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安全性及免疫效力的评价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2

摘要:为了对制备的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灭活疫苗进行安全性及免疫效力的评价,本试验将3批次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以2倍剂量接种PCV2阴性仔猪后,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抗体检测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3批次疫苗以2倍剂量接种仔猪后,仔猪均无异常临床反应,可达到1:1600以上,而攻毒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仔猪的抗体水平均在1:400以下;攻毒后免疫组可以达到100%保护,攻毒对照组出现100%发病.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对仔猪不仅安全性好,而且可以为仔猪提供有效的保护,为疫苗推广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 安全性 免疫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油轮作模式下中药菌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稻油作物产量的影响

上海农业科技 2022

摘要:为筛选出适用于稻油轮作模式下最佳的中药菌肥替代化肥比例,以上海地区水稻-油菜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大区试验进行了不同中药菌肥替代化肥比例对稻油作物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上海地区,中药菌肥替代化肥比例为20%时可有效提高水稻-油菜轮作系统中的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中药菌肥替代20%化肥处理可分别提升水稻和油菜籽粒产量2.0%和26.3%,可显著提高水稻和油菜当季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降低土壤pH.

关键词: 中药菌肥 稻油轮作 土壤 理化性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葡萄产业2022年市场信息监测分析

中国果业信息 2022

摘要:2013—2022年上海葡萄栽培面积、产量持续减少,但普及了控产优质栽培技术,单位面积产量保持稳定,同时品种适销对路,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地香菇非挥发性滋味成分含量分析及评价

食用菌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主产地采集46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子实体样品,采用离子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测定样品的非挥发性滋味成分含量,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等鲜浓度值(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对样品的鲜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泌阳雨花5号样品的葡萄糖含量最高,上海金山申香18样品的海藻糖和甘露醇含量均最高,湖北随州申香238样品的阿糖醇含量最高,浙江庆元241-4样品的5'-鸟苷酸、5'-腺苷酸、鲜味氨基酸、乙酸含量均最高,河北平泉L808样品的5'-肌苷酸含量最高,上海金山申香18样品的5'-黄苷酸含量最高,浙江庆元L 135样品的呈鲜核苷酸总量最高,浙江武义L 808样品的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陕西汉中908样品的苹果酸含量最高,河北平泉0912样品的柠檬酸、琥珀酸含量均最高.相同产地不同香菇菌株样品在聚类图上非常相近,而不同产地菌株申香215和L 808样品在聚类图上相距均较远.在所有样品中,14个样品的EUC处于第2水平,具有较好的鲜味特征,其中浙江庆元241-4样品的EUC最高,为4.87;27个样品的EUC处于第3水平,5个样品的EUC处于第4水平.

关键词: 产地 香菇 非挥发性滋味成分 聚类分析 鲜味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红花FT同源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植物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FT(FLOWERING LOCUS T)及其同源基因作为三大开花途径整合子之一,被认为是调控植物开花的重要基因.为了深入研究FT同源基因的功能以及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开花的分子机理,对已报道的3个西红花FT同源基因(CsatFT1、CsatFT2和CsatFT3)进行分离及分析.gDNA包含长度分别为835、1 642和1 132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均具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cDNA包含长度分别为528、525和540 bp的ORF,分别编码175、174和179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satFT1、CsatFT2、CsatFT3分别和同为单子叶植物的水仙(Narcissus chinensis)NtFT、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LlFT 和洋葱(Alliutm cepa)AcFT1 表现出较近的遗传距离.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小球茎膨大阶段前期,CsatFT1、CsatFT2、CsatFT3在叶片中表达水平最高,侧根中次之,子球茎、主根中极低几乎检测不到;小球茎膨大阶段后期,CsatFT1、CsatFT2、CsatFT3都在子球茎中表达水平较高,在顶芽中几乎检测不到;室内储藏开花阶段,CsatFT1、CsatFT2、CsatFT3在柱头中表达水平最高,叶中次之,花瓣和花药中较低几乎检测不到.通过观测转基因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植株表型发现,CsatFT1,CsatFT2和CsatFT3均具有促进植物提早开花的功能.

关键词: 西红花;成花诱导;FT同源基因;基因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发对青菜和甘蓝陈年种子萌发、出苗以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菜'新夏青6号'和甘蓝'争春'陈年种子为试材,研究了固体基质(SM)引发、硝酸钾(KNO3)引发和亚精胺(Spd)引发对青菜和甘蓝陈年种子萌发、出苗以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不同引发处理的青菜和甘蓝陈年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提高,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减少,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均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丙二醛(MDA)和H2O2的含量显著降低.不同引发处理显著提高了青菜和甘蓝陈年种子的萌发和出苗特性,一定程度上修复了老化种子的活力.其中,固体基质对青菜和甘蓝陈年种子的引发效果最好,20℃下出苗率分别比对照增加56.9%和11.0%,出苗指数分别比对照增加95.6%和53.0%,平均出苗时间分别比对照减少2 d和1.2 d.

