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管花肉苁蓉人工控制寄生技术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建立名贵中药材肉苁蓉的基源植物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的人工控制寄生技术,加强其资源保护与利用。方法运用人工控制寄生培养的方法,主要对寄主柽柳树龄、寄生接种时间、寄生接种种子量进行筛选;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产的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1年生、2年生、3年生的柽柳植株均能与管花肉苁蓉形成寄生,1年生柽柳植株的成活率和寄生率均最高,分别为97%和91%;在四月上旬、五月上旬、六月上旬、九月上旬进行接种,管花肉苁蓉与1年生柽柳植株均能形成寄生,四月上旬寄生率最高,为93%;接种种子量对管花肉苁蓉寄生率、寄生体数量存在显著影响,0.02 g为最适宜的接种量。人工控制寄生条件下,2年生管花肉苁蓉的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均高于药典标准。结论人工控制寄生技术寄生效率高,生产质量好,可为管花肉苁蓉规范化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不同枣区昆虫群落组成及相似性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深化对宁夏不同红枣种植区生态系统的认识,2013—2015年系统研究了灵武、中宁、同心和中卫4个红枣种植区昆虫发生种类,并分析了其间的相似性。【方法】每年4—10月每隔10~15 d调查1次,采用普查采集和定点采集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经3年研究,在宁夏枣林共发现昆虫156种,分别隶属10目60科。其中,灵武52种,中宁74种,同心94种,中卫79种。不同枣区昆虫群落的种组成相似性的排序为中宁、同心(0.595 2)>同心、中卫(0.578 0)>中宁、中卫(0.562 1)>灵武、中宁(0.539 7)>灵武、中卫(0.503 8)>灵武、同心(0.465 8);群落组成相似性的排序为中宁、中卫(0.528 8)>灵武、中宁(0.449 4)>同心、中卫(0.368 0)>中宁、同心(0.365 9)>灵武、中卫(0.352 7)>灵武、同心(0.297 4);群落特征相似性为灵武、中宁与中卫间昆虫群落较相似,同心枣区昆虫群落显著差异于前3地。【结论】宁夏枣林昆虫物种丰富,4地科数、物种数和丰盛度从多到少依次排序为:同心>中卫>中宁>灵武;灵武枣区昆虫群落结构与中宁较相似;中宁与中卫相似性较高;同心与中卫较相似。此结果与当地气候、植被及枣树种植管理方式(管理精细度为灵武>中宁>中卫>同心)密切相关。


宁夏地区优良牛角椒引进适应性试验
《北方园艺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引进的15个牛角椒优良品种为试材,在水泥拱架塑料大棚中进行品种观察试验,为宁夏地区牛角椒的优良品种更新提供数据基础。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长冠""日本瑞崎""日本长金"牛角椒性状典型,抗病性强,红果色泽鲜艳,连续坐果力强,单果质量、产量较高,适宜在宁夏保护地栽培中推广应用。


不同葡萄品种对灰霉病菌胁迫的响应
《西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贺兰山东麓不同主栽葡萄品种对灰霉病的感病程度,依据不同品种抗性不同的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对各葡萄品种的内含物-花青素、酚类物、糖分、总抗坏血酸(或维生素C)及维生素E分别采用锦葵色素标准品法、Arnow试剂法、直接滴定法、荧光法(或2,6-二氯靛酚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发病果实的花青素等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健康果实存在明显差异,证明葡萄灰霉病的发生和花青素等物质有密切关系,质量分数较高抗病性较强,反之则弱;依不同葡萄品种被灰霉病菌侵染后各内含物的降幅进行比较判断,其抗病性强弱依次为‘赤霞珠’>‘梅鹿辄’>‘西拉’>‘雷司令’>‘霞多丽’>‘白诗楠’。由此可见,室内检测结果与田间发病表现一致,田间防治应以白色品种为重点。


