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LED光质对2种石斛兰组培苗增殖、生根及生长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CSCD
摘要:为提高石斛兰的组培效率,以‘甜心’石斛和‘红粉天宫’兜唇石斛为研究对象,研究白光(W,可见全光谱400~700 nm)、红蓝绿组合光(R3B6G0、R3B6G1、R3B6G3、R6B3G0、R6B3G1、R6B3G3、R3B3G3)共8种LED光质对石斛兰增殖与生根的影响,并系统比较增殖过程中2种石斛兰增殖系数、鲜重、干重和干物质含量的差异,以及生根过程中根数、平均根长、茎粗、新芽数、株高、叶数的差异。结果表明‘,甜心’石斛在R6B3G1的光质下增殖效果最好,培养45 d增殖系数达到2.55个/株,鲜重、干重和干物质含量分别为0.54 g/株、0.053 g/株和9.8%。其次为R6B3G0处理,而对照W和R3B6G3效果较差。生根方面,‘甜心’石斛则在R6B3G3组合光质处理下效果最佳,根数和平均根长分别为11.36根/株和2.64 cm,其次为R6B3G1,而对照W和R3B3G3效果最差。‘红粉天宫’兜唇石斛在R6B3G3光质组合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达到1.19个/株,鲜重、干重和干物质含量分别为0.718 g/株、0.0548 g/株和7.91%,其次为对照W,而R6B3G0效果较差。生根方面,‘红粉天宫’兜唇石斛在R6B3G1组合光质处理下效果最好,其次为R6B3G3,而R3B6G3和对照W效果较差。可见,在R6B3红蓝光质下适当补充一定绿光,有利于2种石斛兰增殖和生根壮苗。
关键词: LED 光质 ‘甜心’石斛 ‘红粉天宫’兜唇石斛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配体对超富集植物转运及解毒镍、锌的影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超富集植物是一类能大量吸收重金属并将其转运至地上部的特殊植物。这类植物体内通常含有高量的有机配体,如烟草胺、组氨酸等,可与其形成稳定的金属-配体复合物。现阶段针对超富集植物体内Ni、Zn的有机配体的研究较为充分。该研究综述了在根部运输及解毒、木质部转运和叶片解毒过程中有机配体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关系、超富集植物合成有机配体的分子机制以及有机配体和金属配合物的检测方法。综合来看,氨基酸类配体可能促进Ni、Zn在根部共质体中的迁移并缓解过量Ni、Zn的细胞毒性;在木质部运输过程中Ni、Zn则主要以水合离子形式赋存,与配体结合的比例相对较低;叶部赋存的Ni、Zn则主要通过与有机酸结合的形式进行解毒。由于现有的研究大部分针对有限的几种超富集植物及有限的几种有机配体,未来还需结合代谢组学及转录组学探索更多植物品种有机配体特征及其解毒的分子机制,从而为厘清植物超富集重金属的相关机制及其在植物提取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全虾营养成分和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23
摘要:该试验旨在研究在室内循环水养殖模式下,不同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虾体营养组成和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磷的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均重约1.04 g的南美白对虾苗,分别按照100 ind/m3(M10)、150 ind/m3(M15)、200 ind/m3(M20)、250ind/m3(M25)、300 ind/m3(M30)5种放养密度饲养在20个玻璃纤维桶(实际含水量300 L)中,每种密度组设4个重复。在饲料中添加0.01%的Y2O3作为外源指示剂。自正式投喂试验饲料后的第20 d开始,采用虹吸法持续收集粪便20 d。结果显示,不同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全虾体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钙及磷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M10组全虾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M20组(P<0.05),但与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养殖密度对全虾其他14种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EAA/TAA、EAA/NEAA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M20和M30组饲料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M15组(P<0.05),但与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室内循环水100-300 ind/m3放养密度养殖模式下,南美白对虾全虾营养组成和饲料消化利用无明显差异,表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承载能力高,在南美白对虾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产业化应用具有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香型茶树新品种'粤茗4号'
《园艺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茗4号’为高香型茶树新品种,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春茶一芽二叶蒸青样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21.5%、4.2%、3.8%、51.2%。制红茶外形紧结,乌润匀整,汤色橙红明亮,花甜香悠长持久、带微薄荷气,滋味清甜,带阿萨姆风味。适宜华南、西南等茶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刺五加水提物抗鳜蛙虹彩病毒活性及其对大口黑鲈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刺五加水提物(Acanthopanax senticosus aqueous extract, ASAE)对鳜蛙虹彩病毒(Mandarin ranavirus, MRV)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大口黑鲈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ASAE(1.2、1.0、0.8、0.6、0.4和0.2 mg/mL)与MRV同时作用鳜鱼脑细胞系(SCB3),检测ASAE对MRV的抑制活性。