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天津地区猪链球菌3型菌株的致病性及耐药特性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对分离自天津地区发病猪场的7株猪链球菌3型菌株(Streptococcus suis type 3,SS 3)进行致病性和耐药特性研究。应用剂量为1.0×10~7、1.0×10~8和1.0×10~9 CFU/只的细菌对小鼠进行致病力研究,用PCR方法检测7株SS 3型菌株的毒力基因mrp、ef、sly、gdh、gapdh、fbps和orf2,并对这7株SS 3型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剂量为1.0×10~9和1.0×10~8 CFU/只时分别有6和3株SS 3型菌株可使小鼠100.0%(5/5)发病死亡,接种剂量1.0×10~7 CFU时仍有1株SS 3型菌株可使80.0%(4/5)小鼠发病死亡,这7株SS 3型菌株对小鼠的致病力依次为R15056>R15042=S15030>Y12024=Y09011>Y13125>Y13164。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共有3种毒力基因型,R12024、Y13164、R15042和S15030株为gdh、gapdh、fbps和orf2毒力基因阳性,Y13125和R15056株为sly、gdh、gapdh、fbps和orf2毒力基因阳性,Y09011株为gdh、fbps和orf2毒力基因阳性。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7株SS 3型对头孢喹肟相对最敏感,其次为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和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但对强力霉素100.0%耐药,且所有菌株均呈现3重以上的耐药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天津地区SS 3型流行特点及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可为天津地区SS 3型菌株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猪链球菌3型 鉴定 致病力 毒力基因 药物敏感试验


生物腐殖酸肥料在黄瓜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天津农林科技 》 2019
摘要:为了解生物腐殖酸肥料在黄瓜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生物腐殖酸肥料与常规施肥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生物腐殖酸肥料的黄瓜每667 m~2增产13.7%,品质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早熟高产抗逆玉米新品种邯玉396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培育高产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种植效益,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多年优良自交系筛选和杂交组合测配,以自交系H33为母本、LH196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玉米新品种邯玉396。该品种在2017年冀中南早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分别为10 051.5kg/hm~2和9 591.61kg/hm~2,分别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1%和3.3%,增产水平显著。2018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玉20180025)。邯玉396综合抗性好,早熟,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河北省夏播玉米区种植。


叶果比对巨峰葡萄修剪效率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叶果比对巨峰葡萄生长季修剪效率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将葡萄生长季的叶果比设置为8:1、12:1、16:1、20:1等4个修剪处理.自花后25 d开始,每10 d调查一次夏季修剪工作时间和修剪废弃物质量,共13次;分别在花后85、95和105 d采集叶片,测定叶片的丙二醛、脯氨酸、蛋白质、抗坏血酸、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等指标,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巨峰生长季修剪,叶果比越高,修剪所需的总工作时间越长,而产生的修剪废弃物越少;低叶果比的修剪处理使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更高;高叶果比的修剪处理中,保护性酶类活性更高,叶片衰老速率更慢.综合各项指标,巨峰的修剪管理采用叶果比8:1较好.


饲粮蛋白质水平日变化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饲粮蛋白水平日变化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180头健康状况良好、平均体重为(35.31±0.9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全天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早上饲喂低蛋白水平饲粮、晚上饲喂高蛋白水平饲粮,试验2组早上饲喂高蛋白水平饲粮、晚上饲喂低蛋白水平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降低5.71%(P> 0.05),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提高1.43%(P> 0.05)。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7.58%(P <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的血磷、血钙、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有降低趋势(P> 0.05),葡萄糖浓度和总蛋白含量均有提高趋势(P> 0.05),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17.86%(P <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的葡萄糖、血磷、甘油三酯浓度、总蛋白含量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有降低趋势(P> 0.05),白蛋白含量、血钙、尿素氮和总胆固醇浓度均有提高趋势(P> 0.05)。综上,早上饲喂高蛋白水平饲粮、晚上饲喂低蛋白水平饲粮可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并可对机体蛋白质代谢产生积极作用。