关键词: 固体基质引发 硝酸钾引发 亚精胺引发 青菜 甘蓝 生理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代料和段木栽培瓦尼桑黄子实体分级醇沉粗多糖理化性质及活性

食用菌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20%、50%、70%乙醇分级醇沉栎树木屑代料栽培(DL)、桑树木屑代料栽培(DS)、柞树段木栽培二年生(D2)和三年生(D3)瓦尼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以下简称桑黄)子实体粗多糖,并比较同一醇沉组分下,4种粗多糖的多糖含量、总酚含量、重均分子量分布、单糖组成、免疫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就多糖含量而言,在3个醇沉组分中,50%醇沉组分的差异最显著,段木栽培D2、D 3(54.56%、58.55%)高于代料栽培DL、DS(32.42%、33.56%).就总酚含量而言,在20%醇沉组分中,DL、DS、D2(10.65%、15.47%、15.70%)较高,而D3在50%、70%醇沉组分中(9.98%、8.43%)均较高.就重均分子量而言,在3个醇沉组分中,与DL、D 2和D 3相比,DS的重均分子量均较小;在50%醇沉组分中,DL、D 2、D3主要分布在 1.359×105、7.439×104、6.823×104;在70%醇沉组分中,DL、D2、D3主要分布在 1.124×105、2.417×1 04、2.179×1 04.就单糖组成而言,在20%醇沉组分中,D 3仅由葡萄糖构成,在50%与70%醇沉组分中DL均由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构成,而D 2的单糖组成最复杂.就免疫活性而言,在3个醇沉组分中,50%醇沉组分的差异最显著,柞树段木栽培的D 2和D 3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量高于代料栽培的DL和DS.就抗氧化活性而言,在3个醇沉组分中,D2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高于DL、DS和D 3.人工栽培瓦尼桑黄可根据需要的活性组分和栽培适应性选择合适的栽培料和栽培方式.

关键词: 代料栽培 段木栽培 分级醇沉 体外免疫活性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戊型肝炎病毒研究进展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2

摘要: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一种引起全球性健康问题的RNA病毒,宿主范围广泛,并且具有跨种间屏障的特性,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之一,给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较大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2030年消除肝炎的目标,其中HEV是肝炎病毒中不容忽视的病毒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HEV的研究进展,以期为HEV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启示.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人兽共患病;感染危害;跨种传播;预防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玉蕈交配型位点结构及其多态性分析

食用菌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交配型位点结构及其多态性,通过制备双核菌株H3、X3和B3的原生质体及再生获得其单核菌株,分别命名为H3-1、X3-1、B3-1,其他按顺序编号;H3-1、X3-1、B3-1分别与同一菌株的其他单核菌株两两配对,各选取1对亲和单核菌株,两两配对测定交配型,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基因组重测序后不同单核菌株的A和B交配型位点结构及其多态性.结果表明:双核菌株H3、X3、B3分别分离得到2、13、5对亲和单核菌株,各选取的1对亲和单核菌株两两配对,确定6个单核菌株H3-1、H3-8、X3-1、X3-13、B3-1、B3-2的交配型分别为A1B1、A2B2、A1B3、A3B1、A4B1、A5B4;6个单核菌株的A交配型位点两翼紧邻MIP和B-fg保守基因,且HD2.2结构域共线性良好,单核菌株H3-8和B3-1的A交配型位点结构完全相同,6个单核菌株共包括5种A交配型位点结构,表明A交配型位点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单核菌株X3-1包含5个信息素受体,单核菌株X3-13、H3-1、B3-2均包含7个信息素受体,单核菌株H3-8、B3-1均包含6个信息素受体,6个单核菌株B交配型位点共包括4种,单核菌株H3-1、X3-13、B3-1、H3-8、B3-2均包含1个信息素前体,单核菌株X3-1包含2个信息素前体,B交配型位点结构上下游基因的共线性较差,表明B交配型位点具有丰富的多态性.

关键词: 斑玉蕈;原生质体;交配型位点;亲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地松茸子实体营养和功能成分比较

中国食用菌 2022

摘要:为比较不同产地松茸子实体的营养和功能成分差异,以6个不同地区的野生松茸子实体为材料,用分光光度法、高效色谱法分别对松茸子实体的营养成分与功能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松茸子实体中蛋白质、脂肪、粗纤维与粗多糖含量均有一定差异。松茸子实体中氨基酸成分十分丰富,其中必需氨基酸与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分别占总氨基酸的40%与20%左右。来自四川的松茸子实体中糖醇种类相较其他产地更为丰富。共检出10种核苷类物质,其中四川小金松茸中的核苷成分显著高于其他产地,为4.42 mg·g-1。不同松茸子实体中的多糖均含有3个峰,分子量分布特征基本相似,其中低分子量组分的峰面积占比最高,表明松茸多糖中主要成分为分子量为1.52×105~4.00×105的低分子量多糖。研究发现,6个产地野生松茸中营养与功能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营养因素与环境因素有关。

关键词: 松茸 营养成分 功能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