标记引物组合16对,可有效地区分苹果属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为苹果属种间亲缘关系分析提供了新的分子证据。

关键词: 苹果属 遗传多样性 TRAP标记 群体结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aaM基因对不同遗传背景棉花品种纤维品质及衣分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转iaaM基因的种质材料IF1-1为供体,将iaaM基因转育到衣分和纤维细度有待改良的不同遗传背景的86个品系(种)中。通过对自交和回交群体目标性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iaaM基因能够显著改良马克隆值(P=0.0449~*),由原来的5.39降为5.20,降幅为0.19;对衣分的改良效果不显著;纤维长度和比强度略有提高,子指略微降低,无显著影响;iaaM基因与衣分、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呈正相关,与子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与马克隆值呈显著性负相关(R=-0.221~*)。iaaM基因对马克隆值的改良效果明显,且对其它性状和纤维品质未造成不利影响,在未来高品质棉花育种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iaaM基因 遗传背景 衣分 纤维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事故树分析法在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营事故分析中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中低速磁浮交通具有系统技术原理复杂、高架区间事故概率高、乘客疏散和列车救援难度大等特点。依据列车运行安全状态将运营事故分为列车火灾(爆炸)、列车冲突(碰撞)、列车运缓(途停)及其它事故类别。基于事故树分析原理,建立列车火灾(爆炸)、列车冲突(碰撞)及列车运缓(途停)等三类事故树,并进行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求解。结合集合思想,依据基本事件的致灾特性构建致灾集合,并根据致灾集合重要度进行排序,进而对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营工作中的防范措施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交通 事故树分析法 运营安全 运营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米糙米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发芽法富集小米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γ-amino butyric acid,GABA)。以GABA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小米糙米发芽富集GABA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浸泡温度34℃、浸泡时间12 h、发芽温度34℃、发芽时间60 h条件下,小米发芽糙米中GABA质量分数可达184.75 mg/hg,较优化前提高了2.76倍,为未发芽小米糙米的8.44倍。发芽处理可以高效富集GABA,为小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氨基丁酸 小米 浸泡 发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抽穗期与农艺性状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抽穗期是农作物的重要性状,决定着作物的地区和季节适应性。明确不同谷子品种适合的种植区域,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海南、洛阳、吉林3个地区连续2年调查了160份谷子资源的抽穗期、株高、穗长、穗重等9个主要性状。相关性分析发现3个地区抽穗期与千粒重均呈负相关,而在海南、洛阳2个地区抽穗期与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粗、穗重、穗码数、穗粒重均呈正相关,吉林地区抽穗期与穗粒重呈负相关,说明随着抽穗期的适当延长,谷子主要通过增加子粒数目提高产量,而抽穗期过度推迟,则可能导致产量潜力下降;方差分析表明,3个地区抽穗期对千粒重、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粗、穗重、穗粒重、穗码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海南,随着抽穗期的延长穗粒重递增,抽穗期40 d以上品种穗粒重最大;在洛阳,抽穗期50~60 d的品种穗粒重最高;在吉林,抽穗期70~80 d的品种穗粒重最高。求得每个品种在3个地区的穗粒重均值,以此为依据筛选出53份广生态适应性品种,在3个地区成功建立了叶片数、株高、穗码数对抽穗期的最佳回归方程。本研究表明一定抽穗期范围内谷子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而不是千粒重来实现增产,筛选出的广生态适应性谷子资源以及建立的回归方程为开展广适应育种、利用抽穗期信息对叶片数、株高、穗码数进行准确选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谷子 抽穗期 地区适应性 农艺性状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DAD法检测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

中国饲料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实验旨在建立检测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1-DNJ)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方法.以0.05 mol/L HCl为提取溶剂,芴甲氧羰酰氯(FMOC-Cl)为衍生剂,在pH 8.5的硼酸盐缓冲液中进行衍生化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的1-DNJ-FMOC络合物,采用C18色谱柱,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最大吸收波长为265 nm处对目标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DNJ的色谱图分离效果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为0.015mg/mL.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3%~92.1%,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4.7%~6.5%(n=5).

关键词: 桑叶 1-脱氧野尻霉素 HPLC-DAD 检测 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鲜食葡萄品种对霜霉病菌的抗性分析

北方园艺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48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室内离体叶盘接种霜霉病菌试验,对各品种的霜霉病抗性分级,结合对抗病相关基因PR1、PR5和NPR1的半定量RT-PCR试验,分析不同抗性级别品种在霜霉病菌侵染后表达模式的差异,以期为抗葡萄霜霉病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8个品种中有30个品种对霜霉病高度敏感,7个品种对霜霉病敏感,4个品种中抗,6个品种高抗霜霉病,"金星无核"对霜霉病完全免疫.PR1和PR5基因在接菌前有本底表达,抗病和高抗品种接菌后均上调表达,感病品种接菌后无明显变化,仅"无核翠宝"和"红地球"有微量下调.NPR1基因接菌后在抗病品种中表达量上升,而在感病品种和高抗品种中均表现为半数品种上升,半数品种下降.

关键词: 霜霉病 抗性鉴定 半定量RT-PCR 病程相关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

植物病理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河北省梨树褐斑病菌(Septoria piricola Desm)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对从该省11个地市分离的133株菌株的毒力,通过方差及聚类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分别研究了苯醚甲环唑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菌丝生长的最低抑制浓度为3μg·mL~(-1);供试133株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EC_(50)范围在0.032 2~1.882 2μg·mL~(-1)之间,平均EC_(50)为(0.488 8±0.003 9)μg·mL~(-1);敏感性频率分布图显示,病菌群体中存在着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较低的亚群体,但81.95%供试菌株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将此部分菌株的EC_(50)平均值为(0.319 3±0.001 8)μg·mL~(-1)作为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基线。方差分析及聚类结果均显示,不同县市内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EC_(5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为1.7~7.5;各县市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不同,苯醚甲环唑EC_(50)平均值变化范围在0.207 4~0.961 2 g·mL~(-1)之间,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6倍;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与其对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与戊唑醇的敏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苯醚甲环唑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可以复配使用。表明河北省梨树褐斑病菌群体中尽管存在着敏感性较低的亚群体,但可通过药剂复配进行防控。

关键词: 河北省 梨树褐斑病菌 苯醚甲环唑 增效组合 敏感性基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械化栽培条件下株距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确定适宜河北低平原区油葵高产高效机械化生产的株行距配置,以当前生产中种植面积较大的中早熟品种新葵20和晚熟品种SD567为试验材料,在适宜机械化和轻简化栽培的宽窄行(70cm+50cm)种植的前提条件下,设置24、26、28、30、32、35cm等6个株距,研究不同品种不同株距配置条件下油葵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同一株距配置条件下油葵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单株叶面积及产量多数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同一品种在不同株距配置条件下油葵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单株叶面积及产量都是以宽窄行(70cm+50cm)、株距30cm的处理为最高。说明油葵在宽窄行(70cm+50cm)、株距30cm的行株距配置条件下,水肥效应和光合效应得到了最大发挥,能够获得最大产量,适宜于河北低平原区当前的油葵生产。

关键词: 株距 油葵 干物质 叶面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