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基于SLAF标签测序分析广东省栽培稻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及演化关系

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水稻矮化育种成功以来,广东的水稻品种在国内的水稻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种业自主创新将以提升核心种源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本研究利用开发的10,610个多态性SLAF标签,对98份广东省不同时期育成的代表性品种和地方稻种,开展遗传演化、群体遗传结构及主成分分析,发现43份老品种和5份地方稻种的遗传基础较宽,而50份近期育成的新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窄;遗传演化和系谱分析发现,老品种大多数含有广场13、南特号、矮仔占、塘埔矮和竹印2号的血缘,而新品种大多含有IR系列品种、粳籼677、广场矮、中籼3588的血缘。这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视了外引材料的利用,但忽视了对本地优良种质资源的利用。这可能与20世纪70年代三系杂交稻的兴起有关。因此,为了确立核心种源的竞争地位,应重点加强本地优良种质资源的鉴评和利用。

关键词: 广东省 栽培稻种 遗传结构 遗传演化 SLAF标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复配剂氟唑菌酰胺·戊唑醇对柑橘沙皮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农药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新型复配剂40%氟唑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对柑橘沙皮病的防治效果,评估该药剂对柑橘的安全性.[方法]2019-2020年,连续2年进行了40%氟唑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柑橘沙皮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40%氟唑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133.3 mg a.i./kg对柑橘沙皮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9年药剂处理2次后对柑橘叶片和果实沙皮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80%和72.83%,2020年药剂处理2次后对柑橘叶片和果实沙皮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66%和73.73%,显著优于对照药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2.9 mg a.i./kg、10%氟唑菌酰胺悬浮剂100 mg a.i./kg和50%氟啶胺悬浮剂500 mg a.i./kg的处理.[结论]40%氟唑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对柑橘安全,值得应用于柑橘沙皮病防治的示范与推广.

关键词: 氟唑菌酰胺 戊唑醇 柑橘沙皮病 药剂防治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叶芋新品种'碧血丹心'与'粉红佳人'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叶芋新品种'碧血丹心'和'粉红佳人'分别是由'福利达'和'玫瑰花蕾'的组织培养再生植株中的变异单株选育而成.'碧血丹心'为红色系品种,叶色更红.'粉红佳人'为粉色系品种,耐寒、萌芽早.与亲本相比,二者植株矮小,更整齐,叶片更圆,质地更硬,叶柄更粗壮.

关键词: 花叶芋 体细胞突变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抗伪狂犬病毒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感染引起患病动物发热、脑脊髓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瘫痪等症状为主的热性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为包膜DNA病毒,猪是其唯一的天然储存库,其对宿主具有极强的抵御能力,且能攻击宿主的神经系统.伪狂犬病的流行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因此被列入我国优先控制、需净化疾病之列.目前针对猪伪狂犬病的主要防治手段之一是疫苗接种,但病毒易发生变异产生新毒株导致疫苗免疫效果下降,难以提供完全保护,因此寻找和开发新的药物防治伪狂犬病至关重要.植物提取物中含有许多天然活性成分,如多酚、多糖、生物碱等,这些成分不仅具有抗菌活性、抗氧化特性以及抗毒素等性质,对动物疾病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些活性成分具备多功能、副作用小等优点,能有效保障生猪养殖生产的安全.介绍了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重点综述了植物提取物不同活性成分对伪狂犬病毒的抗病毒作用,并探讨了应用前景,以期对未来天然抗病植物性新型药物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植物提取物 天然活性成分 天然抗病植物性药物 多酚 多糖 生物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曲霉毒素B1对海鲈生长性能、体成分、 肝脏组织结构及毒素残留量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黄曲霉毒素B1(AFB1)对海鲈生长性能、体成分、肝脏组织结构及毒素残留量的影响.选择初体重为(2.90±0.02)g的海鲈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不添加AFB1,G0组)、0.1(G0.1组)、0.5 mg/kg(G0.5组)和1.0 mg/kg(G1.0组)的AFB1,配制4组试验饲料.采取饱食投喂,试验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与G0组相比,G1.0组海鲈的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线性和二次方效应显著下降(P<0.05),G0.5组和G1.0组海鲈的摄食量、肥满度和肠体比显著下降(P<0.05),G0.1组、G0.5组和G1.0组海鲈的脏体比和肝体比显著下降(P<0.05).各组间存活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及全鱼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AFB1可诱导海鲈肝脏组织损伤,且随着饲料中AFB1含量增加,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及脂肪空泡化的程度越严重.海鲈肝脏中AFB1的残留量高于肌肉,随着饲料中AFB1添加量的增加,肝脏中AFB1残留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0.1~1.0 mg/kg AFB1可降低海鲈生长性能,诱导肝脏组织损伤.AFB1在肝脏中的残留量高于肌肉,且与饲料中AFB1添加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海鲈 生长性能 组织结构 毒素残留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米糠油脱酸工艺研究进展

