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松浦鲤保种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松浦鲤作为鲤鱼的一个培育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的鱼类养殖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促进该品种优良性状的稳定保持和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研究应用29对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标记对松浦鲤保种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在194尾松浦鲤个体中,共检测到166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724 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84 9,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72 2;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群体处于不平衡状态;瓶颈效应分析表明,群体已经历了瓶颈效应;根据连锁不平衡方法计算有效群体大小为69.8。该研究表明人工选择压力对松浦鲤保种群体造成了较大影响,虽然其仍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由于经历了瓶颈效应,这对于品种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该品种保种工作中应注重加强保种策略研究,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保持其种质利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环境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生物滤池挂膜及运行过程中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脱氮机制,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对不同时期生物载体上的异养细菌、氨氧化细菌及硝化菌进行培养计数.并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细菌的16S rDNA V3可变区的PCR扩增片段进行分离,分析了所得到的细菌群落特征DNA指纹图谱,对其中的优势菌属使用序列数据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3类细菌的数量都呈现出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直至达到稳定的趋势.各个时期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群落的组成非常丰富,Shannon指数分别为1.53、1.44、1.57、1.08、1.27和1.30.不同时期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的种类有一定的变化,但2个相邻时期的Cs值(相似性指数)都比较高,说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演替是缓慢而有规律的.生物载体上存在多类细菌共同作用于养殖水体污染物的去除,出水水质能达到高密度养殖的要求,其主要优势种群以Proteobacteria和Flavobacteria为主,分离鉴定出了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及黄杆菌(Flavobacteriaceae bacterium)等兼性厌氧细菌,表明生物滤池中可能同时存在硝化和脱氮途径.
关键词: 生物载体 生物挂膜 微生物群落结构 循环水养殖系统(RAS) PCR-DG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怒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资源状况
《淡水渔业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年4月到2008年8月对怒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分布和生物量先后进行了5次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53种,隶属于5门,7纲,42科,其中水生昆虫是怒江流域鱼类饵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怒江流域42个采样点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分布从上游到下游呈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其密度和生物量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55~457.4 ind./m2、3.89~14405.9 mg/m2。聚类分析显示怒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具有相同生境类型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较为相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口黑鲈POU1F1启动子区域SNPs对生长的影响
《水产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基因组步移技术克隆了大口黑鲈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OU1F1启动子序列,该序列全长1 629 bp,预测存在4个八聚体转录因子1(Oct-1)结合位点和TATA框等基本转录元件,1个Homeobox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2个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结合位点。采用直接测序法研究发现,大口黑鲈POU1F1启动子序列的-18和-183两个位点存在SNPs,该两个突变位点只检测到A、B两种单倍型。对养殖群体进行不同单倍型的基因频率和生长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单倍型A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246,单倍型B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754;群体关联分析表明,基因型为AA型和AB型的个体在体质量、体长、全长、体高和体宽等方面明显高于BB型个体,但基因型为AB型和AA型的个体之间在体质量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为下一步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雷州乌石人工鱼礁渔业资源增殖效果初步评价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004年3月本底调查和2007年5月以及2010年8月跟踪调查的结果,对雷州乌石人工鱼礁渔业资源增殖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投礁后2007年和2010年礁区海域游泳生物种类数分别是投礁前的1.50倍和2.15倍;对比区海域游泳生物种类数分别是投礁前的1.27倍和2.00倍。投礁后礁区海域游泳生物资源密度分别是投礁前的2.13倍和3.00倍;对比区海域游泳生物资源密度分别是投礁前的0.46倍和1.96倍。