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薄膜包装对石榴采后生理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薄膜包装对采后石榴生理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测定了2种不同规格薄膜包装(32.70μm聚乙烯袋、15.55μm聚乙烯袋,以12.75μm打孔聚乙烯袋作为对照)处理后石榴在(5±1)℃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薄膜包装处理均可延缓石榴采后可溶性固形物(TSS)的减少和糖酸比的增加。其中,32.70μm聚乙烯袋可显著维持较高的维生素C和总酚含量,且可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但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不明显。总之,32.70μm聚乙烯袋包装处理总体效果优于15.55μm聚乙烯袋。

关键词: 薄膜包装 石榴 贮藏 生理 营养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瑞华麦52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15

摘要:以瑞华麦520为供试材料,采用9个不同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瑞华麦52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获得瑞华麦520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瑞华麦520的有效穗数呈上升趋势;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且瑞华麦520的三值产价随着密度的增加,穗值呈现负相关的态势,粒值和重值均增加达到一定值后呈下降趋势。该试验得出瑞华麦520的最佳种植密度是基本苗为360万株/hm2,产量达8 686.9kg/hm2。

关键词: 小麦 种植密度 产量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典型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2011年11月—2012年10月)的CO2通量进行连续观测,分析了农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的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生态系统NEE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具有很强的固碳能力。NEE月平均日变化总体呈"U"型曲线,不同月份"U"型高度不同;NEE季节变化则呈显著的"W"型双峰特征,分别对应两季作物(小麦、水稻)的生长季节。小麦/水稻月平均最大碳吸收峰出现在4月/8月,分别达到-1.12 mg·m-2·s-1、-1.45 mg·m-2·s-1;日最大累积碳吸收量分别为-12.88 g(C)·m-2·d-1、-10.63 g(C)·m-2·d-1,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生态系统年固碳量达到-769.61 g(C)·m-2·a-1。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白天NEE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Michaelis-Menten方程可以很好地表示作物生长季节两者之间的关系(R2=0.37~0.83);在同一光合有效辐射条件下,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白天NEE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而当光合有效辐射大于1 800μmol·m-2·s-1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光抑制。温度是影响夜间农田生态系统呼吸特征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生态系统夜间NEE与不同层次温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但是不同作物夜间NEE的最适温度略有差异,小麦夜间NEE与土壤温度(10 cm)相关性最好(0.60),而水稻夜间NEE与气温相关系数最高(0.49)。

关键词: 涡度相关 碳通量 净碳交换 农田生态系统 稻麦轮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花’及其芽变‘绿黄花’梨成熟期果皮代谢物鉴定与比较分析

果树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和比较砂梨品种‘黄花’(Pyrus pyrifolia Nakai‘Huanghua’)及其芽变‘绿黄花’(Pyrus pyrifolia Nakai‘Lühuanghua’)成熟期果皮代谢产物的差异。【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2者成熟期果皮中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同时,对这2种梨果皮中代谢物质的峰响应强度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结果】2者果皮中代谢物的差异使得梨果皮色泽发生变异。GC-MS的结果中共得到18种差异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类,丙氨酸和L-天门冬酰胺等氨基酸类以及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等糖类物质;LC-MS的结果中共得到43种差异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顺式-15-二十四碳烯酸、5,9-二十四碳二烯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二十二烷酸和二十四烷酸等脂肪酸类,邻苯二甲酸二己基酯和2-单亚油酰甘油酯等酯类,熊果酸和角鲨烯等三萜类,5-氧-反式-对-香豆酰-奎宁酸、香草酸、熊果苷和绿原酸等酚类,黄酮类,松柏醛和肉桂酸等苯丙烷类,豆甾醇等甾醇类以及δ-生育三烯酚和α-生育三烯酚等维生素E类物质。【结论】‘黄花’与‘绿黄花’果皮色泽上的不同很可能是这些差异性代谢产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 果皮 GC-MS LC-MS PCA PLS-DA 差异代谢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种间杂种后代的ISSR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应用ISSR技术对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L.)Roxb.]与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及其种间杂种F1、F2代的遗传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基因组DNA间具有很高的多态性,双亲的遗传相似系数仅为0.395,F_1的条带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F_1、F_2并没有明显向双亲任何一方遗传的倾向,F_2的遗传变异较大。

