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不同灌水定额对赤霞珠葡萄土壤水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15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6 750、6 000、5 250、4 500 m~3/hm~2这4种灌水定额对赤霞珠花前、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土壤水势变化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葡萄生育期,不同灌水定额对土壤水势的变化明显,降低灌水定额,能有效提升土壤吸水力,并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适度减少灌水定额,可有效提高枝条茎流量,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花色素、单宁含量,极显著提高总酚含量,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4种灌水定额处理中以5 250 m~3/hm~2处理的为最好,葡萄萌芽期、抽枝期、花前、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冬灌的灌水量分别为900、450、600、1 200、600、1 500 m~3/hm~2,其中葡萄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分2次灌溉,灌水时间间隔为15~18 d,期间如遇降水,应适度延长灌水时间间隔。

关键词: 灌水定额 葡萄 土壤水势 果实品质 赤霞珠 水分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腹泻羔羊与健康羔羊肠道微生物群落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羔羊腹泻与其肠道菌群的种类及比例密切关系。为了探索肠道菌群结构在腹泻病程的变化,采集同样饲养条件下20份1月龄~3月龄滩寒杂交羊粪便样本,通过Miseq测序技术并结合多变量统计学方法检测细菌16SrRNA基因V4-V5区的多样性,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了腹泻羊粪便与正常羊粪便中微生物的类别及数量。从门的水平分析,腹泻羔羊肠道中变形菌门显著高于健康羔羊。发现拟杆菌门、蓝细菌门、黏胶球形菌门和无壁细菌门在腹泻羔羊中的含量显著低于健康羔羊。从科水平分析2个样本优势菌具有显著差异,其中腹泻羔羊肠道放线菌乳杆菌科显著高于健康羔羊,而瘤胃球菌科显著低于健康羔羊。非优势菌也存在显著差异,如拟杆菌科、柔膜菌科和理研菌科。比较了滩寒杂交羊健康羔羊及腹泻羔羊肠道微生物的差异,发现其微生物丰度及优势微生物都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腹泻羔羊中的肠道微生物差异可能是羔羊腹泻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结果为羔羊腹泻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滩寒杂交羊 羔羊 肠道微生物 腹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广谱抗病基因Pigm改良水稻稻瘟病抗性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改良已选育的高产优质粳稻高代新品系的稻瘟病抗性,以引进的携带有水稻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籼稻品种谷梅4号和粳稻材料MP3为供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其基因组DNA导入到SD-2、SD-3、SD-4、SD-5、SD-6、DJ13、ZD15、14PB1和14PB4等高代品系和品种宁粳43号中,利用Pigm基因的显性标记M26205和M80410对受体及获得的导入系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有受体中,两个标记均未扩增出条带,说明所有受体本身都不含Pigm基因;在检测的854株导入株系中,利用标记M26205检测总共有328株能够扩增出856 bp,或1 019 bp和856 bp的条带,初步推断这328个株系携带有Pigm基因,平均阳性株率为40.51%;利用标记M80410检测总共有169株能够扩增出517 bp的条带,推断这169个株系可能携带有Pigm基因,平均阳性株率为19.83%。选择两个标记能同时检测出的阳性植株107株作为Pigm基因的导入系,进行进一步的加代培育和辅助选择。

关键词: 广谱 Pigm 改良 水稻 稻瘟病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中立枯丝核菌AG3菌核的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

菌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融合群3(anastomosis group 3,AG3)是引发马铃薯黑痣病的主要病原菌,严重威胁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菌核是马铃薯黑痣病菌在土壤中的主要存活结构,是马铃薯黑痣病的初侵染源,其密度直接影响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为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土壤中菌核的密度,本研究以立枯丝核菌AG3转录间区(ITS)特异性引物RsTqF1/RsTqR1扩增产物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构建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q PCR)检测体系,结合水筛法与Fast DNA?Spin Kit for Soil土壤DNA提取试剂盒对土壤样品进行DNA提取,建立了循环域值(Ct)与土壤中立枯丝核菌AG3菌核密度的关系,并与传统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时定量PCR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高10倍,土壤中菌核密度n(g/g土)和Ct值之间的关系为:n=10(9.6917‐Ct)/3.4558。相比较于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法,水筛q PCR法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土壤中立枯丝核菌的菌核密度。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水筛法 马铃薯黑痣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982—2012年北半球荒漠草原过渡带植被物候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GIMMS(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NDVI 3g数据,在提取北半球荒漠草原过渡带每年植被物候期的基础上,研究了1982—2012年物候期的时间演化趋势及空间分异特征,并结合全球气候再分析资料,探讨了物候变化的气候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1998年之前,荒漠草原过渡带植被物候期变化地区间差异较大,而在1998年之后,北半球荒漠草原过渡带生长季结束期整体提前,平均提前0.41 d/a;同时,除萨赫勒以外的各地区植被生长季长度普遍缩短,平均缩短0.88 d/a。植被物候期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荒漠草原过渡带植被物候变化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且空间差异明显。在中高纬度地区,气温是限制植被活动的关键因子,温度升高可以促进生长季开始期的提前,而降水增加则会妨碍植被生长;在较低纬度地区,水分是影响植被活动的关键因素,高温造成的水分亏缺会导致植被生长季缩短。从植被物候期对各气候因子响应的时滞性来看,荒漠草原过渡带植被的物候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最迅速,对蒸散的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对降水的响应不存在时滞差异。

