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表达Cry1Ab和Cry2Ab蛋白的转基因玉米GAB-3对四种主要鳞翅目害虫的抗性评价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表达Cry1Ab和Cry2Ab蛋白的转基因玉米GAB-3对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的杀虫效果,采用室内生测的方法研究了GAB-3不同组织器官对以上四种害虫存活率的影响,并通过田间接虫试验进一步测试了GAB-3对黏虫和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室内生测结果显示:转基因玉米GAB-3心叶期叶片对黏虫、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苞叶、穗尖、穗轴、花丝、雄穗和籽粒对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具有显著的抗性.田间接虫试验结果显示:心叶期GAB-3高抗黏虫和亚洲玉米螟,穗期GAB-3高抗亚洲玉米螟.上述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GAB-3对4种主要玉米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杀虫效果,具有较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GAB-3 鳞翅目害虫 室内生测 抗虫性


浙江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及遗传变异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浙江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流行病学特点和遗传变异情况,应用PCR检测方法,对2018年浙江地区猪场采集的临床疑似病料进行PCV2检测,并对部分阳性病料进行全基因扩增、克隆、序列测定和ORF2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329份临床疑似样品中,PCV2阳性率27.4%(90/329),其中宁波地区阳性率最高,为52%;保育猪和肥育猪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8.8%(64/165)和68.8%(11/16).选取7份病料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每个毒株随机挑选3个或4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共得到22个毒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22株病株同源性为93.3% ~99.8%,与16个参考毒株同源性为93.5% ~99.8%.根据遗传进化树分析,22个毒株分别处于3个分支,其中6株PCV2a,6株PCV2b,10株PCV2d,说明目前浙江地区PCV2d是优势毒株.ORF2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ORF2核苷酸同源性较全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低,3个分支分别处于PCV2b、PCV2d和PCV2e,预示浙江地区流行毒株可能在向PCV2e转变.本研究掌握了PCV2在浙江地区的流行动态,为浙江省PCV2疫苗株的选择和疫苗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全基因组 ORF2基因 流行病学调查 遗传变异分析


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干旱胁迫转录组初步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麻(Corchorus spp.)是重要的纤维作物,全球种植面积仅次于棉花.在当前全球变暖和气候异常的趋势下,干旱对于作物减产的负面影响尤其凸显.因此,研究黄麻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理对于缓解该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干旱胁迫处理下的黄麻幼苗植株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对原始测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并利用Trinity和Corset等软件进行序列拼接,得到了高质量的测序和拼接结果.随后对拼接得到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相关分析,共得到23 297条非冗余基因,其中包含386条编码分属于46个转录因子家族的基因.对基因序列进行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分析,获得了所有非冗余基因以及转录因子对应的SSR信息.相关结果为后续针对黄麻响应干旱胁迫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候选分子资源.
关键词: 黄麻(Corchorus spp.) 干旱胁迫 转录组 转录因子 简单序列重复


一种高效提取干燥植物样品DNA的方法
《江苏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野外采集样品通常采用硅胶干燥的方法,但会不同程度降解DNA影响提取效果.为解决干燥植物样品DNA难提取的问题,提出CTAB法与全式金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相结合的方法,并以4种中药材为试验材料,利用改良CTAB法、传统CTAB法及试剂盒法等进行鉴定,并用PCR扩增和酶切验证检测提取DNA的质量.结果表明,CTAB法与全式金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多酚和糖类物质对DNA提取的干扰,并有效富集DNA,尤其适用于临近干燥或枯萎的植物干燥叶片,PCR扩增和酶切反应进一步证明利用该方法提取DNA能够达到下游试验的要求.本研究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提取干燥样品DNA低效的问题,能为接下来分子标记的开发、遗传多样性和后续遗传学分析提供基础.
关键词: 干燥植物 DNA提取方法 DNA产率 琼脂糖凝胶 电泳 PCR扩增 酶切试验


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区域差异综合评价-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
《浙江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围绕农业生产、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社会人口4个维度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浙江省和省内不同地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宏观统计数据,从动态视角评价了2013—2017年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并静态比较2017年浙江省山区、半山区、平原区和海岛区等不同地形县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2013—2017年,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但不同地形县域之间存在差异:半山区和平原区县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山区县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最低.基于此,认为高水平构建农业体系、高水平推进绿色生产、高水平打造产业平台和高水平培育农业品牌是推进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质量发展 灰色关联分析法 浙江省


