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松溪九龙大白茶品种特征、栽培技术及白茶制作工艺优化研究
《中国茶叶 》 2022
摘要:九龙大白茶是源于福建省松溪县的优良茶树品种,具有发芽特早、芽头特长、毫色特白等特点,制作的白茶品质尤其优异,受到市场青睐.文章总结其品种特征与栽培要点,并针对其特点优化白茶制作工艺,旨在推动松溪县白茶产业发展.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文心兰花香形成分析
《核农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心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花香形成分子机制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以香水文心、黄梦香和白梦香为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花香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花香挥发物均以萜类化合物为主,但种类差异较大。盛花期花香挥发物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黄梦香、香水文心、白梦香。从转录组数据中共获得459 756个单基因(unigenes),大约40.61%的unigenes被公共数据库注释。MEP和MVA途径中的多数基因在黄梦香中表达量最高,香水文心次之,白梦香最低,与花香挥发物释放总量相符。转录组数据中共筛选出5个显著差异表达的萜类合成酶基因(TPS)。其中,OnTPS4在3个品种中均高表达,说明OnTPS4在3个品种中对香气的形成起重要作用;OnTPS1、OnTPS2和OnTPS5在香水文心中表达偏高,是调控香水文心萜类挥发物形成的重要基因;OnTPS3在黄梦香中表达较高,是调控黄梦香萜类挥发物形成的重要基因。由上述结果可知,MEP和MVA途径的基因表达水平与花香挥发物释放总量相一致,TPS的表达与具体萜类挥发物释放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花香形成机理研究,为文心兰花香改良提供了依据。


鲟鱼鱼丸的加工工艺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开发出高品质的鲟鱼丸,该研究以凝胶强度、咀嚼性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从4种海水鱼(马鲛鱼、鮸鱼、海鳗鱼、海鲈鱼)中筛选出鮸鱼,作为与鲟鱼混合制备鱼丸的原料。进一步分析鲟鱼/鮸鱼质量比、淀粉添加量以及食盐添加量对鲟鱼/鮸鱼鱼丸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鲟鱼/鮸鱼质量比和食盐添加量对鱼丸感官评分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淀粉添加量与鱼丸感官评分的影响不显著(P>0.05)。根据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最终确定制备鲟鱼/鮸鱼鱼丸的最佳配方为鲟鱼/鮸鱼质量比2∶1、淀粉添加量20%、食盐添加量3%,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鱼丸咸淡适中、肉香味浓、表面光滑、结构紧致、咀嚼细腻,感官评分平均分可达到87.2。


热应激对蛋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研究
《福建畜牧兽医 》 2022
摘要:为探讨热应激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食欲正常的360日龄金定鸭200羽,随机分为适温组(20~25℃)、热应激组(32~36℃),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羽。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试验28 d适温组产蛋率、总蛋重、平均蛋重显著升高(P<0.05);高温热应激组试验28 d平均产蛋数、产蛋率、总蛋重、平均蛋重极显著降低(P<0.01),料蛋比极显著升高(P<0.01),耗料量、每羽耗料量与试验前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组死淘率高于适温组。(2)蛋鸭热应激组蛋重、蛋黄重、蛋壳重、蛋壳强度极显著低于适温组(P<0.01),蛋黄比率、蛋壳厚度显著低于适温组(P<0.05),而蛋形指数、哈氏单位、蛋白高度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热应激可降低蛋鸭的产蛋性能,提高料蛋比,降低蛋壳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等,对蛋品质造成影响。


闽北高山地区吊瓜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模式
《长江蔬菜 》 2022
摘要:福建省政和县澄源乡地处闽北高山地区,平均海拔约950 m,一般5月初吊瓜地下块根开始萌芽,11月初吊瓜采收结束,前后空闲约6个月,为了充分利用吊瓜地的空闲时间,提高种植经济效益,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吊瓜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模式,每667 m2年产值8 500元左右,经济效益好。


黄秋葵果实老化与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关系分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 2022 CSCD
摘要: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 L.)果实极易老化,采收期和货架期都极短,为研究黄秋葵老化的机理,该文通过实验测定了黄秋葵果实发育过程中和采后纤维素含量变化,显微镜观察了细胞纤维素组织结构变化。黄秋葵果实老化过程中纤维素含量大量增加,细胞内纤维组织增多,推测纤维素增加是黄秋葵果实老化的主导因素。植物内切葡聚糖酶基因与纤维素的合成密切相关,该研究从黄秋葵果实转录组测序的RNA-seq数据库中筛选得到7条功能注释为endoglucanase基因家族的片段序列,克隆获得黄秋葵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家族的endoglucanase1、endoglucanase3、endoglucanase6、endoglucanase10、endoglucanase11、endoglucanase23、endoglucanas25基因全长,分别将其命名为HeCEL1、HeCEL3、HeCEL6、HeCEL10、HeCEL11、HeCEL23、HeCEL25 7个基因,它们均属于GH9家族。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黄秋葵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家族7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黄秋葵果实发育时HeCEL3、HeCEL10、HeCEL25表达模式相同,HeCEL6、HeCEL23表达模式一致;HeCEL25果实采后0~2天表达量平稳,其余6个基因在采后1天表达水平急剧下降。黄秋葵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纤维素、采后常温贮藏其纤维素含量与HeCEL3、HeCEL6、HeCEL10、HeCEL25、HeCEL23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推测HeCEL3、HeCEL6、HeCEL10、HeCEL25、HeCEL23在黄秋葵果实纤维素积累中起重要作用,与黄秋葵果实的老化密切相关。


