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3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饲喂高脂饲料,同时灌胃可溶性的番茄膳食纤维(TS)、葡萄膳食纤维(GS)和燕麦β-葡聚糖(βG),观察3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βG、TS和GS能显著抑制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上升(P<0.05),与高脂模型对照组比较,其浓度平均水平分别下降了30.2%和34.7%;但是3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大鼠的体质量、体脂百分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动脉硬化指数AI没有显著影响。TS比βG和GS能更加有效抑制大鼠血清TG浓度升高,βG则比TS和GS能更好地抑制HDL-C浓度降低,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可溶性膳食纤维 番茄 葡萄 β-葡聚糖 大鼠 高脂血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棉田冠层特征信息估算模型研究
《棉花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ASD Field Spec Pro VNIR 2500型光谱辐射仪获取了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的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并通过光谱分析技术,建立了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比值植被指数的棉田冠层特征信息的定量模型。经过对估算模型的精度检验和评价,最终筛选出表征棉花冠层结构特征参数的最佳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预测棉花叶面积指数,以幂函数(y=11.084x12.024,r=0.8076**)的模型为最优;基于比值植被指数预测棉花单位面积地上部鲜生物量,以指数函数(y=52.261.exp(0.1024x),r=0.8114**)的估计模型为最优;基于比值植被指数预测棉花单位面积地上部干生物量,以指数函数(y=9.5552.exp(0.1133x),r=0.8330**)的模型为最优。可见,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分析、模拟、评价、预测棉花冠层特征参量,为精准种植棉花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棉花冠层信息 归一化植被指数 比值植被指数 估算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光谱特征参数的棉花长势参数监测
《西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小区棉花密度和水分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密度和水分处理的棉花整个生育期生物量和LAI(叶面积指数)与高光谱特征参数的相关性,建立棉花生物量和LAI光谱估算模型。选取的所有植被指数与棉花LAI和生物量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光谱参量NDVI(890,670)与LAI的相关性和光谱参量Height(920)与生物量相关性最好,用这2个参量与生物量建立棉花长势估测模型,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804 0和0.760 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91 5和0.315 2,利用光谱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监测棉花整个生育期的长势变化。
角蛋白启动子荧光素酶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活性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角蛋白14(K14)和角蛋白5(K5)主要在毛囊基质和复层鳞状上皮基底层的角质细胞里表达。这两个启动子已被广泛应用于毛囊特异表达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研究中,为了能将其应用于转基因绵羊生产,探讨基因对绵羊毛囊发育的影响,从人基因组中克隆得到K14和K5启动子,利用不同的报告基因在细胞水平分析各启动子的表达活性。结果表明,这两个启动子在不同细胞系中都能驱动外源基因的表达,而且K14启动子在小鼠皮肤细胞系JB6-C41中的表达活性高于其他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捻转血矛线虫Hc38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抗原性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表达和纯化捻转血矛线虫新功能基因Hc38最大开放阅读框ORF1,确定完整的Hc38蛋白天然表达形式、分子量大小和免疫学活性鉴定,为研究该基因功能和基因工程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参照本实验室在GenBank上登录的捻转血矛线虫ZJ株的Hc38基因序列(AY594263)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中,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后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薄层扫描检测分析表达产物,通过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用Western bloting和ELISA方法检测其抗原性。【结果】Hc38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68 KD,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0%,亲和层析柱纯化出目的蛋白,并能被捻转血矛线虫病绵羊阳性血清和重组表达产物免疫小鼠血清识别,具有反应原性。