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紫色桑葚和白色桑葚总酚含量、抗氧化能力及代谢指纹图谱差异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桑葚的营养价值,本研究重点比较了紫色桑葚和白色桑葚样品中总酚含量、抗氧化能力以及代谢图谱差异.结果表明,2种颜色的桑葚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紫色桑葚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白色.基于LC-QTOF/MS的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2种颜色的桑葚代谢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共筛选出136种差异代谢物,包括类黄酮、花色苷、酚酸、氨基酸、核苷类、有机酸、糖类、脂类等.紫色桑葚样品中类黄酮、花青素物质含量比白色桑葚多.白色桑葚中常见酚酸含量(阿魏酸、二咖啡酰奎宁酸、香豆酸和绿原酸)明显高于紫色桑葚.紫色桑葚中糖醇和糖磷酸含量较高,而白色桑葚中二糖和三糖物质含量较高;紫色桑葚中葡萄糖酸、哌啶酸、黏液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含量较高,而白色桑葚中奎尼酸、柠檬酸、苹果酸、马来酸含量较高,说明2种颜色的桑葚糖酸风味来源可能不同.紫色桑葚中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含量较高,而白色桑葚中与次级代谢物的合成前体相关的苯丙氨酸、色氨酸、络氨酸含量较高.此外,紫色桑葚中核苷类物质含量较高,而白色桑葚中生物碱及脂类物质含量较多.基于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发现,紫色桑葚和白色桑葚差异代谢通路主要包括类黄酮代谢、亚油酸代谢、异奎宁生物碱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等.

关键词: 桑葚 代谢组学 总酚含量 抗氧化能力 代谢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株型模拟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株型结构是作物表型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油菜株型研究不仅有助于定量化株型评价,选育高光效、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品种,也有利于提高油菜生长模型的机理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针对当下国内外作物株型研究现状,重点从传统作物株型和作物株型模拟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归纳总结,并着重综述了油菜株型相关研究进展,最后概要评述了当前在油菜株型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并展望了未来油菜株型研究趋势。

关键词: 油菜 株型 功能-结构作物模型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中熟葡萄新品种紫金秋浓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金秋浓是以魏可为母本、京秀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中熟鲜食葡萄新品种,属欧亚种葡萄。果穗圆锥形,平均穗质量648.8 g;果粒椭圆形,平均果粒质量9.1 g,每果粒含种子2~3粒;果皮薄,无涩味,紫红色至红紫色;果粉中等厚;果肉脆,果汁较多,无香味;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20.3%,可滴定酸含量0.48%,浓郁酸甜风味。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坐果率高,丰产,在南京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3月下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8月中旬果实成熟。

关键词: 葡萄 新品种 紫金秋浓 中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产仔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性状关键SNP分子标记或候选基因,采用Illumina porcine 50K芯片对同一猪场186头加系大白猪能繁母猪开展了全基因组SNP扫描,后又对扫描结果进行了质量控制、Beagle填充和SNP基因型分型,结合这些试验猪的表型性状测定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加系大白猪样本未出现群体分层现象;在18对(36条)常染色体上一共得到36 867个有效SNP标记,用于试验猪的GWAS分析。GWAS结果表明,这些加系大白猪所有胎次总产仔数共显著关联到2个SNP,分别为seq-rs323899658和seq-rs329781338,其中seq-rs329781338 SNP又注释到3个基因,分别为SSBP1、WEE2和KIAA1147。产活仔数共显著关联到7个SNP,分别为seq-rs81238474、seq-rs321377412、seq-rs340736313、seq-rs80782154、seq-rs81244816、seq-rs81467772和seq-rs329781338,这7个SNP中有5个SNP有基因注释,共注释到22个基因,分别为EphA1、TAS2R60、FAM131B、CLCN1、CASP2、TMEM139、TRBV21OR9-2、PRSS2、TRBV19、TRBV24-1、U6、SSBP1、WEE2、KIAA1147、NKX2-8、ALKBH3、HSD17B12、U6、HOMER2、WHAMM、FSD2和SCARNA15。候选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GO功能中最显著的生物学过程为多生物过程的调控、分子功能为非跨膜/跨膜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KEGG通路为错配修复。结合GWAS和基因功能注释结果,WEE2和EphA1基因可作为提高加系大白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关键候选基因。

关键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产仔数 SNP 芯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去势和外源雄激素对扬州公鹅肉质性状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选取144只150日龄的新品种扬州鹅公鹅为研究对象,研究去势对公鹅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40日龄去势鹅胸肌和腿肌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去势鹅腿肌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去势鹅肌内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饲喂丙酸睾酮后腿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大,肌内脂肪含量下降.基因表达研究结果显示,在240日龄去势鹅腿肌组织中PPARγ、RXRG、FASN和A-FABP的表达量上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饲喂丙酸睾酮后PPARγ、FASN和A-FABP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MYOG在对照组胸肌和腿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去势组.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去势能显著提高鹅肌间脂肪沉积,降低肌肉横截面积和肌肉剪切力,提高肉品质.