关键词: 有棱丝瓜 普通丝瓜 种间杂种 I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株gE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及其对仔猪致病性的初步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株g E基因的遗传变异特性以及其对仔猪的致病性。[方法]利用Vero细胞从疑似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流产死胎猪的脑组织进行病毒分离。通过PCR进行初步鉴定,对分离株g E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以及该病毒对6周龄左右仔猪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成功分离到1株PRV毒株,命名为PRV N5B株,该病毒能在Vero细胞上增值,在15代TCID50达到107.125/0.1 ml;PCR检测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g E基因全长1 740 bp,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分离株与2012年以来新流行的毒株属于同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7%~100%;而与以往发表的国内外相关序列比较,在2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有3个连续碱基的插入。动物试验表明,2 ml的该病毒(106/0.1 ml)滴鼻接种能使6周龄左右仔猪100%死亡。[结论]该研究中的PRV N5B分离株g E基因的遗传变异特性以及其对仔猪的致病性试验对于目前流行的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新的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分离 鉴定 遗传变异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山药营养器官中花色苷组织化学定位初探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采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定位和植物化学等3种方法,研究了紫山药营养器官花色苷分布积累状态和含量情况。结果显示,幼叶中花色苷主要分布在叶片上表皮附近栅栏组织和下表皮附近海绵组织;幼茎主要分布于表皮和棱角处的厚角组织;而块茎横切面由多个紫色"斑点"区域组成;比较各器官花色苷含量,块茎>幼叶>茎,块茎中花色苷含量最高,其次为幼叶,茎和成熟叶片中花色苷含量极低。结果为紫山药花青素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花色苷 组织化学定位 紫山药 营养器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的分离与进化分析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5

摘要:2012年从南京市某宠物医院采集的20份犬鼻拭子中分离到1株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CIV),命名为A/Canine/Nanjing/11/2012(H3N2)。该病毒分离株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效价为28,鸡胚半数感染量(median embryo infective dose,EID50)和最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mean death time,MDT)分别为10-7.60/0.1 m L和69.6 h/10-4。血凝素(HA)基因、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和核蛋白(necleoprotein,NP)基因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均显示该分离株CIV位于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亚群中,并与H3N2亚型CIV辽宁分离株和黑龙江分离株位于同一分支上,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HA基因的同源性为99.5%~99.6%,NA基因的同源性为99.0%~99.2%,NP基因的同源性为99.1%~99.3%)。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分离株与其他犬流感病毒分离株的HA、NA和NP氨基酸序列存在个别位点的突变。

关键词: 犬流感病毒 H3N2亚型 分离 变异 系统发育进化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花脸猪产仔数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其效应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及PCR-RFLP技术对FSHβ、ESR和PRLR基因在二花脸猪群体内的多态性及对繁殖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08头二花脸猪中检测到FSHβ基因的AA和AB基因型,ESR和PRLR基因的AA、AB和BB 3种基因型。FSHβ基因的AA基因型初产和经产的总产仔数(TNB)和产活仔数(NBA)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B基因型;ESR基因的BB基因型初产及经产TNB和NBA均显著高于AB基因型和AA基因型;PRLR基因的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初产和经产TNB和NBA均高于BB基因型(P<0.01)。FSHβ基因的AB基因型初产和经产初生质量(BW)和断奶质量(WW)均高于AA基因型(P>0.05);ESR基因的AA基因型初产和经产BW高于AB和BB基因型(P<0.05),WW高于BB基因型;PRLR基因的BB基因型初产和经产仔猪的WW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FSHβ、PRLR和ESR基因对二花脸猪繁殖性状有一定影响,可作为二花脸猪繁殖性状辅助选择的标记。

关键词: 二花脸猪 产仔数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省级农科院柔性引才的思考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面临的困难,阐述了柔性引进人才的优势,提出了省级农科院柔性引进人才工作在政策、管理机制和保障等方面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人才 柔性引进 省级农科院 政策 管理机制 保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