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饲粮维生素E添加水平对蛋种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E添加水平对蛋种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为维生素E在蛋鸭饲粮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120日龄福建龙岩麻鸭504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各组饲粮维生素E添加水平为0(对照)、12.5、25.0、50.0、100.0和200.0 mg/kg。试验期24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维生素E添加水平为12.5 mg/kg时,产蛋率和日产蛋重显著升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维生素E添加水平为100.0和200.0 mg/kg时,蛋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维生素E添加水平为12.5、25.0、50.0、100.0和200.0 mg/kg时,血浆和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维生素E添加水平为100.0和200.0 mg/kg时,肝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维生素E可降低蛋种鸭机体脂质过氧化水平,饲粮维生素E添加水平为12.5 mg/kg时可获得最好的产蛋率、日产蛋重及料蛋比,更高的维生素E添加水平对产蛋性能没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蛋种鸭 维生素E 产蛋性能 蛋品质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和短期减施磷肥对华南双季稻产量与磷肥利用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短期和长期试验相结合,研究减施磷肥对水稻产量和磷肥利用的影响。短期试验设置常规基施磷肥(P1)、磷肥减半基施(P2)和磷肥减半且基肥和穗肥各50%施用(P3)3个处理,以常规稻粤晶丝苗2号和杂交稻晶两优华占为供试材料,进行早晚两季试验;长期定位试验包含不施磷(M0)和常规施磷(M1)2个处理,采用9年18季试验数据。短期试验结果表明,磷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与转运、磷素积累量与利用等性状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1、P2和P3处理间土壤总磷和可溶性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并且田面水总磷和可溶性磷含量在全生育期内无显著差异。P1、P2和P3处理的磷素盈亏率分别为8.7%、-35.3%和-31.8%,P1处理可达到土壤磷素表观平衡。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M0处理的产量随种植季节数增加而下降,3年6季内M0与M1处理产量相当。根据目前稻田土壤磷含量情况,在生产上3年内磷肥减半施用,既不影响水稻产量,又可降低稻田磷素损失风险,是兼顾产量和环保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双季稻 产量 磷肥利用效率 磷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丁酸对脂肪代谢的调节及其作用机制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丁酸作为肠道菌群发酵产物之一,不仅可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能以信号分子形式调节体内能量和物质代谢。近年来,在饲粮中添加丁酸能够有效减少动物过多脂肪沉积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一些研究发现丁酸表现出促进脂肪合成的作用。丁酸一方面作为脂肪合成的底物,另一方面以信号分子形式即通过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或者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的活性来调节脂肪代谢。本文主要从这2方面来探讨丁酸与脂肪代谢之间的联系,为畜禽养殖中如何减少过多脂肪沉积或抑制肥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丁酸 脂肪代谢 G蛋白偶联受体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肥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穗发芽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收获前的穗发芽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农业生产问题.经过漫长的驯化过程,栽培作物的休眠水平普遍低于野生祖先.尽管休眠期的缩短可能提高作物的繁殖代数和农业产值,但过早的休眠释放使作物在成熟收获前发生穗萌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穗发芽的生理基础、穗发芽相关QTL和基因、穗发芽防控及展望等方面对水稻穗发芽现象进行梳理,认为高含水量是水稻种子萌发和穗发芽的先决条件,该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增强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为穗发芽提供能量,水稻籽粒中植物激素ABA和GA的含量及种子对二者的敏感性是决定穗发芽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穗发芽相关QTL及其功能基因的挖掘为阐明水稻穗萌机理以及培育穗发芽抗性品种提供重要依据.从长远来看,广泛开展水稻种质资源鉴评,尤其在野生稻、地方品种中寻找丢失的休眠基因,并通过分子育种途径聚集此类基因,培育抗穗萌品系(品种),对于解决穗发芽问题、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穗发芽 休眠 QTL 基因 种质资源 穗萌抑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兰花叶病毒广东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是最主要的兰花病毒病原之一,其广泛传播对兰花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探究CymMV遗传信息和进化,为广东省兰花病毒病的监测预警和兰花抗病毒病基因工程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对采自广州地区的墨兰疑似病毒病叶片进行CymMV的RT-PCR及DA-SELISA检测鉴定,利用相关分子生物学软件对CymMV分离物进行基因组序列组装、注释、系统进化及选择压力分析.[结果]首次在广东省发现2个CymMV分离物GZV013和ZC-29,基因组全长均为6227 nt,编码5个功能蛋白;GZV013与台湾分离物M2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7.03%;ZC29与南京分离物NJ-1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7.11%;CymMV各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一致性为86.85%~98.31%,且多样性种群的分化与寄主种类和地理隔离关系密切;CymMV基因组每个区域均受到负选择的影响,并符合中性进化模型;编码RdRp、TGB1和TGB2的基因在基因组中变异率最高.[结论]GZV013与台湾分离物M2的亲缘关系最近,ZC29与南京分离物NJ-1的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一个分支.

