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重组猪抑制素的高密度发酵生产条件优化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抑制素(INH)是性腺组织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可通过抑制促卵泡素分泌和性腺组织发育,在动物繁殖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对INHα亚基免疫,中和动物体内的INH,可解除INH对动物繁殖活动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动物的繁殖力。为获得大量重组的INHα亚基蛋白,满足生产的需要,本研究对发酵罐高密度发酵工艺进行探索,并分别对发酵培养基的类型、乳糖诱导浓度、诱导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TB培养基发酵至20 h,菌体D600 nm值达到最大,为22.84,菌体总湿质量为25.48 g/L,显著高于其他2种培养基,综合比较细菌生长趋势、菌体总湿质量以及培养基成本等因素,TB培养基较适用于重组INH的发酵罐生产;终浓度为10 g/L的乳糖诱导5 h可达到最高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50%以上,发酵结束时D600 nm值达到36,细菌总湿质量达到28.66 g/L。


小型分散畜禽养殖场粪污收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小型分散畜禽养殖场因养殖规模小、布局零散、随市场波动大、监督指导成本高、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等,成为畜禽养殖业粪污综合治理的瓶颈,影响着各地农业源污染减排的进一步推进。为破解小型分散畜禽养殖粪污处理难题,通过调查小型分散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的困难因素,结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洛阳片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工程,分析小型分散畜禽养殖场粪污收集服务体系建设的各环节以及遇到的问题,并初步探讨了政府、养殖户、畜禽粪污处理中心、种植户在综合治理工程中的定位,以期为建设并保障小型分散畜禽养殖场粪污收集服务体系长效运行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畜禽养殖 服务体系 分散 小型养殖场 粪污 综合治理 工程建设


不同养殖模式对高邮鸭肉品质性状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传统依水圈养、生物发酵床旱养对220日龄高邮鸭鸭肉品质的影响,选取60日龄的高邮鸭180羽,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依水圈养组(对照组)和发酵床旱养组(试验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床旱养220日龄高邮鸭胸肌的亮度值、滴水损失、蒸煮损失与腿肌的滴水损失均显著升高(P<0.05),腿肌的剪切力显著下降(P<0.05)。研究结果揭示了生物发酵床旱养模式对220日龄高邮鸭胸肌的肉色、系水力产生不利影响,可显著改善腿肌的嫩度值,但对其他肉品质性状未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依水圈养 发酵床旱养 高邮鸭 肉品质指标 胸肌 腿肌


人工合成抗纹枯病小麦新种质的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纹枯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土传病害。培育、推广抗纹枯病小麦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普通小麦中抗源匮乏,严重制约抗纹枯病小麦育种的进展。为发掘人工合成小麦中纹枯病新抗源,本试验通过人工接种、抗病鉴定方法,在江苏省和北京市两地,对来源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102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品系,进行4年的纹枯病抗性的多环境鉴定。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小麦品系间对小麦纹枯病抗性存在差异,在其中进行小麦纹枯病抗源的筛选是有效的。与普通小麦品种扬麦158、扬麦12相比,这102份人工合成小麦的大部分对纹枯病的抗性表现抗或中抗水平,其中一些品系在多年多点鉴定中表现稳定抗性,如ZC93、ZC111、ZC112、ZC123、ZC172、ZC206和ZC221表现为抗病水平,病情指数低于目前最好的普通小麦抗源,可作为抗纹枯病小麦育种的新抗源。
fad2基因下调表达的甘蓝型油菜W-4株系脂肪酸及品质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5
摘要:为研究甘蓝型油菜种子fad2基因下调表达对油菜籽营养品质的影响,分析比较了转基因高油酸油菜品系W-4和非转基因对照Westar种子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组成,以及油份、蛋白质、纤维素和硫甙葡萄糖甙含量等品质指标。数据显示W-4种子中油酸含量达到86.03%±0.20%,较对照增加29.36%,达极显著水平;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2.86%±0.01%和3.04%±0.04%,较对照分别下降84.03%和57.60%,降幅达极显著水平;棕榈酸含量为3.23%±0.07%较对照Westar降低了18.63%,达极显著水平,而硬脂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廿碳烯酸和芥酸分别较对照增加18.46%和13.15%,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W-4和对照种子中均可检测到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在内的18种氨基酸,除酪氨酸含量低于对照外,其余的差异均不显著;而W-4含油量、蛋白质、硫甙葡萄糖甙和纤维素含量分别为45.40%±0.17%、18.18%±0.91%、18.20%±1.21%和12.29%±0.04%,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油菜种子中fad2基因下调表达对种子的脂肪酸合成与积累影响最大,而对种子油份含量、蛋白质含量、纤维素含量以及硫甙葡萄糖甙的含量无显著影响。


