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急性高渗胁迫对中华绒螯蟹雄蟹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血蓝蛋白、血糖与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以淡水(0.3‰)处理组为对照,研究了急性高渗胁迫(盐度16‰和30‰)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雄蟹血淋巴和肝胰腺中可溶性蛋白质、血蓝蛋白、血糖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进入16‰及30‰盐度后,蟹的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从6—48h显著降低(P<0.05),至72h时显著增加(P<0.05),而机体肝胰腺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从12h开始至96h显著降低(P<0.05);血蓝蛋白含量在前24h显著降低(P<0.05),48h开始显著升高(P<0.05);肝糖原含量在6—96h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降低(P<0.05);16‰盐度组蟹的血糖含量在24—48h时显著下降(P<0.05),到72h开始逐渐恢复(P>0.05),而30‰盐度组其血糖含量早在6—12h时就有显著的下降(P<0.05),到24h则开始逐渐升高。研究表明,在急性盐度胁迫下,糖类和蛋白质对中华绒螯蟹渗透压调节起重要的作用,其优先利用糖类的分解获得所需的能量,其中盐度越高,机体内葡萄糖的消耗越快,血糖水平的恢复也相应较快。对蛋白质的利用稍次之,机体可利用蛋白质的分解获得其渗透压调节的效应物游离氨基酸以维持渗透压平衡。

关键词: 盐度 中华绒螯蟹 可溶性蛋白 血蓝蛋白 肝糖原 血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非鱼3种C型溶菌酶重组蛋白的制备及与几种鱼虾溶菌酶溶菌谱的比较

生物技术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了3种奥利亚罗非鱼C型溶菌酶的重组蛋白,并应用比浊法比较了它们与草鱼C型溶菌酶、G型溶菌酶和斑节对虾C型溶菌酶重组蛋白对无乳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等8种细菌的溶菌作用。研究发现,6种重组溶菌酶对这8种菌均具有溶菌活性,但是溶菌活力强弱不一。其中罗非鱼C3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无乳链球菌的溶菌作用最强,草鱼C型与G型溶菌酶次之;所有重组溶菌酶对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均具较强的溶菌活性。与斑节对虾C型溶菌酶、草鱼C型与G型溶菌酶相比,罗非鱼的C型溶菌酶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溶菌作用,且以C1的溶菌活性最强。本研究结果可为选择具较强溶菌活力的溶菌酶应用于养殖生产提供依据,并可为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病品种提供靶基因。

关键词: 罗非鱼 草鱼 斑节对虾 溶菌酶 溶菌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中部近海浮游动物生态特征与水团的关系

热带海洋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9―2010年在福建中部近海24°55'―25°13'N、119°11'―119°32'E水域冬、春、夏3个季节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水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优势种和多样性指数,讨论了这些生态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其与台湾海峡三季水团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季共鉴定浮游动物96种,其中冬季24种,春季48种,夏季72种。从适温性上看,浮游动物以亚热带种为主,并从冬季到夏季,呈现出亚热带种比例升高,暖温带种比例降低的趋势。从适盐性上看,浮游动物在冬、春季以近海种为主,在夏季以外海种为主。从冬季到夏季,外海种比例逐渐升高,近海种的比例逐渐降低。浮游动物的优势种在冬、春两季各有3种,在夏季有7种。冬、春两季的优势种以暖温带近海种为主,如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affinis等。夏季的优势种以亚热带种为主,如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汉森莹虾Lucifer hanseni、凶形箭虫Sagitta ferox等。三季的多样度以夏季最高,冬季次之,春季最低。上述生态特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与台湾海峡的季节性水团变化密切相关。台湾海峡内冬、春季以低温低盐性质的沿岸流为主,夏季受高温高盐性质的海峡暖流水控制,水团的转换使调查水域的温盐度由冬季到夏季不断升高,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浮游动物的生态特征。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浮游动物 生态类群 水团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鲨鱼弧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成功构建了一种鲨鱼弧菌的检测方法。根据鲨鱼弧菌的rpoA基因序列设计4条引物(内引物F3和B3,外引物FIP和BIP),并对LAMP扩增反应的各物质浓度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温度为65°C,最佳反应时间为55 min。该法对鲨鱼弧菌纯菌培养物的检测浓度约为2.4×102CFU/mL,结果比PCR法具有相似或更高的灵敏度,而且操作简单,反应后体系变浑浊,肉眼可辨;加入SRYB Gold荧光染料,阳性反应为绿色,阴性对照为浅橘色,更便于观察,有望发展成为快速检测鲨鱼弧菌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鲨鱼弧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rpoA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管理下的鲟鱼贸易及其资源保护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2000—2009年的鲟鱼贸易数据和我国海关2003—2009年的鲟鱼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了国际和国内鲟鱼贸易现状及其年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目前国际上鲟鱼贸易出口国共68个,进口国共132个,涉及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鲟鱼国际贸易种类包括鲟属(Acipenser)、鳇属(Huso)和匙吻鲟属(Polyodon)的30个种(含11个杂交种),其中14个种为我国鲟鱼贸易物种(含5个杂交种);鲟鱼国际和我国贸易形式均以鱼卵和鱼肉为主。从贸易量来看,鲟鱼国际贸易中贸易量最多的种是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我国贸易量最多的种是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从2000—2009年鲟鱼贸易变化趋势看,国际鲟鱼贸易量在2000年最高,2006年达到最低值;我国鲟鱼出口贸易量2005年最高,进口贸易量2004年最高。在研究结果基础上,分析得到我国鲟鱼出口贸易以土著种为主,以引入种和杂交种为补充;我国鲟鱼主要出口形式表现与国际贸易相同的产品形式;我国鲟鱼出口贸易总量表现出与国际基本相同的趋势。分析结果还表明,CITES对鲟鱼贸易数据录入程序不够严格,数据缺乏系统性,配额制订标准不太完善;我国鲟鱼产业结构需要优化,产业链需要扩展,野生资源数量有待提高。有鉴于此,建议CITES加强对鲟鱼贸易数据的审核和管理,严格数据录入程序,完善配额制定制度;我国要注意引导、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行业标准,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并积极做好履约工作,加强对杂交物种的科学评估和外来物种的管理,加大野生资源的恢复力度,维护我国国际形象。

