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东方鲀属主要经济鱼种繁育养殖、育种和基因研究现状

海洋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鲀类是指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s)的一个鱼类类群。在南方,人们称它为"鸡泡鱼"、"气泡鱼",在北方则称"河鲀"或"廷巴"。鲀类种类繁多,从太平洋至大西洋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1]。东方鲀属鱼类在19世纪以前被混于鲀属中,20世纪以来被混于圆鲀属中,直到1952年,才以头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藏大菱鲆细菌组成变化和优势腐败菌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在0、3、7、10℃冷藏过程中的细菌菌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新鲜大菱鲆细菌菌相比较复杂,分离得到114株细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分别占68.4%和21.1%,优势菌为肠杆菌、侵肺巴斯德菌、拟态弧菌、假单胞菌属和腐败希瓦氏菌,比例分别为14.9%、13.2%、12.3%、10.5%和8.8%。冷藏过程中,细菌菌相逐渐单一,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增长显著,0、3、7、10℃冷藏至较好品质期终点时,腐败希瓦氏菌比例分别为42.2%、39.0%、57.1%和56.3%,平均比例为50.2%;其次是假单胞菌,比例分别为28.0%、23.7%、25.5%和31.0%,平均比例为27.2%。0、3、7、10℃冷藏至货架期终点时,腐败希瓦氏菌比例分别为53.9%、50.0%、57.4%和47.6%,平均比例为52.3%;假单胞菌属比例分别为25.5%、25.0%、41.0%和15.9%,平均比例为26.5%。由此可得出大菱鲆在0~10℃冷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是腐败希瓦氏菌,其次是假单胞菌。

关键词: 大菱鲆 冷藏 菌相变化 优势腐败菌 腐败希瓦氏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苏里江唇(Hemibarbus labeo Pallas)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方法,制备乌苏里江唇的染色体。对其肾细胞染色体数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乌苏里江唇的染色体数染色体组有50条染色体,8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8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9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t),其染色体臂数(NF)为82。乌苏里江唇组型公式为2n=16m+16sm+18st+t。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了乌苏里江唇的DNA含量,与鸡血细胞标准对照相比为1.02±0.10,以鸡红细胞DNA含量2.3 pg.N-1计,则乌苏里江唇的体细胞DNA含量为2.34 pg.N-1。与鲤形目其他科的二倍体鱼类比较,乌苏里江唇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相互对应,共同体现出二倍体特征。

关键词: 乌苏里江唇 染色体 核型 DNA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鲐鱼鱼片与鱼糜脱脂方法的筛选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采用蒸馏水漂洗(A)、0.3%NaCl漂洗(B)、0.4%NaHCO3漂洗(C)、脂肪酶(D)(pH8.7~9.2,温度32℃,酶液活度40U.mL-1,酶液与底物体积比为5∶1)和蒸馏水漂洗后离心(E)(离心速度8000r/min,温度25℃)五种脱脂方法对鲐鱼鱼片和鱼糜进行脱脂实验,脱脂时间均为30min,用残脂率、蛋白质含量、弹性和白度来衡量脱脂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鱼片,残脂率为A>B>E>D>C,方法C脱脂后的残脂率最低,白度最高,方法D脱脂后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五种脱脂法脱脂后的弹性无显著差异;对鱼糜,残脂率为A>B>C>D>E,方法E脱脂后的残脂率最低,方法B和C脱脂后的白度最高,弹性最好,五种脱脂法脱脂后的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鲐鱼 脱脂 残脂率 弹性 白度 蛋白质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洋山工程影响海域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的研究

环境工程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洋山工程群对附近海洋和渔场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洋山工程群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目前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鱼卵仔鱼、渔业资源数量等基本恢复到工程前的水平。洋山工程建设将会使工程附近小范围海域的潮流发生改变,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但总体上对杭州湾潮流场影响不大。施工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线铺设沿线,航道疏浚沿线,海底炸礁水域,大桥桩基沿线海域等,并使这些的底栖动物群落遭到破坏。建议启动人工鱼礁这样的生态恢复措施,首先恢复当地的渔业资源的饵料和底栖动物种群。还必须加强渔场管理。建议现有洋山渔场,除了秋季和冬季以外,一律禁止设立张网捕捞,并且从洋山工程对渔业的补偿费中拿出部分补偿渔民损失。建议发展上海特有的海洋旅游业,重点开发游玩、观光、游泳、垂钓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的旅游场所,建立具有洋山特色的上海海洋公园。

关键词: 杭州湾 洋山工程 生态环境 影响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营湿地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现状及其环境影响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实地调查、专家座谈、查阅文献、收集数据资料、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山东省东营湿地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选取4项生态环境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对湿地不同利用形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滩涂进行水产养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国民食品需要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工业等其他发展方式相比,水产养殖对水体、气候变化等的负面影响较小,经过生态示范区的合理规划建设将会更好地起到平衡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共同发展。并对东营市水产养殖规划发展提出几项建议。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湿地 渔业 影响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常见鲳属鱼类的形态差异及系统进化关系探讨

