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PolⅡ型启动子K14实现组织特异RNAi
《遗传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NAi(RNA interference,RNAi)是继基因打靶技术后的一种高效的研究基因功能的方法。细胞学实验和小鼠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PolⅡ型启动子可以实现组织特异的RNA干扰,从而为鉴定基因在特定组织中的功能及作用机理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研究方法。为了能将这种方法用于转基因绵羊生产,探讨基因与绵羊毛囊发育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等,文章利用PolⅡ型CMV启动子和毛囊组织特异表达的人角蛋白14(K14)基因的启动子驱动eGFP-shRNA融合转录本的生成,从而实现敲低目的基因的表达。体外基因表达沉默效率分析(pEGFP-C1-shRNA和psiCHECK-BMP4双质粒共转染Hela细胞)结果表明,6个干扰序列均能有效地抑制BMP4基因的表达,抑制效率达到60%以上;体内表达沉默分析(只转染pEGFP-K14-shRNA质粒转染小鼠皮肤细胞系JB6-C41)的实验结果与体外分析结果相似,除3#序列外,其余干扰序列对BMP4基因的抑制效率都在60%以上,其中5#序列的效率达到80%以上。siRNA诱导的目标基因沉默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下降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设计构建的由PolⅡ型启动子K14驱动eGFP-shRNA融合转录本的形成,从而实现RNAi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在特定细胞中敲低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为在大家畜特别是绵羊中应用RNAi的方法分析目的基因在毛囊发育、对不同类型毛囊生长发育的诱导和调节等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方法。
关键词: 组织特异 RNAi K14启动子 融合转录本 转基因家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陆早33号主要性状稳定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新陆早33号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对新陆早33号于2004~2008年在农二师、农五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甘肃河西走廊的16个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 a间新陆早33号在6个棉区累计种植101 946.619 hm2;其中2007年(50 432.86 hm2)和农八师(35 039.96 hm2)的种植面积分别最大。6个棉区间除了株高、始节位、果枝数、单株铃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始节高、单铃重、衣分存在显著差异外;其它9个性状的差异均不显著。5 a间籽棉和皮棉产量呈现显著连续上升的线性趋势,并且有些年份间的差异显著(极显著);其它14个性状的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新陆早33号的主要性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栽培措施的不断完善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挖掘出了其高产潜力;该品种可能还有再增产的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植密度对骏枣花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密植枣树花期叶片的光合特性以及各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3年生骏枣(Zizyphusjujube cv.Jun zao)为试材,选取种植密度分别为1185株/667 m~2(0.5 m×0.75 m×1.5 m)和888株/667 m~2(0.5 m×1.5 m)的枣园,在骏枣开花期,用CID-340光合分析仪测定枣树的净光合速率(P_n),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_s)、细胞间CO_2摩尔浓度(C_i)、蒸腾速率(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光合参数,同时得出叶面温度(T_L)、相对湿度(RH)等外界环境参数。【结果】(1)对光合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骏枣花期,P_n与PAR、G_s、E和WUE显著正相关。(2)不同栽植密度下骏枣花期叶片光合特性不同,M_2:888株/667 m~2(0.5 m×1.5 m)的净光合速率(P_n)、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高于M_1:1185株/667 m~2(0.5 m×0.75 m×1.5 m)。【结论】红枣不同栽植密度对树体光合作用的效率有很大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质气化炉供风器的流场模拟及试验
《太阳能学报 》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用于气化炉供风的梅花形和环形两种供风器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流场对比分析,并对分别装有这两种供风器的生物质上吸式气化炉系统的反应床层温度和产气成分等气化性能进行测试比较。结果表明:环形供风器供风时,其流场没有漩涡,主管风速和各支管风速衰减方向相逆,使供风互补趋于均匀并形成较大的供风平面;梅花形供风器各管道内流场则均存在漩涡且风速不均匀现象。气化性能试验也进一步验证,与梅花形供风器相比,环形供风器供风时,气化反应床层温度显著升高,且温度波动平缓,CO和H_2气体含量也明显提高,产气热值有效提高。说明环形供风器改善上吸式气化炉的供风均匀性以提高气化性能是可行的。
关键词: 生物质上吸式气化炉 计算流体力学(CFD) 供风器 流场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Toll样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检测牛Toll样受体(TLRs)mRNA表达水平的SYBR GreenΙ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BoTLR-2、3、4、5、7、8和10的基因序列,在其保守区设计并合成各自特异性引物,以牛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GAPDH)为内参,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在1×102~1×109copies/μL范围内,BoTLRs和GAPDH基因的Ct值与阳性质粒的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溶解曲线分析表明,产物为特异的单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重复性结果表明,TLRs和GAPDH基因阳性质粒,最小检出浓度达到100和10copies/μL,组内、组间变异系数值均保持在3.5%以内。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TLR3和TLR8mRNA水平在诱导培养早期较高,在4h达到高峰,而TLR4和TLR7水平与之相反,在诱导培养后期较高,在24h达到高峰,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检测方法成功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为在mRNA水平对BoTLRs的定量分析提供技术平台。
关键词: 牛 Toll样受体 外周血单核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SYBR-Green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光谱数据提取棉花冠层特征信息的研究
《棉花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ASD Field Spec Pro VNIR 2500型高光谱仪获取了不同生育时期棉花冠层的高光谱遥感数据,通过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棉花冠层结构与其光谱数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配置方式及不同生长状况间棉花的冠层光谱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棉花冠层光谱反射率与其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和生物量及生长发育阶段、健康状况和物候现象等因素密切相关。可见,运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快速、有效、非接触、非破坏性地获取棉花冠层信息,对解释、预测和设计理想棉花群体意义重大,同时为新疆精准种植棉花和科学调控水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钾量对新春22号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新疆准噶尔地区小麦高产优质的适宜施钾量,以新春22号为材料,研究施钾水平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钾肥能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各生育期MDA含量。在小麦灌浆期,施钾处理较对照SOD、POD活性均有所提高。钾肥施用量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小麦相关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小麦不同生育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均与其同一时期及后一时期的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小麦拔节期叶绿素含量与灌浆期SOD、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拔节期、成熟期叶绿素含量与其同时期的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钾肥施用量在225 kg.hm-2时,新春22号小麦产量和品质均下降;施用量在300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但品质较低;而施用量在75~150 kg.hm-2时,不仅能使产量有所提高,并且能保证其品质,实现优质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A_3对葡萄果实糖积累及蔗糖代谢酶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GA3处理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及代谢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 L.cv.Red Globe)为试材,用不同质量浓度(10,20和30mg/L)的GA3在花前、花后2次喷施葡萄果穗,测定其对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糖积累规律及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GA3处理增加了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略有降低,单果质量、穗质量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2)葡萄以积累己糖为主,GA3处理提高了糖积累速率,尤其是果糖的积累速率,但并没有改变糖积累总的变化规律;3)果实发育前期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增加,后期蔗糖合成酶(SS)活性增加,其中以20mg/L GA3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外源GA3处理可通过改变果实内部相关酶的活性,来参与葡萄糖积累及代谢的调控。
关键词: GA3 葡萄 果实生长发育 糖积累 糖代谢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