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环境对花椰菜保护地制种产量的影响
《中国瓜菜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花椰菜保护地制种产量与相关环境因素的关系,找到花椰菜保护地制种的最佳环境模式,以保护地制种相关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观测其对花椰菜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椰菜保护地制种的适宜地温为20℃,667 m~2种子产量达40.8 kg;光照强度直接影响花椰菜制种的产量,1层遮阳网覆盖条件下667 m~2种子产量为5.5 kg,无遮阳网覆盖条件下667 m~2种子产量达32.0 kg;叶面喷施0.1%(w,后同)的硼酸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667 m~2种子产量达36.8 kg;保护地重茬栽培将导致种子产量急速下降,重茬4年后667 m~2种子产量仅为1.2 kg,几乎绝收,但经温室换土处理后种子产量可基本恢复,667 m~2种子产量达30.2 kg。


滑菇肽对青春双歧杆菌的益生作用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滑菇肽对青春双歧杆菌的体外益生作用。将滑菇肽添加到青春双歧杆菌液体培养基中,测定发酵和贮存过程中活菌数变化。结果表明,滑菇肽在添加量为0.5 g/L~4.0 g/L时对青春双歧杆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发酵12小时后活菌数最高可达1.78×10~9cfu/mL,为对照组的2.88倍(P<0.05)。滑菇肽能够增强青春双歧杆菌对酸性环境的耐受力,4℃冷藏28天后,活菌数仍维持在80%以上。添加1.0 g/L滑菇肽对青春双歧杆菌的促生长作用优于低聚果糖,发酵12小时后活菌数可达1.18×10~9cfu/mL,为对照组的2.04倍(P<0.05)。滑菇肽能够促进青春双歧杆菌生长,作为双歧因子应用于青春双歧杆菌产品具有潜在价值。


SSR标记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黄瓜抗黑星病种质资源
《中国瓜菜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获得抗黑星病黄瓜种质,为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抗源,利用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CSWCTT02D对102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种质间抗病基因的标记基因型存在遗传变异性,明确了102份种质抗黑星病基因的标记基因型,3份种质存在抗病标记(2.94%),1份种质为杂合型(0.98%),98份种质不存在抗病标记(96.08%);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有高度抗病种质4份(3.92%),高度感病种质98份(96.08%)。SSR分子检测结果与苗期人工接种基本一致,有2份材料与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不符。‘南9436’(华南型)接种为感病,标记为抗病;‘K92’(华南型)接种为抗病,标记为感病,符合率达98.04%。抗病材料选择应以人工接种结果为依据,因此初步鉴定出4份抗黑星病种质,分别为日本类型‘Q6’和‘NINIA’、华南型‘南9427’和‘K92’,病情指数均为0。该研究为华北型黄瓜抗黑星病品种的遗传改良奠定了技术与种质基础。


光照对灵芝液体发酵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灵芝为试验材料,采用干质量法测定生物量,苯酚-硫酸法测定胞外多糖产量,研究了单色LED光照处理对灵芝菌丝体液体发酵合成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μmol·m~(-2)·s~(-1) LED光照12h条件下,不同LED光照处理均能促进细胞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其中白光LED最有利于细胞生长,蓝光LED最有利于胞外多糖合成。综合考虑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以100μmol·m~(-2)·s~(-1)蓝光LED光照10h效果最佳,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分别为15.16g·L~(-1)和3.102g·L~(-1),比黑暗处理提高了45.91%和109.74%。光照对灵芝细胞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具有调控作用,为灵芝液体发酵合成胞外多糖的高效定向生产提供指导。


ToCV和TYLCV复合侵染番茄后部分病毒基因序列分析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褪绿病毒病(ToCV)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存在复合侵染的现象,其发病率逐年递增,成为一种新的威胁番茄产业的病毒病害。为了研究复合侵染样品中2种病毒的互作和基因变异情况,对天津番茄产区发生的TYLCV全基因组和ToCV的CP基因和HS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独侵染样品进行比对,TYLCV的基因序列在复合侵染的样品中共有6处碱基发生了变异,分别为73位A→C、92位A→G、347位C→T、1 209位C→T、1 618位A→G、2 107位A→T,除73位和92位的变异未在编码区,其余的变异碱基均在ORF框内,其中1 209位为同义突变,其他均发生了错义突变。ToCV的CP基因有1处同义突变,ToCV的HSP基因共有4处碱基变异,其中826位由T→C和1 166位由G→A均为同义突变,1 395位和1 630位均由A→G,为错义突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单独侵染和复合侵染的番茄样品中TYLCV和ToCV病毒积累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田间单独侵染和复合侵染的样品中, TYLCV的拷贝数差异不显著,ToCV的拷贝数在单独侵染和复合侵染的样品中差异也不显著。在复合侵染的样品中,TYLCV的拷贝数约为ToCV的262~436倍。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番茄褪绿病毒 复合侵染 序列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