海洋渔业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研究了鲳属中常见鱼类银鲳、翎鲳和中国鲳的形态差异,同时对3种鲳鱼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序列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根据3种鲳鱼的形态和分子数据对其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探讨。聚类分析表明,银鲳和翎鲳形态较为相似,而与中国鲳形态差异较大。判别分析表明,3种鲳鱼形态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利用4个形态参数就可以将3种鲳鱼100%予以区分,同时利用该参数建立了3种鲳鱼的判别公式。典型变量分析也表明3种鲳鱼形态存在着一定的分化,变异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部和尾部。不同的生活史及栖息环境可能是导致3种鲳鱼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所测定的3种鲳鱼线粒体DNA 16S rRNA部分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40个变异位点,2个插入和缺失位点。3种鲳鱼26个个体中共发现5种单倍型,利用单倍型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翎鲳和中国鲳关系较近,而两者与银鲳亲缘关系较远。利用多变量形态学数据所揭示的形态相似性并不能完全反映3种鲳鱼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鲳鱼 多变量形态度量 线粒体DNA 16S rRNA 系统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应激对吉富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旨在探讨急性低温应激对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清生化、免疫指标以及肝脏HSP70 mRNA水平的影响。实验选取平均体重为(177±2.18)g左右的吉富罗非鱼作为实验对象,设定(25±1)℃对照组和低温(9±1)℃冷应激试验组,每组设定5个平行组,分别在0、2、6、12h随机采样,测定血清血糖(GLU)、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补体3(C3)、补体4(C4)、溶菌酶(LSZ)、皮质醇(COR)、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以及肝脏HSP70mRNA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GLU水平在冷应激后6h,TG水平在冷应激后2、6h,CHOL水平在冷应激后6、12h均有显著升高(P<0.05),ALT水平在冷应激后2、12h均有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AST、COR、T3水平在冷应激2、6、12h时出现显著升高(P<0.05),C3、C4、LSZ水平在冷应激后2、6、12h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HSP70mRNA水平在冷应激后的12h出现显著升高(P<0.05)。因此,急性低温应激可以提高吉富罗非鱼肝脏应激蛋白HSP70mRNA水平,影响该鱼的非特异免疫力和相关生理指标。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低温应激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HSP70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水鱼优势腐败菌腐败能力分析

食品与机械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大黄鱼和大菱鲆无菌鱼块接种优势腐败菌后5℃贮藏中的感官、腐败产物和腐败菌的变化,以生长动力学参数和腐败产物的产量因子(YTVBN/CFU和YTMA/CFU)为指标,探讨两种冷藏海水鱼优势腐败菌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腐败能力。结果表明,大菱鲆鱼块接种腐败希瓦氏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的货架期分别为60,72h,货架期终点时的TVBN含量分别为35.48,37.56mg/100g,腐败菌菌数分别为8.14,8.32lg(CFU/g),产量因子YTVBN/CFU分别为1.86×10-7,1.35×10-7 mg TVBN/CFU。大黄鱼鱼块接种腐败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货架期分别为162,174h,货架期终点时的TVBN含量分别为31.74,39.01mg/100g,腐败菌菌数分别为8.71,8.91lg(CFU/g),产量因子YTVBN/CFU分别为4.49×10-8,3.72×10-8 mg TVBN/CFU。大黄鱼鱼块的货架期比大菱鲆的明显长,接种假单胞菌的两种鱼块的货架期比接种希瓦氏菌的稍长。两种海水鱼低温有氧贮藏优势腐败菌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都有很强的腐败能力。

关键词: 腐败能力 优势腐败菌 海水鱼 希瓦氏菌 假单胞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南极大磷虾共附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一氧化氮靶向抑制活性筛选

海洋渔业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我国南极磷虾科学探捕项目所采集的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样品中分离纯化到一株共附生细菌,对其进行了细菌多相分类学分析、发酵培养、代谢产物提取及HPLC分析,并对其发酵粗提物进行了针对多种重大疾病药物靶标-一氧化氮(NO)抑制活性的靶向筛选。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其进化关系最近的需盐杆菌(Salegentibacter salinus)ISL-6之间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3.2%(小于确定新种的阈值97%)。综合该菌株的多相分类学指标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需盐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Salegentibacter sp.NJC-06,其发酵代谢产物中主要活性成分为富含双键的萜类物质,发酵液粗提物具有较强的NO靶向抑制活性。

关键词: 南极大磷虾 共附生细菌 分离鉴定 一氧化氮 靶向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