冰鲜鸡中主要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生物胺特性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用不同选择性培养基对冰鲜鸡的主要腐败菌进行分离,利用16S r RNA基因序列测定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最后利用薄层层析和HPLC法对分离菌是否代谢产生物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冰鲜鸡中共分离筛选得到11株腐败菌,分别命名为C1、C4、C7、C8、PCA1、PCA2、PCA3、PCA4、PCA5、PCA7、PCA8。PCA1与Stentrophomona(狭长平胞属)、PCA4与Kouria(考克氏菌属)、PCA3与Enterobacter asburiae(阿氏肠杆菌)、PCA7与Enterobacter cancerogenus(生癌肠杆菌)、C1与Enterobacter ludwigii(肠杆菌属)、C4与Enterobacter cloacae(阴沟肠杆菌)、C7与Enterobacter hormaechei(肠杆菌属)、C8与Enterobacter hormaechei(肠杆菌属)、PCA2与Kocuria rhizophila(克氏库克菌属)、PCA5和PCA8与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属)亲缘关系近。通过薄层层析初步鉴定菌是否有产生物胺能力,发现PCA2、PCA5、PCA8不产生物胺,其余菌均产生物胺。利用HPLC进一步确定产生物胺菌发酵液中生物胺组成和含量,结果 PCA7只产生腐胺,含量为844.937μg/m L;其余菌株都产含量不同的腐胺和尸胺。本文研究表明,冰鲜鸡易受肠道菌污染,且产腐胺与尸胺,为冰鲜鸡的防腐与安全食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中运河宿迁国电码头段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数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2013年8月1—19日共7次对中运河宿迁过段码头段的5个断面15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全段共发现浮游植物6门32种(属),其中以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浮游植物总密度为13.9万~21.0万个/L,平均密度为16.6万个/L,总生物量为0.127 6~0.155 2 mg/L,平均生物量为0.126 8 mg/L,其中以硅藻门和绿藻门占绝对优势,2个门占总密度的70.6%,占生物量的79.9%;各监测点之间的群落特征指数无明显差异,多样性指数均值为3.33,变动范围为2.83~3.73;均匀度均值0.84,变动范围为0.69~0.92;丰富度均值为0.87,变动范围为0.59~1.18;单纯度均值为0.14,变动范围为0.10~0.23。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很好,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处于非常完整和稳定的状态,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水质处于优良清洁等级。
关键词: 中运河 夏季浮游植物 生物量 群落特征 指数分析 水质评价


DON毒素作为小麦赤霉病损失率评估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15
摘要:本文通过自然发病调查和人工接种方法,对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以及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与病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浓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制定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治指标进行了探讨,为指导大田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和DON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小麦赤霉病病粒率(FDK)(X)与DON毒素浓度(Y)的关系式分别是Y=16.4+1.39X(R~2=0.75,P<0.001)和Y=-9.99+1.76X(R~2=0.77,P<0.001)。小麦赤霉病造成小麦产量减少,根据小麦赤霉病产量损失率制订的防治指标为小麦乳熟期的病情指数2.4-8.7%,或者是FDK 2.8-7.5%。小麦赤霉病产生的DON毒素污染小麦,造成小麦价格下降,根据小麦赤霉病DON造成小麦价格损失,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指标是乳熟期病情指数0.4-3.2%,或者是FDK 0.6%-3.1%。说明小麦赤霉病含有DON毒素引进小麦价格下降造成的损失大于其产量下降的损失。小麦赤霉病含有DON毒素造成其损失增大,改变了小麦赤霉病化学防治指标。简要表述该研究的意义,并放在摘要中的合适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