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喹噁啉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刺参体内的分析和鉴定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2015
摘要: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复合质谱(LC-MS/MS-Qtrap)分析和鉴定海参中喹噁啉类及其代谢物的结构。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集使用预设定多反应监测(s MRM)-信息依赖性采集(IDA)-增强子离子扫描(EPI)模式。海参按10μg/m L质量浓度分别进行喹乙醇、乙酰甲喹和喹烯酮药浴,整只取样进行测定。采用Analyst 1.6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保留时间和各色谱峰质谱裂解规律,比较确定喹噁啉类的主要代谢产物,同时根据质谱二级裂解规律对代谢产物结构进行推测。结果显示,3-甲基喹噁啉-2-羧酸(MQCA)、N4-还原喹乙醇(Q5)和脱二氧喹乙醇(Q6)是喹乙醇在海参中的主要代谢产物,MQCA、N1-脱氧羰基还原乙酰甲喹(Q1)、脱二氧乙酰甲喹(Q2)和脱二氧羰基还原乙酰甲喹(Q3)是乙酰甲喹在海参中的主要代谢产物,MQCA、脱二氧喹烯酮(Q4)和N1-脱氧喹烯酮(Q7)是喹烯酮在海参中的主要代谢产物。本研究建立了喹噁啉类及其代谢物的标准EPI谱库,实现了对海参样品中喹噁啉类及其代谢物残留量高灵敏的准确定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嬉子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4年冬季在嬉子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现场调查,通过对物种组成、优势种结构、密度和生物量、群落多样性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保护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优势物种与主要水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RDA分析。在保护区所处的嬉子湖设置6个调查断面,共18个采样点。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共采集到浮游动物4门36属64种,原生动物、轮虫类、桡足类和枝角类物种数占浮游动物物种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1.56%、29.69%、10.94%和7.81%。优势种类群为2门5属7种,其中原生动物4种,轮虫类3种。保护区浮游动物密度变幅为1 755.25~7 023.38 ind/L,平均为3 483.44 ind/L;生物量变幅为0.36~5.34 mg/L,平均为1.67 mg/L;群落丰富度指数(R)变幅为1.02~1.96,平均为1.37;香农指数(H')变幅为2.02~3.47,平均为2.72;均匀度指数(E)变幅为0.59~0.85,平均为0.72。在被摄食压力下降及饵料生物资源下降的共同影响下,冬季保护区外界环境对个体较小的原生动物和轮虫有利,群落生态优势度也集中于上述浮游动物类群。受到水文特征的影响,南部湖区的浮游动物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以及多样性指数总体高于中部和北部湖区。
关键词: 嬉子湖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锌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七水硫酸锌(Zn SO4·7H2O)为Zn源,分别配制成7种Zn含量(7.4 mg/kg、20.3 mg/kg、32.1 mg/kg、51.0 mg/kg、84.4 mg/kg、169.7 mg/kg、332.4 mg/kg)的半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3.6±0.1)g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12周,考察Zn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确定团头鲂幼鱼对饲料Zn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随着饲料Zn含量增加,团头鲂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全鱼Zn含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全鱼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饲料Zn含量对团头鲂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Zn显著影响血清总蛋白、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含量,而对血清白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随着饲料中Zn含量的增加,团头鲂肝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肝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折线回归分析表明,团头鲂幼鱼(体重3.6~26.7 g)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Zn需要量为32.6 mg/kg,获得最大鱼体Zn含量时Zn的需要量为47.6 mg/kg。本研究旨在确定团头鲂幼鱼对饲料中Zn的需要量,为配制团头鲂高效环保饲料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蜕皮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水产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几丁质酶基因在三疣梭子蟹蜕皮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ACE技术克隆了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Pt Chi)c DNA全长(登录号:KF914663),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在三疣梭子蟹不同组织及不同蜕皮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Pt Chi基因c DNA全长2 200 bp,包括5'非编码区(5'-UTR)16 bp、3'非编码区(3'-UTR)714 bp和开放阅读框1 470 bp,编码489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和等电点为53.97 ku和4.76。