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生物炭基质可显著地促进香蕉幼苗生长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香蕉幼苗生长过程中,基质酸化、养分不足或失衡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兼顾循环利用农林废弃物,按照体积分数分别配制6种不同的基质,分别为CK(100%椰糠),T1(2%生物炭+98%椰糠),T2(5%生物炭+95%椰糠),T3(10%生物炭+90%椰糠),T4(20%生物炭+80%椰糠)和T5(50%生物炭+50%椰糠),采用育苗袋种植巴西蕉组培苗12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含生物炭的基质上生长的香蕉假茎长提高了56.3%—93.8%,根长增加了66.7%—155.6%,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分别提高了100.6%—174.1%和84.8%—468.2%,同时香蕉幼苗地上部氮磷钾累积量也增加.这显然是由于生物炭显著改善基质肥力性状所致,如pH、有机碳、EC、全氮磷钾和速效磷钾含量,均随着生物炭分数的增加而提高.但是,生物炭分数超过20%,对香蕉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会降低,最合适的基质是10%生物炭加90%椰糠(T3).此外,还需要注意,生物炭的促生作用主要表现在幼苗生长后期.

关键词: 香蕉幼苗 生物炭 椰糠 氮磷钾 pH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藿香种质资源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藿香为多年生芳香草本或半灌木植物,是我国著名的南药之一.通常以其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等功效,是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此外,以其提取的广藿香油是世界上医药工业和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经济价值高,应用市场前景广阔.广藿香为热带地区引入我国栽培,种质类型单一,遗传基础狭窄,资源极为有限.由于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工栽培的影响,广藿香种质产生了一些变异和分化,目前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南方省(区),按照产地将其分为牌香、肇香、湛香和南香4种.广藿香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现象,且由于田间管理粗放,其产量和品质不稳定,受品种、产地、栽培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药学的发展,其主要药用成分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的内在分子调控机制相关研究开展顺利,目前关于广藿香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有效成分的药效药理、生物合成及代谢调控方面,而对种质资源及栽培技术的系统性研究不足.优良的品种和高效规范的种植技术是药材产量和质量稳定的基础,为充分利用广藿香药材资源,进一步推广广藿香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广藿香的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栽培技术中的瓶颈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广藿香栽培过程中养分管理技术缺乏,连作障碍问题严重,提出要加强广藿香的繁殖技术和品种选育研究,积极推进广藿香的规范化种植,以期为广藿香的产业发展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广藿香 种质资源 栽培技术 连作障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胞外基质网络的动态变化对营养物质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胞外基质(ECM)是一个动态的多功能网络结构,是细胞和组织赖以生存的外环境.长期以来,ECM网络被视为细胞生长、黏附以及组织重构等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器.近年研究发现,ECM网络是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逐级转运的生理屏障,当ECM网络缺乏或沉积过多时会导致机体代谢异常,揭示其参与调控营养物质的转运代谢.然而,目前有关ECM网络对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系统综述ECM网络的生理屏障功能和动态变化及其对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转运代谢的调控作用,以期为提升畜禽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性能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生理屏障;氨基酸转运;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作博弈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方式的演变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阐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异质性、合作博弈与合作社盈余分配方式的演变机理,基于生命周期视角对合作社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4个阶段,"资本"与"劳动"地位变化如何影响合作社剩余索取权的配置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方法]以博弈论为工具,讨论了异质性条件下合作社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盈余分配制度的演变,并利用重庆市奉节县铁佛脐橙种植股份合作社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明晰了我国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机制的演化机理,合作社盈余分配方式与合作博弈力量呈同方向变动,当合作社由出资方的"大农"占据主导地位时,合作社倾向于按股为主分配盈余,反之则倾向于有利于"小农"的按劳动投入(即交易量)分配.[结论]合作社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随着经营目标的改变,"资本"与"劳动"的地位会发生相应变化,由此带来盈余分配方式的演变;在政策启示上也表明,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包容性、平衡性、协同性支持合作社激励相容发展,不仅能够较好地弥合合作社异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为新时期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探索.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异质性 合作博弈 激励相容 盈余分配 生命周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怀集青心菊炭疽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引起广东省怀集县青心菊炭疽病的病原菌及田间最佳防治药剂,为青心菊炭疽病的防治作出指导意见.[方法]对采集的菊花炭疽病病样(花朵和叶片)进行常规的组织分离培养;对分离所得真菌菌株Cg1-1、Cg1-2和Cg1-3进行致病性测定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孢子大小和菌丝形态,同时选取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大亚基(LSU)、几丁质合成酶(CHS1)和肌动蛋白(ACT)基因对菌株Cg1-1、Cg1-2和Cg1-3进行多基因分子鉴定;利用Mega7.0.18以最大自然法建立菊花炭疽病菌Cg1-1、Cg1-2和Cg1-3的进化系统发育树.在田间选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30%噻呋·嘧菌酯(良尊)、430 g/L戊唑醇悬浮剂(翠箭)及40%噻呋·肟菌酯(润秀)对菊花炭疽病进行药剂防治.[结果]通过对病原菌形态等生物学特性分析和多基因分子生物学鉴定,引起广东怀集青心菊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00倍液苯醚甲环唑和1500倍液咪鲜胺对田间青心菊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佳,同时注意在雨后和菊花生长旺季进行有效的施药.[结论]引起广东怀集青心菊炭疽病的病原为C.gloeosporioides,1500倍液苯醚甲环唑和1500倍液咪鲜胺可作为田间防治推荐药剂.

