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糖水平饲料中添加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对杂交鳢生长、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评价不同糖水平饲料中添加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对杂交鳢生长、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10%和20%的糖水平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5%的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配制成4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39.35±0.01)g的杂交鳢8周.结果显示:20%糖组的杂交鳢生长性能极显著低于10%组(P<0.01).20%糖组杂交鳢血浆谷草转氨酶(AST)极显著升高(P<0.01),20%糖组血浆三酰甘油(TG)显著升高(P<0.05).20%糖组极显著抑制杂交鳢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1).不添加植物提取物条件下,20%糖水平显著抑制肝脏IL-1β、IL-8和TOR的基因表达(P<0.05).添加0.15%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后极显著改善杂交鳢生长性能(P<0.01),显著降低杂交鳢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活性(P<0.05),极显著降低了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肝脏AST活性(P<0.01)和极显著升高肝脏SOD和CAT活性(P<0.01),极显著上调肝脏IL-10、IκBα、IL-1β、IL-8、TNF-α和TOR基因表达(P<0.01).综上所述,适宜糖条件下添加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能够改善杂交鳢生长性能,高糖应激条件下添加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能够缓解高糖造成的氧化应激.
关键词: 杂交鳢 糖水平 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 生长 代谢 抗氧化能力


没食子酸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饲料工业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没食子酸是一种兼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生理功能的天然酚酸,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改善动物健康状况方面已有较多研究.文章系统归纳了没食子酸的理化性质、吸收利用、生物学活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没食子酸影响动物健康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酚酸;没食子酸;畜禽生产;调控;生理功能


大口黑鲈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基因克隆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克隆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duced protein 2,TNFAIP2)基因,命名为MsTNFAIP2,探究MsTNFAIP2在大口黑鲈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转录组中MsTNFAIP2编码序列(CDS)设计引物并克隆该基因;利用DNAMAN等软件和SMART等预测并分析MsTNFAIP2氨基酸序列理化性质和结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在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和脂多糖刺激前后MsTNFAIP2及TNF-α、IL-1β、IL-10和IFN-γ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克隆MsTNFAIP2 CDS序列,长度为1 932 bp,共编码644个氨基酸,有一个Sec6超家族结构域;与鳜(Siniperca chuatsi)TNFAIP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74.84%;鱼诺卡氏菌和脂多糖刺激后,MsTNFAIP2及TNF-α、IL-1β、IL-10和IFN-γ mRNA表达水平在头肾、脾脏和淋巴细胞中显著上调(P<0.05).[结论]MsTNFAIP2参与了大口黑鲈免疫应答.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脂多糖 鱼诺卡氏菌


桑椹多酚及其微胶囊对猪肉脯品质的改良
《现代食品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该实验使用超声法将桑椹多酚(MP)包埋入 β-环糊精中(β-CD),制备桑椹多酚-β-环糊精微胶囊(MPM),验证了 β-环糊精对桑椹多酚的保护作用,并探究了桑椹多酚对肉脯的理化特性、抗氧化活性以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可以提高酚类物质的稳定性,实现酚类物质的缓释.添加有0.2%MPM的肉脯在贮藏28 d后总酚保留率达到54.55%,较对照组(添加0.2%MP)提高了71.06%.同时,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还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桑椹肉脯的质构和色泽.较空白对照组而言,以MPM部分替代MP制作的肉脯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升了1.05倍、20.99倍、1.04倍;产品的过氧化值、TBARS值和羰基含量分别下降了75.11%、19.16%、44.77%,巯基向二硫键的转化受到了抑制.该研究有助于推进桑椹多酚在功能性肉制品开发中的应用,为提高植物多酚在热加工食品中的稳定性提供技术参考.