宁夏中部干旱带沙地人工甘草不同种植密度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产量性状分析
《水土保持研究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分是影响宁夏中部干旱带沙地人工种植甘草最重要的限制生态因子,通过对不同密度人工种植甘草地土壤水分特征变化及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确定了人工种植甘草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密度人工甘草地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和标准差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2)不同种植密度人工甘草地土壤垂直剖面水分变化幅度大小划分为0—20cm活跃层、20—80cm次活跃层和80—100cm相对稳定层,土壤含水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80 000株/hm~2>150 000株/hm~2>120 000株/hm~2>210 000株/hm~2>90 000株/hm~2;(3)土壤含水量季节动态变化可划分为3个时期:土壤水分积累期(5—6月)、土壤水分消耗期(7—9月)、土壤水分稳定期(10月—次年4月);(4)从不同种植密度、产量性状以及水分特征变化的整体分析看,人工种植甘草的最佳密度约为180 000株/hm~2。


宁夏近18年来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宁夏耕地面积为研究对象,分析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利用程度动态变化趋势,并从经济、社会、人口、技术等方面选取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12个驱动因子进行研究,分析各驱动因子对宁夏耕地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1997~2014年宁夏耕地面积相关数据,首先运用数理统计法分析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近18年来宁夏总耕地面积波动较大,呈现出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减少,再快速增加,最后保持平稳的变化态势;虽然宁夏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水平,但是仍逐年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耕地复种指数呈上升趋势,表明宁夏耕地利用率在逐年提高,但总体利用水平依然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压力、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结构调整是影响宁夏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论]宁夏耕地面积变化明显且受经济、人口、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较大。


秋季刈割时期对不同秋眠性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3~2015年,在宁夏3个区域以6个不同秋眠级的紫花苜蓿品种作为供试材料,从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方面研究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对不同刈割处理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秋季刈割制度下,同一苜蓿品种在宁夏不同生态区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单株鲜重和干草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三地排序是吴忠>盐池>彭阳;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在同一生态区的生产性能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秋眠级为4级和5级的苜蓿品种适宜在引黄灌区种植,秋眠级为3级和4级的苜蓿品种适宜在扬黄灌区种植,秋眠级为2级和3级的苜蓿品种适宜在雨养农业区种植。(2)不同秋季刈割制度下,吴忠适宜在10月20号左右进行最后一次刈割;盐池适宜在9月30号左右刈割;彭阳适宜在9月10号左右刈割。
应用层次-关联度和聚类分析法评价十八个鲜食葡萄品质
《北方园艺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引种至宁夏的18个鲜食葡萄为试材,对鲜食葡萄品种的14个果实经济学指标进行观察测定,并运用层次-关联度和系统聚类分析评价了宁夏银川地区引种的18个有核鲜食葡萄的综合品质,以期筛选出适应当地且品质优良的鲜食葡萄品种,为宁夏地区鲜食葡萄发展提供可开发资源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内在品质权重值高于外在品质,其中内在品质中的香味、风味权重赋值最高,其次是判别风味口感的主因子固酸比和糖酸比,而单果质量和单穗质量是影响外在品质的重要因素;根据供试品种与参考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将18个有核鲜食葡萄品种综合品质排序,并利用系统聚类对其进行分类,‘早黑宝’综合品质最好,其次是‘金手指’,再次是‘阳光玫瑰’,18个有核鲜食葡萄品种共聚为6类。‘早黑宝’和‘阳光玫瑰’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均表现优良,且口感好、香味浓郁、风味佳,‘金手指’‘瑞都香玉’‘香妃’‘贵妃玫瑰’4个品种内在品质表现优良,外在品质表现良好,且口感独特、特点突出、香味和风味俱佳。


利用Hydrus-1D模型优化玉米膜下滴灌灌溉制度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西北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节水灌溉制度,以传统灌溉制度为基础,利用Hydrus-1D软件对试验年份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合玉米不同生育期根系吸水层分布范围及其水分阈值,进而得到玉米高效节水灌溉制度。结果表明,Hydrus-1D软件对土壤水分动态分布的模拟效果较好,在40~60 cm土层处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0.022 3 cm~3/cm~3,决定系数R~2为0.821 6,通过不断调整灌水定额和灌水间隔时间得到优化的玉米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即全生育期需要灌水12次,灌溉定额为4 317 m~3/hm~2。
关键词: Hydrus-1D模型 水分阈值 灌溉制度 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