关键词: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鲟鱼贸易 资源保护 管理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弧菌外膜蛋白ompk工程菌规模化培养表达初探

生物技术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Ompk亚单位疫苗生产提供参数。方法:利用振荡和发酵培养,测定不同培养时间的菌液浊度和蛋白诱导表达效果。结果:工程菌30℃摇瓶培养10h,种子罐培养8~10h,较为合适;摇瓶和5L发酵罐诱导表达培养,升温42℃诱导表达,7h效果较佳;经5批次50L、500L发酵罐诱导表达培养,均可得到重组蛋白表达的工程菌体,50L和500L发酵罐最高生物量分别为5.32g/L和6.38g/L,平均可达到3.75 g/L和4.74 g/L;适当延迟升温诱导前的培养时间,可提高工程菌的得率。结论:初步确定了重组蛋白工程菌规模化诱导表达培养方法,利用500L发酵罐培养可得到诱导表达的工程菌体。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外膜蛋白 Ompk基因 亚单位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PCR-DGGE技术分析生物絮团的细菌群落结构

水产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草鱼养殖过程中添加碳源(葡萄糖)维持水体C∶N为20∶1以培养生物絮团,通过对生物絮团细菌群落构成进行种类鉴定来评价生物絮团中功能微生物的组成。采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生物絮团形成第5、10和15天的细菌群落结构。DGGE指纹图谱结果分析表明:第5天和第10天的相似性最高,达67.4%;第5天和第15天相似性系数最低仅为40.5%。第10天时微生物多样性最高,第15天时多样性最低。对DGGE指纹图谱特征条带进行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生物絮团培养过程主要微生物类群隶属于以下6个纲: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芽孢杆菌纲(Bacilli)、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其中α-、β-及γ-变形菌占据主要位置。α-proteobacteria为3个阶段的共有优势菌,第5天时特异菌包括食酸菌属(Acidovorax)、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第10天和15天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红球菌属(Rhodococcus)。研究首次发现,生物絮团应用于淡水养殖系统时细菌的组成和多样性都极其丰富,通过结合分析这些微生物的功能特点,为生物絮团技术在实际养殖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生物絮团 细菌群落结构 α-变形菌属 PCR-DG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硬骨鱼类卵子质量研究进展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鱼类卵子质量被定义为卵子受精和随之发育成正常胚胎的能力,其质量的优劣是影响鱼类人工繁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对养殖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硬骨鱼类卵子质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及评析,从硬骨鱼类卵子的发生发育规律、卵子质量评价标准、影响卵子质量的内外因素及相关调控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今后硬骨鱼类卵子质量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硬骨鱼类卵子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海水养殖鱼类种苗生产提供可控性强的工艺流程。

关键词: 卵子 硬骨鱼 水产养殖 卵子发生发育 质量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南极磷虾类胰蛋白酶的抑制动力学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TI)对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类胰蛋白酶的抑制动力学,采用邹氏不可逆抑制动力学法,测定了STI对该酶的微观速度常数。结果表明:南极磷虾类胰蛋白酶的Km和Vmax分别为0.155 mmol/L,8.44μmol/(L.min)。酶活力随着STI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其IC50约为2.8μg/mL;低浓度的STI溶液对酶的抑制作用为竞争性慢可逆抑制。正向微观速度常数k+0为0.184 mmol/(L.min),逆向微观速度常数k-0为0.039 4 min-1,随着STI溶液浓度的逐渐增大,该酶最终将完全失活。本研究旨为该酶的抑制技术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抑制动力学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类胰蛋白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在眼柄切除诱导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中后期的表达量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借鉴国外最新研究结果,探讨了克氏原螯虾单侧眼柄切除后15 d内卵巢的一系列变化情况,利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比较分析了眼柄切除前、后卵巢组织中NADH脱氢酶、ATP合成酶F0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克氏原螯虾眼柄切除诱导卵巢成熟的中后期,这些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大幅上调。说明在克氏原螯虾养殖过程中卵巢快速发育阶段,卵巢组织细胞要消耗大量能量,须要在饲料配方中提高能量饲料的比例。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眼柄切除 卵巢成熟 实时定量PCR 能量代谢 相关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