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饥饿胁迫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初孵幼体为材料,分析了饥饿胁迫对幼体存活、行为变化,消化酶活力,脂肪酸组成,以及饥饿后再投喂对幼体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存活、体态和游动行为的影响较大,至第7天全部死亡。初孵幼体的胃蛋白酶活力在饥饿5d时出现最低值0.23±0.04U·mg-1·prot-1;胰蛋白酶活力在饥饿5d时最高为737.30±26.26U·mg-1·prot-1;淀粉酶活力在饥饿5d时降至最低13.93±2.00U·g-1·prot-1;脂肪酶活力在饥饿2d时最低17.46±0.79U·g-1·prot-1。饥饿状态下,机体消耗利用自身脂肪酸成分的顺序依次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低不饱和脂肪酸,最后是高不饱和脂肪酸。曼氏无针乌贼的不可逆点(PNR)为第5天。实验结果有助于合理制定曼氏无针乌贼育苗前期饵料的投喂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Δ-分布模型法评估调查数据带有极端值的渔业生物的平均资源密度
《渔业科学进展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洋生物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均匀性,从而造成底拖网调查数据频数分布显著偏斜。偶尔出现的极端值,会直接影响资源密度均值和方差的估计。作者根据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数据库中资料,利用Δ-分布模型法和调查设计法分别估算了2005年夏季的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2007年春季的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以及2008年秋季的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的平均资源密度。结果表明,利用Δ-分布模型法对3种鱼类资源密度均值的估算值均低于调查设计法,且Δ-分布模型法对资源密度均值进行估算时的标准误差也相对较小。因此,针对调查数据中出现极端值的情况,如果资源密度对数转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那么利用Δ-分布模型法对资源密度均值进行估算是一种稳健的评估方法,值得在渔业评估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 底拖网调查 平均资源密度 调查设计法 Δ-分布模型法 评估效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对合浦珠母贝插核手术伤口愈合效果和珍珠质量的影响
《海洋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3种中药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插核手术后体重日增长速度、伤口的愈合效果及其对珍珠质量的影响。试验采用白藜芦醇、芦荟胶和云南白药对插核伤口进行单次处理(插核手术后及时处理)和3次处理(手术后第5天和第10天分别进行第2次和第3次处理),对体质量日增长速度、愈合率和珍珠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休养期各组体质量日增长速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早期几乎全为负增长(0.06~-0.26 g/d),第16天基本恢复正常生长水平,达到0.54~0.93 g/d,后期云南白药单次处理组的增长速度最快(1.52 g/d),显著高于对照组(0.34 g/d)(P<0.05),但处理次数对体质量增长的影响不大。各试验组愈合率均较高,10天时试验组的愈合率达90%以上(90.7%~99.2%),显著高于对照组(79.8%)(P<0.05),其中云南白药处理组的愈合率最高。各处理组的商品珠比例(87%~90%)均较高,但优质珠比例各组差异较大,最高的是白藜芦醇和云南白药单次用药组,分别为52.4%和54.8%。上述结果表明,中药处理对伤口的愈合和珍珠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白藜芦醇或云南白药对伤口单次处理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中药处理 愈合率 珍珠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索氏提取法测定海洋微藻粗脂肪含量及其优化方法的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藻油脂含量是评价其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关键指标。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醚为溶剂,在60~80℃的温度条件下,对7种海洋微藻细胞内粗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提取方法做了优化。优化的方法是将样品预先在乙醚溶剂中浸泡一定时间,使部分油脂在乙醚溶剂中浸出,然后再按索氏方法进行脂肪抽提。结果显示,7种海洋微藻油脂含量都占干重的15%以上,其中牟氏角毛藻、湛江等边金藻和微绿球藻油脂含量最高,超过25%。结果还显示,传统方法和优化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低于3.5%,说明优化后的索氏提取法没有对测定结果造成显著影响。采用索氏提取优化方法不仅能够更彻底地提取微藻粗脂肪,而且还大大缩短提取时间,因此,优化后的索氏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成本低和提取完全等优点,并且该方法缩短了抽提时间,从而降低了乙醚等有机萃取剂因挥发而造成的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北部沿岸近江牡蛎有机氯杀虫剂含量与食用安全性分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08—2010年每年春季,在南海北部沿岸23个观测站分别采集成体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测定了牡蛎有机氯杀虫剂含量,并探讨了有机氯杀虫剂残留对牡蛎食用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牡蛎有机氯杀虫剂平均含量(μg.kg-1,以湿质量计)高低依次为:DDTs 4.68(含量范围1.53~9.77)>硫丹2.58(nd~17.6)>氯丹1.12(nd~11.2)>三氯杀螨醇0.514(nd~4.42)>甲氧氯0.300(nd~2.66)>异狄氏剂0.229(nd~4.82)>环氧七氯0.182(nd~1.65)>异狄氏剂醛0.159(nd~1.16)>艾氏剂0.138(nd~1.72)>BHCs 0.130(nd~0.727)>狄氏剂0.095(nd~0.237)>七氯0.056(nd~0.531)。