(2)Blast P结果显示,Pt Chi推导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甲壳动物Chi-3的一致性为61%~9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t Chi与其他甲壳动物Chi-3聚为一支。(3)qRTPCR结果显示Pt Chi基因在C期三疣梭子蟹肝胰腺中表达水平最高,胃、大颚器、心脏和眼柄中Pt Chi-mRN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在其他组织中Pt Chi-mRNA表达量最低,且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4)不同蜕皮阶段,Pt Chi在肝胰腺、肠、胃和大颚器4种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模式有所不同,肝胰腺中Pt Chi-mRNA表达水平在AB期最高,C期最低,暗示Pt Chi可能参与三疣梭子蟹蜕皮后期对病原体的免疫防御;肠中的Pt Chi-mRNA表达水平在E期最高,C期最低,推测Pt Chi参与蜕皮过程中肠道围食膜的分解和免疫功能;胃中Pt Chi表达水平在C期最高,暗示其参与了食物消化。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的Pt Chi可能为甲壳动物Chi-3型,其准确生理学功能及其在蜕皮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几丁质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蜕皮周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湛江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周年变化
《海洋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对湛江湾浮游动物进行了周年调查,研究了其群落结构的周年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共检出浮游动物87种和29类浮游幼虫,隶属于16大类群,群落结构主要由桡足类(30种)、浮游幼虫(29类)和原生动物(23种)所组成,分别占总种类数的25.86%、25.00%和19.83%。浮游动物种类数以4月最多,2月和3月最少,4~9月的总种类数均高于其他月份。湛江湾浮游幼虫以底栖动物幼虫为主,在4月种类最多,5月丰度最高,4~7月为湛江湾海洋动物的繁盛时期。浮游动物优势种共有22种(类),其中浮游幼虫9类,原生动物7种,桡足类3种,水母类、毛颚类、被囊类各1种,以12月、4月和5月优势种最多(8种),2月最少(2种),无全年优势种,群落结构明显趋于小型化。各相邻月份的共有种类数在18~33种,物种更替率R的范围为37.25%~73.61%,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及丰富度d的年均值较低,分别为2.64、0.54和3.32。在调查期间,湛江湾浮游动物丰度出现了3个高峰,且分别由不同的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其中12月份的高峰主要由原生动物组成,2月份的高峰主要由桡足类组成,而5月份的高峰则主要由浮游幼虫组成,3大类群共同主导湛江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浮游动物生物量仅在2月和9月出现高峰,呈现月份双峰型变化。湛江湾浮游动物的周年变化主要受水温、食物及摄食压力的影响。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桡足类 原生动物 浮游幼虫 湛江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达里湖高原鳅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水产学杂志 》 2015
摘要:从达里湖运进2~4龄、体质量17.6~34.5g的野生达里湖高原鳅Triplophysa dalaica亲鱼3000多尾,经春季池塘培育至性腺成熟,于2015年5月挑选成熟亲鱼进行催产。雄鱼整头部略圆盾,在眼的部位最窄;胸鳍背面增厚为肉垫,上有刺突;吻部上方有肉垫隆起,无刺突。注射HCG 100 IU+LRH-A_25μg/kg的催产效果较好。催产20尾雌鱼中17尾产卵,获受精卵5.02万粒,孵出鱼苗2.30万尾,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85.0%、65.6%和69.8%。达里湖高原鳅成熟卵为浅黄色,卵径(0.932±0.01)mm,遇水后具强粘性。水温18℃时,受精后70h出膜,初孵仔鱼平均全长(3.47±0.06)mm,3d后卵黄囊完全吸收,能平游、摄食。在自然水温16~25℃下养殖30d平均全长2.89c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抑制性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的生物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5
摘要:目的建立抑制性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常见的几种生物胺。方法以甲基磺酸(MSA)为淋洗液通过梯度洗脱分离目标生物胺,采用Ionpac CS17(4 mm×250 mm)分析柱和电导检测器进行分析。进样体积为25μL,采用峰面积定量。通过比较不同的提取剂(TCA(三氯乙酸)、HCl O4、MSA)和提取方式(振荡、超声)的提取效果优化前处理方法。结果使用MSA超声提取效果较好,该方法测定生物胺的线性范围为0.02 mg~10.0 mg,检出限在0.5 mg/kg以下,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2%~106.9%。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捷,结果灵敏、准确,适用于水产品中常见生物胺的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