【结论】实现了Hc38基因的原核表达和纯化,验证了Hc38基因在虫体内的表达形式和抗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小麦1BL/1RS易位和Dx5基因的多重PCR检测及其面筋品质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新疆小麦面筋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多重PCR体系对267份新疆冬、春小麦品种中1BL/1RS易位和Dx5基因的分布进行了检测,并测定了其中181份小麦品种的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淀值以及面团特性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新疆小麦品种中,1BL/1RS易位品种有55份,占20.6%,含有Dx5基因的品种有76份,占28.5%。冬小麦品种中1BL/1RS易位系分布频率(26.6%)显著高于春小麦(9.6%),而春小麦品种中Dx5基因的分布频率(31.9%)高于冬小麦(26.6%)。在新疆小麦农家品种、引进品种和自育成品种中,1BL/1RS易位和Dx5基因的分布频率也存在明显差异。分析表明,1BL/1RS和非1BL/1RS小麦品种的主要面筋品质性状(如Zeleny沉淀值、峰值高度、8 min宽度等)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1BL/1RS小麦中含Dx5和不含Dx5基因品种的面筋指数、Zeleny沉淀值、峰值时间和8 min面积等5个参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多重PCR体系检测结果可靠稳定,节省实验经费和时间,提高了效率,可用于小麦分子辅助育种。
关键词: 新疆 普通小麦 1BL/1RS易位 Dx5基因 多重PCR 面筋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的小麦品种(系)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自新疆的104个小麦品种、高代品系及35个含有已知抗叶锈基因载体品种,在苗期接种12个中国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进行抗叶锈基因推导分析和分子检测;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连续2年度对这些材料进行成株抗叶锈性鉴定并筛选慢叶锈性品种。研究结果显示,在41个品种中共鉴定出6个已知抗叶锈基因Lr26、Lr34、Lr50、Lr3ka、Lr1和Lr14a,其中Lr26存在于21个品种中,Lr34在17个品种被发现,Lr1和Lr14a分别存在于3个品种中,还有2个品种携带Lr3ka以及1个品种携带Lr50。2年田间抗叶锈性鉴定筛选出7个慢叶锈性品种,可用于小麦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蔬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石墨碳黑-氨基串联固相萃取(GCB/NH2 SPE)柱净化,液相色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苯醚甲环唑质量浓度在1~5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苯醚甲环唑在不同基质中平均回收率为79.3%~108.0%,相对标准偏差为2.7%~8.5%,检出限为0.001mg/kg。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精密度好,满足样品测定的定性、定量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陆地棉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早熟陆地棉杂交亲本选配及杂种优势预测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将12个早熟陆地棉品种初步划分成两组亲本,田间调查17个主要性状,并进行SSR分子标记检测,对基于表现型和基因型差异的遗传距离与F1代主要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基于5个主成分因子得分两组亲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5.535,最大为9.097,最小为3.097;基于SSR扩增结果两组亲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4.186,最大为5.099,最小为2.646。36个组合F1代生育期、铃数、单铃重、衣分、绒长、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的平均中亲优势分别为0.367、-1.256、14.176、6.691、1.000、11.206和15.235,平均超亲优势分别为-0.966、-1.464、6.457、0.110、-2.500、7.561和10.816。基于性状主成分因子得分的遗传距离只与F1代衣分的中亲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基于SSR扩增结果的遗传距离与生育期的中亲优势、衣分和绒长的超亲优势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早熟陆地棉的铃重和产量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衣分具有较强的中亲优势。亲本的遗传距离只与F1代个别性状的杂种优势具有显著相关,且与产量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部分性状的杂种优势随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但部分性状则减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奎屯垦区三种棉田土壤钾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奎屯垦区棉田土壤钾吸附、解吸动力学性质和转化机制,为合理的钾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奎屯垦区棉田3种土壤钾吸附、解吸动力学性质。【结果】3种土壤达到吸附、解吸平衡的时间均为:风沙土<草甸土<灰漠土。从吸附、解吸率达到90%以上所需的时间来看,钾的解吸过程快于吸附过程。在土壤钾的吸附、解吸反应中,相关系数以Elovich方程最高,其次为指数方程,抛物线扩散方程最低。【结论】草甸土对钾的吸附量大,在一定时间内解吸量大,说明草甸土供钾潜力大,供钾强度也较大。平衡前钾离子的吸附、解吸速率和吸附、解吸率与反应时间lnt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Elovich方程是描述奎屯垦区三种土壤钾的吸附和解吸过程的最优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