茶园抗性与敏感种群茶小绿叶蝉的iTRAQ蛋白质组学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探索茶园中抗性种群(常规用药管理)与敏感种群(荒废未作管理)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之间的蛋白质组学差异,为后续茶小绿叶蝉的抗药性治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随机多点的方式采集茶小绿叶蝉,利用蛋白纯化试剂盒对总蛋白进行提取与定量。通过iTRAQ标记试剂盒对总蛋白进行酶解与标记。通过高pH-RPLC与RPLC-MS技术对多肽进行分离与鉴定。通过GO分析(Gene ontology)方法,对差异蛋白的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和细胞位置进行分析。通过KEGG Pathway网站,对差异蛋白代谢通路进行注释。通过STRING-DB数据库,对差异蛋白的互作网络进行分析。最后,对差异显著的抗性相关蛋白酶进行了分析整理。【结果】总蛋白提取结果显示,敏感与抗性种群的总蛋白含量分别为728.23μg和1 261.17μg。抗性与敏感种群之间,共有1 399个蛋白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上调与下调达到1.5倍以上的分别为101个和218个。GO分析结果显示,这319个差异蛋白具有离子结合蛋白、组成核糖体和氧化还原酶等功能,主要参与蛋白翻译、物质运输和小分子代谢过程,主要分布于细胞内膜、细胞质、核糖体和细胞核。KEGG分析结果显示,319个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碳代谢、核糖体代谢和吞噬作用通路。STRING分析结果显示,319个差异蛋白通过多种路径相互调控。抗性相关蛋白酶整理结果显示,共有3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2个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P450)、2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2个过氧化物酶(POD)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抗性与敏感种群茶小绿叶蝉蛋白组差异明显,差异蛋白具有多种分子功能,分布于细胞各个位置,抗性种群对药剂的解毒酶活性多数强于敏感种群。
关键词: 茶小绿叶蝉 抗性种群 敏感种群 蛋白质组学 解毒酶


大豆套种灵芝绿色循环周年生产模式研究
《园艺与种苗 》 2022
摘要:[目的]探索一套大豆套种灵芝绿色循环周年生产模式,促进灵芝产业发展.[方法]利用自然温度,当年生产灵芝菌袋,并在菇房出菇一潮后将菌袋埋入田中;第2年套种大豆,利用大豆田的土地资源及光、温、湿、气等有利条件进行出菇;大豆收获后秸秆再利用,灵芝收获后菌渣还田成有机肥.[结果]大豆和灵芝套种干灵芝比对照不套种平均增产7.97%,平均产值比对照增加2.23元/袋,增收了10.15%;田间管理比对照平均减少劳务成本7.57元/袋,节约了94.63%;节约的劳务成本是增收产值的3.39倍;同时增收了大豆籽粒和大豆秸秆.[结论]大豆套种灵芝可绿色循环周年生产,该模式缓解了灵芝生产上能源、原料、土地、劳务资源等紧缺问题,具有实用性和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对于发展灵芝乃至食用菌、大豆产业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豆;灵芝;套种;绿色;生产模式


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重组酶介导扩增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重组酶介导扩增方法(RAA)特异性引物和一条FAM标记的荧光探针,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检测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RAA方法,验证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RAA方法只需21 min就能出结果,能特异性地检测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最低能检测出102的mcr-1阳性质粒拷贝数,也可很好地检测出临床样品中的mcr-1基因.4株临床分离大肠埃希氏菌株样品,有2株mcr-1基因阳性,2株为mcr-1基因阴性.
关键词: 多黏菌素 耐药基因 mcr-1 重组酶介导扩增方法


文心兰OnGI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促进开花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文心兰(Oncidium)进行不同的光周期处理,结果发现长日照条件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克隆获得文心兰OnGI基因,其编码区长3 483 bp,编码1 161个氨基酸;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与石斛(Dendrobium nobile)DnGI同源性最高,为86.57%;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其与其他兰科植物为同一组.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OnGI在文心兰花中表达量最高,尤其在花苞形成初始时期;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片中,花芽分化期OnGI表达量达到峰值;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OnGI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类似.亚细胞定位显示,OnGI定位在细胞核中.在拟南芥中过表达OnGI可以提早开花.根据结果推测,文心兰和拟南芥可能存在类似的光周期调控GI表达的机制,调控植株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