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解析桑椹酒渣中的酚类物质
《现代食品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通过研究桑椹酒渣中的酚类化合物,为开发酒渣的价值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建立云桑二号桑椹酒渣中的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PLC-Q-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定性分析方法.液相色谱使用ZORBAX SB-Aq(2.1 mm×100 mm,1.8-Micron)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0.1%(V/V)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采用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进行质谱检测.最终鉴定出云桑二号桑椹酒渣中酚类物质共14种.然后利用标准品对照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鉴定出的多酚类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测定,发现桑椹酒渣中的酚类物质组成与桑椹大致相同.但各单体酚含量总体降低.其中,花青素类酚类物质含量最高的是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718.30 μg/g),非花青素类多酚物质含量最高的是儿茶素(1805.87 μg/g).这些结果表明桑椹酒渣酚类含量丰富,是开发健康食品的良好原料.
关键词: 桑椹酒渣 酚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PLC-Q-TOF-MS) ESI离子源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足海参变态附着阶段转录组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参幼苗发育需要经历耳状幼体、樽形幼体、五触手幼体及幼苗阶段,而从浮游幼体变态发育至附着幼苗阶段的高死亡率是热带海参繁育中的共性问题,目前有关热带海参变态发育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以玉足海参(Holothuria leucospilota)为研究对象,采集小耳幼体(A)、中耳幼体(B)、大耳幼体(C)和樽形幼体(D) 4个时期样品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以探究其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共产生83.6 GB Raw reads,拼接获得93 528个Unigenes。对4个组测序文库的相邻组间(A_vs_B, B_vs_C, C_vs_D)进行两两比较,A_vs_B、B_vs_C和C_vs_D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分别为17 732、11 757和11 319个。GO功能富集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分子功能、催化活性等与细胞成长相关的GO功能。此外对KEGG通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PI3K-Akt、细胞周期、癌症途径等与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中,其中在幼体由浮游的大耳状幼体变态至附着的樽形幼体过程中,癌症途径的富集频率显著上升,表明其在幼体生长发育模式转换上发挥了关键作用。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及预测的功能信息可为热带海参生长发育调控机制研究、人工繁育及分子改良应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谷蛾幼虫在不同茶树品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感染虫生真菌概况
《广东茶业 》 2023
摘要:为明确茶谷蛾(Agriophara rhombata Meyr.)在不同茶树品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感染虫生真菌的情况,在广东省云浮市、开平市两地选取金萱和鸿雁12号两个茶树品种,对茶谷蛾幼虫发生情况和感菌情况进行标准的调查.应用了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等方法,掌握茶谷蛾幼虫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幼虫聚集可能是受其生活习性影响,因为每条雌虫可产卵百余粒.空间分布格局为α=2.617>0,幼虫个体之间相互吸引,以个体群的形式存在.β=1.02>1,幼虫在茶园里呈现聚集分布.金萱Ⅰ试验地茶谷蛾幼虫的真菌感染率为 20%,是鸿雁 12 号Ⅱ试验地的茶谷蛾幼虫感染率的两倍,其他试验地的 1 倍.不同品种茶树上呈现聚集分布,个体之间互相吸引,以个体群的方式存在.研究结果以期为茶谷蛾幼虫的预警监测以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1992-2020年蔬菜生产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广东1992—2020年蔬菜生产时空变化特征,为广东蔬菜生产空间布局优化与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1992—2020年广东蔬菜生产数据为基础,利用时序统计、生产规模指数、生产集中度指数、变化检测等方法,分别从省、市和县域尺度分析广东蔬菜生产的时序变化、空间差异、分布格局与时空变化。【结果】省域尺度上,1992—2020年广东蔬菜播种面积、产量与单产呈波动上升趋势,播种面积共计增加73.23万hm~2,产量共计增加2 503.31万t,单产由19.07 t/hm~2增至27.19 t/hm~2。市域尺度上,蔬菜种植与产量强市为广州、湛江和茂名;汕头、揭阳和潮州的蔬菜单产相对更高。县域尺度上,蔬菜播种面积≥2万hm~2、产量≥50万t的县域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分布格局从零星分散向聚集连片发展;蔬菜单产≥30 t/hm~2的县域分布格局由粤东地区零星分布向全省多地聚集连片发展。【结论】1992—2020年,广东各地市蔬菜生产存在显著的时空分异特征,建议广东蔬菜生产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确保蔬菜稳产保供基础上,促进各地市及县域蔬菜生产的高效化、优质化与专业化。