精氨酸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精氨酸对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hanna argus)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浆生化指标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22.02±0.02)g的杂交鳢7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投喂精氨酸水平为2.31%、2.42%、2.72%、2.92%、3.12%的5种试验饲料,分别记作G1、G2、G3、G4、G5,饲喂8周.结果显示:1)随着饲料精氨酸水平升高,杂交鳢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G4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饲料系数呈现下降趋势,并在G4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精氨酸水平对杂交鳢存活率、肥满度、脏体比无显著影响(P>0.05).2)杂交鳢全鱼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在各组之间存在差异,且均在G4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全鱼水分、粗脂肪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精氨酸水平上升,杂交鳢全鱼精氨酸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G4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亮氨酸、蛋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含量在G3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他氨基酸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饲料精氨酸水平对杂交鳢血浆总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葡萄糖含量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G3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G1、G2组(P<0.05),G5组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G2组(P<0.05);与G1组相比,G5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杂交鳢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精氨酸显著促进氨基酸吸收、增加蛋白质沉积、提高生长性能和增强抗氧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以杂交鳢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蛋白质沉积率指标为判定依据,通过折线模型,进行综合分析表明,杂交鳢幼鱼饲料精氨酸适宜水平分别为2.91%、2.95%、2.98%(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63%、6.65%、6.72%).
关键词: 杂交鳢;精氨酸;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浆生化指标;抗氧化


茶皂素对食源性腐败酵母的抑菌能力及作用机理
《现代食品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评价茶皂素对酿酒酵母、鲁氏接合酵母及白色假丝酵母三种食源性腐败酵母的抑菌能力,并筛选出机理研究指示菌;进而通过考察时间-杀菌曲线、生物膜抑制率、菌体细胞形态、细胞膜通透性、细胞膜完整性、遗传物质以及蛋白泄露和胞内总蛋白等指标,阐述茶皂素抑菌机理.抑菌能力试验结果显示茶皂素对三种腐败酵母均有抑菌作用,其中酿酒酵母抑菌直径为16.00 mm,MIC和MBC分别为0.05、0.10 mg/mL,抑菌效果最为显著.以酿酒酵母为指示菌的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茶皂素可使菌体直接进入衰竭期;可显著抑制生物膜形成;可致菌体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塌陷扭曲;能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增大细胞膜通透性,使胞内核酸和蛋白质大量泄露,还可干扰DNA正常合成,阻滞蛋白质合成表达.因此,茶皂素有望成为食品加工中针对食源性腐败酵母的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该研究也可为拓展天然防腐剂在高渗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火龙果新品种'大丘4号'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丘4号’是从以‘光明红’为母本,‘白水晶’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出的红肉火龙果新品种。树势旺盛,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316.0g,可食率73.2%。果皮浅红色,果萼数量多、长度和厚度中等,果肉红色,肉质爽滑,风味清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4%,可滴定酸含量0.191%。广州地区每年开花结果 10~12批次,定植第3年,产量可达36 780.3 kg·hm-2。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ΔessA、ΔessB、ΔessC敲除菌株的构建及其特性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Ⅶ型分泌系统存在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中,其组成膜蛋白对底物蛋白的分泌转运至关重要.为此利用热敏型自杀质粒,构建了含氯霉素筛选标签的膜蛋白重组敲除载体pSET4s-ΔessA、pSET4s-ΔessB、pSET4s-ΔessC,经同源重组后,利用PCR技术筛选到了其缺失突变株-无乳链球菌ΔessA、ΔessB、ΔessC.通过菌株生长曲线分析,ΔessA、ΔessB、ΔessC敲除株均较野生株(WT)生长过程变慢,其中ΔessA、ΔessB敲除株在生长早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ESAT6蛋白分泌影响分析显示,与WT株相比,ΔessA、ΔessB、ΔessC敲除株ESAT6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1).结果显示,ΔessA、ΔessB、ΔessC敲除株均较WT株毒力显著降低(P<0.01).研究表明,essA、essB、essC为无乳链球菌Ⅶ型分泌系统重要的膜蛋白,其基因缺失造成了分泌蛋白ESAT6mRNA表达水平下降,影响了菌株毒力.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Ⅶ型分泌系统膜蛋白 敲除菌株构建 生物学特性分析