投礁后,礁区和对比区海域的Pile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n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均明显高于投礁前。投礁后,礁区和对比区海域鱼类成为第一优势种类群,在礁区还新增了一些经济种类。表明人工鱼礁投放后,礁区生产力得到了提高,群落结构变得复杂而稳定,渔业资源增殖效果和生态经济效益提升已有良好的体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蟳4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水产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我国大连黑石礁(DL)、莱州湾(LZ)、青岛鳌山湾(QD)、海州湾(HZ)4个日本蟳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引物获得的等位基因数从11~17不等,10个位点其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3.600 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8.592 0;各位点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318 2~0.858 4,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46 6~0.923 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28 0~0.914 0,说明各位点在4个日本蟳野生群体内均表现出很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各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大,基因分化指数(FST)为0.032 74~0.088 03。群体间遗传相似性系数、遗传距离及UPGMA聚类分析表明,鳌山湾与海州湾群体亲缘关系最近,而海州湾和莱州湾群体亲缘关系最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鲻鱼和养殖鲻鱼消化系统的组织学观察
《海洋渔业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生与养殖鲻鱼(Mugil cephalus)的消化系统在形态和组织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1)形态方面:食道粗而短,胃呈球形,包括贲门部、盲囊部、胃体部和幽门部4个区域,胃与肠相接处有2个指状幽门盲囊,肠道在腹腔内盘旋5圈。肝脏黄褐色,右叶较左叶大,未发现独立的胰脏。养殖鲻鱼消化道周围包裹更多脂肪,胃较小但胃腔更大,肠道比野生鲻鱼长。野生鲻鱼和养殖鲻鱼的肠道系数分别为2.909和3.080。(2)组织学研究表明:食道分扁平上皮层区域和单层柱状上皮层区域,粘膜肌层较厚;野生鲻鱼食道粘膜层的表面可见角质化细胞,野生鲻鱼纵行的肌束更粗。胃粘膜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在贲门部和盲囊部有丰富的胃小凹和胃腺,养殖鲻鱼的粘膜褶及小粘膜褶高度大于野生鲻鱼。胃体部的粘膜层上皮中有较多的呈空泡状的杯状细胞,胃体部和幽门部肌层较厚,几乎为整个胃壁的厚度,野生鲻鱼胃壁肌层更厚。幽门盲囊组织学特征与前肠类似,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丰富的微绒毛形成明显的纹状缘,上皮中杯状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多,前肠多于中肠,后肠的杯状细胞最多,且养殖鲻鱼多于野生鲻鱼。野生鲻鱼伸向腔内的粘膜褶,呈分支状,不规则,养殖鲻鱼无分支,呈长条状。肝脏中肝小叶不明显,肝细胞索明显。胰腺呈弥散状分布于胃、肠、总胆管等的周围系膜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16SrRNA序列探讨龟鳖类的遗传分化和系统发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PCR和测序的方法,获得13种龟鳖类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结合NCBI收录的47种龟鳖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龟鳖类的遗传分化和系统发生。结果表明,对60条序列进行比对后得到480 bp的一致序列,其中,可变位点229个,总变异率为47.7%;简约信息位点186个,插入/缺失80个。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4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6%、24.3%、18.5%、23.7%,转换与颠换比为1.95。7种闭壳龟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04~0.063,平均为0.03;潮龟科17个属间的遗传距离为0.053~0.120,平均为0.091;曲颈龟亚目8个科间(不包括平胸龟)的遗传距离为0.071~0.259,平均为0.169。龟科是陆龟科与潮龟科的姐妹群,潮龟科与陆龟科的亲缘关系比龟科与陆龟科的亲缘关系要近;应将乌龟重新归入拟水龟属,将锯缘龟纳入闭壳龟属;闭壳龟属不应拆分为闭壳龟属和盒龟属,即不将黄缘盒龟和黄额盒龟归入盒龟属。
关键词: 龟鳖类 16SrRNA基因 遗传分化 分子进化 系统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年珠江八大入海口As含量调查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珠江河口水体中As的分布,2006年在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8大出海口进行水体监测。结果表明:八大口门水体中As含量均没超过地表水一类水质标准,As平均含量为0.0018 mg/L,最大值为0.0059 mg/L,最小值为0.0002 mg/L。从珠江河口空间动态看,As平均含量:虎门﹥蕉门﹥横门﹥磨刀门=洪奇沥门﹥虎跳门﹥鸡啼门﹥崖门;从季节上看:5月>8月>2月>11月,丰水期大于枯水期。单因子评价指数法结果表明,珠江河口污染指数均小于1,As在珠江口对污染贡献较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及变态稚贝的形态变化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纯水为对照,利用普通温控培养箱,在(24.0±1.0)℃条件下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进行了15d的体外培养实验.结果显示:钩介幼虫排出体外24h内存活率显著下降为50.7%(p=0.006);A组(MEM高糖)、B组(RPMI1640)、C组(MEM 199)幼虫变态率分别为(7.5±3.9)%、(13.3±12.0)%、(42.1±10.0)%;D组(L-15)的幼虫变态率最高,为(66.1±3.8)%,极显著高于C组(p=0.007).相关分析表明,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与钩介幼虫变态率存在显著负相关(r=-0.886).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体外培养变态发育的稚贝形态观察发现:稚贝双壳表面圆形凹陷数量和深度比幼虫显著减少,双壳边缘外套膜增厚,在外套膜、斧足表面分布有大量乳状突起,但形态不同.体外培养稚贝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均发生了显著改变,完成了变态发育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