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产地宁夏枸杞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宁夏枸杞是我国传统道地性药材。目前种植分布于全国宁夏、内蒙、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区不同生态区域。本文以主栽品种‘宁杞1号’为材料,对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5等(区)共10个产区三批次的‘宁杞1号’的9个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探讨不同产区枸杞主要化学成分差异性。结果表明,‘宁杞1号’枸杞化学成分类胡萝卜素、灰分等含量五省区差异不显著(p>0.05);宁夏产区的总糖和还原糖最低(p<0.05),但功效成分枸杞多糖(3.61%)、黄酮(0.56%)以及硒(0.62 mg/kg)含量居首位。即宁夏地区所产枸杞(‘宁杞1号’)在枸杞多糖、枸杞黄酮和硒的累积方面具有优势。


黄土高原13种栽培牧草营养成分NIRS模型分析
《草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12-2013年黄土高原种植的13个牧草品种、780份干草样品的营养成分建立了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NIRS)的检测模型。豆科牧草的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灰分(Ash)建模结果最好,其定标决定系数(RSQ)>0.94,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0.7最高,定标标准分析误差(SEC)在0.071~0.713,交叉校验定标标准分析误差(SECV)在0.160~2.751。禾本科牧草的EE和可溶性糖(WSC)建模结果最好,RSQ分别达0.916和0.859,1-VR分别为0.609和0.810,SEC和SECV分别是0.250、1.488和0.505、3.172。菊科和车前科牧草的模型,除ADF外,其它指标预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较为理想,RSQ在0.85以上,1-VR在0.70以上,SEC和SECV分别在0.361~3.557和0.495~4.602。NIRS对豆科粗蛋白(CP)和WSC的数值预测较差,RSQ仅>0.55,对禾本科CP、ADF、中性洗涤纤维(NDF)、Ash及菊科和车前科的ADF的预测稍差,RSQ>0.7。
关键词: 粗蛋白 粗脂肪 酸性洗涤纤维 中性洗涤纤维 粗灰分 菊苣 车前


向日葵黄萎病菌突变体库的建立及其阳性转化子的鉴定
《植物保护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向日葵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致病机理,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带有潮霉素抗性标记和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双元载体转入大丽轮枝菌的分生孢子中并获得阳性转化子,以野生型菌株为对照,对随机挑取的阳性转化子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粗毒素分泌量和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获得800株阳性转化子,随机选取的40株阳性转化子中有2株的菌落只产生白色气生菌丝,不能形成黑色微菌核。与对照相比,40株转化子的生长速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转化子A1生长速度降低最显著,菌落直径仅为3.28 cm,比对照下降了38.92%。40株转化子中有3株的产孢量高于对照,其中转化子A9的产孢量最高,为3.50×10~7个/mL,比对照提高1.10倍;转化子A1的产孢量最低,仅为1.35×10~7个/mL,比对照下降了19.16%。40株转化子中有4株的粗毒素分泌量较对照显著升高,占测定菌株的10%,有24株较对照显著降低,占60%,其余12株与对照无显著差异。40株转化子中有3株的致病力较对照显著增强,占测定菌株的7.5%;有7株的致病力较对照显著降低,占17.5%;其余30株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叶面喷施烯效唑对旱地胡麻抗倒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亚20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2014年)和大田试验(2015年)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烯效唑对旱地胡麻抗倒性以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现蕾期胡麻对烯效唑反应最敏感,现蕾期喷施一次对胡麻株高和一级分枝的降幅最为显著,株高比对照降低14.79 cm,一级分枝缩短10.75 c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50~150 mg·kg~(-1)烯效唑,株高随着烯效唑浓度增大逐渐降低,其中150 mg·kg~(-1)处理株高降幅最大为16.46 cm;茎粗、根粗、根抗折力、有效分枝数、单株果数、每果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随烯效唑浓度增大整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中100 mg·kg~(-1)处理的产量增产幅度最大,较对照增产27.83%。通过产量构成因子综合分析,现蕾期喷施100 mg·kg~(-1)烯效唑,对矮化胡麻植株和增加茎粗、单株结果数、千粒重及产量效果显著。