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ASAE,连续饲喂大口黑鲈15 d,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分析ASAE对大口黑鲈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以1×10~7 TCID50/mL MRV腹腔注射攻毒,分析ASAE抗MRV保护效果。【结果】1.2、1.0、0.8、0.6、0.4和0.2 mg/mL ASAE对MRV抑制率分别为95.27%、91.36%、84.55%、60.05%、32.16%和2.49%。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SAE诱导大口黑鲈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酪氨酸激酶(tyrosine-protein kinase, Lyn)、肌动蛋白相关蛋白(actin related protein 2/3 complex, subunit 5,ARPC5)、Fcγ受体Ⅰa(Fcγ receptorⅠa, FcγRⅠa)等Fcγ受体吞噬通路相关基因显著性上调表达(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添加ASAE明显提高了大口黑鲈头肾白细胞吞噬能力(吞噬率80.9%)。攻毒试验结果显示,ASAE对MRV的相对保护率为30.48%。与对照组相比,ASAE明显延缓了大口黑鲈死亡时间,且添加ASAE组脑、脾脏、中肠、后肠组织的病毒拷贝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ASAE可显著激活大口黑鲈吞噬活性,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体内外试验均表明ASAE具有优异的抗MRV效果,可以有效预防MRV感染。
关键词: 刺五加水提物(ASAE) 鳜蛙虹彩病毒(MRV) 大口黑鲈 体外试验 体内试验 吞噬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皮结果母枝与果实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CSCD
摘要:分析黄皮结果母枝性状与果实性状的相关性,为制定科学的黄皮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黄皮主栽品种‘无核’黄皮和‘鸡心’黄皮为材料,调查结果母枝粗度、结果母枝长度、复叶数、小叶数以及果穗长度、果穗质量、穗粒数、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黄皮结果母枝粗度、结果母枝长度、复叶数、小叶数与果穗长度、果穗质量、穗粒数、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母枝粗度是影响果穗质量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结果母枝粗度的增加,黄皮果穗质量、果穗长度、穗粒数、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等产量和外观品质性状指标均有显著提高。结果母枝粗度对果实性状具有显著影响,生产上可通过适当修剪、肥水调控、控梢等措施培养粗壮的结果母枝,进而提高黄皮产量和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樱桃番茄产业发展特点与演进趋势
《农业展望 》 2023
摘要:樱桃番茄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型蔬菜,是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优先推广的“四大蔬果”之一。樱桃番茄的产业化发展是从引进国外品种和技术起步的,樱桃番茄产业是广东现代特色农业中最具活力的优质组成,是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的现代农业新产业,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效益农业的发展。结合广东区位地理环境和产业现状,系统总结了广东樱桃番茄产业发展具有重视科技有力支撑樱桃番茄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广搭平台加快推进樱桃番茄种业产学研融合发展、拓展全产业链条功能、发展新兴优势产业和三产融合推动樱桃番茄产业高质量升级的显著特点,分析了广东樱桃番茄产业发展缺乏高质量产业发展规划、制约种业发展的瓶颈未破解、设施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产业化融合发展滞后以及全链产业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存在的问题,探测了广东樱桃番茄产业未来高质量发展必须高起点规划樱桃番茄产业有序发展、种业创新支撑樱桃番茄产业稳定发展、设施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技术带动三产融合和产业演进升级以及文化消费成为产业新载体的演进趋势,为广东樱桃番茄产业高质量良性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广东区位特色 产业发展 高质量发展 演进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壳和稻壳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肥力及镉有效性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镉(Cd)污染土壤中添加等碳量的稻壳及稻壳生物炭,研究不同材料对Cd污染土壤理化性质、肥力、酶活性及重金属Cd有效态含量的影响。共设置4个处理组,未被Cd污染土壤(CK)、Cd污染土壤(CD)、添加2%生物炭的Cd污染土壤(BO)、添加等碳量的稻壳Cd污染土壤(DK)。试验结果表明,BO和DK组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较CD组分别提高10.05%和5.02%,DK组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在第60 d,比CD组高出43.90%,BO组培养第90 d时,比CD组高13.00%;BO组的碱解氮含量对比CD显著降低,DK组的碱解氮含量对比CD组显著升高。不同处理组对酶活性有不同影响,第45 d时,BO和DK组的脲酶活性较CD组显著提高,分别提高10.14%和8.61%;施加稻壳和稻壳生物炭均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的蔗糖酶活性,但BO组显著低于DK组。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有不同的影响,DK和BO组均显著提升土壤的孔隙度、初始孔隙比和土壤中砂粒、黏粒的比例;土壤重金属有效态试验结果表明,DK组中Cd污染土壤中的酸可提取态Cd的含量显著降低。对比施入稻壳生物炭,施加稻壳能够短期提升土壤肥力;生物炭和稻壳均能提升土壤的孔隙度和比重,使土壤中的黏粒占比上升;稻壳生物炭及稻壳均能缓解Cd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相比生物炭而言,稻壳更能显著降低土壤中酸提取态的Cd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