关键词: 物候 气候变化 荒漠草原过渡带 GIMMS NDVI 3g数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温性草原甲虫多样性及其对环境指示作用的初步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陷阱诱捕法和网捕法于2016年7月-8月对宁夏温性草原13种不同草原型的甲虫种类和数量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获得甲虫标本1591号,分属于10科58种,其中直角通缘步甲Pterostichus gebleri(Dejean)、麻步甲Carabus brandti brandti Faldermann、短翅伪葬步甲Pseudotaphoxenus brevipennis Semenov、甘肃大步甲Carabus gansuensis gansuensis Semenov、暗星步甲Calosoma(Charmosta)lugens Chaudoir和蒙古伪葬步甲Pseudotaphoxenus mongolicus(Jedlicka)为优势种,个体数量分别占总个体数的23.69%、9.68%、9.05%、8.61%、8.30%和6.28%。在种类分布上,固原官厅乡三等长芒草Stipa bungeana Trin.型、同心郭大湾村二等大针茅S.grandis P.Smirn.长芒草型、同心张家塬乡四等大针茅长芒草型、彭阳罗洼乡三等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长芒草型及彭阳孟塬乡四等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长芒草型等地种类和数量均较多;多样性分析表明,海原月亮山四等苔草Carex.spp.、杂类草Miscellaneous grass型集中性概率指数最大,同心张家山村二等大针茅长芒草型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最大,固原官厅乡三等长芒草型的丰富度指数最高;群落相似性分析显示,固原三营镇三等长芒草大针茅型与同心张家塬乡四等大针茅长芒草型、同心郭大湾村二等大针茅长芒草型相似性系数最高;昆虫对生境指示作用分析表明,胸圆高鳖甲Hypsosoma rotundicolle Fairmaire和弯齿琵甲Blaps(Blaps)femoralis femoralis(Fischer von Waldheim)分别可作为彭阳孟塬乡四等铁杆蒿长芒草型和海原嵩川乡三等苔草杂类草型的指示类群。

关键词: 甲虫 温性草原 多样性分析 指示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类型马铃薯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探讨各种酶活性与淀粉含量的关系。以"陇薯3号"、"宁薯15号"、"农家1号"(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和"陇薯6号"、"青薯168号"、"宁薯14号"(低淀粉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取不同发育时期的块茎,分别测定淀粉含量、ADP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DBE)活性。6个马铃薯品种的AGPase、SSS、DBE酶活性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6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表现为"升高-降低",薯块重量为120~200 g时,马铃薯淀粉总量达到最大值。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是各种酶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马铃薯 淀粉合成 淀粉合成关键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防治黑痣病的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以马铃薯庄薯3号为试材,以常规施肥磷酸二铵作对照(CK)处理,研究4种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黑痣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和商品薯率,降低黑痣病的发病率。其中,以恩益壁处理的促生防病效果最好,与CK相比,株高、茎粗、产量、商品薯率分别提高10.96%、7.89%、22.82%、8.77%;对病茎率防效达67.57%;对薯块防效达70.80%。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减轻土传黑痣病的发生。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马铃薯 生长 产量 黑痣病 防治效果 商品薯率 恩益壁处理 微生态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滩羊种公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遗传进化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分析宁夏滩羊主产区种公羊遗传分化情况,加强滩羊定向选育力度,充分开发利用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试验根据国际绵羊基因组联合会(ISGC)公布的用于亲缘鉴定的突变中,精心挑选7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设计特异性引物,对3个种羊场的190只个体进行扩增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搜寻的SNPs进行遗传演变分析。结果表明:7个核心SNPs位点差异极显著(P<0.001),5个SNPs位点(DU206327_107、DU271929_382、DU480434_533、DU471913_499、DU444709_372)为种公滩羊的亲缘鉴定的SNPs标记组合,且3个场区的种公羊之间存在亲缘关系。说明尽管3个种羊场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变异,但遗传进化相对稳定。

关键词: 宁夏滩羊 种公羊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遗传进化 遗传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个小麦品种的遗传性状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各自的遗传性状,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分子标记等方面对2个品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相较于河东乌麦(Ⅰ和Ⅱ),宁春4号株高最低(86.70 cm),穗下茎长和穗长均最长(分别为36.60 cm、10.95 cm),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最高(分别为1.95 g、46.61 g),小穗数、穗粒数和经济系数居中;而河东乌麦(Ⅰ和Ⅱ)较宁春4号有效穗均增多(分别为5.10个、6.60个),且表现为田间高抗白粉病、中抗条锈和叶锈病。在主要品质性状上,宁春4号籽粒饱满指数大(0.71)、含水率较高(10.23%)、面团稳定时间较长(9.45 min),其籽粒硬度、吸水率及淀粉回升终点值居中;而河东乌麦(Ⅰ和Ⅱ)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沉降值均较高(平均值分别达16.21%、35.76%、40.27 m L),面团形成时间较长(2.38 min)。在2个品种上共筛选出具有多态性的SSR、ISSR标记分别为127个、7个;同时,12个已报道相关基因的标记得以鉴定,其中2个品种均携带有Wx-A1a/b、Wx-B1a/b、Wx-D1a/b、Dy12、Pm2、Pm4、Pm6、Sr31基因,宁春4号还携带有Psy-A1基因,河东乌麦(Ⅰ和Ⅱ)携带有Pm16、Yr2和抗赤霉病QFhs.ndsu-3BS基因。

关键词: 小麦 河东乌麦 宁春4号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抗病性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