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粳型优势生态型水稻Rf1a基因位点的检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粳型优势生态型水稻中各品种(系)在Rf1a基因位点的差异,为粳型杂种优势群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缺失设计引物Rfa-7F/Rfa-7R在粳稻恢复系中可扩增出957bp的片段,在保持系中可扩增出383bp的片段,对日本粳、台湾粳、韩国粳、巴西稻、美国粳、非洲IRAT粳、华北粳、非洲ITA粳、西北粳、东北粳、欧洲粳11个不同生态类型共60份材料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果】有14份材料是Rf1a/Rf1a基因类型,占所有材料的23%;日本粳、台湾粳、华北粳、西北粳和东北粳的所有材料是rf1a/rf1a基因类型,韩国粳、非洲ITA粳和欧洲粳有小部分材料是Rf1a/Rf1a基因类型,巴西粳、美国粳和非洲IRAT的大部分是Rf1a/Rf1a基因类型。【结论】粳型生态型水稻在Rf1a基因位点的差异,可以用引物Rfa-7F/Rfa-7R检测出不同基因类型,为粳型杂种优势群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优势生态型 回复基因 杂交粳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农药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及前景分析

植物保护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稻作病害,是影响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目前利用抗病品种和化学农药是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措施,但是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易变异,抗病品种选育时间较长,化学农药的残留污染环境,寻找有效的生物防治途径对于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生物农药具有低残留、高效、对环境无污染、病原菌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防治稻瘟病的重要杀菌剂。在稻瘟病防治中常用的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植保素。本文主要综述了生物农药在稻瘟病防治中的生防机制与应用研究现状,分析生物农药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前景。

关键词: 生物农药 稻瘟病 生物防治 稻瘟病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在苜蓿中的残留动态分析

农药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各药剂在苜蓿上的半衰期,为宁夏苜蓿产业的农药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5种药剂按照推荐剂量1次施药和推荐剂量2次施药,采用Excel进行残留量指数拟合,通过残留消解动态方程式计算半衰期。[结果]1.8%阿维菌素乳油和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在苜蓿中消解速度较快,1次和2次施药14 d后均未检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1 d未检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21%毒死蜱乳油消解速度慢,至药后28 d收获时仍可检出。[结论]距收获期较长时,防治苜蓿主要害虫可采用21%毒死蜱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距收获期较近时可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或提前刈割等措施。

关键词: 苜蓿 农药 残留 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两用系物质代谢的差异

北方园艺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其可育系与不育系的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花蕾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以了解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两用系物质代谢的差别。结果表明:可育系的不同时期花蕾中与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高于不育系,小花蕾时期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别不明显;随着花蕾的发育,不育系和可育系中的脯氨酸含量均逐渐增加,不育系花蕾和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可育系。说明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系的营养代谢的缺陷是表现在整个植株的,而不是只表现在花粉的发育过程中。

关键词: 辣椒 雄性不育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质 游离脯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覆膜方式对土壤氮磷钾养分与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覆膜种植的特殊环境,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覆膜方式下土壤氮磷钾养分及马铃薯产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露地种植相比较,随着马铃薯生育期的延长,全膜覆盖种植表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具有累积现象,半膜种植表层(0~20 cm)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较高,但对下层(20~6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影响较小,无论是马铃薯全膜种植还是半膜种植均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较小,甚至略有降低,其中半膜种植降低最为显著,降幅达47.3 mg/kg。与露地相比较,覆膜种植可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其中马铃薯全膜种植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达50 609 kg/hm~2,而马铃薯半膜种植由于受后期降雨的影响,烂薯较多,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马铃薯在生长后期降雨充沛的情况下可考虑揭膜管理措施。

