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长江口南支沉积物浸出液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上海环境科学 2011 CSCD

摘要:着重加强长江河口区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监测与效应评价研究,对于认识区域生态风险源具有指示意义.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in)为试验材料,对长江口南支沉积物的浸出液毒性进行生物检测,研究浸出液中污染物对藻类生长和藻细胞内酯酶活性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长江口南支部分站位沉积物浸出液对三角褐指藻具有毒性,以3号站毒性最大,该站使1 h时藻类细胞的酯酶活性增加3.1倍,4 d内藻类平均生长速率减少70%.经逐步回归分析,三角褐指藻的生长与浸出液中Cu、Zn、Pb、Cd的含量显著相关(R=0.99,p〈0.05),酯酶活性与Cu、Pb、Cd含量显著相关(R=0.97,p〈0.05).

关键词: 长江河口区 南支 沉积物 生态风险源 毒性效应 三角褐指藻 上海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噬菌体对虾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抑制效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虾仁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为模拟在虾仁中接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后,再用噬菌体ListexTMP100在常温(20℃)、冷藏(4℃、0℃)和冷冻(-18℃)环境下进行处理,分析虾仁中该菌的抑制效果,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计数。结果表明:噬菌体浓度大于2×107PFU/mL时,能有效杀灭虾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0.05);该浓度在20℃下作用虾仁1 h,便能降低1.50 Log10CFU/g(死亡率为99%以上)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0℃和4℃,作用24 h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死亡率达到99.9%;在-18℃下贮藏30d,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第1天下降了1.38Log10CFU/g。这些结果表明,噬菌体ListexTMP100对虾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可作为一种理想的生物杀菌剂用于水产食品中。

关键词: 噬菌体 虾仁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WSSV-VP37小肽在大肠杆菌中的偏爱型表达

渔业科学进展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囊膜蛋白VP37的功能区段,利用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在氨基酸不变的情况下将VP37中的密码子通过人工合成改为大肠杆菌偏爱型密码子,并克隆至表达载体pBAD/gIIIA中,构成重组载体pBAD/gIIIA-VP37p′。将重组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Top10中,在相同条件下用L-阿拉伯糖与未优化的重组菌株Top10-pBAD/gIIIA-VP37p一同诱导。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基因VP37p相比,经密码子优化的VP37p′基因表达目的蛋白量占总蛋白的40.5%,明显高于野生型6.5%的目的蛋白表达量。

关键词: 偏爱密码子 VP37 大肠杆菌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W基因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微生物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患暴发性败血病的草鱼病灶处分离鉴定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Wp3菌株。以其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外膜蛋白W基因(OmpW),该基因全长为865 bp,开放式阅读框(ORF)为615 bp,与标准株ATCC7966的OmpW基因的同源性为99.8%。根据ORF序列设计引物扩增OmpW成熟肽编码序列并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QE30中,转化大肠杆菌,经诱导可表达分子量为24.7 kD的带His标签的融合外膜蛋白His-W。用此融合蛋白免疫草鱼,所得草鱼血清经ELISA分析显示呈现阳性反应,说明重组蛋白能诱导产生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草鱼头肾组织IgM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免疫组IgM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其中低浓度免疫组(2μg/g)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说明融合蛋白可使草鱼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并上调抗体基因表达、产生高效抗体。保护性实验显示,不同免疫剂量均可使免疫组获得较高保护率(57%?86%)。结果显示,重组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W可作为草鱼嗜水气单胞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外膜蛋白W 克隆 基因工程表达 免疫原性 IgM 保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清分离蛋白-多糖乳状液制备与乳化稳定性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pH值7.0时以乳清分离蛋白为乳化剂制备初级乳状液,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通过加入具有不同电性的阴离子型果胶、中性瓜尔豆胶、阳离子型壳聚糖制备具有良好稳定性的乳清分离蛋白-多糖的二级乳状液,并考察pH值、乳清分离蛋白与多糖的比例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瓜尔豆胶与乳清蛋白乳状液粒子间无静电作用;在pH值5.0~6.0条件下,壳聚糖能够吸附到乳状液粒子表面,但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较差;在pH值3.0~5.0、果胶质量分数为0.2%~0.5%条件下,乳清分离蛋白-果胶为乳化界面构建的二级乳状液,稳定性最高。

关键词: 乳清蛋白 乳状液 多糖 静电自组装 乳化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体革鯻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常规方法对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肌肉组织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肌肉中水分的质量分数为71.9%,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9.8%、7.1%和1.2%;16种氨基酸总量为19.43%,必需氨基酸含量为9.26%,大部分必需氨基酸含量都超过FAO标准,接近或超过鸡蛋蛋白标准;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9%,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5.4%,DHA和EPA含量为4.9%,与海水鱼类较接近,远高于一般淡水鱼类。由于其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几乎为一般鱼类粗脂肪含量的两倍,所以其鲜肉中DHA和EPA的含量亦高于一般海水鱼类。与体内的脂肪块相比,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但DHA和EPA含量则较高。