温室促成栽培中不同品种蓝莓花的形态特性比较
《天津农学院学报 》 2019
摘要:为探究不同品种蓝莓花器官的形态特征差异,为蓝莓品种的分类鉴定和栽培等提供理论依据,利用Nikon SMZ25体视显微镜对‘蓝丰’‘布里吉塔’‘莱克西’‘北陆’‘伯克利’‘蓝金’‘奥尼尔’7个品种的花器官进行了观察,并采用纤维素酶溶解法,对蓝莓的花粉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蓝莓品种的单花长、萼片长、花瓣长、花柄长、花冠直径、花丝长、花药长、花柱高、雄蕊数量、花粉粒数等都有显著差异。其中‘伯克利’‘布里吉塔’‘莱克西’的花最大,‘北陆’的花最小;单花长、花冠直径、花丝长、花药长均以‘伯克利’最大,‘北陆’最小;‘布里吉塔’的萼片长、花瓣长、花柱长均为最大;‘莱克西’的花柄最长,雄蕊数量却最少;‘蓝丰’的雄蕊数量最多;花粉粒个数最多的品种为‘布里吉塔’(254.9粒/花药),最少的为‘蓝金’(166.7粒/花药)。


温度对鲜食葡萄采后灰霉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19
摘要:本试验以‘玫瑰香’‘巨峰’‘红地球’3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利用有伤和无伤两种接种方式,研究不同温度条件(25℃、10℃、0℃)对葡萄采后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从果实自身抗病生理角度分析温度对采后灰霉病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无论是无伤接种还是有伤接种,随着贮藏温度降低,各品种果实上的灰霉菌生长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当贮藏温度降至0℃时,7 d内3个品种果实上接种的灰霉菌均停止生长。10℃条件下,‘玫瑰香’果实上接种的灰霉菌菌落直径增加最快,无伤接种发病率最高,说明其在低温下对采后灰霉病的抗性较差。综上所述,可通过调控贮藏温度来降低葡萄灰霉病的发生。


氧化白藜芦醇溶解性、油水分配系数和胶束制备及其透皮性能的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氧化白藜芦醇溶解性和油水分配系数进行测定,同时制备其纳米胶束,并对纳米胶束的透皮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摇瓶法与HPLC相结合的实验方法,测定氧化白藜芦醇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通过考察表面活性剂和透明质酸的添加含量,并以纳米胶束的外观形态、粒径、电位、pH和耐热耐寒性能为指标对其进行质量考察,得出制备纳米胶束的最佳工艺;用Franz扩散池进行透皮吸收实验。结果氧化白藜芦醇在甲醇中极易溶解,溶解度为(1835.89±0.29)g/L,在水和磷酸缓冲盐溶液中极微溶解,在水中溶解度为(0.48±0.03)g/L;其油水分配系数为47.18(lgP=1.67);氧化白藜芦醇纳米胶束制备的最佳工艺是:氧化白藜芦醇、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和透明质酸添加量分别为0.1%、3%和0.2%,制得的纳米胶束符合质量标准,氧化白藜芦醇在胶束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提高了9.60倍;氧化白藜芦醇纳米胶束和其水溶液透皮吸收12 h后的累积透过量分别为(56.34±2.50)μg/cm~2和(30.75±2.31)μg/cm~2。结论氧化白藜芦醇为中等极性化合物,水溶性差;氧化白藜芦醇纳米胶束能够明显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且透皮吸收性能良好,可作为氧化白藜芦醇水剂的候选剂型。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溶解性 油水分配系数 胶束 透皮吸收


蔬菜种子销售渠道的改进与品牌效应
《长江蔬菜 》 2019
摘要:蔬菜种子作为蔬菜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蔬菜生产的贡献份额中占到40%~60%~([1])。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大约为1 795万hm~2,已经是世界上第一大蔬菜种子需求市场~([2])。可以说种子行业是蔬菜产业的重要一环。增强我国蔬菜种子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