关键词: 睾丸摘除(去势) 扬州公鹅 肉质性能 肌间脂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香蕉微波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青香蕉微波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扩散特性,通过开展青香蕉微波干燥试验,考察了青香蕉在不同微波功率密度(3、5、7、9 W/g)下干燥特性,建立了青香蕉微波干燥试验模型;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考察了干燥过程中青香蕉内部水分分布状态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香蕉微波干燥过程中干燥速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有效扩散系数在1.082×10-8~7.708×10-8 m2/s之间,并随着微波功率密的升高而增大.核磁共振试验表明干燥过程中,自由水最先被去除,不易流动水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合水整体呈上升趋势;随着微波干燥的时间延长,三种状态水分峰面积减小且总峰向弛豫时间减少的方向移动,干燥结束时,青香蕉中的自由水基本被去除,内部水分主要以结合水和不流动水状态存在.通过对青香蕉干燥动力学模型拟合发现,Page模型拟合度较高(R2>0.9),可为有效描述青香蕉微波干燥过程中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提供依据.

关键词: 青香蕉 微波干燥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低场核磁 干燥动力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南瓜蔗糖转化酶(INV)基因的鉴定及进化和表达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蔗糖转化酶(INV)编码基因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果实成熟期可影响果实品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中国南瓜INV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从中国南瓜中鉴定出18个INV基因家族成员,其功能分为酸性转化酶和中性/碱性转化酶两大类.该家族成员在11条染色体上不均匀分布,且仅有1对串联重复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CmoCh06G004890.1在根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INV基因家族成员,Cmo-Ch01G010160.1和CmoCh06G004890.1在果实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葫芦科作物INV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的大多数INV基因均聚为一簇,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中国南瓜INV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提高中国南瓜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国南瓜 INV基因 序列特征 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疫里氏杆菌1型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当前鸭疫里氏杆菌1型(RA1)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对从江苏省、山东省等不同地区规模鸭场采集的病料中分离的23个疑似RA的菌株纯化培养后进行细菌形态观察,并利用RA 16S rRNA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及基因序列测定、生化试验、血清学分型鉴定、致病性分析、交叉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16株分离株符合RA生物学特性,经PCR检测为RA阳性,与GenBank中RA相应基因同源性≥99%,其中11株血清学鉴定为RA1,占分离RA总数的68.7%;选取的5株RA1分离株中JP01、SD02、GY01等3株致病率和致死率达80%~100%;对3株RA1分离株进行免疫原性研究,结果显示JP01株对各毒株的交叉攻毒保护率可达100%,说明JP01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1型 生物学特性 交叉免疫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稻品种南粳5718高产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粳5718是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研究其产量构成特点、光合特性及其生理基础,有助于解析超级稻品种的光合特征并通过遗传改良提高水稻的光合性能,为粳稻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南粳5718父母本及目前大面积推广的相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淮稻5号为对照,研究了南粳5718从孕穗始期剑叶全展时到开花后35 d植株地上部分干物重、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系统Ⅱ(PSII)的光化学特性、核心天线蛋白的表达量变化、光合酶活性变化、叶绿体超微结构等特性.结果表明,南粳5718叶片色素含量高,与父本盐粳608接近,生育后期干物重、剑叶净光合速率、PSⅡ电子传递活性显著高于父母本和淮稻5号,PSⅡ光能转化性能优越,核心天线蛋白CP43、CP47在强光高温下较稳定,且调整能力优于父母本和淮稻5号,剑叶中RuBP羧化酶活性较高,光合同化产物含量高,叶绿体结构稳定,出现衰老特征晚,叶绿体衰败速度慢.本研究表明超级稻南粳5718剑叶良好的光合性能是高产特性形成的基础,光系统蛋白质的高活性和性能是提高叶片光合功能的主要因素,叶绿体结构的稳定性是叶片高光效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光合生理 PSII 叶绿体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化螟Halloween家族基因Cyp302a1和Cyp315a1的克隆与时空表达谱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Halloween家族基因参与合成蜕皮激素,调控昆虫发育、繁殖等重要生命过程.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是水稻的重要害虫,明确二化螟Halloween家族基因完整序列及表达谱特征,对后续开展二化螟生长发育等调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利用反转录PCR(RT-PCR)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克隆二化螟Halloween家族基因成员Cyp302a1和Cyp315a1的完整转录本序列;通过多重比对分析序列保守结构特征;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了分子系统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基因的时空表达谱.[结果]克隆获得二化螟Halloween家族2个基因CsCyp302a1和CsCyp315a1的全长cDNA序列.各基因均含有5个序列保守结构域:WxxxR(Helix-C)、GxE/DTT/S(Helix-I)、ExxR(Helix-K)、PxxFxPE/DRF(PERF motif)和PFxxGxRxCxG/A(heme-binding domain),并且与各自的基因家族成员聚为一支.各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内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其表达模式在不同基因间也存在差异.二化螟Cyp307a1相对表达量最高,Cyp315a1相对表达量最低.Cyp307a1在头部表达量高;Cyp306a1在中肠表达量高;Cyp302a1和Cyp315a1在头部和表皮中表达量高;Cyp314a1在脂肪体和表皮中表达量高.[结论]明确了二化螟Halloween家族2个基因序列特征和全部5个主要基因的时空表达谱特征.

关键词: 二化螟;Halloween家族基因;基因克隆;时空表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