关键词: 蔬菜生产 播种面积 蔬菜产量 蔬菜单产 时空变化 广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生菌对肠道损伤条件下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的Meta分析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整理以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及脂多糖作为损伤模型的断奶仔猪研究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探究添加益生菌制剂对损伤处理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数据库,筛选益生菌添加对损伤处理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同时具备损伤处理组及益生菌干预损伤处理组的试验纳入到本项研究中。自1999年6月30日至2022年4月20日,筛选获得12篇相关体内研究文献纳入本次试验,所纳入总样本909例,用Review Manager 5.4对纳入研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选择标准化均数差(SMD)作为效应指标。结果表明:相较于损伤模型组,饲喂添加益生菌的饲粮可以有效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SMD=1.35,95%置信区间(CI)=0.86~1.83,P<0.000 01],影响平均日采食量(SMD=0.46,95%CI=-0.16~0.76,P<0.000 01),降低料重比(SMD=-1.10,95%CI=-1.61~-0.59,P<0.000 01)。这些结果表明,益生菌制剂可以改善损伤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关键词: 益生菌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Meta分析 肠道损伤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粤西地区规模化养鸡场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23
摘要:为了解广东粤西地区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Transmissible viral proventriculitis,TVP)的流行情况和主要病因,本研究于粤西地区部分发病鸡场共采集910份(每10份混为1个样本,共91个样本)腺胃样品,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8种TVP相关病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91份样品中检测出42份相关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46.2%;共检出TVP相关病毒6种,发现有病毒双重感染和混合感染情况.该地区病鸡无品种特异性,但小鸡和中鸡病毒感染率差异显著.这表明粤西地区养鸡场普遍存在TVP感染,本研究为粤西地区TVP的流行规律研究及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助剂对氯虫苯甲酰胺药液理化性质及在玉米叶片上沉积分布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择用于植保无人机作业的喷雾助剂,利用全自动张力仪和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添加4种不同喷雾助剂后0.5%氯虫苯甲酰胺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在玉米叶片上的接触角,应用大疆T20型植保无人机进行田间喷雾,分析添加4种喷雾助剂对玉米冠层不同位置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和雾滴沉积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迈飞和Agrospred 910喷雾助剂后,药液的表面张力分别较未添加助剂时显著降低19.6%和30.1%;不同喷雾助剂对药液在玉米叶片上接触角的影响各不相同,添加Agrospred 910助剂后液滴接触叶片60 s后接触角降至11.92°;添加4种喷雾助剂能够有效提高玉米冠层的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和雾滴沉积量,其中添加Agrospred 910助剂后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及雾滴沉积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6.93%、35.92%和61.90%。表明在玉米田间使用植保无人机喷雾施药时,可以优选使用Agrospred 910喷雾助剂。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喷雾助剂 玉米 表面张力 沉积分布 均匀性 雾滴沉积量 雾滴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黄酮及其代谢衍生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异黄酮是以3-苯并吡喃酮为母核的黄酮类化合物群,结构与雌激素类似。异黄酮可以通过提高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缓解机体炎症和发挥类雌激素作用等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异黄酮代谢衍生物对于动物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活性。本文总结了异黄酮在动物体内的代谢途径、异黄酮及其代谢衍生物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畜牧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旨在进一步促进异黄酮及其代谢衍生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