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黄鱼和许氏平鲉声反射特征与体重和体长关系的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渤海、东海主要养殖鱼类许氏平鲉和大黄鱼为研究对象,在消声水池中选用KF-668双屏彩色探渔仪等仪器,在50、200kHz工作频率下对研究对象目标强度及背向反射声截面与体重和体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体重和体长均可用做定量表述上述两种鱼类目标强度的参数。TS大黄鱼在50kHz频率下身体各向目标强度值介于-32.85~-58.01dB;200kHz频率下身体各向目标强度介于-29.3~-56.99dB。TS许氏平鲉在50kHz频率下身体各向目标强度值介于-31.74~-75.87dB;200kHz频率下身体各向目标强度介于-31.74~-74.75dB。大黄鱼和许氏平鲉身体各向目标强度大小为TS侧向>TS背向>TS头向>TS尾向。50kHz:TS大黄鱼=24.8logL(cm)-73.9(侧向);200kHz:TS大黄鱼=23.9logL(cm)-71.3(侧向)。50kHz:TS许氏平鲉=25.7logL(cm)-69.16(侧向);200kHz:TS许氏平鲉=26.4logL(cm)-70.8(侧向)。试验结果为声学水下监测仪器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dUTPas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产物的酶学活性分析
《水产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已测定完成的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发病扇贝组织总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编码AVNV dUTPase的开放阅读框ORF074,将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表达质粒pET32a-dut。然后,将其转化至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显示,诱导表达蛋白分子量约为46 ku,与预期表达蛋白大小一致。经Western-blotting及质谱分析鉴定,所表达蛋白即为重组dUTPase。表达产物经Co2+柱纯化后进行酶学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重组dUTPase能特异性催化dUTP,EDTA可以抑制dUTPase的活性,而Mg2+可以增强其活性。
关键词: 栉孔扇贝 dUTP焦磷酸酶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 原核表达 酶学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斑点叉尾血清中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药动-药效模型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合理应用强力霉素治疗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细菌性败血症,采用体内药动学和体外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斑点叉尾血清中强力霉素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ila)的活性,数据使用3p97和kinetica4.4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强力霉素在普通肉汤培养基和血清中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2.0μg/mL。斑点叉尾按20 mg/kg体重的剂量口灌强力霉素后,药物吸收迅速、达峰快、消除缓慢,血浆药物达峰时间(Tmax)为2.57h,峰浓度(Cmax)为1.72μg/mL,消除半衰期[T(1/2)β]为38.63h。在半效应室内,半效浓度参数(EC50)为16.95h,即血清药物浓度为1.41μg/mL时可产生50%最大效应。PK-PD同步模型参数Cmax/MIC血清为0.86,AUC0→24h/MIC血清为20.57h。通过抑制效应的Sigmoid Emax模型方程可得到临床起到抑菌效果的最佳给药剂量范围为10.68—41.42 mg/kg体重。临床上发生斑点叉尾细菌性败血症时的最佳给药方案建议为:对出现临床病状的斑点叉尾以41.42 mg/kg体重的剂量进行拌饲投喂进行治疗,1次/d。临床上预防斑点叉尾细菌性败血症时以10.68 mg/kg体重的剂量进行拌饲投喂,1次/d。
关键词: 强力霉素 嗜水气单胞菌 药动-药效同步模型 斑点叉尾 半体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种中药提取物对拟穴青蟹肝微粒体CYP1A的抑制作用
《海洋渔业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肝微粒体体外孵育体系,通过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黄芩、柴胡、连翘、吴茱萸和野菊花5种中药提取物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肝微粒体CYP1A的抑制作用。方法:5种中草药提取物分别与拟穴青蟹肝微粒体共同孵育,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探针药物7-乙氧基异吩唑酮代谢产物试卤灵的生成量,来反映中药提取物对CYP1A活性的影响,计算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Vmax和Km,推算表示抑制程度的IC50。结果: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EROD的抑制程度为黄芩>野菊花>连翘>柴胡>吴茱萸,IC50依次为0.46、0.80、1.07、3.99和17.79 mg/mL,其中,黄芩、柴胡和吴茱萸对EROD的抑制为竞争性抑制,野菊花则是反竞争性抑制,而连翘的抑制类型则是混合型。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Vmax和Km为31.25 pmol/(min.mg)和1.02μM。黄芩、柴胡、连翘、吴茱萸和野菊花的抑制常数分别为0.13、0.38、3.39、1.74和70 mg/mL。结论:5种中药提取物对拟穴青蟹CYP1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它们与一些化学药物作为处方药搭配使用时可能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引起药效的改变。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 拟穴青蟹 肝微粒体 EROD CYP1A 抑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氯杀螨醇对泥鳅血清GST和AChE活力的影响
《生态毒理学报 》 2011 CSCD
