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国内外辐照食品现状及我国的发展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辐照食品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我国辐照食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辐照食品 保鲜 现状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磷、钾水平对蝴蝶兰养分吸收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蝴蝶兰的观赏品质,以蝴蝶兰品种F101530为试材,研究在了不同氮、磷、钾配比条件下,蝴蝶兰生长发育及其体内氮、磷、钾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蝴蝶兰植株体内氮、磷、钾含量与所施肥料的氮、磷、钾水平呈正相关。氮、磷、钾比例为3∶1∶1(高氮)条件下,蝴蝶兰植株的叶片数最多,鲜重、干重较重,花茎长且粗;氮、磷、钾比例为1∶3∶1(高磷)条件下,蝴蝶兰的假鳞茎直径最大,花枝数最多;氮、磷、钾比例为1∶1∶3(高钾)条件下,蝴蝶兰的单枝小花数最多。

关键词: 蝴蝶兰 氮、磷、钾配比 氮、磷、钾含量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基因的SRAP标记

江苏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SRAP引物设计规律设计了一套引物,结合混合集群分析法(BSA),对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430AB的不育与可育DNA池进行筛选,用在不育和可育DNA池间存在差异的引物再对430AB群体进行检测,获得了与隐性核不育基因m s连锁的3个SRAP标记,即m11 e33270、m16 e7280和m16 e17370,它们位于核不育基因的同一侧,遗传图距分别为4.7 cM、20.1 cM和26.4 cM。

关键词: SRAP标记 甘蓝型油菜 核不育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菜用大豆新品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江苏省菜用大豆栽培面积5.3万hm2左右。自1999年恢复菜用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以来,共审定菜用大豆新品种12个。本文就江苏省目前主要栽培的菜用大豆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新品种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产业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考

长江蔬菜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标准化,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实施农业标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光强下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和未转基因水稻秧苗叶片超微结构的比较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阐明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高光效的结构基础,以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和未转基因原种为试验材料,在水稻的三叶期,施以100 min,1 000μmol/(m2.s)的高光强处理,以200μmol/(m2.s)下的水稻为对照,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叶肉细胞、维管束鞘以及叶绿体内类囊体片层结构。结果发现,与对照材料相比,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材料经高光强处理后,叶片叶绿体的排列更加紧密,叶绿体中类囊体片层堆垛整齐,有序片层较厚,排列更加致密,类囊体结构更加完整,而且叶绿体周围的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多;而未转基因原种的叶片经高光强处理后,叶绿体内类囊体片层松散,结构混乱,部分甚至解体,表现出受到损伤的迹象,叶绿体基质中淀粉大颗粒的含量明显增多。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叶片光合器官在高光强下结构稳定以及线粒体的有序排列有利于其利用较高的光能,从而提高其光合生产力,为阐明转C4光合基因水稻高光效的理论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 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 类囊体片层 叶肉细胞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分析5种农产品中的苯醚甲环唑和丙炔氟草胺残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活性炭-酸性氧化铝复合柱净化、丙酮/正己烷(1/2,V/V)洗脱法,建立了苯醚甲环唑和丙炔氟草胺在5种农产品上的残留气相色谱-ECD分析法、气质联用确证法。采用气相色谱-ECD法分析时,苯醚甲环唑在生姜、敏豆、毛豆、甘蓝、辣椒的添加回收率为76.4%~101.1%,丙炔氟草胺在生姜、敏豆、毛豆、甘蓝、辣椒的添加回收率为78.7%~102.8%,方法的检测低限为0.001mg·kg-1。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时,苯醚甲环唑的SIM离子:325、323(Q)、267、265,丙炔氟草胺的SIM离子:355、354(Q)、287、259,方法的检测低限为0.005mg·kg-1。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丙炔氟草胺 气相色谱 气质联用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少动鞘脂单胞菌S1胞外多糖脱乙酰及其流变学研究

食品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少动鞘脂单胞菌S1胞外多糖的脱乙酰基的反应条件,用神经网络方法对反应条件建模。研究了胞外多糖的乳化性、溶解性和流变性。结果表明少动鞘脂单胞菌S1胞外多糖具有良好增稠作用,与黄原胶相似。

关键词: 胞外多糖 乳化性 溶解性 流变性

猪圆环病毒2型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回收PCR产物,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再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并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进行原核表达。表达产物经His-Bind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平均浓度为1.10 mg/ml。以1.8μg/ml蛋白包被酶标板,建立ELISA检测方法。建立的ELISA方法与北京世纪元亨公司试剂盒比较,两者检测结果符合率达85%以上。用该方法对常州某猪场36份母猪和156份10~160日龄猪群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母猪阳性率为81.4%,仔猪阳性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之后由于受PCV-2的感染,阳性率逐渐升高。本试验建立的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猪群PCV-2抗体的大规模检测。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ORF2基因 表达 间接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个红皮小麦品种籽粒颜色的遗传

江苏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特性,配制了2个红皮小麦品种和2个白皮小麦品种正反交,计8个杂交组合,观察了F1、BC11(红皮品种×F1)、BC12(白皮品种×F1)、F2植株上籽粒颜色的分离表现。结果表明:籽粒颜色为细胞核遗传,红皮对白皮呈显性。扬麦158与白皮品种杂交后的F2分离符合15红∶1白,说明扬麦158籽粒颜色受2对显性基因控制;宁麦8号与白皮品种杂交后的F2分离呈3红∶1白分离,说明宁麦8号籽粒颜色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

关键词: 小麦 籽粒颜色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