中国粮油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米糠油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植物油,其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米糠中富含高活性脂肪酶,这使得米糠毛油的酸价很高,因此采用满足高脱酸率以及高生理活性物质保留率的脱酸工艺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脱酸工艺对米糠油的品质具有显著性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米糠油的脱酸工艺,对蒸馏法脱酸、膜分离技术脱酸、超声波辅助精炼技术脱酸、溶剂萃取脱酸、化学碱炼脱酸、酶催化酯化脱酸等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米糠油脱酸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米糠油 脱酸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室温下不同电商包装对荔枝保鲜效果的比较

现代食品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生鲜果蔬的电商包装方式对其保鲜效果至关重要.因此该研究以荔枝"仙进奉"为试验材料,探究在室温(28~29℃)条件下,新型保鲜纸箱与普通泡沫箱包装荔枝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包装形式均可延缓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可溶性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果实风味、营养成分维持较好,抑制了果皮褐变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的增加,减少了丙二醛(MDA)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积累.综合表明,在0~2 d内新型纸箱包装的荔枝在TSS、TA、维生素C等指标与普通泡沫箱包装差异不大,其2 d时新型纸箱的TSS、TA、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18.15 °Brix、0.6%及 7.61 mg/100 g.与普通泡沫箱相比(MDA含量为0.07 μmol/g),新型保鲜纸箱MDA的含量极显著降低(0.04 μmol/g),荔枝果皮脂膜损伤减少.因此,在荔枝的短期贮藏中新型保鲜纸箱可替代普通泡沫箱作为电商物流包装材料,即具保鲜功能又环保可利用.

关键词: 荔枝 仙进奉 电商包装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朱顶红新品种'童年'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童年’是以‘童话’(‘Fairytale’)为母本,‘魅力四射’(‘Charisma’)为父本进行杂交,从F1代中选择优良单株扩繁育成的新品种。平均株高为62.6 cm,花茎长52.8 cm,单瓣花,花径11.4 cm。在广州地区露地栽培3月中旬始花,单茎花期12.4 d左右,适宜华南地区设施或露地栽培。

关键词: 朱顶红 杂交 单株选择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肋草属花卉新品种‘红剑’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剑'粗肋草是由'如意'组培群体中的芽变育成的中株型观赏新品种.叶狭长圆形,先端锐尖,深粉红至深红色约占叶面积的75%~90%,叶面和叶缘具绿色和深黄绿色斑块,倒三成熟叶平均长17.2 cm、宽7.1 cm,叶色鲜艳,观赏价值高.自然花期11月下旬至翌年3月.适合广东省设施栽培.

关键词: 粗肋草属 芽变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户保护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观意愿评价 -以广东佛山基塘农业系统为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户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多方参与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和评价农户保护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主观意愿,对指导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情境互动下农户参与遗产保护的分析框架,本文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广东佛山基塘农业系统为例,采用Q方法进行研究设计,通过与调查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后邀请调查对象自愿对遗产保护Q陈述进行排序.结果显示:1)PQ Method 2.35软件提取了F1、F2、F3和F4共4个具有代表性因子,其特征根分别是10.334、4.028、2.741和1.891,经因子旋转4个因子均被接受解释.根据各因子得分将农户保护意愿划分为潜在保护意愿导向型、回避保护意愿导向型、原生保护意愿导向型和开发保护意愿导向型共4种类型.2)受访对象保护遗产意愿与其年龄、学历和是否务农的关系较为密切.其中老年小农户主要持低保护意愿,而大规模养殖农户主要是潜在保护意愿群体.3)不同保护意愿的农户在认知、态度和行为3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持原生保护意愿和开发保护意愿的农户对遗产保护认知较高,不同的是两者注重的保护方式不同.持回避保护意愿的农户不关注遗产保护,强调政府作用,其中弱认知和生计困境是导致其低保护意愿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为了提高遗产地农户保护遗产意愿,发挥农户参与保护基塘农业系统的主体作用,建议提高整体农户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识、强化遗产地农户生计保障措施、激发潜在保护意愿农户的保护潜能和提升农户参与遗产保护的能力.

关键词: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户保护意愿;Q方法;佛山基塘农业系统;广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