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STING基因敲除猪肺泡巨噬细胞系及其对I型干扰素转录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阐明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在猪抗病原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机制,为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猪伪狂犬病等病毒性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CRISPR/Cas9技术,在STING基因第4、第8外显子中寻找高分靶点并设计sgRNA序列,将退火的sgRNA与酶切的LentiCRISPRv2载体用T4 DNA连接酶连接以获得LentiCRISPRv2-STING-sgRNA慢病毒载体(STING-sgRNA);以不同的STING-sgRNA慢病毒载体组合及包装质粒psPAX2和包膜质粒pMD2.G共同转染293T细胞,得到含sgRNA的慢病毒再转染3D4/21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和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细胞株,通过PCR、测序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STING基因的敲除效果;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STING基因敲除对I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结果]以不同的STING-sgRNA慢病毒载体组合与HA-STING过表达载体共同转染293T细胞,均能在细胞内对STING真核表达载体产生编辑效果,且以STING-sgRNA(1+5)慢病毒载体组合的编辑效率最高.以编辑效率最高的STING-sgRNA(1+5)慢病毒载体组合及包装质粒psPAX2和包膜质粒pMD2.G共同转染293T细胞包装出慢病毒,再用慢病毒感染3D4/21细胞,结果获得1株STING基因大片段(4989 bp)缺失的3D4/21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检测未发现STING蛋白,说明STING基因敲除3D4/21细胞(3D4/21-STING-/-)构建成功.与野生型3D4/21细胞相比,在转染副猪嗜血杆菌DNA刺激下,3D4/21-STING-/-细胞中的IFN-β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CRISPR/Cas9技术能成功大片段敲除3D4/21细胞中的STING基因,而导致STING基因功能丧失;STING基因敲除会导致细胞在病原微生物DNA刺激时I型干扰素转录障碍,也提示STING基因可能是猪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CRISPR/Cas9 STING基因 猪肺泡巨噬细胞 基因敲除 I型干扰素


水稻WOX家族基因鉴定及其种子在逆境萌发中的表达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开展水稻WOX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及在种子逆境萌发中的表达分析,可为探究WOX家族基因的功能、作用机制及水稻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水稻WOX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系统进化关系、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和染色体定位等进行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其在种子萌发过程的时空表达特征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从PlantTFDB数据库鉴定获得13个水稻WOX基因家族成员(OsWOX1~OsWOX13),可分为3个分支,其中,远古进化支仅含1个基因,中间进化支和现代进化支分别含有6个基因.13个OsWOXs家族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水稻的1、3、4、5、7、8、11号染色体上,其余5条染色体上则不含该家族基因,其基因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暗示WOX基因功能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13个水稻WOX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具有Homodomain superfamily保守结构域和10个保守基序,其中Motif 1和Motif 2位于每个蛋白的保守功能域中.OsWOXs基因启动子区域均含有较多的光响应元件和防御胁迫响应元件,种子特异性反应元件(RY-element)存在于OsWOX1、OsWOX9、OsWOX11和OsWOX12基因中.13个OsWOXs基因在水稻种子萌发及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存在明显差异.OsWOX8基因在萌发种子和幼苗中均呈较高的表达量,OsWOX9和OsWOX11基因在种子萌发期表达量较高,而OsWOX2、OsWOX6和OsWOX8基因在幼苗中的表达量较高.干旱胁迫下,幼苗中OsWOX1、OsWOX2、OsWOX4和OsWOX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CK)组的15.0倍、8.0倍、3.9倍和3.6倍,而种子中OsWOX3、OsWOX4和OsWOX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比CK组降低87.2%、86.9%和97.8%.[结论]相较于拟南芥和玉米,水稻WOX基因家族成员在系统发育进化上较先进,仅保留OsWOX8一个古老分支,且其启动子区域均含有大量光响应和胁迫响应元件,推测其在功能上偏向于参与光合作用和逆境应答方面.OsWOXs基因在水稻种子萌发、幼苗及各种非生物胁迫下呈现丰富多样的表达模式,其中OsWOX9和OsWOX11基因为调控种子萌发的关键基因.
关键词: 水稻 WOX家族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非生物胁迫下的种子萌发 基因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