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黄淮海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结构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推动区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以黄淮海地区5省市为研究对象,对各类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5省市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秸秆资源密度、人均秸秆资源占有量,明确了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初步分析了秸秆全量化利用的潜势。结果表明:黄淮海5省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理论数量达到2.4×108 t,可收集量达到2.1×108 t。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6%,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分别占已利用量的49.0%、31.6%、4.4%、8.8%、6.2%。秸秆资源密度和人均秸秆资源占有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分析黄淮海各省(市)秸秆潜在利用途径,预测竞争性秸秆利用需求量为1.5×108 t,分别为肥料化6.7×107 t、饲料化5.7×107 t、基料化1.1×107 t、原料化1.8×107 t,秸秆资源可能源化利用量则为8.80×107 t。在已有利用结构基础上,黄淮海地区秸秆实现全量化利用的总体趋势表现为"两个增加"、"一个减少"、"两个调节",即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分别增加2.5×106和6.3×106 t,饲料化利用减少4.8×105 t,肥料化利用调节范围为-2.2×107~7.2×107 t,能源化利用调节范围为0~7.2×107 t。并提出"区域统筹,整体推进",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农作物 秸秆 肥料 利用现状 利用潜势 黄淮海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走式农田镇压机设计与田间试验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农业生产中镇压措施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研制了一种自走式农田专用镇压器,并进行了小麦的田间镇压试验,分析了播后镇压对小麦出苗、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该镇压机的镇压轮直径为500mm、宽度为700mm,重量为84~270kg可调,镇压强度为0.27~0.5kg/cm2,镇压效率为0.44~0.71hm2/h。小麦播后镇压可以显著增加成苗数31.8%,增加土壤含水量7.9%,提高土壤容重15.4%,小麦成熟期籽粒增产14.1%。

关键词: 自走式 镇压机 设计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鹅输卵管TLR家族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已公开的10种鸟类Toll样受体(TLRs)家族基因在鹅输卵管不同功能部位的差异表达。分别采用RT-PCR和q RT-PCR技术检测输卵管基因表达谱和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除TLR1-1和TLR5分别在膨大部和子宫部组织无表达外,其他TLR家族基因在输卵管不同部位均表达,其中4个基因在阴道部高表达,2个基因分别在伞部和峡部高表达,1个基因分别在膨大部和子宫部高表达;TLR2-2和TLR21在输卵管不同功能部位间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阴道部TLR1-1表达显著高于伞部(P<0.05),TLR3表达显著高于伞部、峡部和膨大部(P<0.05),TLR5表达显著高于伞部和膨大部(P<0.05),TLR15表达显著高于子宫部(P<0.05);伞部TLR1-2和TLR2-1表达显著高于峡部和阴道部(P<0.05);峡部TLR4表达显著高于子宫部和阴道部(P<0.05),TLR5显著高于伞部和膨大部(P<0.05);膨大部TLR2-1表达显著高于峡部和阴道部(P<0.05);子宫部TLR7表达显著高于伞部、峡部、膨大部和阴道部(P<0.05)。表明鹅输卵管不同功能部位差异化表达TLR,存在抵御病原微生物侵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机制。

关键词: 输卵管 Toll样受体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影像融合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适宜尺度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江苏省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的田块适宜尺度,选取冬小麦拔节期空间分辨率为2 m×2 m的GF-1全色影像和30 m×30 m的HJ-1多光谱影像进行研究。首先,将GF-1全色影像进行8 m和16 m重采样,形成3种不同尺度全色影像,然后分别与HJ-1多光谱影像进行主成分变换法融合,生成空间分辨率分别为2 m×2 m、8 m×8 m和16 m×16 m的3种不同尺度多光谱影像,并通过融合影像质量评价以及光谱特征值和非监督分类的面积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尺度融合影像均值差异不大,分别为81.20、79.26和79.44。3种尺度融合影像的平均梯度值和标准差差异明显,其中16 m×16 m融合影像显著高于2 m×2 m、8 m×8 m融合影像,融合影像质量较原始多光谱影像质量发生明显改善,突出了丰富的植被光谱信息。从3种融合影像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精度可以看出,16 m×16 m融合影像冬小麦种植面积的提取精度较理想,达到96.73%。研究结果说明,16 m×16 m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较为适合江苏省冬小麦种植的田块分布特征,有利于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准确提取。

关键词: 冬小麦 中高分辨率遥感 影像融合 面积提取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甘薯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形态农艺性状标记对来自17个省份的176份中国甘薯地方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形态标记并未按照这些地方种质的来源地聚类,176份种质可以划分为5大类群,发现了复份保存的2对种质材料。对其中133份地方种质资源的品质特征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筛选到高干物率、高淀粉种质11份,其中广东地方种质爆皮王的干物率和鲜薯淀粉含量最高,分别为34.87%和23.32%;鲜薯可溶性糖≥4.00%的材料11份,其中来自云南的腾冲本地种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5.22%;筛选高蛋白材料2份。同时利用品质性状标记将133份地方种质划分为5大类群,第Ⅰ类群主要为干物率、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低,可溶性糖含量高的14份种质;第Ⅱ类群主要为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干物率和粗蛋白含量较低的28份种质;第Ⅲ类群由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腾冲本地种1份种质构成;第Ⅴ类群由干物率及鲜薯淀粉含量都很高的4份广东品种构成;剩余的86份种质组成第Ⅳ类群,各项表现不等。通过对我国甘薯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探索,为甘薯育种选配亲本提供参考,同时促进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和种质创新。