摘要:生化指标能更灵敏地反映环境污染的状况和危害程度,日益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为研究三氯杀螨醇对泥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泥鳅暴露于含不同剂量三氯杀螨醇的人工沉积物中,在暴露24、48和96 h后采集泥鳅血液样本,测定血清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力。结果表明:泥鳅在人工沉积物中暴露24和96 h后,血清中GST活力随三氯杀螨醇剂量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暴露48 h后GST活力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而不断升高;血清中AChE活力随三氯杀螨醇剂量的升高逐渐下降;血清中GST和AChE活力均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有较显著的时间-效应关系。GST和AChE活力的变化能够灵敏地反映出三氯杀螨醇对泥鳅的毒性大小,初步推断可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评价三氯杀螨醇对水生生物的生化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促摄食物质对哲罗鲑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氧化三甲胺(TMAO)、甜菜碱和肌苷酸钠(IMP)对初重9.39±0.26g哲罗鲑(Hucho taimen)摄食、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哲罗鲑在室内玻璃钢水族箱中流水饲养,试验设1个对照组,4个处理组,每处理组3个重复,每重复50尾,养殖周期56 d。试验期间水温9.3~14.2℃,溶氧>8.0 mg.L-1。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0.2%DMPT、0.2%TMAO和0.2%甜菜碱后,哲罗鲑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而添加0.05%IMP后哲罗鲑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未呈显著变化(P>0.05);添加0.2%DMPT后哲罗鲑鱼体粗蛋白水平升高(P<0.05);添加0.2%TMAO和0.2%甜菜碱后,鱼体粗脂肪水平降低(P<0.05),添加0.05%IMP对鱼体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0.2%DMPT和0.2%TMAO后消化道消化酶活性提高(P<0.05);添加0.2%甜菜碱后,消化道脂肪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添加0.2%DMPT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添加0.2%TMAO和0.2%甜菜碱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添加0.05%IMP后,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是饲料中添加0.2%DMPT、0.2%TMAO和0.2%甜菜碱对哲罗鲑具有促摄食和生长效果,有利于改善体成分和提高机体消化能力;饲料添加0.05%IMP对哲罗鲑促摄食和生长效果不明显,但有益于改善鱼体免疫状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斑节对虾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虾青素以不同质量分数(0,10,20,40,80,160 mg.kg-1)添加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饲料中投喂30 d,研究虾青素对斑节对虾[初始体质量(1.32±0.03)g]生长、存活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虾青素可提高斑节对虾的存活率,但无明显规律性;而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就终末均质量而言,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实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虾青素可提高斑节对虾酚氧化酶(PO)的活力,除10 mg.kg-1和20 mg.kg-1组外,其余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对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力无显著影响。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酚氧化酶(PO)活力为参考指标,虾青素适宜添加量为40~80 mg.kg-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0Hz方波连续音对真鲷幼鱼驯化效果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600 Hz方波连续音对真鲷(Chrysophrys major)幼鱼的驯化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体长4.4~6.6 cm、体重3.0~4.8 g的南海真鲷幼鱼进行音响驯化试验,连续8 d、每天4次放声结合投饵进行驯化,1次只放声不投饵的检验试验;利用Origin软件中的Gaussion模型对试验鱼空间位置分布数据进行曲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真鲷幼鱼在水池内基本呈随机分布;试验组真鲷幼鱼听到声音会迅速向声源靠近并聚集在诱集区内,驯化第1~8 d,真鲷幼鱼出现频次最大的区域分别距离水池中心点88.45、82.34、75.18、73.09、70.05、69.74、66.70、72.09 cm;反应时间和聚集时间呈逐渐缩短的趋势,在驯化第4、5 d起达到并维持在最佳状态,从第2 d起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停留时间和聚集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驯化第5 d起达到并维持在最佳状态,试验期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600 Hz方波连续音对真鲷幼鱼具有明显的驯化效果。建立条件反射后,每天1次只放声不投饵,23 d后声音刺激对真鲷幼鱼不再有诱集作用。
关键词: 600Hz方波连续音 真鲷幼鱼 音响驯化 诱集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CP-AES测定青岛崂山绿茶中的微量元素
《光谱实验室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HNO3-H2O2混合酸,密闭微波消解样品,应用ICP-AES测定青岛崂山绿茶中Al、Ca、Cd、Co、Cr、Cu、Fe、K、Mg、Mn、Na、Ni、Pb、Se、Sr、V和Zn等17种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50%,对17种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0.0%—110.2%之间,采用该方法测得的茶叶标准物质(GBW10016)的17种元素的值均在标准值范围内,方法准确度高。实验结果表明青岛崂山绿茶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包括Ca、Co、Cr、Cu、Fe、K、Mg、Mn、Na、Ni、Se、Sr、V和Zn等,另外也检测到含有Al,Cd和Pb等有毒、有害元素,但是含量很低,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崂山绿茶 微量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