关键词: 旱地马铃薯 覆膜方式 土壤养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配施有机肥对灌淤土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寻求合理利用畜禽粪便资源与改善玉米氮素利用的有效措施,通过3a连续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较,施用有机肥土壤pH值下降了0.59~0.86,土壤容重下降了8.05%~10.74%。有机无机配施(N1M1、N2M2)处理定位施肥3a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分别增加0.86,0.44g/kg,土壤全氮含量年均分别增加0.09,0.06g/kg,土壤碱解氮含量年均分别增加4.74,3.68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年均分别增加6.62,5.35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年均分别增加8.46,6.66mg/kg。与常规N1处理比较,第3年N1M1、N2M2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2.38%和13.43%,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0.98%和16.20%,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4.65,10.50kg/kg,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4.65,21.02kg/kg。因此,配施有机肥可降低土壤pH值和容重,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对促进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具有积极作用,其中N2M2处理是协调作物产量和环境安全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 有机肥 灌淤土 春玉米产量 氮素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植玉米群体产量及相关性状对低氮干旱胁迫的响应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综合分析密植条件下不同低氮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构成、物质积累与叶面积变化等指标的影响,研究密植玉米群体产量及相关性状对低氮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方法】在密植条件下设置不同氮素和干旱胁迫处理试验.【结果】不同氮素胁迫对密植玉米群体产量构成影响较大;氮素胁迫对单位面积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穗部性状的影响随着胁迫处理年限的增加愈加明显;吐丝后40d干旱胁迫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吐丝后20d,吐丝后20d干旱胁迫对穗部性状的影响大于吐丝后40d;吐丝后期干旱胁迫处理越迟对收获期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影响越大.【结论】随着氮素胁迫程度减小对产量的影响逐渐减小,氮素胁迫和吐丝后期干旱胁迫使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以及单穗粒数减小,秃尖增长;吐丝后期干旱胁迫能明显降低群体干物质的积累量,减缓吐丝至收获期群体LAI的下降速率;在吐丝后期只灌一次水的情况下,适当早灌水有利于增产,增加籽粒千粒质量.

关键词: 密植玉米 产量性状 氮素胁迫 干旱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树品种早脆王雄性不育的发现与鉴定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不同时间和地点早脆王的花粉量表明,早脆王为黄蕾期无花粉的雄性不育种质资源。观察早脆王花蕾解剖结构可知,在花粉发育过程中可见四分体,但之后的小孢子聚集解体,至黄蕾期花药空囊或仅留花粉残迹,其花粉败育发生在四分体以后。早脆王在宁夏表现为高度可育、品质优良、大果和中熟,因此在枣树杂交育种中极具应用潜力。

关键词: 无花粉 枣树 雄性不育 早脆王 种质 花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柠条株高生长过程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宁夏盐池地区柠条林株高生长量与种植年限关系模型,为精确掌握柠条林的生长过程提供依据。【方法】以盐池县北部、中部、南部的柠条林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地区立地条件的差异性及种植密度对株高生长的影响,对原有生长方程进行改进,并在改进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NLME)模型方法建立其株高生长量与种植年限的关系模型,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常数加幂函数考虑数据间的异方差性,最后对NLME模型与传统模型、改进后的模型、不含随机效应的NLME模型的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其余3种模型,含有随机参数且考虑异方差结构的NLME模型精度有显著提高,其调整后的决定系数可达到0.986 5,平均绝对误差和剩余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73 2和0.094 2。【结论】基于改进后Korf方程建立的柠条株高生长量与种植年限关系的NLME模型,考虑了种植密度对株高生长的影响,消除了数据间的异方差性,可准确描述盐池县不同地区柠条株高的生长过程。

关键词: 柠条 株高 生长过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异方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果袋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微域环境及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比较4种不同类型果袋内的温湿度变化以及微域环境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果袋内温度变化呈相同趋势,白色无纺布袋内温度最高,外黄内黑复合袋内温度最低。不同果袋内湿度变化趋势也基本相同,源丰白色木浆袋内湿度明显高于其他果袋。与报纸袋相比,其他3种果袋均降低了葡萄单穗质量,源丰白色木浆袋与报纸袋之间差异显著。不同果袋均提高了果实着色指数,其中用白色无纺布袋果实着色指数最高。套用源丰白色木浆纸袋果实日灼最严重,报纸和白色无纺布果实日灼最轻。源丰白色木浆袋和白色无纺布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套白色无纺布果实酸含量最低,套用外黄内黑复合袋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

关键词: 葡萄 套袋 温度 湿度 品质 优质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