宁夏地区枸杞蚜虫抗药性测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宁夏地区枸杞蚜虫田间种群对生产中大量、普遍使用的4种类型6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枸杞蚜虫抗性治理和田间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银川(园林场、镇北堡、南梁)、中宁(舟塔、大战场、新堡)、固原(黑城、三营)三大枸杞主产区8个地区枸杞蚜虫田间种群,对有机磷类的毒死蜱和三唑磷、氨基甲酸酯类的丁硫克百威、拟除虫菊酯类的高效氯氰菊酯、新烟碱类的吡虫啉和啶虫脒6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采自8个地区的枸杞蚜虫种群均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极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达2 539.7~31 916.0;对吡虫啉产生高-极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达48.2~388.3;对啶虫脒产生中-极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达27.2~274.9;除镇北堡枸杞蚜虫种群对丁硫克百威抗性倍数为1.5,表现为敏感外,其他地区枸杞蚜虫种群均对丁硫克百威、毒死蜱、三唑磷产生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达6.9~104.0。【结论】宁夏三大枸杞主产区枸杞蚜虫对6种常用杀虫剂的总体抗性水平表现为固原地区>中宁地区>银川地区。8个地区应停止使用已产生高-极高水平抗性的药剂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减少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药剂的使用次数,敏感-低水平抗性药剂可正常使用。


玉米胞质雄性不育材料‘PH6WCcms-LK18’的鉴定及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摸清新育成的玉米胞质雄性不育系‘PH6WCcms-LK18’的胞质类型、育性稳定性并得到其恢复系。应用特异引物PCR扩增鉴定不育系‘PH6WCcms-LK18’的胞质类型,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进行调查,并通过测交筛选其恢复系。结果表明:不育系‘PH6WCcms-LK18’属于C型不育胞质,开花期雄穗无花药外露,花药内无花粉,是一种败育彻底的无花粉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性表现稳定,自交系‘HP530C’‘3182C’‘WK798-1’能保持其不育性,‘郑58’‘PH5AD’‘PH4CV’可恢复‘PH6WCcms-LK18’的育性,可作为其恢复系。


旱作条件下盐分冲洗试验对盐碱土的改良洗盐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在旱作条件下设置排盐沟、施用脱硫石膏、深松耕等处理,开展农田快速淋盐试验。结果表明,灌水定额5 100 m~3/hm~2时,"排盐沟+脱硫石膏+深松耕"模式下,0~100 cm土层SO_4~(2-)、Cl~-、K~+含量显著下降,土壤pH值显著降低,0~60 cm土层土壤碱化度下降明显;同样灌水定额条件下,"排盐沟+深松耕"洗盐模式能显著降低0~40 cm土层CO_3~(2-)、Ca~(2+)、Mg~(2+)含量;施用脱硫石膏在降低0~40 cm土壤pH值起主导作用,深松对脱硫石膏降低土壤pH值效果有负作用。"灌水定额5 100 m~3/hm2+排盐沟+脱硫石膏+深松耕"模式下土壤pH值、碱化度显著降低,全盐淋洗效果最佳,为盐碱地改良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不同粒形宁夏水稻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宁夏粳稻粒形逐渐变长的趋势,本研究以75份宁夏不同粒形的粳稻种质为材料,利用31对SSR标记研究不同粒形材料的粳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为拓宽宁夏水稻遗传基础,培育优新品种提供依据。宁夏水稻粒形有阔卵形(1.80~2.20)、椭圆形(2.20~3.00)、中长形(3.00~3.30)和细长形(3.30以上)4种类型,虽然大多数为椭圆形(61份),占参试材料的81.3%,但粒形表现多样化。按籽粒长宽比把参试材料分为6个组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Nei’s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He)表现为籽粒长宽比2.20~3.20之间的4个群体较高,均在0.5481~0.5768之间;籽粒长宽比2.20以下和3.20以上群体的He较小,且与其它4个群体呈显著差异性。结果表明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的宁夏水稻种质资源主要集中在籽粒长宽比2.20~3.20的椭圆形和中长形之间。聚类分析表明,籽粒长宽比在3.20以上群体单独聚为1类,籽粒长宽比2.80~3.20群体也单独聚为1类,其余4个群体聚为1类,表明粒形性状的多样化对拓宽宁夏稻种资源具有一定的作用。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成熟过程中花色苷组分含量及其主成分分析
《北方园艺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宁夏贺兰山东麓园林场、御马酒庄、玉泉营3个酿酒红葡萄产区,以酿酒葡萄品种"黑比诺""蛇龙珠""梅鹿辙""西拉""赤霞珠"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花色苷含量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花色苷组分及其含量进行判断。结果表明:6种花色苷可简化为4种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可达到98.417%;第一主成分主要是由芍药色素、飞燕草色素、锦葵色素、矢车菊色素构成,其线性回归函数为Y_1=0.388X_1+0.029X_2+0.392X_3-0.264X_4+0.052X_5;第二主成分主要是由矮牵牛色素和矢车菊色素构成,其线性回归函数Y_2=-0.181X_1+0.408X_2-0.185X_3+0.726X_4+0.052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