关键词: 高体革鯻 肌肉 脂肪 营养成分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管理模式下稻田对养殖肥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配有相对独立的供、排水系统的测坑研究间歇灌排、间歇灌连续排、灌排平衡3种水管理方式下稻田对养殖肥水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3种水管理方式下稻田对养殖肥水中养分均有显著的去除率,其中,对不同形态的氮而言,NH4+-N的去除率优于NO3--N;对不同物质而言,对氮、磷的去除率优于CODMn;②对不同的水管理方式而言,灌排平衡时稻田对养殖肥水的去除率略低于其余2种,其对养殖肥水的去除率与水分的循环速率相关,而与渗径关系不大;在间歇灌溉水管理方式下,当渗径达到50cm时肥水中全氮、全磷和NH4+-N的去除率与渗径达到30cm时很接近,而NO3--N和CODMn的去除率则明显优于30cm渗径。③养殖肥水灌溉到稻田后静置时间对养分去除率有一定影响,对于杂交中稻而言,养殖肥水在稻田中静置停留3d后排出的水分中营养物质含量即可以达到养殖用水的水质要求。

关键词: 间歇灌排 间歇灌连续排 灌排平衡 稻田 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江口横琴岛海域春季大型底栖生物调查分析

生态科学 2011 CSCD

摘要:2008年5月对珠江口横琴岛海域底栖生物进行调查采样分析,共发现采泥底栖物种33种,包括多毛类、软体类、甲壳类和棘皮类4种类型,从种类上比较,多毛类为优势种,占总种数的42.42%。调查海域以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pinnata、异蚓虫Heteromastus filiformis和栉状长手沙蚕Magelona crenulifrons为主要优势种。横琴岛海域底栖生物的总栖息密度为236.3 ind·m~(-2),从栖息密度上比较,多毛类占绝对优势,占总栖息密度的71.94%。调查海域总生物量为53.0g·m~(-2),以软体动物为主,占总数量43.58%。平均多样性指数H'为2.6,平均均匀度指数J为0.83。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评价的结果为轻中污染。相比于其他研究成果,横琴岛海域底栖生物无论是生物量、丰度还是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在整个珠江口海域处于相对高值区域。

关键词: 横琴岛 春季 底栖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饲料脂肪水平为7%,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为20%、27%、34%、41%、48%(相应的蛋白质水平为48%、41%、34%、27%、20%)的5组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79±0.28)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幼鱼10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奥尼罗非鱼幼鱼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在41%组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20%、27%和48%组(P<0.05),饲料系数以34%组最低,显著低于20%和48%组(P<0.05),肝体比、脏体比呈逐渐升高趋势,41%和48%组显著高于前3组(P<0.05);全鱼和肝脏粗蛋白含量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显著下降(P<0.05),全鱼粗脂肪含量则显著升高;幼鱼血清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升高而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则呈下降趋势;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先下降后上升,48%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本研究表明:奥尼罗非鱼幼鱼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有节约作用,碳水化合物水平以34%~41%为宜,添加水平过高(48%)会显著增加血清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并对鱼体肝脏功能有损害.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 碳水化合物 生长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据mtDNA控制区序列分析野生唇(鱼骨)的种群遗传结构

中国水产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不同地理种群唇(鱼骨)(Hemibarbu labeo)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探讨其亲缘地理演化过程,研究分析了乌苏里江、长江、黑龙江、鸭绿江和牡丹江5大水系,8个地理群体(n=42)的mtDNA控制区404 bp片段的变异,该片段共有26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6.43%,平均核苷酸多样性为0.011 5.42尾样本共检测到18个单倍型,这8个地理群体是以HT1和HT2单倍型为中心向外辐射演化的.AMOVA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变异为59.29%,同一水系群体间变异为23.50%,不同水系群体间变异为17.20%,以上变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群体间配对FST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水系内有些群体间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聚类分析发现,最大简约法(MP)和最大似然率法(ML)结果基本一致,嘉荫群体(HRJY)和四川群体(YRSC)绝大部分个体被聚在一支,鸭绿江群体(YRLJ)聚在一支,这与单倍型网络的分析结果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唇(鱼骨)的遗传多样较为丰富,黑龙江流域的唇(鱼骨)保持了祖先单倍型,其他地理群体为黑龙江流域内群体向不同方向演化的结果,并且部分地理群体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单倍型.

关键词: 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 线粒体控制区 单倍型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