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499条记录
纳他霉素采前处理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纳他霉素采前处理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能,为开发鲜食葡萄无硫保鲜技术提供方法依据,该文主要通过活体损伤接种抑菌试验及相关生物测定,研究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作用效果,通过采前/采后浸果试验及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研究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室温25℃还是低温0℃条件下,500 mg/L的纳他霉素抑菌液可显著(P<0.05)抑制巨峰和玫瑰香葡萄表面接种的灰霉病菌生长,且可使接种菌落的菌丝、生长点及孢子的显微形态发生不利于生长繁殖的改变。无论巨峰还是玫瑰香品种,经采前浸果处理的葡萄在贮藏80 d后,霉烂率、脱粒率、失重率均低于采后浸果处理,果肉硬度均高于采后浸果处理。采用500 mg/L的纳他霉素抑菌液进行采前浸果处理,可明显抑制贮藏期间葡萄果实表面灰霉菌种群数量的增加,降低巨峰和玫瑰香葡萄贮藏期间霉烂率、脱粒率及果梗褐变指数。至贮藏结束时,经纳他霉素采前处理的巨峰和玫瑰香葡萄表面灰霉菌数量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且分别较对照减小73.66%和78.71%;经纳他霉素采前处理的巨峰和玫瑰香葡萄霉烂率分别较对照减小40.77%和50.36%,脱粒率分别较对照减小43.93%和43.20%,果梗褐变指数分别较对照减小50.86%和48%。此外,500 mg/L的纳他霉素抑菌液对整个贮藏期内葡萄果穗乙烯生成速率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葡萄果梗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通过直接或间接诱导葡萄果实中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提高,从而增强对采后灰霉病的抗性。综上所述,适宜纳他霉素采前处理有利于控制鲜食葡萄贮藏期间灰霉病的发生,提高果实品质,在鲜食葡萄贮藏保鲜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

关键词: 贮藏 生理 水果 纳他霉素 葡萄 灰霉菌 灰霉病 抑制潜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复合低剂量CT-2保鲜剂对长贮红地球葡萄的保鲜效果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1-MCP复合低剂量CT-2的气固双效保鲜方式对红地球葡萄长期贮藏(0±0.5℃,100d)过程中感官品质、内在品质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两种技术相比,1-MCP复合低剂量CT-2保鲜剂处理对保持葡萄长期贮藏过程中的果实品质起到增效作用;1-MCP复合低剂量CT-2保鲜剂处理可有效保持葡萄果实色泽、风味、口感及果梗状态,抑制好果率、失重率、硬度、咀嚼性的下降及果梗褐变指数的增加,减轻果实漂白伤害;抑制果实糖酸比、V C含量的降低及酒糖比的增加;提高贮藏品质的原因可能与其对果穗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及质膜透性的抑制作用有关。综上所述,1-MCP复合低剂量CT-2保鲜剂处理有利于提高红地球葡萄长贮过程中的果实品质及减轻漂白伤害,在红地球葡萄长期贮藏保鲜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SO2 红地球 长期贮藏 漂白伤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雾膜对低温贮藏樱桃的保鲜效果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砂蜜豆"樱桃为试材,通过对樱桃贮藏期间其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的分析,探讨了采用不同厚度的防雾性能保鲜膜包装对樱桃品质的保鲜效果。实验研究表明:采用防雾性能保鲜膜包装樱桃能够有效降低樱桃腐烂率,延缓维生素C含量下降进程,保持较高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抑制pH大幅度上升;且可以延缓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并使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以厚度为50μm的防雾性能保鲜膜包装处理的效果最佳,贮藏70d时,樱桃腐烂率控制在7.78%,而对照组腐烂率为16.67%,是50μm的防雾性能保鲜膜包装处理的2.3倍,有明显差异(p<0.05)。