关键词: 兰科植物;病毒检测;建兰花叶病毒(CymMV);序列分析;选择压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荔枝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简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α-葡萄糖昔酶抑制剂1-脱氧野尻霉素-羟基查耳酮杂合体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与代谢

食品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新型、高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脱氧野尻霉素-羟基查耳酮杂合体(DC-5)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与代谢.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检测结果表明,DC-5灌胃后大鼠血液中出现了加氢还原、甲基化、磺酸化及葡萄糖醛酸化4种代谢产物;灌胃后0.5 h,大鼠血液、心、肝、肺、胃、小肠中的DC-5含量达到峰值,而脾和肾中则在灌胃后lh达到最高值;大鼠血液中DC-5的峰值质量浓度为162.76ng/mL,半衰期(half-life in the terminal phase,T1/2)为30.66 h,平均驻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为 11.41 h;粪便是DC-5的主要排泄途径,24h内排泄量为灌胃量的2.26%,显著高于24 h内尿液中的排泄量(0.015 6%);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DC-5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为1.47%.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代谢 吸收 生物利用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肋草属花卉新品种‘白宝石’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宝石'粗肋草是从'蓝宝石'组培群体中的芽变选育出的中株型新品种.叶长圆状披针形,叶先端锐尖,倒三成熟叶平均长16.3 cm、宽5.6 cm,叶面深绿色,叶柄、叶鞘、叶主脉、叶缘、花序柄、佛焰苞和肉穗花序白色.自然花期11月下旬至翌年3月.适合广东省设施栽培.

关键词: 粗肋草属 芽变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HS-SPME-GC-MS和OAV鉴定浮梁红茶关键呈香物质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浮梁红茶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组成,从中筛选其关键呈香物质.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鉴定浮梁红茶的挥发性成分,通过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相结合筛选其关键呈香物质.结果表明,在浮梁红茶中分离鉴定出7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16种、酯类12种、碳氢化合物11种、酮类10种、醛类9种、酸类6种、杂环类6种和酚类及其衍生物3种,醇类种类和相对含量均为最高,其中,44种挥发性成分在3个浮梁红茶样品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9种有显著性差异(P<0.05).挥发性成分中有15种的OAV不小于1,最终筛选出柠檬醛、苯甲醇、香叶醇、α-紫罗酮、反式-橙花叔醇、香叶基丙酮、苯乙醇、水杨酸甲酯、正己醛、芳樟醇和2-甲基吡嗪等11种化合物为浮梁红茶的关键呈香物质.本研究结果为解析浮红的特征性风味品质、明确其香气物质前体与品质定向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浮梁工夫红茶;香气;GC-MS;OAV;风味;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氨酸在仔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苏氨酸作为猪饲粮的第二或第三限制性氨基酸,在仔猪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苏氨酸,能够改善饲粮氨基酸平衡,并具有促进仔猪体蛋白合成、调节脂质代谢、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提高生产性能等作用。此外,苏氨酸还能通过影响杯状细胞数量和肠道黏蛋白的合成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调节肠道菌群组成,进而改善仔猪肠道健康。本文对苏氨酸的理化性质与代谢途径、苏氨酸在仔猪饲粮中的应用、仔猪苏氨酸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苏氨酸在仔猪生产上的精准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仔猪 苏氨酸 需要量 蛋白质 代谢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