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布氏罗非鱼的三种繁殖生产方法
《海洋与渔业 》 2016
摘要:布氏罗非鱼(Tilapia buttikoferi),又称布氏鲷、非洲十间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原产于非洲西部的淡水水域,引入我国有十多年的历史,因该鱼含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外观特别,是一种食用观赏兼用鱼,市场价格较高,养殖面积逐渐扩大,具有较好的养殖前景。布氏罗非鱼体型侧扁,体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香淡腌鲈鱼的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开发鲈鱼精深加工品,改进传统半干咸鱼盐度高的缺点。本文以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茶香淡腌鲈鱼的加工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腌制温度、加盐量、调味料配比和调味时间为影响因素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淡腌鲈鱼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且分析了该工艺条件下产品的营养成分和保藏期。结果表明:当腌制温度为8℃,加盐量为10.5(g/100 g),调味料总量为鱼质量的44(g/100 g),调味时间为6 h,其感官评分最高,与过氧化值作为评价指标的分析结果一致。影响产品感官评分的主次顺序为腌制温度>调味时间>调味料配比>加盐量,其中腌制温度对感官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058<0.01)。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下产品的感官评分为96.5±1.2,过氧化值为0.307±0.013 g/kg,菌落总数<1×105CFU/g,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未检出,符合相关标准且列在满意范围内。将产品真空包装后,在室温下可贮存10 d,4℃可贮存30 d,是一款美味健康的预烹饪即食方便水产品。
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淡腌 茶香调味液配方 加工工艺 保藏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亚湾石化排污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生态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近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以2011—2012年间海洋生态环境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大亚湾石化排污海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丰水期(2011年8月),大亚湾石化排污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0.808,健康状态为"好",空间分布为近岸海域健康状况好于远岸海域,其中底栖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是影响该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负面因子。枯水期(2012年1月),石化排污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0.767,健康状态为"一般",远岸海域健康状况好于近岸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综合指数和底栖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是影响该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负面因子。与2006—2007年相比,大亚湾石化排污海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正向"一般"状态退化。
关键词: 海湾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石化排污海域 大亚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蛋白水平对达氏鲟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酶活性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淡水渔业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幼鱼适宜的饲料蛋白质水平,试验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400.68±8.55)g的健康达氏鲟幼鱼为试验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试验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0%、35%、40%、45%、50%的5种等脂等能饲料。试验期间,水流量为6 L/min,水温(24.0±1.0)℃,溶氧大于6.0 mg/L,氨氮小于0.02 mg/L。结果显示:增重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饲料系数呈现相反的趋势。蛋白质效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呈先平缓后下降的趋势。各试验组间肥满度无显著差异。肝体比和脏体比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下降。各试验组间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差异,饲料蛋白水平为50%的试验组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本试验中胃蛋白酶活力与饲料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淀粉酶活力呈负相关关系,脂肪酶在各试验组无显著差异。鱼体蛋白和脂肪含量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分别对增重率、饲料系数这二者与饲料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出达氏鲟幼鱼饲料中适宜的蛋白水平为41.5%~42.97%。
关键词: 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 蛋白质需要量 生长 消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养殖过程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电脑与信息技术 》 2016
摘要: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环境、饲料、用药等信息是水产品追溯的重要信息,能有效的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采集系统中池塘基本信息、进排水、水质、底质、投入品、打样情况等不能自动采集的数据,由养殖人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通过网页、移动设备等方式录入采集。温度、p H、ORP等水质参数,通过自动采集设备采集,投饵机和增氧机部分数据也通过自动采集设备采集。系统基本开发完成,正在海丰养殖场试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组合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的繁育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co aureus)(♂)各分成2组:完全符合标准组(NⅠ、AⅠ)、基本符合标准组(NⅡ、AⅡ),将它们进行1对1杂交,形成4个不同组合的尼奥鱼:NⅠ×AⅠ、NⅠ×AⅡ、NⅡ×AⅠ、NⅡ×AⅡ。结果表明:4个不同组合中,NⅠ×AⅠ组合子代的雄性率稳定在93.0%左右,优于NⅡ×AⅠ,显著高于NⅠ×AⅡ、NⅡ×AⅡ(P<0.05);成活率的结果类似。生长比较数据显示:NⅡ×AⅠ生长最快,NⅠ×AⅠ次之,且均高于其他2组(P<0.05)。由结果可知,在生产中使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NⅠ×AⅠ组合,在制备高雄性尼奥杂交鱼NⅡ×AⅠ方面亦颇具潜力。
关键词: 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 1对1杂交 雄性率 早期成活率 生长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金乌贼成体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海洋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丰富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的生化信息和充分了解其营养价值,作者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野生金乌贼成体肌肉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金乌贼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占鲜样质量的比例分别为71.10%、22.02%、0.75%和2.17%。肌肉中主要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干样质量的64.75%,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为24.44%,占氨基酸总量的37.75%,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比值为75.15%,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干样中呈味氨基酸的总量为25.34%,占氨基酸总量的39.14%;必需氨基酸平均得分为102.86,组成相对均衡,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5.43,可做为人体理想的蛋白质来源。在脂肪酸组成方面,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3.46%、8.64%、49.83%,其中EPA和DHA共占PUFA的84.35%,脂肪质量较高。此外野生金乌贼肌肉中矿物元素种类及含量较为丰富。分析认为,金乌贼蛋白质含量高、必需氨基酸组成均衡、脂肪质量较好并富含矿物元素,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本研究评估了金乌贼的开发利用价值,同时为其配合饲料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野生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健康生态养殖谈河蟹水瘪子病
《科学养鱼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2015年江苏兴化等地的河蟹养殖发生了俗称"水瘪子"的疾病,不少养殖户损失较为严重。其主要症状为河蟹附肢不坚硬、空瘪;肝胰腺萎缩、水肿,呈灰黄色、灰白色或白色;肠道糜烂;全身肌肉不饱满,血淋巴不凝固,成水样,这或许是老百姓命名"水瘪子"的缘由。从2015年5月份开始,一直到12月份都有该病发生,且不少患病雄蟹达200克左右,看到蟹的肠道已糜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