除异狄氏剂醛和硫丹外,其他杀虫剂含量明显低于澳大利亚、俄罗斯、欧盟、加拿大、日本和中国的水产品、畜禽肉中有机氯杀虫剂残留限量;硫丹含量低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限量,但少数牡蛎样本中硫丹含量略高于欧盟的限量,接近或超过日本的限量。经食用牡蛎而进入人体的α-BHC、β-BHC、γ-BHCp、p'-DDE、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硫丹、氯丹、七氯、环氧七氯含量明显低于其危害剂量。α-BHC、β-BHC、γ-BHC、pp'-DDD、pp'-DDE、pp'-DDT、艾氏剂、狄氏剂、氯丹、七氯、环氧七氯对人体致癌风险可以接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胁迫对斜生栅藻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海洋渔业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同盐度(5,10,15,20,25)和碳酸盐碱度(5,10,15,20,25,30,35 mmol/L)胁迫下,研究了胁迫后(1~7 d内)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的生长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高盐度胁迫(15,20,25)对斜生栅藻有显著的胁迫抑制作用,低盐度胁迫(5~10)对其影响不明显。在15,20,25高盐度环境中,随着胁迫时间增加斜生栅藻的细胞密度(A680 nm)、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数值下降幅度显著,胁迫7 d后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30.2%~59.7%、16.8%~57.1%和40.2%~91.5%;低盐度(5,10)环境中斜生栅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一定浓度的碳酸盐碱度对斜生栅藻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高碳酸盐碱度(5~35 mmol/L)环境中,随着胁迫时间增加斜生栅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数值上升幅度显著,其中在碳酸盐碱度为5 mmol/L的环境中各参数上升幅度最高,胁迫7 d后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分别较对照组升高了307.0%、328.9%和15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碳经济引领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新方向
《水产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目前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别从加工科技含量,生产设备;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精深加工能力;产业结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了制约我国水产品加工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水产品加工业向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路和相关措施。水产品加工业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水产品副产物的综合应用,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另外,国家政策引导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对水产品加工业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导流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流速选择及流态分析
《水产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力条件对反应器内生物膜的生长及流态形式起着决定性作用。实验分别用0.15,0.25,0.35 m/s的水流流速对内径为44 mm的管状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水力冲击,观察不同生物滤料的挂膜情况,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导流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流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低流速的水力冲击下,生物滤料的挂膜效果最好,平均厚度约为70μm,且不同结构生物滤料的挂膜情况无明显差异;反应器的模拟曝气速度为0.6 m/s时,其内部的综合流动及挂膜效果最佳。因此可知,生物膜的生长情况与同种材质生物滤料的结构形状无关,但与滤料所处的水力情况有关,膜厚度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曝气量大小及结构形状是影响其流态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可以为此类反应器的设计与高效运行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生物滤料 生物膜厚度 流态模拟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肋日月贝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海洋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野生长肋日月贝(Amusium pleuronectes)的闭壳肌和贝肉其他部分的基本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闭壳肌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8.13%±2.15%,超过优良养殖海湾扇贝"中科红"。闭壳肌的蛋白质质量比(干质量)为847.62 g/kg,贝肉其他部分蛋白质质量比为662.50 g/kg。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在闭壳肌中为44.57%,在其他贝肉部分中的比值为44.12%。5种呈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在闭壳肌和其他贝肉部分中的含量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6.23%和38.21%。闭壳肌中还富含Mg、P、Zn和Se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关键词: 长肋日月贝(Amusium pleuronectes) 营养成分分析 营养评价 氨基酸 闭壳肌 贝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