关键词: 甘薯 地方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发酵床对苏邮1号鸭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及肉品质性状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传统依水圈养、生物发酵床旱养2种不同饲养模式对苏邮1号鸭生产性能、鲜蛋与咸蛋品质以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50日龄苏邮1号鸭600羽,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依水圈养组(对照组),发酵床旱养组(试验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发酵床旱养的苏邮1号鸭5%产蛋率日龄和50%产蛋率日龄分别极显著或显著提前12 d(P<0.01)和10 d(P<0.05),鸭蛋的平均蛋重显著提高(P<0.05),腿肌的亮度值显著下降(P<0.05),腿肌的红度值显著提高(P<0.05),胸肌剪切力显著提高(P<0.05),胸肌的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腿肌的滴水损失显著提高(P<0.05)。研究结果揭示生物发酵床旱养不影响苏邮1号鸭产蛋性能,未对鸭蛋鲜蛋与咸蛋品质产生不利影响,解决了苏邮1号鸭规模饲养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气喘病的防制

猪业观察 2015

摘要:猪气喘病(猪支原体肺炎MPS,猪地方性肺炎EPS,过去曾称病毒性肺炎或PPLO)是一种直接接触、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主要表现咳嗽、气喘及肺部肉样或肝样病变。猪气喘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发病率高、难根除,造成日增重及饲料效率降低。特别在现代高度集约化和机械化养猪环境中,单位面积养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菜粕有机肥筛选番茄青枯病高效生防菌的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菜粕有机肥(简称RC)是生物有机肥生产中常用的营养载体,本研究旨在以RC为营养源筛选可高效抑制番茄青枯病致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青枯菌)的生防菌株材料,以提高生物有机肥防控番茄青枯病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营养琼脂(NA)和RC培养基,从番茄根际土中分离和筛选青枯菌拮抗菌株,并于温室条件下测定拮抗菌与RC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用NA分离的菌株中NA-5在NA平板上对青枯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大(29.0 mm),但在RC平板上抑菌能力微弱;而用RC分离的菌株RC-14在RC平板上对青枯菌的抑菌圈直径较大(24.0mm)。施用NA-5和RC-14与RC二次发酵制成的生物有机肥BOF5和BOF14的生防效果显著高于单施拮抗菌,BOF14的生防效率达75.9%,显著高于BOF5。BOF14处理根际青枯菌的数量比BOF5低1个数量级。通过形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RC-14菌株为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 sp.)。[结论]菌株RC-14可能通过利用RC中营养物质产生大量拮抗物质进而抑制番茄根际青枯菌的生长,降低了青枯病发病率。目前尚无Geobacillus sp.菌用于防治青枯病的报道,说明基于营养载体的筛菌思路可以获得新的生防菌资源。

关键词: 青枯菌 生物防治 土芽孢杆菌属 菜粕 生物有机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花器官耐高温性的评价指标研究

棉花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陆地棉花器官发育与棉铃发育及产量形成有密切关系。高温对棉花柱头花粉原位萌发及雄蕊特征的不良效应研究相对较少,本试验以11个陆地棉品种(系)为材料,检测田间高温天气发生前、发生后的花粉萌发率、花药开裂率、花丝和柱头长度,以及模拟高温下花柱内花粉管数量和花药细胞学结构。结果表明:田间高温下,科1053、泗棉4号、湘杂棉3号父本等品种的花药开裂率和花粉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品种间花柱与雄蕊群长度比、花丝长度差异不显著。高温结束后,品种间各性状差异不显著。模拟高温下,科1053、泗棉4号、湘杂棉3号父本等品种的花柱内花粉管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花药内畸形花粉粒较少。高温模拟的结果与田间一致。花药开裂率和花粉萌发率可作为耐高温筛选的主要指标,而花柱长与雄蕊群长度之比、花丝长度可作为辅助指标。高温影响花药细胞发育、花药开裂和花粉活性。本研究为棉花耐高温品种选育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 棉花 耐高温 花粉萌发率 花药开裂率 细胞学结构 花粉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氧与低温胁迫对发芽玉米籽粒中γ-氨基丁酸富集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研究低氧胁迫下发芽时间、低温胁迫与回温解冻下的温度及时间对发芽玉米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影响,对其低氧和低温胁迫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对胁迫期间发芽玉米籽粒中GABA代谢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经低氧胁迫发芽72 h后,在-18℃冷冻6 h和25℃回温4 h条件下,发芽玉米中GABA含量增加29.9倍,达到1.52 mg/g(以干质量计);低氧胁迫下发芽玉米籽粒主要是通过GABA支路富集GABA的。玉米籽粒是富集GABA的良好原料,且低氧与低温胁迫是富集发芽玉米中GABA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发芽玉米 低氧胁迫 低温胁迫 γ-氨基丁酸 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