辣椒自然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建立辣椒自然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以32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基因型(CL-1~CL-32)、基本培养基(MS、Nitsch and Nitsch、NLN、B5)、激素配比(ZT 0.5 mg·L~(-1)+IAA 0.8 mg·L~(-1)、ZT 0.5 mg·L~(-1)+IAA 1.0 mg·L~(-1)、ZT 1.0 mg·L~(-1)+IAA 1.0 mg·L~(-1)、ZT 1.5 mg·L~(-1)+IAA 1.5 mg·L~(-1))、活性炭添加量(0.1,0.5,0.8,1.0 g·L~(-1))对辣椒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辣椒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关键因素,供试的32个基因型中有18个诱导成功,诱导成功率56.25%,其中F1代诱导成功率达到66.67%,而自交系诱导成功率为0,各基因型中以CL-14诱导率最高,达到29.2%;不同基因型最适培养基不同,5个基因型(CL-4,CL-8,CL-10,CL-12,CL-14)中CL-4、CL-12、CL-14均以Nitsch and Nitsch为基本培养基添加适量激素诱导胚状体最佳;不同基因型的适宜激素浓度配比不同,3个基因型(CL-4、CL-8、CL-14)中CL-8、CL-14以添加0.5 mg·L~(-1) ZT和1.0 mg·L~(-1)IAA效果最好;适量添加活性炭可提高小孢子胚诱导率,CL-4、CL-8、CL-14分别以添加0.8,0.5,0.5 g·L~(-1)诱导效果最好。


烯酰吗啉和唑嘧菌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在辣椒及其种植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进行研究,以评价烯酰吗啉和唑嘧菌胺混配型杀菌剂施用于辣椒时的安全性。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此类杀菌剂在辣椒和种植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情况。目标物消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中,烯酰吗啉在辣椒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8~4.6 d,6.6~12.8 d,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4~0.58 mg·kg~(-1),<0.01~0.98 mg·kg~(-1);唑嘧菌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7.4~23.3 d、3.6~7.0 d,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6~0.27 mg·kg~(-1)和0.01~0.18 mg·kg~(-1)。结果显示,烯酰吗啉和唑嘧菌胺在辣椒及其种植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GB/T 2763-2016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正确规范使用时不会在辣椒及其土壤中造成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


中重度盐碱地上不同种类彩叶植物生理特性研究
《天津农学院学报 》 2019
摘要:为比较不同种类彩叶植物在中重度盐碱地上的表现,通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6种常见彩叶植物(金叶槐、金叶榆、紫叶李、紫叶矮樱、红叶碧桃、红叶臭椿)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POD活性、SOD活性、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它们的植物生理特性。结果显示:金叶槐的SOD活性最高,金叶榆的POD活性最高,它们的丙二醛含量最低。紫叶李的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最低,紫叶矮樱的丙二醛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POD活性最低,红叶碧桃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红叶臭椿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综合分析显示,在中重度盐碱地上6种彩叶植物的生长由强到弱依次为:金叶榆与金叶槐、红叶碧桃与红叶臭椿、紫叶李、紫叶矮樱。


2017-2018年天津市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比较2017年、2018年天津市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变化,试验以天津市2017年采集的78个全株玉米青贮样品和2018年采集的86个全株玉米青贮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能量指标,并对2018年采集的样品进行了霉菌毒素的检测.结果表明:与2017年比较,2018年天津市全株玉米青贮干物质、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总可消化养分和增重净能极显著或显著提高(P<0.01或P<0.05);而粗蛋白、氨态氮与总氮比值、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粗脂肪、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2018年天津市全株玉米青贮霉菌毒素检出率T2毒素为76.48%,玉米赤霉烯酮为100%,黄曲霉毒素B1为92.94%,呕吐毒素为100%,4种毒素均有检出,但均在允许范围内.说明除2017年霉菌毒素检测指标未测以外,2018年天津市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较2017年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天津市 全株玉米青贮 品质分析 近红外检测 霉菌毒素


常见非粮型饲料资源的种类及营养价值
《猪业科学 》 2019
摘要:非粮型饲料主要包括农林业加工副产物、中药及其加工残渣、食品加工副产物和屠宰加工厂下脚料等。我国《饲料原料目录》中绝大部分为非粮型饲料原料。据初步估计,我国每年有4亿吨非粮型饲料原料,利用非粮型饲料代替部分常规饲料,可缓解饲料资源紧缺的矛盾。随着谷物和蛋白质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使用非粮型饲料原料可有效控制饲料成本,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常见非粮型饲料资源的种类及营养价值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