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中国罗非鱼质量安全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4

摘要:罗非鱼是中国水产业中最具国际竞争实力的品种,近年受出口贸易竞争和链球菌病爆发的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不容乐观,罗非鱼质量安全容易被忽视。本调查依托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围绕罗非鱼养殖质量安全问题,深入到体系各岗位、试验站和养殖示范基地详细了解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和养殖场实地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罗非鱼质量安全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发现药物残留超标,保水剂、臭氧和CO超标,致病微生物超标和产品腐败等是导致中国罗非鱼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影响罗非鱼质量安全的根本原因是鱼贱伤渔;间接原因是病害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针对问题,提出中国罗非鱼产业应朝着养殖生产规模化、管理过程组织化、养殖技术常态化、养殖过程标准化和养殖产品品牌化的"五化"方向发展的建议。本调查旨在为促进罗非鱼质量的不断提升,推动产业健康良性发展提供指导。[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4,4(6):9-15]

关键词: 罗非鱼 质量安全 现状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鳜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及其效果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所用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2~3龄,体质量1 000~1 500 g;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1~2龄,体质量300~500 g。于繁殖季节选取成熟度好的亲鱼以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马来酸地欧酮(DOM)进行催产。通过筛选D-15、D-17、Ringer液和M-Hank’s液4种稀释液和二甲基亚砜(DMSO)、甘油(Gly)、乙二醇(EG)、1,2-丙二醇(PG)和二甲基甲酰胺(DMF)5种抗冻剂,发现DMSO和D-17分别是优选的抗冻剂和稀释液。以D-17作为斑鳜精子的稀释液,按照1︰3(精液︰稀释液)体积比稀释,添加10%体积的DMSO作为抗冻剂,按照三步冷冻法超低温冷冻保存,37℃水浴解冻的斑鳜精子,经CASA分析精子活率为(83.26±18.20)%,SCGE检测表明70%以上的精子核DNA不会发生损伤;FCM分析表明26.74%的解冻精子有完整的细胞膜且线粒体功能正常;用冷冻复苏斑鳜精子与翘嘴鳜精卵进行人工授精,最高受精率(39.6±6.5)%,温度24~28℃孵化时间38 h,孵化后的鱼苗发育正常,开口1周以后的鱼苗全长(1.346±0.255)cm,体高(0.438±0.103)cm,体质量(0.045±0.020)g。鲜精受精鱼苗和冻精受精鱼苗在开口后1周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认为D-17+10%DMSO可用于斑鳜精液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本研究将有助于斑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冷冻保存的斑鳜精液在翘嘴鳜(♀)×斑鳜(♂)杂交中的应用。

关键词: 斑鳜 精子 冷冻保存 杂交育种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文献计量数据准备之数据采集与清洗——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文期刊论文分析为例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4

摘要:数据准备是文献计量的基础,决定了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基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文期刊论文的研究经验,从数据采集与数据清洗两方面论述文献计量分析中数据准备的原理和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和科研管理统计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基础数据,总结"脏数据"的主要类型并利用基于Excel或ACCESS的VBA编程实现半自动的数据清洗。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大的提高文献计量分析的效率和准确率。

关键词: 文献计量 数据采集 数据清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生长激素体外重组表达及活性分析

海洋与湖沼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生长激素(GH)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设计引物克隆得到其全长552个碱基成熟肽序列。利用RT-PCR方法将扩增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上,实现了GH成熟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融合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为26 k Da,在IPTG诱导4h时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占细菌总蛋白的41.5%,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GH融合蛋白可特异性地被6×His抗体识别。诱导表达后的菌液沉淀经纯化和复性后,获得大小为26 k Da的纯化GH融合蛋白。以ELISA方法检测纯化后的GH融合蛋白显示其具有免疫学活性。本研究为认识半滑舌鳎生长轴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半滑舌鳎 GH 原核表达 活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点叉尾肠套叠症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技术

科学养鱼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斑点叉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水环境条件的持续恶化,近些年斑点叉尾的病害问题日益加剧,对斑点叉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斑点叉尾常见疾病按致病病原分类,可分为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及寄生虫病等4种类型。目前国内发现的斑点叉尾主要疾病包括:斑点叉尾呼肠孤病毒病、爱德华氏菌病、柱状黄杆菌病、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症、链球菌病以及肠套叠症等,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因子分析在海河流域石油类污染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英文)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14

