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中国海多毛纲动物研究现状及展望

海洋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广泛收集的文献资料,结合作者近年来从事多毛纲动物研究所积累经验,综述了中国海多毛纲动物研究现状,旨在分析和总结其中所存在问题,推动中国海此门类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海多毛纲动物研究多集中在分类学领域,在此基础上其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悬沙胁迫下日本囊对虾仔虾的生长和DNA损伤

中国水产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仔虾为受试生物,研究不同悬沙浓度(0、10、50、100、500和1 000 mg/L)下仔虾的存活率、增重率、RNA/DNA比率变化和DNA损伤情况,探讨悬沙对仔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悬沙(<500 mg/L)对仔虾的存活率、增重率、RNA/DNA比率和DNA损伤指标无显著影响。高浓度悬沙(≥500 mg/L)为仔虾生长蜕皮提供隐蔽场所,减少自残,但在提高存活率的同时,影响仔虾摄食,表现为仔虾的增重率和RNA/DNA比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且增重率和RNA/DNA比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在高浓度悬沙组(≥500 mg/L)中,作为DNA损伤指标,彗星细胞拖尾率、尾长和尾矩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但不同的指标灵敏度不同,尾长和尾矩灵敏度较拖尾率更高。结论认为,RNA/DNA比率和DNA损伤指标能够有效评估悬沙对仔虾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 悬沙 日本囊对虾仔虾 RNA/DNA比率 DNA损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空钠激光导星的制备与成像研究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在首先分析了高空钠层光谱特性和激光光谱的基础上,提出要获得最大激光导星回波信号,激光频率与钠原子频率应满足的匹配关系.采用智能化激光锁频的方式实现了钠层激光导星的制备,采用成像望远镜和单反相机,获得了钠层激光导星图像.同时,借助于激光雷达这一有利工具,获得了钠导星制备与成像中的激光能量、回波光子数等重要参考数据.

关键词: 钠激光导星 钠激光信标 激光稳频 激光雷达 自适应光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校水产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产专业英语是水产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不可或缺的课程。针对目前水产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稳步推进教材建设、加强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革新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提高水产专业英语教学的措施,有效促进水产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水产专业英语 教学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唇鱼的耳石形态和微结构特征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耳石的形态特征和参数。结果表明,黄唇鱼有矢耳石、星耳石和微耳石各1对,矢耳石最大,微耳石最小。矢耳石略呈长方形,前端圆形,后端呈截形,两侧近平行,叶形晶状突多于圆形晶状突和尖形晶状突;星耳石翼叶较基叶发达,中央突粗长,约成扇形,其长度约为星耳石长的0.50倍;微耳石略呈锥形。矢耳石、星耳石长度均大于高度,微耳石长度小于高度。矢耳石长高比平均为1.371,星耳石长高比平均为1.332,微耳石长高比平均为0.647。矢耳石长、高与体长的比值分别为0.0479和0.0350。矢耳石和星耳石各具有1个中心核,矢耳石中心核的直径平均为68.15μm,星耳石中心核的直径平均为46.72μm;矢耳石原基的直径平均为11.42μm。

关键词: 黄唇鱼 耳石 形态 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羔红点鲑和白斑红点鲑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淡水渔业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花羔红点鲑(Salvelinusmalma)和白斑红点鲑(S.leucomaenis)的肌肉营养成分,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花羔红点鲑肌肉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白斑红点鲑(P<0.05),而其灰分含量值则低于白斑红点鲑,但其差异并不显著(P>0.05);(2)花羔红点鲑在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上显著高于白斑红点鲑(P<0.05),但两者在鲜味氨基酸含量上差异并不显著(P>0.05);(3)肌肉营养品质评价结果表明,花羔红点鲑肌肉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70.44)明显高于白斑红点鲑(63.67)。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土著品种的花羔红点鲑的肌肉营养价值要明显优于引进品种白斑红点鲑。

关键词: 花羔红点鲑(Salvelinusmalma) 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 肌肉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10年鱼类细胞培养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海洋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鱼类细胞培养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广泛应用于病毒学、环境毒理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学、基因组学、遗传学以及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鱼类细胞作为实验对象,有着活体鱼无法比拟的优点:(1)成本低,细胞系的维护不需要大型的养殖设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与对虾单养模式的池塘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对比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的基础上,于2010年3~6月对比研究了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为主养对象的低盐度土池混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鲫(Carassius aurat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模式与凡纳滨对虾单养模式的产出效果和水质动态。混养池塘和单养池塘各3口,并对养殖全过程进行跟进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在养殖周期平均比单养组短10 d的条件下,混养组凡纳滨对虾的平均体重、成活率、单位面积产量比单养组分别高6.24%、26.25%、55.86%,投饵系数比单养组低8%。混养组草鱼单位净产量为1 467.27(±115.82)kg/hm2,杂食性鱼类鲫和滤食性鱼类鲢、鳙的总单位净产量为447.78(±34.20)kg/hm2。混养鱼类的成活率均在98%以上。混养池塘单位面积总投饵量虽然比单养组大,但水体NO2-N和COD浓度比单养组低,混养池塘水体的无机氮主要以毒性小的TAN、NO3-N形式存在,NO2-N波动小。混养池塘水体透明度比单养池塘稳定,但早晨溶解氧含量低于单养池塘,需加强人工增氧。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草鱼 混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改良的碳二亚胺法制备无色孔雀石绿完全抗原及鉴定

淡水渔业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完善无色孔雀石绿的免疫检测方法,通过改良的碳二亚胺法,改造无色孔雀石绿结构类似物副品红半抗原。经过紫外分光法、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质谱法鉴定,偶联反应成功,且偶联比最高达37∶1。以副品红—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为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产生针对无色孔雀石绿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6.25×105;取抗体与无色孔雀石绿进行竞争抑制测定,IC50可以达到11.8 mg/L。该抗体与孔雀石绿及副品红存在交叉反应,交叉反应率均为100%。

关键词: 无色孔雀石绿 副品红 碳二亚胺法 偶联 鉴定 多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外线辐射对西伯利亚鲟精子活力和寿命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剂量紫外线辐射(254nm,UVC)对西伯利亚鲟精子活力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辐射对精子的活力、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均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精子活力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呈先迅速下降,后迅速上升,再迅速下降的趋势;精子快速运动时间的变化趋势与活力相似;精子寿命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当辐射剂量达288mJ.cm-2时,精子无快速运动,当辐射剂量达324mJ.cm-2时,精子活力和寿命均降为0.根据Hertwig效应判断,辐射剂量216mJ.cm-2为西伯利亚鲟精子灭活的最适剂量.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精子 紫外线辐射 活力 寿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