关键词: 樱桃 防雾膜 自发气调 贮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与贮藏效果关系分析

北方园艺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不同产地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通过常规生物学指标测试以及穿刺和TPA法质构测试,比较了2012年和2013年3个产地的"红地球"葡萄果实基础生物学特性、质地品质的差异性,长期贮藏效果以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产地的果实由于气候因素以及采收期等的不同,导致采后果实品质差异性显著,最终造成贮藏品质的差异性明显。综合2年数据比较来看,张家口果实采后基本品质最高,蓟县果实品质中等,抚宁果实最差,造成入贮后贮藏效果差异明显;60d时,腐烂率张家口果实<蓟县果实<抚宁果实,掉粒率张家口果实<蓟县果实<抚宁果实,但贮藏90d时,蓟县果实和抚宁果实腐烂率和掉粒率都很高。另外,果实采后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实贮藏期腐烂率、掉粒率呈显著负相关。综合认为,张家口果实由于其采收时品质最好,导致贮藏效果最好,而抚宁果实采收时品质最差,最终贮藏效果也最差。可见,葡萄果实采收后的入贮品质将对贮藏期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生物学特性 果实质地 腐烂率 质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质地参数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模型研究

食品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建立苹果质地参数的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建模方法、不同导数处理结合不同散射及标准化处理对苹果质地参数(果皮强度、果皮脆性和果肉平均硬度)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光谱范围内,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一阶导数和标准归一化和趋势变化法散射处理相结合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的果皮强度、果皮脆性和果肉平均硬度校正模型效果较好,果皮强度、果皮脆性和果肉平均硬度的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7、0.8880、0.8885,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0.5132、0.9060、0.1827。因此,通过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苹果质地参数的快速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苹果 质地参数 无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处理时间对苹果采后生理代谢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富士苹果为试材,对常温0,3,6,9 d果实进行1-MCP处理,研究1-MCP不同时间处理对果实好果率、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及生理代谢相关的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显著抑制果实的腐烂,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有效地抑制PPO、LOX、POD、CAT酶活性。1-MCP作用效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采后9 d处理的1-MCP作用效果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组。为取得较好的1-MCP处理效果,应尽量缩短果实处理前的常温放置时间。

关键词: 苹果 1-MCP 处理时间 生理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越冬青葱的市场优势及发展对策

中国蔬菜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天津三里浅地区种植越冬青葱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和市场优势。在运河两侧的河滩地种植,土质肥沃,回温快,青葱可在5月上市,恰好填补大葱市场空缺,经济效益显著。大葱作为蔬菜和调味品,在周年供应中要求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但每年5月北京、天津及周边地区的大葱供应会出现1个月左右的淡季。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天津市以武清区三里浅村为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Wackernagel提出的生态足迹方法,测算了1990~2011年间的天津农业生态足迹和农业生态承载力,建立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间的回归模型,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库兹涅茨曲线(EKC)形式相吻合。在此基础上,还探究了当前天津市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的阶段性特征,总结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EKC曲线 阶段特征

新型小城镇建设案例研究

经济纵横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天津市推进示范小城镇的思路可以概括为,以"宅基地换房"为手段,以示范小城镇为龙头,以"三区"联动发展为主要形式,推进股份制改革、户籍改革和社区管理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在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应加快城乡要素流动,由要素依赖型向内生增长型转变;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由利益驱动型向结构创新型过渡;提升城乡联动能力,由单一粗放型向多元层次型过渡;创新协调发展模式,由开发投入型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示范小城镇 城乡统筹

脂肪酶和蛋白酶酶解对玉米、小麦和甘薯直链淀粉红外吸收变化的影响

食品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蛋白酶和脂肪酶酶解淀粉中的蛋白和脂肪的过程有可能发生酶和淀粉的连接作用。通过对比酶解从回生淀粉中分离出玉米、小麦和甘薯直链淀粉前后淀粉的红外吸收变化,初步分析了不同直链淀粉与脂肪酶和蛋白酶的连接方式。实验结果表明,酶解使淀粉中不同碳原子的C-H弯曲振动重叠,使水的O-H伸缩振动和蛋白的酰胺C=O伸缩振动、N-H伸缩振动发生重叠。淀粉与酶发生结合时红外峰出现亚甲基的对称伸缩振动。玉米直链淀粉含有蛋白,不含脂肪。玉米直链淀粉被蛋白酶酶解后再进行脂肪酶处理时淀粉会与脂肪酶结合。小麦直链淀粉中含有脂肪,不含蛋白,但酶解前测不到酯键的红外吸收。酶解过程小麦直链淀粉与脂肪酶和蛋白酶发生结合。甘薯直链淀粉中不含蛋白和脂肪,脂肪酶和蛋白酶单独酶解改变淀粉中水的状态,2种酶先后酶解淀粉后淀粉与酶没有发生结合。

关键词: 脂肪酶和蛋白酶 红外图谱 直链淀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