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580条记录
病害胁迫对棉叶光谱反射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病害胁迫对棉叶光谱反射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利用光谱和叶绿素荧光技术监测棉花黄萎病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通过田间黄萎病接种处理,诱导发病后测定病害棉叶理化参数,光谱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三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病害严重度增加,棉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叶片含水率、叶片全氮质量分数均减少,类胡萝卜素含量先降后增;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品种的病害棉叶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到短波红外区域(400~2 500 nm)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病叶光谱指数红边位置、优化土壤调节植被指数、生理反射植被指数、绿度归一化植被指数、红谷位置、672nm处的归一化吸收深度和吸收面积均逐渐减少,R550、R680、R1200、R1685、转换叶绿素吸收反射指数、红边宽度和672nm处的归一化的吸收宽度均逐渐增加;病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可变荧光、最大荧光、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最大荧光与最小荧光比、光系统Ⅱ的量子产额均减小,而初始荧光增加。相关分析后发现,病害棉叶严重度SL与除了类胡萝卜素之外的所有理化参数、光谱和叶绿素荧光参数间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与光谱特征参数的相关性最好,与理化参数的相关性次之,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较好。说明病害胁迫对棉叶光谱及叶绿素荧光特征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用光谱和叶绿素荧光监测棉花病害是可行的。

关键词: 棉花 病害胁迫 光谱反射率 叶绿素荧光

牛附睾和附睾液分析与牛附睾尾精子在模拟附睾液中存活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新鲜精液在离开生殖腺后存活时间很短。相关研究表明副睾液为精子的存活提供了特殊的环境。试验探讨和研究牛附睾精子在体外模拟附睾液中的存活试验的各因素的影响。【方法】试验对公牛附睾头部和尾部的摩尔渗透压和蛋白质浓度进行了分析,牛附睾尾部精子在不同蛋白浓度的CEP-2溶液中,在4℃条件下孵育120 h。每24 h做一次精子活力检测。【结果】5 d后精子活力仍然超过60%。附睾头、尾部的渗透压分别为(287.0±13.7)mOsm和(310.8±17.0)mOsm。蛋白浓度分别为(37.43±12.55)mg/mL和(50.58±11.08)mg/mL。【结论】附睾尾精子在蛋白浓度为40 mg/mL,渗透压为345 mOsm时,精子存活率最高。

关键词: 附睾尾部精子 CEP-2稀释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Th1/Th2型细胞因子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兽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中牛Th1/Th2(BoTNF-α、BoIFN-γ、BoIL-2、BoIL-4、BoIL-6、BoIL-8、BoIL-10)型细胞因子的基因序列,在保守区设计并合成各自特异引物,并以牛3-磷酸甘油脱氢酶(GAPDH)基因为内参,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以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将Th1/Th2型细胞因子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PCR及测序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模板建立SYBR-G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标准曲线和溶解曲线,并做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对建立的Th1/Th2型细胞因子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牛IFN-α、IFN-β、IFN-γ和GAPDH基因的Ct值与标准品稀释度在1×101~1×108 copies/μL范围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溶解曲线分析表明产物为特异的单峰,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重复性较好。建立了检测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为在mR-NA水平对牛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Thl/Th2型细胞因子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SYBR Green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状滚筒式机采籽棉残膜分离机的设计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棉花特殊的地膜栽培模式导致在机械采收过程中容易混入残留地膜(简称残膜),残膜的存在是降低机采籽棉质量等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有效清除机采籽棉中混有的残膜,设计了网状滚筒和正压风力结合的分离设备,建立了分离对象的运动控制方程,借助离散相模型(DPM)对机采籽棉残膜分离机的籽棉与残膜的分离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分析的籽棉运动轨迹和基于CFD仿真分析的籽棉运动轨迹阐释了残膜的整个分离过程,最后对分离机籽棉入口处流场速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分离效果的前提下,得到了籽棉在入口处最佳速度为4.5m/s。该文提出的分离原理和设计方案可以为具有类似特性差异的农产品分离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 分离机 残膜 设计 机采籽棉 气固分离 离散相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状滚筒式籽棉残膜分离机物料特性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网状滚筒式籽棉残膜分离机是利用网状滚筒和正压风力结合的方式实现残膜与籽棉的分离。籽棉与残膜的物料特性研究对进一步研究网状滚筒式籽棉残膜分离机理意义重大。该文利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方法,得到:1)籽棉形态与悬浮速度的关系;2)不同形态籽棉与滚筒的吸附特性临界方程;3)残膜悬浮速度与残膜表面积的关系;4)残膜吸附在滚筒壁面时两侧压力差与风速关系。研究结果可以为网状滚筒式籽棉残膜有效分离提供了基础理论。