不同包埋处理对杨梅酚酸稳定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杨梅酚酸稳定性,本研究分别采用乳清蛋白、β-环糊精和乳清蛋白-果胶混合乳液包埋杨梅酚酸,并研究不同环境(pH、温度、光照、人工胃肠液)对其包埋产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处理方式,乳清蛋白-果胶混合乳液包埋对杨梅酚酸的包埋率最好,可达82.33%(P<0.05).酸碱稳定性结果显示,杨梅酚酸的稳定性随pH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乳清蛋白-果胶混合乳液包埋稳定性最好(P<0.05),在pH=11.0条件下处理120 min后,酚酸剩余相对含量可达52.23%.热稳定性和光照稳定性结果均显示,采用乳清蛋白-果胶混合乳液包埋效果最佳,处理120 min后杨梅酚酸剩余相对含量分别为68.28%(90℃)和77.67%(27000 lx).人工胃肠液稳定性结果显示,乳清蛋白-果胶混合乳液包埋可显著提高杨梅酚酸稳定性(P<0.05).此外,光学显微镜结果表明,乳清蛋白-果胶混合乳液具有更强的凝胶网络和更厚的涂层结构.综上所述,乳清蛋白-果胶混合乳液能较好地提高杨梅酚酸在不利环境中的稳定性,为开发应用富含杨梅酚酸的功能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小麦种质材料赤霉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小麦抗赤霉病优异种质,探究不同抗源的亲缘关系,以苏麦3号、扬麦158和矮抗58分别作为高抗、中抗和高感对照,2017-2018年采用病麦粒土表接种法从345个小麦育成品种(系)中初步筛选出94个抗赤霉材料,2018-2019年在此基础上对这94个品种(系)再次进行病麦粒土表接种和单花滴注接种鉴定,并进行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对综合鉴定表现抗赤霉病的品种(系)进行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初选的94个品种(系)中分别有51、41和2个品种(系)中抗、中感和高感赤霉病.包括3个对照在内的97个品种(系)间遗传距离为0.02~0.74,平均为0.42;通过UPGMA聚类将97个品种(系)划分为7个类群,51个中抗品种(系)分布在Ⅰ至Ⅶ类群中,其数量分别为15、13、14、2、1、1和5个,其中Ⅰ、Ⅱ和Ⅲ类群中的分布数量占品种(系)总数的82.4%;51个中抗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变异较大,Y608、庆丰188、宁丰518、明麦7号、宁麦资15116、金运麦4号、zhb003、科运麦1611和华鉴麦3号等9个品种(系)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生育期适中,株高在74.67~84.67 cm,单株产量和千粒重分别都在7.5和45 g以上.


笋壳与稻壳混合青贮品质动态变化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比例笋壳与稻壳混合青贮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价值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笋壳与稻壳混合青贮比例,试验设60%笋壳组(A)、70%笋壳组(B)、80%笋壳组(C)、85%笋壳组(D)及100%笋壳组(NC)共5个处理.青贮后第1、7、14、30、45天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青贮过程中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有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显著(P>0.05);各组青贮饲料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青贮天数的增加而显著(P<0.05)降低.在青贮过程中,各混合青贮组氨态氮/总氮均显著增高(P<0.05).青贮第7天时,各组青贮饲料pH均显著下降(P<0.05),此后pH值缓慢变化.各混合青贮组乳酸含量在青贮第7天时显著升高(P<0.05),第14天时持续显著上升(P<0.05),此后乳酸含量基本趋于稳定,并略有降低.各混合青贮组的乙酸含量随青贮发酵时间增加逐渐升高,第7天时显著增加(P<0.05),此后持续缓慢增加.在整个青贮过程中,各组均有少量丙酸产生,处理A、B、C组无丁酸产生.青贮结束时,B组和C组氨态氮/总氮比值低,乳酸含量增加明显,pH低于4.2,青贮过程未产生丁酸,青贮品质优.笋壳单独青贮干物质含量低,乳酸含量低,pH值变化不明显,同时有少量丙酸、丁酸产生,青贮品质差.从发酵品质和笋壳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以80%笋壳+20%稻壳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永泰'杨梅亲本鉴定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变异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基因组重测序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研究'永泰'和9个相关品种的亲缘关系,并开发了4025个SNP核心标记用于遗传和育种研究.根据SNP位点的变异性计算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GS),得出'永泰'与亲本'硬丝'的GS为0.99783.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10个品种分为2组,其中:'黑晶''东岙早梅''乌紫''荸荠''木叶'5个品种聚为一组;'早大梅''早佳''软丝''永泰''硬丝'5个品种聚为一组,且'硬丝'与变异品种'永泰'聚为一小支.同时,'永泰'在叶片大小、叶缘、叶脉等形态学性状和果实口感上与亲本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永泰'与参考基因组对比注释,共得到4660个单核苷酸变异位点.根据研究结果推断,'永泰'叶片和果实产生显著形态变异的原因可能是SNP位点产生了转换和颠换以及核苷酸序列发生了突变.由此可见,'永泰'既有亲本'硬丝'的基本特征,也有与其形态学和果实口感上存在的典型差异.
关键词: 杨梅 亲缘关系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开发 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