摘要:基于因子分析对2012~2013年海河流域pH、DO、COD、BOD5、氨态氮和总石油烃等6项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并对其中四项指标进行水污染综合指数评估,旨在对海河水质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价。结果显示,BJ1和HB2两个站位水质属于Ⅳ类标准,其余各站位均为Ⅴ类;各站位综合评价结果得到海河流域指数为1.44,说明海河流域处于污染状态,其污染程度超过该流域功能区的标准。因子分析发现,COD、DO和NH3-N之间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除pH和BOD5外,其余指标都在0.70以上;COD、DO、NH3-N和TPH的贡献率较高,其中总石油烃的贡献率为100%,因此可以认为该海域的污染类型属于有机污染,且石油烃污染较为突出。

关键词: 海河流域 总石油烃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大陆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捕捞技术的探讨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4

摘要:金枪鱼围网渔业以捕捞大洋性高度洄游金枪鱼类为主,网具尺寸大,对捕捞技术要求高。本文对我国金枪鱼围网捕捞状况及捕捞技术进行了简要概括,并结合我国大陆围网船队状况从人工集鱼装置(FADs)鱼群和自由鱼群的捕捞方式中分析和探讨金枪鱼围网捕捞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就网具性能改进方面提出了部分建议。

关键词: 金枪鱼围网 FADs鱼群 自由鱼群 捕捞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养殖密度对褐鳟(Salmo trutta)稚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褐鳟(Salmo trutta)商业品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养殖密度梯度,对处于稚鱼期的褐鳟进行常规生长指标差异测定,综合分析养殖密度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养殖密度组,每个试验槽分别放养400、600、800、1 000、1 200尾,每组3个重复。经过49 d的养殖试验,褐鳟稚鱼体重从0.14 g长到1 g,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褐鳟稚鱼的生长指标明显不同,其中最终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及增重率均随着养殖密度增大而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日增重由(0.018±0.001)g下降为(0.013±0.001)g,降幅明显;净增重却随着养殖密度增大而上升,各养殖密度组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这可能是由于高密度组种群个体基数较大。各密度组褐鳟稚鱼的生长表现为不等速性,但生长离散却没有加剧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养殖密度对褐鳟稚鱼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褐鳟 稚鱼 养殖密度 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南部悬浮颗粒物脂肪酸组成

生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号"科考船在2012年2月22日—3月20日调查期间,对南海南部海域0 m、75 m和150 m层水体悬浮颗粒物进行了脂肪酸(FA)组成的研究。FA含量在表层、75 m层和150 m层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9—15.65μg/L,10.45-14.45μg/L和9.65—16.45μg/L。FA与叶绿素a的比值垂向变化非常大,在表层和150 m层都大于70,而在75 m层小于30(除A7)。悬浮颗粒物的FA组成以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C16:0和C18:0,其次是C12:0,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C14:1n3、C16:1n7和C16:1n9,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C18:2n6和C22:2n6。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主要与C16:0、C18:0、C20:0等正相关,可认为第一主成分主要表征浮游植物和碎屑,而第二主成分所表征的可能与浮游动物等有关的信息。悬浮颗粒物的脂肪酸标记物中,C16:1n7/C16:0和∑C16:1/∑F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同时C16:1n7/C16:0与∑C18/∑FA呈显著负相关,将C16:1n7/C16:0和C16:1/∑FA结合起来适宜于指示硅藻类的组成,∑C18/∑FA可用来指示甲藻类组成。

关键词: 南海 悬浮颗粒物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鱼礁的水动力学特性及流场效应分析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CFD方法,研究了立方体空心开孔人工鱼礁的水动力特性,用上升流和背涡流的体积为参数,分析了来流速度和开口比对流场效应的影响,得到了流场效应随来流速度和开口比的变化规律:上升流规模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背涡流规模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上升流和背涡流的规模均随开口比的增大而减小。鱼礁开口比是流场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来流速度对流场效应的影响次之。

关键词: CFD 人工鱼礁 上升流 背涡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