关键词: 菊花;炭疽病;胶孢炭疽菌;田间防治;苯醚甲环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鲜袋包装对采后油桃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研究常温环境下不同保鲜袋包装处理对油桃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黄心油桃为实验材料,比较相同厚度的聚丙烯(PP)、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和聚乙烯(PE)薄膜包装袋对油桃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薄膜包装材料.结果 采用3种保鲜袋包装对油桃果实的贮藏品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处理组的油桃果实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腐烂褐变;未包装的油桃果实很快失去了食用价值,在贮藏12 d时褐变指数为4.5,腐烂率为65.33%;采用BOPP保鲜袋包装的油桃果实在贮藏12 d时褐变指数仅为2.3,腐烂率仅为32.29%,果实出汁率保持在58%以上;BOPP保鲜袋包装处理的油桃果实在出汁率、TSS、TA、Vc、MDA等营养指标和衰老指标上均不同程度优于PP和PE保鲜袋包装的油桃果实.结论 采用BOPP薄膜材料包装的油桃果实在常温贮藏下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有效地延长了油桃果实的货架期.

关键词: 油桃;薄膜包装;贮藏品质;BOP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雏鹅星状病毒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广东省雏鹅痛风病原,采集清远某鹅场痛风雏鹅组织器官(共30份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将病毒分离株通过尿囊腔接种至11日龄鹅胚,病毒接种2代(192 h)后,鹅胚胚体有明显出血点、水肿、肾脏肿大以及绒毛尿囊膜增厚等病理症状.病毒分离株序列经BLAST比对后表明,该病毒分离株与GenBank中报道的鹅星状病毒基因序列(MT150877.1)同源性高达99.34%.系统进化树表明,该病毒分离株与我国中部地区引起痛风病的鹅星状病毒毒株(MW592379)遗传距离较近,处于同一分支.将该病毒分离株用于动物回归试验,人工感染2日龄健康雏鹅,剖检病亡雏鹅发现其内脏器官表面存在大量尿酸盐沉积,与自然感染痛风雏鹅剖检结果相同.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得到的一株鹅星状病毒,是导致雏鹅痛风病原之一.

关键词: 雏鹅 痛风 星状病毒 分离与鉴定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花生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植物保护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20年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田间发现表现明显丛枝、小叶,类似植原体感染症状的花生病株。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病原进行鉴定。以花生病叶的总DNA为模板,利用植原体16S rRNA和SecY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广东花生丛枝病植原体(PnWB-GDSX-2020)16S rRNA基因片段(1 430 bp, GenBank登录号为MZ427281)和SecY基因片段(1 709 bp, GenBank登录号为MZ437794)。序列一致性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PnWB-GDSX-2020的16S rRNA序列与16SrⅡ-A、16SrⅡ-D和16SrⅡ-V亚组植原体一致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进一步利用iPhyClassifier对16S rRNA序列进行在线虚拟RFLP分析,结果显示,PnWB-GDSX-2020的虚拟RFLP图谱与16SrⅡ-V亚组的参照株系‘Praxelis clematidea’ phyllody phytoplasma (GenBank登录号:KY568717)酶切图谱一致,相似系数为1.00。因此,PnWB-GDSX-2020属于16SrⅡ-V亚组成员。所获得的PnWB-GDSX-2020 Sec Y基因序列与花生丛枝植原体的一致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本文确定了广东花生丛枝病相关植原体的分类地位,为当地病害诊断、检测以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花生丛枝病 植原体 分子鉴定 16S rRNA SecY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功能微生物在生态健康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养殖业中抗生素滥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国家和行业的广泛关注.功能微生物可以有效替代养殖用化学物质,取代激素和抗生素,提高动物综合生长性能,在生态健康养殖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实现我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动物养殖中应用功能微生物实现生态健康养殖已成为一条重要发展路径.功能微生物的作用贯穿整个养殖前端、过程和末端:利用功能微生物处理饲料原料,可以有效去除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和营养价值;以养殖功能微生物饲喂动物,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平衡,维持肠道稳态,调节机体免疫;应用于养殖环境中,可以控制臭气排放和环境病原,在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有关养殖功能微生物的研究成果,对功能微生物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它们在生物饲料加工、动物肠道健康、养殖环境控制和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及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功能微生物在动物养殖中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禁抗 功能微生物 动物健康 生物饲料加工 废弃物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盐敏感突变体ss2的鉴定与基因功能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盐胁迫筛选EMS诱变的粳稻突变体库,挖掘盐逆境响应关键基因,鉴定出一个盐敏感突变体.在100 mmol/L NaCl处理下,突变体严重萎蔫,叶片褪绿黄化,地上部Na+的积累显著高于野生型.盐胁迫后,突变体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并且源叶中的蔗糖含量增加,而根中的蔗糖只有野生型的83%.突变体源叶中参与糖转运的几个关键基因表达下调,进一步表明糖分向库器官根系的分配受抑制.突变体库组织中较低的蔗糖含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对碳营养的需求,导致水稻耐盐性降低.通过图位克隆确定候选基因,将其命名为SS2,互补实验可以恢复突变体的盐敏感表型,盐胁迫下生长的互补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植株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SS2通过调控体内糖分转运,对水稻的生长和盐胁迫响应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 图位克隆 蔗糖转运 盐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