关键词: 棉花 分离机 设计 物料特性 残膜分离 网状滚筒 悬浮速度 吸附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采籽棉残膜静电分离装置分离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极板间距、分离电压、电极间距、荷电时间对籽棉残膜静电分离装置残膜分离率的影响,得到极板间距、分离电压、荷电时间对分离率影响显著。以残膜分离率为响应指标,利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组合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试验表明:最佳的参数组合为荷电时间2.71 s,分离电压-30 kV,极板间距14.75 cm,此时分离率为96.8%。该文为进一步实现籽棉与残膜的有效分离提供依据。

关键词: 静电 试验 分离 分离器 分离率 影响因素 残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FGF5基因的克隆、表达及RNA干扰

遗传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牛的成纤维细胞内生长因子5(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5,FGF5)基因cDNA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绵羊FGF5基因cDNA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并比较和其他6种高等哺乳动物的序列同源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在绵羊多种组织的表达情况,以及研究以细胞模型RNA干扰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绵羊FGF5基因ORF全长为813 bp,编码270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29.58 kDa,理论等电点10.59。绵羊FGF5基因cDNA序列与牛、人、小鼠、大鼠、犬和猫的对应序列同源性高度保守,预测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同样具有高度保守性。RT-PCR分析表明FGF5在绵羊皮肤、小肠、肾脏、心脏、肝脏、脾脏、胰脏和肺中均有表达,皮肤中表达量最高。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和RNAi载体,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获得55 kDa的蛋白条带,设计的RNA干扰片段能显著抑制FGF5基因的表达。文章为进一步阐明绵羊FGF5的功能尤其是在羊毛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关键词: 绵羊 FGF5 基因克隆 表达 RNA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专用覆盖材料对红地球葡萄安全越冬防寒效果综合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年生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 L.cv.Red Globe)为试材,研究了用不同覆盖方式对红地球葡萄枝蔓进行安全越冬试验,通过比较其越冬期间的葡萄枝蔓周围温度的变化和来年葡萄枝蔓受冻情况,枝芽萌动和新稍生长结果情况,采用隶属度函数法综合评价葡萄专用覆盖材料对红地球葡萄无埋土越冬防寒效果。结果表明,覆盖材料处理葡萄枝蔓周围温度较埋土防寒的高0.48~1.87℃;使用防寒材料防寒的葡萄枝蔓在5月份的新稍数量、果枝率和结果系数远高于对照,萌芽率升高,受冻枝蔓比率降低,自根苗成活率提高,表现出极强的生长势,而且方便可行。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覆盖材料 防寒效果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半干旱区CO_2浓度升高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碳氮耦合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气CO2浓度升高已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CO2排放量的增加加剧了地球表层的温室效应,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重要影响。生态系统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干旱半干旱区,CO2浓度的升高对生态系统生产力、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等都有影响,尤其改变了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并加剧了生态系统对氮的需求。碳循环是生态系统重要的能量流通渠道;氮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限制因子。因此,加强碳氮耦合关系的探讨对研究全球气候及生态系统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干旱半干旱区CO2浓度升高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碳氮耦合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为进一步研究干旱半干旱区碳、氮循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区 CO2浓度 生态系统 碳氮耦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荷斯坦公牛PRNP多态性与精子活力相关性及抗病性评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荷斯坦公牛朊蛋白基因(PRNP)多态性与精子活力的关系,并对其抗病性进行评估,选育抗病公牛,本实验以公牛精液为样品,研究PRNP基因中12 bp、23 bp和24 bp 3个片段的插入/缺失多样性、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其与精子活力等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12 bp和23 bp在群体中均得到3种基因型,24 bp只有2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群体的mRNA转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而基因型与精液产量和活力等指标存在相关性,抗病力和精子活力指标存在负相关。本研究中3个片段的插入-缺失多样性可以作为公牛选育的辅助标记。

关键词: 荷斯坦公牛 PRNP 多样性 精子活力 关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